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290章 封禅(七)刘綎战报

第290章 封禅(七)刘綎战报

书名:大明元辅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5 04:57:48

大明的朝贡国们正在明廷的要求下派出各自国内重量级的使者准备参与封禅大典,尽管封禅大典的时间尚未最终确定,但各国大致上都认为很可能是在明年春天。换句话说,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可用,包括确定参与的特使、需要上贡的贡品等等。

这些事情都很重要,但也并非都需要高务实亲自插手,很多时候他只需要过目一下礼部的呈文,做出简单的批复即可。毕竟,大明的朝贡国中光是南疆、南洋就占了好大一堆,而这些“王国”,实际上都是他通过京华顾问团在背后操控着。

此时,高务实还要认真关注的问题,除了届时圣驾南下的沿途安排之外,主要就是西域局势了。西域主体虽然已经收复,但刘綎前不久给他带来了一点新的消息——刘綎点起精兵,追着布日哈图拿下了安集延。不过,这件事却要从林丹巴图尔奇袭安集延说起。

安集延的城墙在晨光中显得庄严而坚固,新的一天悄然降临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林丹巴图尔站在城墙之上,凝视着远方的地平线,心中却无法像这宁静的早晨一样平静。

昨夜的庆功宴上,他英勇的事迹被歌颂,美酒与赞誉环绕着他,但荣耀的背后,他感到了一丝难以言说的不安。他知道,战争的阴影从未真正离去,每一次胜利都只是暂时的停歇。

布日哈图的身影出现在城墙下,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踏在胜利的节奏上。他抬头望向林丹巴图尔,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规划与决心。

“林丹巴图尔,你做得很好。”布日哈图的声音穿透了清晨的微风,直达林丹巴图尔的耳畔。

林丹巴图尔深吸一口气,面对着这位令人敬畏的领袖,他的心中充满了敬意与信任。

“太师,您的谋略才是我们胜利的关键。”

布日哈图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个注定在不久后成为大汗的年轻人有着超越年龄的智慧和勇气,但他也清楚,接下来的路将更加艰难。

“安集延只是开始,我们的征途远未结束。”

林丹巴图尔点了点头,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远方,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布日哈图所言非虚,他们的胜利只是暂时的,更大的挑战正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在城中的议事大厅内,布日哈图召集了他的将领们,商讨着接下来的行动。将领们围坐在长桌旁,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严肃与决断。他们知道,虽然现在他们占领了安集延,但强大的明军仍在背后虎视眈眈,他们的安宁随时可能被打破。

布日哈图站在大厅的前端,展开一张详尽的地图,指着布哈拉汗国安集延以西的三座主要城市——撒马尔罕、布哈拉城、希瓦。

“这三座城市便是我们西进的目标,我们必须迅速行动,一举夺取它们。”

布日哈图加重语气,强调道:“我在来的路上已经认真分析过了,明军或许不会满足于如今的占领区。尤其是以高日新之才略,定然不会坐视安集延掌握在我们手里。现在我们无法确定的只有一件事,即明军什么时候才会继续西进夺取安集延,让此处与伊犁形成掎角之势,拱卫整个西域。”

将领们议论纷纷,讨论着各自的见解和战略。但布日哈图的眼中却只有坚定,他知道,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也是生存的希望。

片刻之后,林丹巴图尔问道:“那么,太师,我们什么时候继续西进?”

布日哈图沉声回答:“越快越好。”

与此同时,在安集延的另一边,刘綎正站在自己位于某处雪山峡谷之中的营帐前,凝视着西方。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他知道布日哈图不会就此止步,但他也清楚自己的权限和补给的局限。

“大帅,弟兄们已经用过餐了,现在士气高昂,今日还能再赶些路。”在西征军中地位仅次于刘綎的边之垣走到他身边,报告着最新的军情。

刘綎点了点头,但他的心中却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问题。他知道,此时的布日哈图可能已经夺取了安集延,但其不可能久停于此,应该会很快继续西进。

现在的问题是,自己也要夺取安集延,那么这里头就有个时间差——最好是等布日哈图主力西进之后,他再率军奇袭安集延,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损失,也更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而且,在夺取安集延之后,自己也必须尽快在当地打造防线,以避免布日哈图的反击。所以,现在他必须向朝廷请求更多的支持,直到安集延防线稳定下来。

夜幕降临,安集延的城墙上灯火通明,士兵们在岗位上巡逻,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威胁。林丹巴图尔再次登上城墙,他的目光穿透夜幕,仿佛在寻找着未来的踪迹。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两个势力的命运正在悄然交织,而安集延,这座城市,成为了他们故事的新篇章。

次日一早,安集延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了刚刚苏醒的城市上。布日哈图站在议事大厅的门口,凝视着远方的天际线,心中却在筹划着接下来的行动。他知道,虽然安集延已落入手中,但此处虽好,却恐怕只能是自己西进的一处跳板,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召集所有将领,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布日哈图的声音在清晨的宁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林丹巴图尔迅速响应,他穿过刚刚苏醒的营地,将命令传达给每一位将领。不久,议事大厅内再次聚集了察哈尔部的精锐,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决心与期待。

布日哈图站在大厅的前端,展开了一幅详尽的地图,上面清晰地标出了西进的路线和目标。“我们的下一步,是夺取撒马尔罕、布哈拉城和希瓦。这三座城市,将是我们重振蒙古大业的基础。”

将领们围绕着地图,认真地听着布日哈图的分析和部署。他们知道,这将是一次艰难的征途,但也是实现蒙古荣耀的必经之路。

“林丹巴图尔,你将率领先锋部队,率先向撒马尔罕进发,塔什海依旧充当你的副手。你你们二人的任务是快速行动,打乱敌人的部署,为主力的到来创造条件。”布日哈图的目光坚定地落在了林丹巴图尔和塔什海二人的身上。

林丹巴图尔挺直了身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无畏和信心,大声道:“我将不辱使命,为太师夺取撒马尔罕。”

魁梧的塔什海则只是用力点头,沉声道:“太师,塔什海必不辱命。”

随着布日哈图的一声令下,整个军队开始迅速而有序地行动起来。后勤部队负责准备粮草和军械,骑兵则整装待发,准备踏上新的征程。

仅仅四日,刘綎所部“奇袭”了安集延。整个战斗乏善可陈,因为这次“奇袭”过于顺利——安集延居然是一座空城,察哈尔部居然放弃了如此重要的一座城池,倾巢而出,全军向西进攻撒马尔罕去了。

这一战况让刘綎甚是震惊,对布日哈图的器量再一次刮目相看:他先让了东蒙古草原,然后让了叶尔羌,现在居然连元辅心心念念的费尔干纳盆地也毫不犹豫的再次相让。错非布日哈图真是蒙古太师,否则刘綎都要怀疑这人是不是早就被元辅收买了。

然后刘綎就发现,布日哈图这一走反而把难题丢给了他。刘綎本来是想趁着察哈尔部在安集延守备空虚来一场奇袭,虽然对方兵力可能不多,但只要自己成功,察哈尔部总归会有损失,而不断西迁的察哈尔部至少短期内应该难以恢复部落实力。

再加上他们西征也会有损失,就算战胜也要巩固战果,于是至少会有一段时间无力东来与自己争夺安集延。这样一来,自己就给巩固安集延、建设“西域犄角”争取了足够多的时间,届时,战略眼光极佳的元辅必然对西征军重重有赏。

然而现在呢?麻了。谁知道地盘全丢了的布日哈图还敢把落脚点都再次丢掉?这器量,这自信,天底下也没几个人敢称对手了吧……

“我们必须加强安集延的防御,同时向朝廷请求更多的物资,否则很难快速建立起坚固的防线。”刘綎对身边的边之垣说道。

边之垣点头领命,立即开始着手准备。他也知道,面对布日哈图,任何的松懈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谁知道布日哈图是不是要杀个回马枪,彻底让大明断送了继续西进的企图?

与此同时,布日哈图已经全军向着西南的撒马尔罕前进。林丹巴图尔率领着先锋部队,率先踏上了西进的道路。他们以当年蒙古西征般的勇气与豪迈,骑着骏马向撒马尔罕的方向勇往直前。

在这条征途上,布日哈图的军队将面临未知的挑战和危险。但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蒙古的未来,为了太师的宏图,他们将勇往直前,不惧任何敌人——比如那位继位不过三年的布哈拉汗:阿布德·穆明。[注:话说这位布哈拉汗的名字翻译过来居然叫“穆明”,属实是有点地狱巧合了。]

在安集延以东的辽阔土地上,刘綎站在营帐之外,凝视着星空。夜色深沉,星光闪烁,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深邃与未来的不确定性。刘綎面无表情地沉思着,他知道,自己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营帐内灯火通明,刘綎召集了他的高级将领们举行紧急军事会议。地图铺展在长桌上,上面密密麻麻地标记着各种符号和线路,代表着当前的战局和可能的行动方案。

“诸位,布日哈图的动向已经探查明确,他们的目标是撒马尔罕,暂时看不出有杀个回马枪之意。”刘綎的声音在营帐内回响,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又以这个点为圆心画了一个圈:“但我们的使命是守卫安集延,确保整个盆地的安全。”

将领们围绕着地图,议论纷纷,讨论着可能的策略和行动。他们知道,虽然安集延已经被明军占领,但布日哈图的野心未必止于布哈拉汗国,而且他的行动若是过于顺利,谁也不敢保证当他征服完布哈拉之后会不会再次东进安集延,与明军来一场决战。

毕竟,元辅虽然极其重视费尔干纳盆地,但此地与喀什噶尔之间的通道非常难走,明军在安集延的后勤保障十分困难。

可以这么说,元辅认定安集延是一块宝地,那是建立在整个费尔干纳盆地被全面建设发展之后的前提下,而在那之前,安集延就是一处孤岛,很难获得后方的补充。目前明军抵达于此的都是精兵,携带的物资也还算够用,但如果开展建设……那还差得远,什么都不够用。

“大帅,我们是否应该追击?”游击将军寇崇德提出了问题。

刘綎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摇头:“不,以我们得到的命令,即便最宽裕的命令也只是拿下安集延,控制盆地。这是朝廷的决策,是元辅亲笔行文的军令,我等岂能擅自行动?”

众人闻此,都不敢做声了。

然而,刘綎的心中却有着另一番挣扎。他知道,如果布日哈图成功夺取了撒马尔罕,那么整个西域的局势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谁也不知道布日哈图会不会反戈一击,再来安集延决战。他作为西征军的提督,有责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但是,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刘綎继续说道:“既然不能继续追击,那么我们就必须加强安集延的防御,同时向朝廷请求更多的支援和指示。”

将领们点头表示理解,他们信任刘綎的判断,于是会议开始商议如何利用安集延本地人,为打造防线出力。会议结束后,他们各自返回岗位,开始着手加强防线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刘綎坐在案前,提笔撰写奏章,向朝廷汇报当前的战况,并请求元辅给予进一步的指示。他知道,自己的这一行动和元辅的回信将决定安集延乃至整个西域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刘綎的军队开始加固城墙,加深壕沟,准备各种防御器械。士兵们在刘綎的指挥下,展现出了极高的士气和效率。

而在朝廷的另一端,刘綎的奏章经过漫长的传递,终于抵达了京城。只不过,他没料到这封奏疏居然会引起朝中的争执。

——

感谢书友“全网最靓陈美林”的月票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