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一百九十七章天下惊变

第一百九十七章天下惊变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五月十八日,五兵部行文各州府,全境戒严,码头关卡加紧搜查盘问;并告知没有五兵部的准许,不得调动二百以上兵马。

朝庭旨意跟着颁下,命京城中军加紧戒备,左卫军领振武将军桓修会同辅国将军陶无忌驻守句容,京口巡江营巡查水路。

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往来的客商带来了关卡码头盘查的消息,流言四起,有说胡兵南下,有说王恭再反,还有说广州流民做乱。

集市上的粮食价格上涨,有人开始囤积物资,驶出城门的牛车络绎不绝。

京口,刺史府。

王恭得知京城异变,怒道:“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举兵之事未定,世人却已皆知,吾等怕是死无葬身之地矣。”

王恭之子王愔之是不赞成父亲起兵,得知消息泄露,惊恐地道:“庾楷邀大人起兵之事仅有数人知晓,便连刘司马也不知晓,为何朝庭会知道?”

王恭默然片刻,道:“庾楷本是会稽王亲信,只因不满司马道子割其豫州四郡给王愉而劝说为父兴兵,此人不足为信。殷仲堪鼠首两端,意在观望,去年为父与他约定时间一齐出兵,他却等到王国宝伏诛才装模作样,此人亦不足信。”

“既然两人皆不可信,父亲何不就此罢手,”王憎之劝道。

王恭傲然道:“为父麾下有八万北府军,就算没有庾楷、殷仲堪相助,也足以兴兵清君侧。憎儿,开弓已无回头箭,只等殷仲堪回信为父便起兵讨伐司马尚之。”

去年讨伐王国宝,朝庭被迫诛杀王国宝让王恭退兵,王恭的声誉一时无两。王恭自问能与淝水大战后的谢安相比,可以挟天下之望辅政朝堂。

自信满满地回到京口,王恭等候朝庭的诏书到来,只要王珣、王雅等人向会稽王谏言,司马道子安敢不听。

正因为自信,王恭矜持地没有给王珣等人去信,以为王珣等人会明白自己的心意,哪料这想像中的诏书并没有到来。

会稽王任用其子司马元显为侍中,谯王司马尚之辅佐,王恺、王愉兄弟重获重用,朝堂趋稳,让王恭的一番心思落了空。

庾楷的来信让王恭有了发作的借口,这一次绝不能再矜持等待,定要携讨伐之威入主朝堂。

北府军军营,刘牢之大半时间都呆在这里。

得知朝庭严令不准兵马调动,并派兵马进驻句容的消息,这番举动分明是针对京口的,难道王刺史又要兴兵?

去年讨伐王国宝,朝庭诛杀王国宝后,王恭越发倨傲,对待北府将官呼来喝去,视若部曲。

北府诸将多数参加过淝水大战,立下军功后受封,王恭凭借孝武帝信任以文士身份出镇京口,北府诸将原本就有所不满。王恭的自以为是的态度越发触怒了以刘牢之为首的大部分北府兵将,刘牢之碍于自己被王恭重新启用的情面才隐忍,替为安抚北府诸将。

朝庭派兵进驻句容用意何在,刘牢之派人召回长子刘敬宣,刘敬宣是司马元显得征虏府中参军,对朝庭动向很清楚。……

京口依水镇,巡江监。

杨安玄率军北上援救洛阳后,留下巡江从事之职落到了卢壮身上。

对于这个任命,卢壮可是满腹怨言,他从度支侍郎到京口受到冷遇,做一个有名无实的总判司,多次去信向会稽王述苦,想重回京城。

杨安玄离开后,司马道子首先想到了卢壮。卢壮出身骠骑府的主事,善于逢迎,被司马道子放在度支部掌管钱粮。虽然去了京口后并无建树,但总是自家的亲信。

巡江营在王恭起兵时立场分明,又在平灭王廞之战中显露战力,让司马道子对这只仅有五百人的队伍刮目相看,视为放在京口的一枚重要棋子,这枚棋子当然要交到自家人手(本章未完!)

第一百九十七章天下惊变

中。

恰巧卢壮多次来信述苦,说王恭架空他,总判司有权无实,于是司马道子便把他转到了巡江监做巡江从事。

卢壮如丧考妣,别人都是升迁,自己的官却越做越小。

度支侍郎是四品,巡江从事乃五品,抛开官阶不说,巡江从事跟度支侍郎相比,一个执掌天下钱粮出入,一个掌管五百新建水军,简直是天壤之别。

卢壮心灰意冷,准备辞官不做,会稽王私信于他,称四品官身不变,让他暂理巡江从事之职,应允过年之后等五部有了空缺就调他回京。

司马道子叮嘱他巡江营有监视长江水路之职,责任重大,唯有亲信方才委之,让他不要疏突,时刻留意王恭动向。

卢壮这才委委屈屈来到巡江监,他懒得与巡江营的粗汉打交道,把训练、巡江的差使全都委给了横野将军刘衷,自己一心风花雪月。

偶尔兴致来了,让刘衷派人驾了朦冲船,江上泛舟饮酒,不亦快哉。

刘衷跟着杨安玄来京口不过一年多,从九品文职升到了七品将军。从文入武,多数人不喜,刘衷却不以为意,认为是继承祖志,重振家声的良机。

为了尽快掌握住巡江营,刘衷每日都要随艨冲巡江,风雨无阻,与麾下军兵吃住在一起,逐渐树立起声威,校尉周由被他压得抬不起头来。

卢壮不愿插手军务,于刘衷来说是难得的好上司,所以对卢壮要求竭尽全力完成,两人相处还算融洽。

五兵部的公文发至,命巡江营严查水路,卢壮不敢怠慢,让人去请刘衷前来议事。

刘衷随船出巡,一个时辰后方才归来。

卢壮没好气地埋怨道:“刘将军,巡江这等苦差,你犯不上每日都做吧,愚等你半天了。五兵部来文,命巡江营加紧巡察江路。”

刘衷看过公文后道:“卢从事,去年王刺史起兵讨逆时五兵部也发过这样的公文,您看该如何处置?”

去年王恭起兵,卢壮被困在京口城中,吓得半死,生恐王恭拿他祭旗,此刻身在依水镇,倒是安稳了不少。

卢壮想了想道:“你按照五兵部的公文安排就是。对了,你准备好一艘快舟,让营中最好的水手随时待命,万一有变愚立刻回京城报信。”

刘衷心中暗哂,这位卢从事分明是怕死,一心想逃,口中笑应道:“卢从事放心,愚会让人十二个时辰预备,随时送卢从事返京。”

卢壮松了口气,笑道:“刘将军,如此甚好,巡江之事便由你全权负责,按照规矩行事,不必事事禀愚。”

“诺!”……

荆州,殷仲堪得到南郡公、广州刺史桓玄的应诺,与从弟殷遹、侄儿殷道护、殷道获等人商议过,这才下令决心,答应联盟起兵。

定下八月十八日为起兵日期,正准备派人给王恭送信,突然朝庭严查关卡渡口。

殷仲堪感觉事情不妙,莫不是风声走漏,若继续走水路从江陵送信到京口,很容易被朝庭劫获。

思之再三,殷仲堪想了个主意,将回信写在斜绢之上,然后将斜绢卷好藏在箭杆之中,装上箭头和箭羽,插在箭囊便看不出破绽。

对于朝庭的异动,殷仲堪同样怀疑是庾楷泄了密,甚或是庾楷奉了会稽王的密令故意引他和王恭上钩,于是殷仲堪决定信先送给庾楷,再由他转交,借机试探一下。

历阳城,庾楷得知朝庭下令不准各州调动兵马,严查关卡码头,心中惊疑,不知消息如何走漏。

得了殷仲堪的箭信之后,庾楷不敢走水路,而是让人从历阳走陆路前往京口。

汝南的公文送至,杨安玄称府衙缺少粮草辎重,无法按时南下,请州府补给粮草后再动身。

庾楷气得将公文撕成粉碎,指着汝南方向破口大骂,道:“黄口小儿,居然敢抗令不遵,老夫非贬了你(本章未完!)

第一百九十七章天下惊变

的官不可。”

刺史对辖内太守的任命有举荐权,只是此时风声正紧,庾楷亦拿杨安玄没有办法,只得暗自咬牙,等朝庭屈服之后定要找杨安玄算账。……

五月二十五日,新息城,东校场。旗帜飘舞、人声鼎沸。

校场公开比试选用军械,这种做法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件新鲜事。往年采买军械,还不是郡司马说了算,杨司马的做法有人欢喜有人恨。

杨安玄让人把消息广为宣扬,又遍邀了士族、商贾、普通百姓前来观看。

等到比试那天,东校场内人山人海,沸反盈天。

身着皮甲的将士在烈日下肃然而立,刀枪映日闪着寒光,威武雄壮、气势迫人。

这是杨安玄的安排,他有意把这次选用军械当成向百姓展示军威的机会,跟赵田等人打过招呼,挑选出一批魁梧精神的将士值守。

这份用心果然取到了效果,无论是士绅还是百姓,都对盔明甲亮、精神抖擞的郡军大为赞叹。

要知道以前的郡军给人的印象可是军容不整,更谈不上什么军威,就是一群当兵吃粮的混混。

自杨司马来汝南郡后这些郡军大变样,每日卯时操练半个时辰从不间断,与百姓交易买卖公平,从不仗势欺人,农忙之时还帮着耕田种地,这样的郡军谁不喜欢。

不少年轻人后悔,年初郡军募兵就该入伍,这身皮甲穿在身上多威风。杨司马淘换了许多旧郡兵,听说以后还会招募,再有机会可不能再错过了。

小孩可不管军威森严,嬉笑着闹着将士转圈,伸手摸摸皮甲,碰碰刀枪。

杨安玄事先交待,要亲民和善,所以那些将士不以为意,只是板着脸装庙里的泥塑。

“咚咚咚”,将台上的大鼓擂响,惊天动地。

喧闹的说笑声被鼓声压下,鼓响百下,校场内安静了下来。

第一百九十七章天下惊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