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一百七十九章各施手段

第一百七十九章各施手段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杨安玄看着帐下众人,心中欣慰,自己小心耕耘,不知不觉间已经创下不小的基业。

“愚今日升堂理事,发现库中空空,连年都过不下去了。”

赵田以为杨安玄想挪用军粮,禀道:“眼下营中仅有三千石粟米,只够支应半个月所需,朝庭拨付的粮草未来之前,不宜挪用。”

作为追随杨安玄最久的老人,赵田向来有话直说,并不顺从杨安玄的心意。

杨安玄知道赵田的忠心,不以为意地道:“赵兄误会了,愚并非要挪用粮草,而是想借粮。”

这事杨佺期初来新野时就做过,向阴、岑、邓三家借粮千余石,得以赈济灾民渡过难关。

赵田以为杨安玄想故计重施,不再言语。

阴绩从外面匆匆赶来,抱拳道:“末将率军在城外操练,不知将军到来,还请恕罪。”

当年行事放浪的少年在军营几年,已然成为威风凛凛的将军。

杨安玄笑道:“你来得正好,此事正需你帮忙。”

将府库无钱无粮的事略提了提,杨安玄笑道:“阴绩,愚想烦你回一趟新野,请令祖帮忙筹集粮食,数量是越多越好,至于钱……”

杨安玄话语停顿了一下,苦笑道:“你跟令祖说,钱先赊欠,若是不想要钱,你对令祖说,愚欠他一个人情。”

阴绩笑道:“将军之诺千金不换,一石粮一百六七十钱,千金即千万钱,愚估计能从家祖手中换回五六万石粟米。”

杨安玄看着唇边已有微须的阴绩,有些感慨地道:“你离家已近三年,不妨在家中多住些日子,陪陪令祖,过完年再回不迟。你带当年阴家部曲一起回去吧,也让他们与家人团聚。”

想到府中急需用粮,阴绩可以不回来,粮食可不行,杨安玄又道:“粮食让令祖尽快起运,郡中急用。”

阴绩大声应道:“末将绝不负将军所托。”

杨安玄点点头,转向赵田道:“赵兄,辛苦你回一趟巴陵,向族中要些粮食来,就用愚当年为族中买田的钱抵偿。俞兄,你也跟着去,看看陈鱼他们,顺便让他们用船只运送,能节省不少时间。”

新息城离新野三百余里,马行五天的行程。巴陵可不近,若是陆上运送,正月过完都不一定能到达。

路途遥远,劫匪众多,粮食对饥民来说有着无穷的诱惑,肯定有人为之铤而走险,用船运安全。

赵田应诺,同样杨安玄让他挑百余有家室的族人回去与家人团聚过年。

杨安玄估算了一下,从新野、巴陵应该能运回十万石粮食,自己向郡中大姓世家再筹借些,应该会接近十三四万;再送信去京口,让徐旋等人帮着购些粮食,杂七杂八加在一起,能让汝南郡的百姓过年不至于挨饿。

汝南郡情况不妙,其他郡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整个大晋百姓又有多少人要忍饥挨饿,想起棘阳城下那些灾民的惨状,杨安玄叹了口气,自己只能先救治下的百姓,至于其他人等有余力再说吧。

安排妥当,在军营吃罢午饭,杨安玄回了府衙。第一批粮食很快就会运来,要未雨绸缪考虑如何赈灾了。

新野以工代赈的经验可以借鉴,汝南郡遭受洪灾,为百姓兴修房屋、道路、桥梁等事都需要人手。

想起新野赈灾时不少官吏从中渔利,连杨家族人都伸手其中,查处贪腐后来实际上变成了抓几只替罪羊了事,让杨安玄愤闷不已。如今权在自手,杨安玄嘴角露出森冷的杀意,谁不敢以身试法,不妨杀几颗人头见见血。

…………

十二月初三,北上谈判的队伍返回建康城。

董怀前两日接到朝庭旨意,命其带着马队走拐向南边的朱雀门,走御道过宣阳门报捷。

辰初刚过,祠部侍郎孔琳之率数十名官员便迎候在朱雀门外,闻讯而来的百姓将朱雀门内外堵得水泄不通。

远处尘头大起,百姓们兴奋地议论。

“来了,这么大的尘土,该有多少马啊。”

“仆的表侄在五兵部当差,据他讲秦人足足赔了五千匹马。”

“什么,不是八千匹吗?还有不少铠甲,叫什么‘甲骑’来着,就是连马都穿上了盔甲。”

“少见多怪,太元十四年孝武帝驾临南郊圆丘祭天,出行的卤簿中便有穿甲的马。”

孔琳之看到半里外的车骑,下令道:“奏乐,恭迎天使归来。”

车马在五十步外停下,董怀从车中钻出,理了理身上的官袍,满面红光地率众朝前行去。

来到孔琳之面前见礼,孔琳之点点头,擎起手中圣旨高呼道:“万岁有旨。”

待董怀等人跪好,孔琳之展开圣旨高声宣读,“……不辱使命,宣我国威……关塞宁谧,功不可没……进封外兵侍郎董怀为关内侯……随行官员吏部考绩定为上品,择优选官……赐酒洗尘。”

董怀跪在地上听着诏书,激动得浑身颤抖,诏书不悋嘉许之辞,进封他为关内侯,要知朝庭的爵位无大功不可得,光这一项便足以酬功。

诸葛松等人羡慕地看着身前的董怀,谁让董怀是正使,最大的好处被他得了,不过前去洛阳谈判的众人也有功劳,明年二月吏部选官众人大概都会得到升迁。

宣读完圣旨,孔琳之让侍从捧来御酒,一一奉与前往洛阳谈判的众位官员。

孔琳之亲手奉与董怀,笑道:“世源,此趟洛阳谈判,居功甚伟,朝野为之振奋,天子赐酒洗尘,请饮之。”

董怀先恭恭敬敬地冲着酒杯施了一礼,双手接过举杯饮尽,入嘴香醇,飘飘欲仙。

四周的百姓爆发出如雷鸣般的喝彩声,董怀冲着四周揖礼,与孔琳之并肩入朱雀门,过御街前往宣阳门,进宫面圣。

一千多匹战马排成长队、具装铠甲装载在敞开的牛车之上,引得两旁百姓啧啧惊呼。

招摇过市,万众欢呼声中行至宣阳门处,有中军将领奉了旨意等候,董怀等人进宫,战马、铠甲被领入军营。

…………

《汉书》记载郡太守遣都吏循行。晋承汉制,以督邮循行属县,县则以廷掾监察属乡,晋时改都吏、督邮之称为循行。

刘炎是中山魏昌人,追遡祖先便是刘备常挂在口中的那个中山靖王,祖父刘琨是晋愍帝时的司空、大将军、都督并冀幽诸军事,其父刘群曾为后赵中书令,父亲被杀后,刘炎投奔晋朝。

得堂叔左光禄大夫刘镇帮忙,在汝南郡任循行掾,与刘镇之子扬州参军刘毅和那个在荆州任中兵参军、险些被桓玄所杀的刘迈是堂兄弟。

循行掾不过是八品小官,刘炎自觉满腹才学却屈身下僚,有辱先祖声誉,怨愤堂叔不肯大力相帮。与诗酒相伴,无事啸饮狂歌,与郡中几个名士自号“汝南五杰”。

循行掾官虽不高,但权力却大,各个属县都要时常打点,免得这位刘循行找岔,君不见当年刘皇叔就曾受督邮之辱。太守周安与刘镇是好友,对刘炎颇多看顾,刘炎在郡中活得很滋润。

回到自己的官廨刘炎将掾属召开,把主簿的意思告诉了大家。

循行掾属有十四名吏员,刘炎想了想道:“留下两人值守,其他人包括愚在内分成八组,一组巡视两个县,西平最远便单列出来。这次时间紧,杨主簿要求半个月来回。”

看到属下吏员眉开眼笑,刘炎冷声道:“此次出巡诸位还是小心些,杨主簿派出军兵随行,别被人抓住错处,不然愚也帮不了你们。”

属员林华笑道:“多谢刘循行提点,小人知道如何行事。”

见属员都一脸不以为然的样子,刘炎忍不住提醒道:“今日愚到大堂,杨主簿再三交待,若有人循私枉法,严惩不贷,你们好自为之。”

拿来地图,刘炎选了安阳、朗陵两地,这两个县离新息最近,道路通畅。当年杨安玄与母亲前往汝阳县,便是经过朗陵过确山的。

第二天辰时出发,末时便到了安阳县,住进了驿馆。

安阳县令陈思闻讯赶来,虽然他是七品官,在刘炎面前却丝毫不敢拿大,恭恭敬敬地行礼,笑道:“刘循行辛苦了,陈某让人备好两坛五十年陈酿杜康酒,专等刘循行前来。”

陈思事先得到了府衙的公文,知道新来的郡司马兼主簿查问属县受灾情况,询问百姓过冬短缺粮食,并派循行督巡。

刘炎好酒,以竹林七贤刘伶为榜样,各县得知他的爱好,每次前去新息城都会捎几坛美酒给他。

杜康酒的产地便是汝阳杜康村,前些年朝庭禁酒,杜康酒作为贡品献于宫中,只有少量流出。刘炎在汝南任职有五年,五十年的陈酿还真没尝过。

刘炎听着便觉口水直流,忙声道:“陈县令,快些拿上来,咱们边喝边聊。”

浓香扑鼻,觥筹交错,刘炎快意地连呼“好酒”,半个时辰不到便酣然醉倒。

陈思得意地站起身,吩咐驿卒小心伺候。

出了驿馆的门,陈思裹紧身上的皮裘,有了这几坛杜康酒,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