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一百九十三章西平募佃

第一百九十三章西平募佃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驿馆,杨安玄坐在屋中饮茶,张锋坐在门前,抱着沥泉剑,时不时地抽剑出鞘,发出笑声。

自打杨安玄将沥泉剑交给张锋,张锋便剑不离手,吃饭的时候左手拿着,便连上茅厕都要背在身上。

被张锋的笑声打断思路,杨安玄又好气又好笑。沥泉剑是把好剑,但对他来说意义并不大。

要争雄天下,靠的不是一把绝世神兵,而是麾下儿郎个个手持利刃。

来到棠溪看了几家铁铺冶铁炼兵的情况,杨安玄心中有数,眼下冶铁业使用的炼钢法主要是有“块炼法”和“炒钢法”。

“块炼法”就是用木炭为燃料,将矿石熔化炼出海绵状的铁块,然后经过反复锻打变成可用的熟铁。熟铁经过反复折叠锻打,便成了百炼钢,费时费力。

“炒钢法”则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和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去渣,直接获得钢。

炒钢法工艺复杂,不易掌握,杨安玄估计周家和应家等世家都掌握了炒钢法,不过从制成的器械来看,明显周家的技术高于应家。

杨安玄嘴角露出微笑,穿越而来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是《天工开物》,宋应星宋道士可是被自己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

《天工开物》记载了一种炼钢法,这种炼钢法其实自东汉以来工匠们便有研究,称为“生熟法”,宋应星将这种炼铁法称为灌钢法。

灌钢法是将生铁置于熟铁之上,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便能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勿细究)

说到灌钢法自然要提及冶炼史上划时代的人物,綦毋怀文。

此人是南北朝时的著名冶金家,宿铁刀的发明者,总结历练炼钢工匠的经验对灌钢法做出了突破性发展和完善,在制刀和热处理方面有独特创造,为冶金技术发展做出了划时代贡献。

綦毋怀文是百年以后的人,他所研究的炼钢、制刀的方法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

灌钢法在宋明时又有改进,甚至在二十世纪仍有改良后灌钢法在民间使用。

相比炒钢法,灌钢法简单易学,得出的钢铁质量高,而且更为容易操作,除杂容易,可以说谁掌握了这门技术,便能成为冶铁业的霸主。

不过灌钢法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杨安玄记得书中记载要用“林粟等炭”,估计是产生的热量大。

杨安玄发现铁铺中所烧的都是柴木,还没有用煤生火。自汉时开始便有人用煤取暖生火做饭,煤被称为“黑石”。

大概是因为燃烧起来气味难闻,又弄得到处很脏,柴薪易取,所以用的人不多。

这是一种极好的战略物资,汝南郡内有煤,平顶上一带就有煤出产,杨安玄准备将那些煤山控制在手中,或许将来会有许多设想凭之实现。

灌钢法带来锻刀技艺上突飞猛进,以前费时三两年才能打造出的好刀变得数宿可得,“宿铁刀”威名赫赫,改变了时代。

史书中记载綦毋怀文打造宿铁刀极其锋利,能“斩甲过三十扎”(1),其利可见一斑。说到决窍其实很简单,除了灌钢法外,就是“双液淬火法”。

自战国时起,冶炼便有了淬火技术,棠溪出产的刀剑之所以锋利,就是因为淬火的水好。三国制刀能手蒲元等人就认识到,用不同的水淬火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刀。

淬火技术一直被工匠们研究,周家、应家以及冶铁大家都有自己的淬火技术,秘不告人,然而直至南北朝綦毋怀文出现之前还没有人突破淬水所用的水范围。

“双液淬火法”所用的双液,是动物尿液和动物油脂。先在冷却速度大的动物尿中淬火,然后再在冷却速度小的动物油脂中淬火,

宿铁刀是利用灌钢法的原理,将生铁熔化浇灌到熟铁上,

使碳渗入熟铁,增加熟铁的含碳量,然后用牲尿和牲脂淬火成钢。

牲畜尿中含有盐分,淬火对此水冷却快,淬火后的钢质坚硬;用牲畜脂肪淬火时冷却慢,因此钢质柔韧。经过两种淬火剂处理后,钢质柔韧,刀刃刚柔兼得,方可“斩甲过三十扎”。

这种制兵之法还有个好处,兵器砍刺只需刃口坚硬锋利,用硬度大的钢;而刀背起支撑所用,要求韧性霞好,撞击才不至折断,可用熟铁。

将熟铁和钢巧妙地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兵器不同部位的需要,还能节省更为昂贵的钢材,一举数得。

杨安玄振奋地站起身,綦毋怀文,对不住了,你的发明我先借用了,以你的聪明才智肯定能发明点别的东西。

脑海中浮现出麾下儿郎挥舞着灌钢法炼出的刀枪争锋沙场、所向披靡的雄风,杨安玄兴奋地在屋内来回踱步,这才是自己赖以争雄的“金手指”。jj.br>

灌钢法和“双液淬火法”关系重大,绝不能让不可信任的人得知,目前来看,自己能够借重的只有家族和阴家。

杨安玄兴奋的心情逐渐冷却下来,炼铁冶兵需要矿山、熟悉的匠工,这两点家族和阴家都不具备,要等到筹措妥当,估计在三五年之后,自己哪等得了那么久。

而且家族有父兄、叔伯等长辈在,将这种方法告诉家族,拥有争雄天下资本的将是杨氏家族。

有了筹粮这件事,杨安玄对家族有了戒心,就会能建立的杨家王朝,恐怕当权之人并非自己。

大哥是嫡子长兄,杨安玄可不想为人做嫁衣,当初李世民兄弟也是手足情深,最后还不是上演玄武门,与其兄弟相残,还不如将萌芽扼断。

至于阴家,杨安玄思之良久还是摇了摇头,革新冶铁手段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阴家是否能经得住这样的诱惑,不要试图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考验人心。

思来想去,只能借重棠溪的铁铺,利用原有的矿山、匠工,只要传授技艺便能直接制出宿铁刀。

最适合的当然是应家,应家家族在汝南南顿,应家家主应旭给他的印象极佳,家族最大的官员应洪是都官侍郎,权势不大,自己升任郡守后应该能把控住应家。

重新回席坐好,杨安玄喝了口冷茶,要尽快产出宿铁刀,离不开应家的原料和匠工,但秘技不能轻传,特别是“双液淬火法”,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杨安玄想起制杨家犁时官府设有官坊-匠人坊,专门为朝庭、官府或军需服务,有着严格的组织和管理制度,只是西平的匠户自己用得还是不放心。

脑中逐渐有了初步的规划,灌钢法要提供给应家,与应家达成合作,大量地生产好钢和刀胚;而“双液淬火法”则要管控好,淬火所用的动物尿液和油脂要从外面秘密调运,以防有心人知晓。

细想起来漏洞很多,杨安玄心想,只需保密两至三年,天下便将大乱,自己顺势而起,将汝南牢牢掌控在手中,届时就不用担心应家泄秘了。

灯亮一直到子时方熄,周弘、应浩等铁炉的掌柜都住进了驿馆,想着晚间能私会杨司马,用好处打动他,可以杨司马以劳累为名谢客,众人眼巴巴地盯着那紧闭的房门,自己进不去也防着别人进去。

应浩在屋中百思不得其解,白日杨司马分明有意将郡军换械之事交给应家,为何又对自己的求见拒之门外,莫不是顾忌众人耳目。

思之再三,应浩决定给家主送信,让家主来一趟西平,寻机拜见,探明杨司马的意思,若能将换械的生意拿下,家族的财力会增长五分之一。

第二天,杨安玄与叶县令继续视察四乡,那些管事只得各自回铁炉,谁也没留意杨安玄身边的小跟班张锋并没有随行。

张锋按照杨安玄的吩咐去了集市,集市的西角是招募個户之所,不少流民、穷苦之人在

此等人雇佣,当年在建康杨安玄所雇的丁勉和石庆两家便是这种性质。

还有人干脆卖儿卖女,甚至卖己身为奴,张锋走在人市上,看到破衣烂衫、面黄肌瘦之人,触景生情,心中酸楚。

杨安玄让张锋雇佣些铁匠。西平县靠铁吃铁,除了棠溪的大铁炉外,西平城以铁为业的人数以千计,铁匠铺随处可见,远道而来的商贩在西平购买铁具,甚至有秦、燕等国来的胡商。

铁匠铺多了,竞争自然也就大,每天都有开张、关门的铺子,张锋一吆喝要雇铁匠,立时围了一群人上来。

张锋跟在杨安玄身边已有四年,吃喝不愁,个头窜得很快,十四岁少年郎已经跟成年人差不多高了。

跟在杨安玄身边走南闯北,又得干爹赵田不时提点,张锋的眼界开阔,为人处事十分老到,见众人围过来,大声道:“莫挤,听愚说清楚。”

招募的是荫户,杨安玄官居五品,可荫七户。荫户表示不用再与官府打交道,一应税赋和征役都减免,而且托弊在士族官员门下,这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张锋逐个问明情况,挑挑拣拣,查言观行,选出七户,带着回了驿馆等杨安玄回来。

得知要选個户的是新来的杨主簿,众人又惊又喜。杨主簿一来汝南郡就赈灾赈工,救活了不少人家,跟着这样的主家宁愿少要些工钱。

第一百九十三章西平募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