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二百二十五章战事胶着

第二百二十五章战事胶着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天色暗了下来,偃师城外火光联成一片,嘈杂声隐隐传来,秦军仍在修建营寨。

杨安玄一身戎装,带着俞飞在城头巡视,听到低低的抽泣之声。

顺着声音寻去,看到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郎拄着长枪,蹲在箭楼的暗处哭泣,旁边几人也面带戚容。

张锋撇撇嘴,轻声嘀咕道:「胆小鬼。」

杨安玄举步上前,那些人身上穿着简陋的皮甲,年纪有长有幼,看样子是坞堡的部曲。

见到杨安玄过来,几个惊得肃立,那个哭泣的少年连忙站直身子,脸上挂着的泪珠也不敢擦拭。

杨安玄伸手替他揩去眼泪,柔声道:「是怕了?」

那少年慌乱地摇头,杨安玄轻声道:「害怕是人之常情,用不到感到羞愧,愚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也怕。」

同理心建立,气氛缓和了下来,一名络腮汉子笑道:「牛娃,叔都说过了,打起来就顾不上了,见见血就不会怕了。」

「唉,刀箭无眼,这么多秦兵,咱们怕是凶多吉少啊。」

杨安玄问起几人的姓名、家中情况,旁边的兵丁逐渐围拢过来,争着跟杨安玄说话。

身边围了数十人,杨安玄提高声音道:「父老兄弟们,谁不希望安安生生过日子,可是羌秦打到咱们家门口了。前年大伙也看到了,把咱们视同猪狗,哪有活路啊。」

不少人点头附和,「可不是,仆村里的赵老汉年纪大了,走得慢点,被秦狗一枪扎死了」、「仆的那个村子被秦军烧了,还杀了不少人」……

众人的情绪逐渐激愤起来,杨安玄高声道:「不错,秦狗来了,要杀人放火,城中是咱们的父母兄弟、妻儿老小,咱们若不搏命,他们便性命难保。」

胳腮汉子高林道:「不错,上次仆全家被秦人赶着往西走,要不是杨将军相救,怕是一家老小都要变成秦狗的牛马。这次秦狗又来,老子就算拼了命也不会像上次那样。」

嘉许地看了一眼高林,看得出此人有一定的威信,他的话不少人听了进去,点头称是。

杨安玄趁热打铁地道:「愚率军从汝南赶来,与大家共赴国难,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据城而守,不要多久援军就会到来,到时咱们会像上次那样击败秦军。」

听到还有援军,众人振奋起来,七嘴八舌地询问有多少援军。杨安玄笑道:「此乃机密,朝庭绝不会坐视洛阳被秦人所占。」

「杨将军,咱们偃师城能守得住吗?」有人问道。

杨安玄斩钉截铁地道:「能,一定能,愚还想着立功升迁呢。」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笑起来,杨安玄指了指身旁的徐孝重,道:「这个大个叫徐孝重,四年前因为家里穷吃不饱饭投军,现在已经是军中司马了。」

四年时间,徐孝重已经脱胎换骨,身体强壮如牛,看上去凛凛生威。

徐孝重拍了拍胸膛,对众人道:「不错,仆以前还不如你们,跟着杨将军走南闯北,才有今天。」

众人羡慕地看着他身上那身铁甲,要知道朝庭对盔甲控制很严,军中队率才有件皮甲,至于铁甲,至少要是将军了。

杨安玄笑道:「诸位保家卫国,本官会奏请朝庭与军中将士一样封赏,若有伤亡厚加抚恤,只要本官在绝不让你们的家人冻饿。」

高林慨然道:「若是如此,死有何憾,仆愿像义士冢中那些义士那样为国拼命。」

这句话提醒了杨安玄,杨安玄纵声道:「为国赴难,死有何惜。本官会奏报朝庭,将捐躯的义士名字刻成石碑,供奉在义士冢中,受万代香火,受人景仰。」

杨安玄的话很快在城墙上传开,将士们兴奋地议论开来,对秦

军的恐惧减轻了许多。

回到城墙下临时住处,杨安玄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数万名秦军陈兵城下,作为统率身上的压力很大。

想起姚崇被自己所俘,颜面尽失,这次秦军有准备而来,带着攻城器械,看样子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几次杨安玄巡视三处,察检粮草、守城器械,意外地发现偃师城内有八架万钧神弩和二百神弩,这些东西给杨安玄增加了不少守城的信心。

重夺偃师城,朝庭有感北地不宁,从五兵部拨出二十架神弩给洛阳,辛恭敬给了偃师城八架。

裴、严两家坞堡各拉去两架钧神弩和六十部神弩,相应的弩箭也配备上,届时应该能给秦军一个教训。

从巡视的情况来看,军心不稳,除了自己的郡军多数人未上过战场。战事一起,这些人是否能抵御住秦人凶猛的进攻是个问题。

杨安玄的目光变得坚毅起来,自己要寻机与秦军战上一场,胜过一次便能树立起众人的信心。经过前期拉锯战,将士们见过血,接下来便能轻松些。

随行所带的宿铁刀枪以及箭只是出奇制胜的利器,杨安玄思之再三还是决定把这利器放在关键之处,希望能一锤定音。

第二天,姚崇派了轻骑绕着偃师城逞威,不时地朝城头射上两箭。.

城头之上,众人看着秦军耀武扬威,烟尘将整个偃师围在当中,声势迫人。

蒯恩朝城下吐了口唾沫,骂道:「羌狗神气什么,撞到爷非在你们身上穿几个孔不可。」

孟龙符眯起眼道:「将军,咱们要不要冲出去杀他个措手不及,挫挫秦军的锐气。」

偃师城周五里,杨安玄计算着从东门杀出秦军大军赶至需要的时间,约摸有半柱香的功夫。

「出东门,速战速决,不能让秦军缠住。」杨安玄一挥手,带着众人下城。

杨安玄一马当行,率领六百轻骑冲出东城门。

石真率着千骑正如东城外驰过,看到偃师城城门打开,吊桥放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晴,莫非偃师城降了?

蹄声驟急,无数骑从城中冲出,汉人居然敢出城作战,石真狞笑挥矛,率领秦骑朝城中处杀去。

「铮」,槊锋与铁矛碰在一处,石真被槊身传来的大力撞得往左一歪,杨安玄策马而过,举槊继续朝前挑去。

石真身后的秦骑用刀往外推槊,刀被槊杆压住,槊尖往前一突,刺穿皮甲,扎入胸膛。

尸体挂在槊锋之上,杨安玄一抖手,尸体横飞而出,那些秦骑纷纷策马躲避。

蒯恩策马迎上石真,二话不话举矛就扎。两根钢矛火星四溅,四眼互瞪,不分上下。

秦骑与晋骑绞杀在一处,杨安玄手中长槊如龙翻滚,左右两侧的孟龙符和蒯恩如同两只蛟龙相随,秦骑难当其锋。

石真带人冲至城门前,城门已经关闭,城楼之上箭只漫空而起,打得铁甲「叮叮」作响,身旁不时传出痛呼之声。

秦骑数量众多,杨安玄不敢恋战,趁着秦军尚未反映过来,一路冲杀转往南门。

城楼之上俞飞早有准备,打开城门让杨安玄等人进入,然后巨弩发威,逼退追兵。

姚崇听到哨骑禀报,晋师出城偷袭,率着大军赶到战场,杨安玄等人已经入城,留下五十多具秦军的尸体在地。

杨安玄手持长槊登上城头,欢呼声四起,「杨将军威武」的喊叫声震天动地,军心大振。

姚崇脸色铁青,本想扬威反而丢了颜面,恨恨地扬鞭指向城头,道:「城破之时,当斩小儿之头悬于城头。」

八月二十三日,秦军开始大举攻城。

鼓号声中,砵

大的石块像雨点般砸向城头,击打得城墙上的尘土「簌簌」下落,攻城车、冲车、轒辒车、云梯像怪兽般地朝偃师城冲来。

杨安玄在飞石箭雨之中,指挥着兵丁射箭投石,尖啸、轰鸣、惨叫、呼喝在偃师城上空交织在一起。

八月二十五日夜,杨安玄率军出东城袭营,裴、严两家坞堡奉命出动,不料秦军有所准备。

姚崇下令严守营寨,抵御裴、严两家进攻,亲率大军追杀杨安玄所部。

军力相差悬殊,杨安玄只得与孟龙符、蒯恩断后拼死抵挡,以伤亡一百二十六人的代价逃回偃师城。

面对秦军的猛攻,杨安玄下令堵塞东、南、北三处城中,只留西城出入。

万钧神弩在关键时发威,屡屡击碎秦军的攻城器械。那些守城的部曲、百姓在经历生死之后,逐渐习惯了战斗,在杨安玄的指挥下,攻城和守城变成了消耗战。

姚崇试探分兵前往裴、严两家坞堡,两家坞堡守御森严,比起偃师城更为坚固,姚崇索性各派两千兵马防御两家坞堡,集中大部兵力攻打偃师城。

八月二十九日,张济回到平城,在东堂向天子拓跋珪禀报晋国无力增援洛阳,愿将洛阳献与魏国。

朝会之后,张济在西堂向天子密奏嵩山逢仙一事,献上《云中音诵新科之诫》。

拓跋珪很感兴趣,详细询问了张济在嵩山见闻,张济说到寇谦之所说的六字真言,拓跋珪下定决心。

八月三十日朝会,拓跋珪下令太尉穆崇率轻骑两万救援洛阳城。历史发生了改变,史书载魏皇派太尉穆崇率六千轻骑救援洛阳。

对于拓跋珪而言,此刻正全力与后燕慕容宝作战,若与后秦翻脸并非良机,而晋人求救又有寇谦之的真言,让拓跋珪决定冒险一试,能得到洛阳自是欢喜。

穆崇为人机敏果断,跟拓跋珪相识于微寒,两次救过拓跋珪,所以拓跋珪对他十分信任,任其为太尉,兼任侍中,加封安邑公。

出征之前,拓跋珪交待穆崇见机行事,能取洛阳则取,不能取则驻守野王(河南省沁阳市),防止秦军渡河。

金墉城,辛恭靖能感受到秦军攻势没有以前强了,杨安玄在偃城城分担了他的压力。

这些天没有看到姚崇的军旗,这位秦国齐公应该率军去了偃师城,但愿杨安玄能守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