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一百二十四章规矩初立

第一百二十四章规矩初立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亥初,走舸和货船停靠在都水监衙门的码头,刘衷带人在码头上迎接。

“怎么样?杀了多少贼人?”杨安玄脚刚沾地,刘衷便急不可耐地问道。走舸后面跟着商船,不用问是救下来了。

杨安玄笑道:“贼人逃跑了,没打起来。”

一旁的余宜笑道:“杨缉使太谦了,若没有你的神射,贼人焉能望风而逃,能救下这条商船全仗大人神射。”

杨安玄不想多说,刘衷便一把拉过余宜,到旁边细细相询。

那些出战的捕丁神情兴奋,你一言我一语,把杨安玄吹捧上了天。

刘衷听得连连搓掌,他和杨安玄的箭术相差无己,可恨自己喝了酒,要不然今夜也要好好出出风头。

惊魂未定的货主张鉴带了章健过来致谢,杨安玄让他们先回去安歇,救治伤者,有话明日再说。

第二天,应浩得知巡江所成功解救商船,把杨安玄请了去,勉励了几句。

虽然两人的官阶相同,但缉贼使毕竟是都水从事的属官。

杨安玄趁机道:“应从事,巡江所的船只陈旧失修,捕丁人手也不足,光靠这点人恐怕难以胜任巡江之职。”

应浩叹道:“愚亦知人手不足,只是朝庭给的编额有数,捕丁满额只有二十人。”

“能否招募些人手?”杨安玄问道。

“钱粮从何而来?”应浩敲着案几,苦着脸道:“朝庭拨付的治河、防洪费用尚且捉襟见肘,哪有钱招募捕手。”

有句话应浩没有说,巡江缉贼其实不过是虚应故事,每日能巡江一次便可,能否抓住**,全凭运气。

杨安玄怏怏起身告辞,看来向朝庭要钱粮很难,自己要另想别的办法。

刚进巡江所,书吏许靖笑吟吟地迎来,道:“杨缉使,昨夜获救商船的东主来道谢了。”

官廨,张鉴等杨安玄坐好,跪倒嗑了三个头,诚心诚意地道:“若非杨缉使相救,张某及全船人的性命恐怕不保。”

杨安玄摆摆手道:“巡江是缉贼所应尽之职,不劳言谢。”

张鉴起身示意侍立的章健解下包袱放在杨安玄的案几上,道:“小小心意,还请杨缉使收下。”

包袱皮打开,里面黄灿灿的一堆铜钱(1)。杨安玄正愁没有钱粮,便有人送来,真是瞌睡遇上枕头,十分开心。

商船众人确是自己救下,杨安玄也没有客气,道:“那便多谢张东主。”

闲话几句,张鉴告辞。杨安玄吩咐许靖道:“去将巡江所的人都召来。”

许靖欢声笑应,杨缉使这是要分钱了。功夫不大,六名吏员、十八名捕丁加上刘衷全都来到,将官廨内挤得满满当当。

杨安玄用手指了指案上重新掩好的包袱,道:“这是昨夜被救客商的答谢,愚要分予众人。”

众人眼中发亮,齐齐躬身道:“多谢杨缉使体恤吾等,吾等定竭诚还报。”

示意许靖解开包袱,黄灿灿的铜钱显露出来,千钱一串,居然有五十串。

许靖清点后,欢声道:“是五万钱。”堂下众人压抑的欢呼声响起,五万钱,大伙每人至少也能分到数百钱了。

杨安玄敲敲案几示意众人安静,道:“愚初来乍到,想对今后收到的答谢立个规矩,行与不行,大伙商议着办,尽管直言,无须顾忌。”

略思片刻,杨安玄开口道:“钱分成十股,一股交于应从事处置;一股留在巡江所公账上,临机处置;剩下八股,按战功大小分配,留守之人居末等。还有楫手,既然随吾等出战便需赏赐,便定在末等,与未出战的捕丁同列。”

除了余宜,其他几名吏员脸色一变,许靖看了一眼杨安玄,道:“杨缉使,吾等吏员负责衙中事物,无出战之机,这样分配于吾等不公。”

杨安玄点点头,反问道:“依你之见,该如何分配?”

许靖与另外四名吏员商议了一下,禀道:“杨缉使,吾等认为要比未出战的捕丁高出三成,不知杨缉使意下如何?”

杨安玄没有立刻回答,转而问堂下的捕丁道:“尔等以为如何?”

捕丁们虽有不满,但不敢得罪吏员,点头同意。

杨安玄示意许靖拟出条律后念了一遍,问了几声见众人并不反对,道:“规矩既然立下,诸位当一体遵照执行,若有违背,众人齐责之。”

五万钱,五千钱交给都水从事,五千钱存入公中,剩下四万钱论功行赏,论功由出战之人公议。

昨夜出战,首功杨安玄毋庸置疑,杨安玄得钱五千;次功给了余宜,得钱三千,九名捕手各得二千。未出战的缉贼副使刘衷、九名捕手、五名吏员和十二名楫手分剩下的一万四千钱。

刘衷和五名吏员各算一点三,而九名捕手和楫手各占一,有书吏算出,刘衷及吏员得钱六百三十二,而未出战的捕手和楫手得钱四百八十六。

现场分钱,气氛热烈,余宜和出战的捕手喜气洋洋,这些钱足抵他们数月甚至半年辛劳了。

平日就算向客商索要,也不过几百钱,分下来每人不过数十钱甚至几钱,哪有这次来得痛快。

那些未出战的捕手着实眼红,出战与未出战的区别相差五倍。

昨夜之战他们听同僚说起,就是杨缉使射了几箭,贼人便退走了,这样的好事哪里找,下次有这样的机会当踊跃向前。

几名吏员脸色有些阴晴不定,往日有了赏钱都是他们拿大头,这回居然只比未出战的捕丁高三成,着实有些不甘。

对分给自己的五千钱杨安玄没有推让,规矩定下便是自己也要遵守,至于得钱后如何用那是另一回事。

几百钱刘衷也没有放在心上,他习武多年还从未真上过战场,与杨安玄在南篱门外逢贼还是第一次与人真交手。

平日与杨安玄没少切磋箭术,见杨安玄箭退**,不免兴致高涨,刘衷笑问道:“今日尚未巡江,愚亲自率队,你们谁愿前往。”

从者如云,杨安玄微笑不语,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烧得大伙坐不住了。

…………

应浩见到杨安玄交来的五千钱,问明缘由后笑道:“杨缉使大材,方到巡江所就得到一笔外财,巡江所在杨缉使的执掌下定能蒸蒸日上。本官会行文刺史府,为安玄你请功。”

待杨安玄起身离开,应浩笑吟吟地看着案上摆放的铜钱,盘算着该如何开支。

书吏李思闪身进屋,盯着案上的铜钱看了几眼,轻声道:“应从事,卑职从巡江所打听到,此次被杨缉使所救的客商奉了五万钱的孝敬。”

“什么,五万钱,这么多?”应浩情不自禁地伸手捋须,是自己大半年的薪俸了。

李思熟知应浩的动作,知道应从事动了心,笑道:“听说杨缉使立了规矩,以后得了这样的孝敬一成给衙门,一成为公用,其余的按功行赏。余捕头这次分到三千钱,笑得合不拢嘴了。”

应浩眼中的金光消退,平静地道:“这是巡江所众人以命挣来的,能给衙门一成已属不错,至于其他的钱如何分配,自由杨缉使说了算。”

李思一愣,他知道应浩贪财,若能借他之手从巡江所咬一块肥肉下来,自己也多少能分到点好处,怎么这次应从事转了性子。

指了指案上的铜钱,应浩道:“这些钱不用入公账,放在衙门的私账上,本官另有用途。”

李思应声“是”,入了私账便等同进了这位应从事的口袋,旁人休想用到一钱。

看着李思抱着铜钱出去,应浩冷笑一声,鼠目寸光之辈,这些书吏看到巡江所得了好处,想蹿导自己从中分润,也不看看他们想从谁的手中夺利。

杨安玄,弘农杨家,十八岁的东宫侍读,会稽王赏识的才俊,前程可期,便是自己也不敢与他争利。

能给自己送来一成,杨安玄算是给了自己面子,便是一钱不给,明面上自己又能做什么?

端起茶水饮了一口,应浩打定主意,这位杨缉使在都水衙门一天,自己便要与之和睦相处一天,便有些退让也认了。

…………

午时,刘衷一脸扫兴地进了衙门,在江上吹了一个多时辰的风,一个贼人也没看到。

也不是毫无收获,走舸在江上巡逻,算是护送了往来的商船,有几艘船送来了共二百来钱的茶水费,刘衷交给麾下自去分配。

杨安玄见刘衷垂头丧气地坐在席上,笑着安慰道:“刘兄,**总会出现,何必争一朝一夕。”

刘衷鼓起眼睛道:“安玄你说的轻巧,要是换了你是愚,说不定更急。”

平日相谈中,杨安玄从刘衷的话语中了解到,东平刘家像弘农杨家一样败落了。

杨家仗着底蕴深厚尚能支撑,东平刘家却自其先祖故轻骑将军、雍州刺史刘卞逝后大不如前,要不是还有些军中故旧帮附,恐怕连五品官的行列都没人了。

身为嫡枝长子,刘衷自小便被族人寄以厚望,他苦练武艺就想着有一天能重振家声。身为缉贼副使,能抓获江上水贼,是立功的途径,刘衷想凭此得以晋升。

杨安玄沉声道:“刘兄莫急,有立功的机会愚绝不会忘记你。”

刘衷感激地道:“安玄,江上巡逻之事你放心交给愚,晚些时候愚再巡江一次,不信遇不上**。”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