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一百二十章京口冷遇

第一百二十章京口冷遇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顺流而下,王恭的官船疾如驰马,船头插着青色旌旗在江风中烈烈作响。一路顺畅无比,两个时辰不到便从建康来到京口。

高平之地称为京,北固山下的江称口,故得名京口。东吴孙权筑铁瓮城、置京口镇,永嘉之乱大批士族南下在此侨置兖、徐二州,谢玄在此重建北府军,战胜前秦苻坚的百万兵马。

京口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军事重镇,也是都城建康的东门户,其地理和军事上的重要作用无可替代。

京口原本为世家门阀掌控,淝水大战的谢家主动退让,孝武帝趁机让宗室谯王司马恬取代谢玄成为北府军主帅。

司马恬逝后,王恭取而代之掌管北府军,已有六年时间。

千帆林立,百舸争流,宽阔的江面上船只往来如梭,杨安玄和刘衷并肩站在船舷打量着码头上热闹的情形。

刘衷多次到过京口,指点着广阔的江面介绍道:“这一带江面宽达四十里,北军难以南下,而我朝却能从京口出兵北伐,此为天然屏障。”

官船停靠在官府的栈桥,搭板铺好,有人扶着王恭下了船。码头上有数十名官员在迎候,看到下船的王刺史,齐齐躬身礼道:“见过王刺史。”

王恭紧了紧身上的皮裘,淡然说了声“免礼”,也不含暄,举步朝一旁的牛车行去。

将要登车,王恭立住脚,像是刚想起,对着身边的随从交待道:“会稽王派了一批人随吾前来,你将他们安置在官署后宅。”

杨安玄站在船上,看着王恭的牛车在轻骑的护卫下逐渐远去,江风吹动身上的锦袍,寒意陡生。

等了片刻,方有人招呼他们下船。

此次会稽王共派来了八人,为首的是原度支侍郎卢壮,还有几名王府的属官,多是六七品,刘衷被委了九品令史官身,这些人来到京口具体的差事要等王恭安排。

从度支侍郎的肥缺派到京口来,虽然会稽王抚慰他说过两年便派他到丰腴之地作太守,卢壮还是满心不悦。

留下来招呼他们的是名八品从事,虽然笑得殷勤,却透着假意,卢壮的脸阴沉下来,刚到京口王恭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

码头停着五辆牛车,卢壮一语不发地登车,喝道:“走。”也不顾身后的其他人。

杨安玄和刘衷同坐上一辆车,刘衷撩起车帘打量着窗外风景,道:“看来王刺史对我等不欢迎啊,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喽。”

杨安玄微笑不语,王恭的表现可想而知,会稽王派些人随他来京口,往好处说是沟通内外,往坏处说便是派了一批细作在身边,芒刺在背的感受岂会好过。

杨安玄与刘衷两人分到一个小院,三间屋,潮冷逼仄,来时连个火盆都没有发。

刘衷怒道:“这有些过了,不知是王刺史授意还是他的属官有意怠慢。”

话音未落,从隔壁传来喝骂之声,“啪”的声响,不知什么东西摔在地上。杨安玄与刘衷对视一眼,连忙出院去看究竟。

宝瓶门前已经围了几人,探头探脑地往里张望。杨安玄个头较高,垫起脚尖往里看。

这处小院正屋三间,还有厢房,屋角有修竹,檐下有鲜花,面积大了近倍,环境也更好。

卢壮站在檐下,指着阶下的一名吏官骂道:“……狗眼看人的东西,本官不是贬谪,是奉会稽王之命派驻京口,这狗窝是人住的吗?”

刘衷嘀咕道:“这里是狗窝,那咱们的住处比狗窝都差远了。”

那名吏官正是招呼他们的从事,捂着脸赔笑道:“卢侍郎,京口寒苦比不得京都繁庶,这已是官廨最好的院落,您若是不满,仆去请毛别驾来。”

“滚”,卢壮气势汹汹地喝道。

从事揖了一礼,转身出院,目光中露出恨色,杨安玄心想卢壮如此做派,刚来就得罪了京口的官吏,以后怕是寸步难行。

很快,杨安玄听隔壁院中响起寒喧声,毛兄的称呼从卢壮嘴中说出,应该是别驾毛保了。

又过了片刻,有吏官进院招呼杨安玄和刘衷前去大堂赴宴。吏官礼数不缺,但面容紧绷,殊无笑意,卢壮这一闹殃及池鱼,连杨安玄等人也不为人喜。

酒宴摆在刺史大堂,案上四样菜,咸鱼、冬葵、菘菜和蛋羹,一小壶酒。

王恭居中而坐,举杯道:“京口比不得京城,诸位来此受委屈了,方才听属下禀报,多有招待不周之处,王某先饮一杯,当做陪罪。请!”

说罢,举杯示意,一口饮尽。

酒水淡而无味,菜肴咸淡不一,显然没有用心。

王恭敬过两杯酒后,放下杯子道:“诸位是受会稽王之命前来京口,身份高贵,王某一时想不出如何安置。不妨先在官廨住下,熟习一下府中事务,届时王某再做安排。”

卢壮在王恭面前不敢发横,毕竟这位敢面斥会稽王,不过来前会稽王有过交待,让他不亢不卑,据理而争。

“王刺史,下官原是度支侍郎,对收支用度略懂些。”卢壮道:“下官来前会稽王有过交待,让下官帮着王刺史打理青衮两州的收支之事。”

王恭心中冷笑,财政收支是两州运行命脉,他焉能把如此重要的事交给卢壮。

“收支之事向由毛别驾打理,卢侍郎不妨与毛别驾商议,听他安排就是。”王恭淡然道。

卢壮冲着对面而坐的别驾毛保拱手道:“还望毛别驾多多赐教。”

毛保满面春风地道:“卢侍郎客气了,你是度支侍郎,掌管天下财赋,比起愚可是强太多,有卢侍郎相帮,想来愚可以轻松许多。”

心中却明白,恐怕这位卢侍郎顶多能发发官俸、催催垦荒,一钱进出也不会经由他手。

王恭看着杨安玄等人,道:“尔等职司听从贺治中安排。”治中贺盛,会稽山阴人,三国孙吴名将贺齐之后。

略坐片刻,王恭便推说身体不适,起身离开。

主人都走了,酒焉能成欢,卢壮愤然起身,甩袖离开,杨安玄等人说了声劳乏,起身跟着他离开。

一众八人来到卢壮的住处,卢壮阴沉着脸坐在正中,沉吟半晌涩声道:“诸位,京口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王刺史这是视吾等为眼中钉。”

有人愤声道:“王刺史如此冷遇,卢侍郎要替吾等向会稽王申诉,让大王痛责王刺史。”

卢壮默不作声,他有机会参加过朝议,见过王恭在朝堂上厉声指责会稽王。来前会稽王交待的清楚,让他沟通内外,自己这些人刚来京口就向大王告状,会稽王会以为自己不能任事。

思忖了半天,卢壮冷声吩咐道:“各安其所吧。暂且先听从安排,待熟习事务后,再做计较。”

杨安玄与刘衷回到自己的住处,屋内总算生起了炭火,换了新被褥,看来卢壮发作一回还是有点作用。

刘衷倒在自己的榻上,叹道:“日子不好过,且先混着吧。”

杨安玄笑道:“刘兄担心什么,你家族在北府军认识不少将领,大可找他们去,若是有机会可转入北府军中任职。”

刘衷有些意动,道:“家中有意让愚做个文官,其实愚还是喜欢骑马射箭打仗。”

第二天,几人相约来到贺盛的官廨,官廨前的小吏婉言笑道:“贺治中正在处理公务,发下话来请几位先到旁边喝茶等候。”

足足坐了小半个时辰,杯中茶水早冷,有人愤然起身离去,只剩下四人仍在等候。

杨安玄拉住刘衷,除了他俩外还有侍御史(六品)王琨、殿中监(七品)何邵耐着性子在饮凉茶。

见杨安玄打量自己,王琨笑道:“杨侍读,都说你任侠冲动,愚还以为你会先走。”

除了刘衷,杨安玄摸不清同行几人的底细,猜想多半都是会稽王的亲信,明面上是卢壮为首,说不定暗中主持的是在座的两人。

杨安玄拱手笑道:“王御史,杨某少不更事,深恐误了会稽王的交待,何妨多坐坐。”

王琨点点头,没有再作声。

约摸再过了片刻钟,贺盛满面歉容地出现,拱手道:“各位,对不住。实在是刺史大人交待了几件要务,不得不赶紧处理,让各位久等了,恕罪恕罪。”

见屋中只剩下四人,贺盛也不多问,笑道:“昨日王刺史交待让愚安排各位的职司,不知各位自己有何想法?”

王琨率先道:“愚在京中任过令史、太子洗马,现任是侍御史,请贺治中酌情安排就是。”

贺盛沉吟片刻道:“王御史原是御史,熟知朝庭法制,便在法曹任差如何?”

王琨点头答应,接着贺盛又安排何邵田曹任事。

目光望向杨安玄,贺盛笑着拱手道:“愚早就想一见‘杨小窗’了,都说杨公子年少英俊,果然如此。”

谈笑了几句,贺盛问杨安玄有何想法,杨安玄昨夜与刘衷议论过,知道京口江面上常有盗贼在长江沿线出没,威胁往来官船、商船以及渔船安全,偶尔还会上岸劫掠村庄,影响很坏。

当年孙吴名将甘宁被人称为“锦帆贼”,便是常年在长江之上做些打家劫船的勾当。朝庭设都水从事掌水利之事,其中就有缉盗的职司。

水上缉盗是苦差,稍有差池便性命难保,没人愿意担任该职司。

贺盛听杨安玄有意缉水贼,心中大喜,拈着胡须道:“恰巧都水缉贼使空缺,只是缉贼使不过七品官阶,若杨侍读不介意以大居小的话,本官禀明刺史后,便有劳杨侍读兼任。”

刘衷不待贺盛发问,径直道:“愚便跟随杨侍读一起到都水衙门任职吧。”

贺盛起身道:“既然诸位选定,便随本官前去见过刺史大人,请他示下吧。”

杨安玄四人跟着贺盛前往大堂,贺盛没有提及其他四人,卢壮自有安排,至于其他三人估计要不闲着,要不就打道回府吧。

王恭在大堂理事,听贺盛通禀了四人选中的职司,点点头,勉励了几句,便挥手让人带他们前去任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