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二百章火中取栗

第二百章火中取栗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七月十六日,王恭宣布起兵清君侧,讨伐司马尚之兄弟和江州刺史王愉。

巡江营的存在如梗在喉,王恭起兵之初便命刘牢之派水师驱赶巡江营。 _o_m

统率水师的是辅国将军刘牢之之子刘敬宣,他被父亲叫回后没有再回建康城,在北府军中任前军司马。

得知依水镇被北府水师围困,巡江监卢壮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生恐性命不保。

急召刘衷相问逃命的小船是否备好,才知刘衷已尽起巡江营将士,五艘战舰在江面排开,与北府水师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刘敬宣站在船首,身上淡青色葛衫被江风吹得飘飘飞起,黑漆纱冠下淡红面皮,双目有神,眺望着对面巡江营江船。

百步外的巡江营水师,将江面封住,虽然船只的数量、将士的人数都不及北府水师,但旌旗烈烈、军容整肃,丝毫不次于北府水师。

刘敬宣听父亲不止一次地提起过杨安玄,这只组建不过年余的水师能有如此威势,杨安玄居功甚伟。

父亲征战数十年,见过的将领多如繁星,能被他看重的没有几人,但从父亲嘴中听到杨安玄才智过人、骁勇善战,是难得一见的将才。

虽然出身将门,刘敬宣却是文武兼修,他知道杨安玄的名字是因为《小窗幽句》,读来唇齿留芳。

刘敬宣早就有心结识,等他从京口前往建康,杨安玄却从建康去了京口,后来又去了洛阳,现在已是汝南太守了。

“刘司马,可要下令攻击。”身旁的校尉拱手禀道,打断了刘敬宣的暇思。

刘敬宣没有穿戎装,手上拿着羽扇,出发之前他便想好了破敌之策。

摇了摇手中羽扇,刘敬宣问道:“巡江从事卢壮可在依水镇中?”

“据依水镇上的探子回报,卢从事被困在巡江衙中。”

刘敬宣道:“我等是起兵请君侧,并非反叛,能不动刀枪尽量免伤和气。你让人驾一叶小舟,愚要前往巡江监拜见卢从事。”

半个时辰后,卢壮面色惨白地登上刘衷的朦冲舰,下令让出巡江营,带着巡江营五百将士逆流而上,前往靖安镇暂避。

到达靖安镇后,卢壮让巡江营驻扎于此,自己却不敢停留,带着几名随从直奔建康,说是禀报朝庭叛军动向。

刘衷、周由、钱磊等悲愤莫名,不战而逃是巡江营的耻辱,可恨卢从事不是杨将军。

水路已畅,王恭命帐下督颜延统军三千前往竹里,做出进攻建康之态。

七月二十日,豫州刺史庾楷在历阳宣布起军清君侧,响应王恭。

七月二十六日,荆州刺史殷仲堪以州司马、南郡相杨佺期率水师五千为先锋,南郡公、广州刺史桓玄统五千兵马紧随其后,殷仲堪亲率两万兵马为中军,开始东进。

王恭、庾楷、殷仲堪三家联合起军,最先动身的却是最远的荆州兵马。

颜延前往竹里之后便按兵不动,在王恭看来,只要做了起兵之势,朝庭很快就会妥协,依照自己所请处置王愉和司马尚之兄弟。

等尘埃落定,自己说动王珣、谢琰,在外通过殷仲堪、庾楷威逼朝庭请自己进京辅政,达成一生所望。

庾楷同样无心起兵,他要的是会稽王收回成命,将四郡归还给豫州。他在豫州为刺史,克扣军中粮饷、变卖辎重、驱使军兵为其奔走,豫州兵马战力极弱,能不战尽量不战。

…………

王恭起军的奏疏递至建康,虽然早有预料,但鞋子落地还是让人惊惶不安。

司马道子看着朝堂上的文武大臣,面无人色地问道:“诸卿,王恭与殷仲堪、庾楷联合起军,该如何是好?”

侍中司马元显愤声道:“去年王恭起兵谋逆,朝庭顺从了他的心意,没有追究他的罪责,才种下今日之祸。王恭的野心没有满足的时。(本章未完!)

第二百章火中取栗

候,去年是讨伐王国宝,今年要讨伐谯王,若是一味顺他心意,明年他要讨伐大王如何回应?”

车胤应声道:“司马侍中所言甚是,不能一味顺应王恭,朝庭要派人前去训斥,勒令其退兵。”

江绩慨声道:“王恭身为人臣,一再起兵作乱,不可估息,朝庭应兴兵讨伐。”

众臣异口同声要讨伐王恭,可是司马道子却知道朝庭缺兵少将,不是叛军的对手。

心乱如麻、头痛欲裂,司马道子道:“讨伐王恭之事交予侍中、征虏将军司马元显。孤有些头痛,先回府歇息,有事速报孤知。”

会稽王把头埋进沙子,回王府饮酒消愁去了。@精华\/书阁·无错首发~~

司马元显得了委任,在朝堂上慷慨陈词,将这些天在府中与张法顺商议的计谋一一抛将出来,中军出守竹里、石头城等要塞,从三吴募兵等等措施信手拈来,引得王珣、谢琰、车胤等人频频点头。

谢琰叹道:“世子殿下年岁虽轻,但果敢聪锐,有晋明帝神武之风,吾等不如也。此为朝庭幸事,可喜可贺。”

讨逆和平叛的大战徐徐拉开了帷幕。

因为事先收到杨安玄的通报,朝庭事先有过准备,建康周围的要处都被中军驻守,朝中官员以及城中百姓也未像上次王恭出兵那样惊惶失措,司马道子见儿子有条不紊地将兵马布署到位,也恢复了些信心。

想到庾楷曾是自己亲信,司马道子决定送去亲笔信,派庾楷好友袁清劝说庾楷回心转意。

在信中,司马道子回忆了两人当年的交情,“往年帐中之饮,结带之言,宁可忘邪”。

见到庾楷后,袁清劝道:“庾兄,王恭一旦掌权,必定以你为反复小人,恐怕到时荣华富贵得不到,身家性命反倒不保。”

庾楷料定朝庭无法抵挡三家联军,怒道:“先帝驾崩之时,王恭赴山陵,相王忧惧无计,愚率军抵达京师,王恭才不敢轻举妄动。”

“去年王恭兴兵,愚整兵以待,随时准备支持相王,可是相王迫于王恭之势,杀王国宝王绪自保,自那以后,谁还敢为相王效力。若他日王恭要相王杀庾某全家一百余口,庾某可不愿伏首就诛。”

袁清无奈,只好回京返报,称庾楷已经决意反叛,正在积极备战,让司马道子早做预防。

…………

八月十九日,杨安玄收到五兵部的急件,让他率军南下做出攻打历阳之势,牵制庾楷大军。

汝南郡不到二千兵马,带足辎重南下到达历阳估计要有大半个月时间,劳师远征,等赶到历阳已是疲惫之师,不堪一战。

杨安玄拧眉思索,出兵是肯定要出的,这场兵变盛宴,若不从中分一杯羹,那自己枉为穿越人。

兵贵神速,此次出征仅带五百轻骑南下,不带粮草,加快行军速度。

至于补给,夏粮已入库,大军所食用便从沿途官府索要,事后让朝庭从税赋中扣除。

眼下秋高气爽,轻骑一日至少可突进二百里,应该在五至七天内可以到达历阳城外。

命令传至军营,众军磨拳擦掌,原来的安玄军更是纷纷请战,蒯恩、阴绩等人为谁去谁留争得不可开交。

杨安玄把安排出征的事丢给了赵田,赵田是最先追随他的人,处事公正,军中诸人对他很信服。

万事俱备,只等西平应家提供的军械到来。应家答应在八月底之前提供百把砍刀、百杆长枪还有两万只箭只。

军中配置的是皮甲,铁甲至少要校尉以上才能配备。杨安玄从秦人手中要到一百具“甲骑具装”,却发现多数战马具装之后跑不了数里,更谈不上作战。

囊中无钱,加上秦、燕、代等国对良马控制很严,即使有钱也难以大规模地买进,杨安玄暂时只能徒呼奈何。

不过铁甲不能放着生锈,重新组建郡军后,杨安玄拿。(本章未完!)

第二百章火中取栗

出铁甲分给营中屯长以上的将官。

自古以来朝庭对铠甲控制极严,私藏铠甲是重罪,西汉名将周亚夫就因为买盔甲欲做陪葬品而丧命牢中。

像李世民那样打造一只三千玄甲军纵横沙场是杨安玄的梦想,眼下只能是梦想。

八月二十七日,杨佺期率水师五千出现在湓城(1),江州刺史王愉正在府中宴客,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带着随从出南城逃往临川郡。

杨佺期和随后到来的桓玄不费吹灰之力夺取了江州(九江)。王愉是桓玄的姐夫,得知他落荒而逃,桓玄大笑,派麾下猛将吴甫之前去追击,叮嘱不可伤及性命。二十九日,吴甫之于临川郡生擒王愉回返。

荆州兵马取江州,庾楷大喜,率两万豫州兵马于当利口渡江,占据重镇牛渚,派遣部将段方北上占据慈湖,威逼建康南部。

到达慈湖后,庾楷志得意满,没有进军,他在等待北府军和荆州军到位,届时北府军从北,荆州军由西,豫州军往南,三面合围建康,司马道子只能出降。

九月二日,朝庭以司马道子加黄钺,坐镇中枢;司马元显为征讨都督,率前将军王珣、右将军谢琰与桓不才、毛泰、高素等人北上占据竹里,迎战北府军;命右卫将军、吴郡内史王恺率两万从三吴新募之兵北上曲阿,牵制京口兵马;谯王司马尚之兄弟南下牛渚,攻击豫州兵马。

九月三日,杨安玄玄五百轻骑渡过淮水,走弋阳过安丰,于九月七日通过合肥,距离历阳尚有二百余里。@精华\/书阁*首发更新~~

探马将消息陆续送来,谯王司马尚之兄弟于慈湖、牛渚、当利口接连大败豫州军,庾楷见势不妙,逃回历阳城中。

杨安玄召阴绩、蒯恩、孟龙符等人商议,庾楷败亡在即,若被谯王司马尚之先破历阳城,那他们兼程赶来便只能喝口剩汤了。

“明日卯时动身,赶在亥时前能到达历阳城下,看看能否趁夜混进城中。”阴绩建议道。

孟龙符摇摇头,道:“一日疾行三百里,即便能赶到历阳城也是人困马乏,依愚所见还是分成两日,这样还可在历阳城外休整一下,保持战力。”

杨安玄紧盯着案上地图,思谋良久道:“愚赞成阴绩的意见,夜长梦多,要早些到达历阳城寻找战机。”

九月八日,戌正时分,杨安玄所率的轻骑赶至历阳城西五里外,疲惫不堪。

天色已暗,杨安玄下令众军下马歇息,阴绩自告奋勇前去打探消息。

半个时辰后,阴绩带来历阳城城门紧闭,城墙之上防守森严,没有看到朝庭兵马的消息。

以五百轻骑攻城是不可能,杨安玄想等天亮之后,看看能否以奉命前来的名义混进城去。。

第二百章火中取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