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二百二十九章情形危急

第二百二十九章情形危急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偃师城战胜秦军,让百姓信心大增,裴家、严家等坞堡的部曲纷纷响应杨安玄救援洛阳的号召。

九月二十七日,杨安玄率领一万大军赶赴豆田壁,离秦军五里扎下营寨相持。

姚崇率军出营攻打,看到千辆战车围成的壁垒,以及遍树在盾牌之上的狼筅。

杨安玄手持长槊立在站车之上,姚崇勒住马与杨安玄照面,两次进攻偃师城都败在杨安玄手中,姚崇恨意滔天。

领教过战车阵的坚固和利箭快刀之后,姚崇没有下令攻击,用马鞭指着杨安玄道:「小儿,待本公夺下洛阳城,再将你挫骨扬灰。」

当天夜晚,杨安玄带着俞飞悄然离开驻营,回归了偃师城。

大军开拔豆田壁,偃师城、裴、严家各留下守军三千,而杨安玄麾下最精锐的原安玄军所部就留在偃师城内。

杨安玄打定主意焚毁秦军的屯粮,只能动用小股部队偷袭,安玄军受过跋山涉水地专门训练,正好派得上用场。

要想焚粮,可不是那么容易,杨佛嵩是沙场宿将,屯粮所在自然会派重兵把守,严加巡查。

首先要探明屯粮的地点是否真的在蒯乡,巡江营的到来,让杨安玄麾下水师的力量大增。

钱磊、陈鱼、黄富、丁全等人化装成渔夫,沿着河水打探秦军的粮仓所在。

三天后,情报汇总到杨安玄的案头,秦军屯粮之处正是蒯乡。

钱磊道:「将军,秦军的粮草来自弘农和上洛两郡,先集结于宜阳,然后再从宜阳城运往蒯乡,秦军的粮草通过洛水运送。」

黄富补允道:「蒯乡的防守十分严密,根本近不了身,岸边密置了望塔,很难从水路靠近。」

杨安玄问道:「能否劫粮船?」

钱磊想了想道:「秦军每隔两日运一次粮,运粮的船有十艘,每艘船约有兵丁七八十人,除非五艘艨艟一起出动才有可能劫下粮船。」

杨安玄的目的是蒯乡粮仓,大举出动肯定要惊动秦军。杨安玄又问道:「能否悄悄摸上船,劫下一两只?混进去?」

钱磊道:「仆注意观察了秦军运粮的时间,粮船辰末从宜都出发,到达蒯乡码头在未时左右,卸粮后回返。」

杨安玄看着地图道:「从宜阳走水路到蒯乡有一百四十余里,单趟在两个时辰左右。」

手指在地图上轻轻点动,杨安玄眉头皱起,道:「也就是说船都在白天行动,很难下手。」

陈鱼想起一事,道:「洛水入沈水处有个村镇,若到午时粮船经过,有时会停下来入镇补给,说不定能找到机会。」

杨安玄点点头道:「这是个办法。」

集思广议,众人纷纷献策破敌,有的说趁夜乔装成秦军夜袭蒯乡,有的说夺取粮船混入蒯乡,还有说潜伏在夕阳亭一带寻找机会。

众说纷纭,杨安玄道:「兵无常势,钱磊你们几个继续打探消息,寻找可趁之机,若有消息立时报愚。」

这几日,秦军试着攻击晋军大营,皆被赵田等人倚靠战车和狼筅化解。杨安玄担心一连数日没有露面,会引起秦军的怀疑,所以又回到了豆田壁营中。

洛阳,辛恭靖已经收到了杨安玄在偃师大破秦军的消息,金墉城内低落的士气高涨了起来,将士们都在传言杨将军马上就要杀退秦军,而且听说魏国派遣大军前来救洛阳的消息。

河内郡野王城,魏太尉穆崇率两万大军驻扎在此已有五日,杨安玄在偃师击败秦军的谍报送到了他的手中。

穆崇正值壮年,曾两次救过魏皇拓跋珪,拓跋珪让他领军救洛阳足见信任。

此次南下,穆崇一心想将洛阳夺下,将来让天子封自己为

洛阳公,成为南面王。

穆崇打定主意,让秦晋两家斗个两败俱伤,到时他便可轻松地夺取战果,最好能击败秦、晋两家,夺下洛阳城。下令大军每日行进仅三十余里,坐等最佳时机。

手捋胡须,穆崇凝眉沉吟,看来晋军仍有一战之力,此时介入为时尚早。……

十月四日,桓玄写信给殷仲堪,准备讨伐杨佺期,理由是「佺期受国恩而弃山陵,宜共罪之」。桓玄表示要率军北上,救援洛阳的同时讨伐杨佺期,若是殷仲堪不答应,就顺着长江西上进攻他。

洛阳是西晋天子埋骨之所,以「弃山陵」作文章,让殷仲堪大为头痛,洛阳属雍州,洛阳失守河南郡不何,杨佺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荆州也有协防之责,洛阳若失殷仲堪亦难辞其咎,朝庭肯定会借此生事。

对于桓玄的用心,殷仲堪一清二楚,如今江州势大,桓玄是想吞并雍州再对付荆州。

前次杨佺期数次写信给他,让他一同攻打桓玄,都被殷仲堪拒绝。殷仲堪是想三家互相牵制,保持平衡,如今平衡再次被打破,这次殷仲堪站在杨佺期这边。

殷仲堪措词严厉地回信,「你要解洛阳之围,便直接从沔水北上,一兵一卒都不能进入长江。」

收到殷仲堪的回信,桓玄对长史卞范之道:「敬祖,果如你所料,殷仲堪鼠尾两端,若是攻打襄阳,殷仲堪便会顺江攻打浔阳,看来要夺取巴陵,先行对付荆州。」

卞范之微笑道:「六月荆州大雨,殷仲堪开仓放粮赈灾,仓储为之一空,正是夺取荆州的良机。巴陵乃荆州粮仓所在,夺下巴陵,荆州必乱。」

桓玄笑道:「吾兄桓伟是南蛮校尉,愚已写信给他让他做内应,届时大军西进荆州措手可得。」

第二天,冯该率江州大军西上,轻易便夺下了毫无防备的巴陵,控制了荆州设在巴陵的粮库。

殷仲堪闻讯大惊失色,没想到桓玄掉转矛头先行针对自己,急召杨广、殷遹、桓伟商议。

桓伟接到桓玄的信坐立不安,他接任南蛮校尉不久,殷仲堪又对他十分防备,除了数十名部曲,根本指挥不动南蛮校尉府的兵马。

殷仲堪急召他入府议事,桓伟惊出一身冷汗,莫不是消息走漏,殷仲堪要杀自己。

带了桓玄的信来到刺史府,不等殷仲堪发问,便主动将桓玄的信呈上。

殷仲堪看过信之后,暗道万幸,若是真让桓伟在内部生乱,荆州恐怕真要易主。

对于主动投降的桓伟,殷仲堪并没有杀死他,而是将他拘在刺府史中的小院,让桓伟写信劝说桓玄退兵,要不然便要斩杀荆州的桓氏。

面对桓玄的威胁,殷仲堪积极备战,命堂弟殷遹率领七千水军驻守西江口(湖北监利),抵御桓玄大军;另一方面,殷仲堪写信向杨佺期救援,让杨佺期火速南下增援。

桓玄接到殷仲堪命桓伟写来劝他退兵的信,哈哈笑道:「仲堪为人不能专决,常怀成败之计,为儿子作虑,我兄必无忧矣。」

正在此时,朝庭新任的前将军、梁州刺史郭铨来到夏口,郭铨曾是桓温旧部,特来拜见桓玄。

郭铨任益州刺史时,殷仲堪是荆州刺史、假节,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郭铨麾下卞苞因劝郭铨谋反被殷仲堪处决,郭铨也差点被殷仲堪以谋反罪斩杀。

孝武帝司马曜下旨召郭铨进京,郭铨方才得以幸免,两人自此结下仇怨。

桓玄得知郭铨到来,假称朝庭有旨,让他率领夺自杨孜敬的大军进攻荆州,同时让辅国将军、前秦原太子苻宏率军西上,攻过驻守西江口的殷遹。

郭铨深恨殷仲堪,欣然率军西进,与苻宏合力,在西江口击败殷遹。桓玄于是亲率

大军驻扎巴陵,就食荆州粮食。

殷仲堪得知败讯,再派杨广、殷道护率军攻打夏口,意图围魏救赵,阻止江州兵马西进。

桓玄麾下大将冯该在夏口击败杨广,吴甫之则在杨口击败殷道护的大军,江州兵马大举推进到距江陵仅二十里的零口中,城内一片恐慌。

杨佺期接到殷仲堪求救信,当即便要率军南下。杨安远记起杨安玄曾说要守稳襄阳,不可轻信殷仲堪的话南下,劝说父亲要慎重。

胡藩亦道:「荆州大雨,颗粒无收,殷刺史下令开仓赈灾,愚听表兄说库中已无存粮,如今巴陵被夺,雍州兵马南下恐怕没有粮草。」

杨佺期于是回信给殷仲堪,道:「江陵无粮,如何抵御桓玄,不如弃守江陵,率军前来襄阳,合力防御。」

殷仲堪哪肯放弃荆州,寄人篱下,于是回信欺骗杨佺期道:「愚已从士绅手中征募粮食,做好了充足储备,尽管放心来援。」

杨漓的丈夫殷本之在杨佺期帐下任法曹从事,一日三次哀告杨佺期出兵,杨佺期决定亲率八千兵马从襄阳南下,救援江陵。……

荆州风云突变,洛阳战事亦不容乐观。

姚崇在豆田壁与杨安玄的兵马相持,杨佛嵩加紧攻打金墉城,辛恭靖派人给杨安玄送信,金墉城一日数险,城中粮食不多了,若无外援恐再难坚守半个月。

魏国兵马停在野王城,摆出坐看成败的态度,杨安玄深感失望,若是魏国两万轻骑能出现在洛阳战场,洛阳之围立时可解。

真应了那句求人不如求己,看来突破口还是着落在蒯乡。钱磊、陈鱼等人已将蒯乡的情况摸清,运粮船的规律也探明,这些日子杨安玄暗中运送了数百名兵丁和物资潜伏在洛水入沈水的附近,准备杀人夺船。

洛阳告急,不能再拖下去了,杨安玄决定冒险一搏,焚毁秦军的粮仓。

已经被逼到了绝处,若是洛阳被秦军攻下,姚崇定然率大军再次来攻,有杨佛嵩助阵,偃师城怕是难以守住。

杨安玄感觉自己就像上了赌桌的赌徒,将所有的筹码都押上,成败在此一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