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二百六十一章下邑酥梨

第二百六十一章下邑酥梨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得知晋军西返,长孙肥下令侦骑前去打探。

酉时,长孙肥将众将聚在自己帐中,众人边吃边谈。

达哈坚汇集了侦骑所探的情报,向众将通禀道:「晋军约一千二百余骑从周屯西返,子时左右在周屯西六十里处,申正时分到达鄢陵附近驻扎,应该明日会返还许昌城。」

代芒撕咬着羊腿,含糊地道:「一千二百余骑,应该是晋骑的数量,侦骑可四处搜探过,晋人狡诈,别被他们暗中藏起来了。」

达哈坚道:「仆派出三十余队侦骑,除了跟在晋骑身后,还往四处张开,未发现晋骑的踪迹。对了,派出的侦骑远远望见杨安玄了。」

长孙肥点点头,道:「看来晋骑是准备回许昌了,不过要防着晋军趁我军东征夺回荥阳诸城。莫突辰,明日你带了一千轻骑、四千步卒折返的长社城,防备晋军北上夺加荥阳。」

莫突辰沉吟道:「这样一来卢乡公麾下不满万人,前去夺取彭城怕是兵力有所不足。」

长孙肥哈哈笑道:「本公当年夺取中山城也不过用了七千人马,青州刺史刘该是个无用的文人,得知本公率大军前来,恐怕会不战而降。对付他,有五千人足矣。」

鄢陵东十六里,晋军背倚山林安营扎寨。

按照昨夜的商议,杨安玄留下赵田、阴绩、蒯恩三人率领轻骑返还许昌,自己带着两百麾下悄然出寨,消失在山林中。

戌正已过,天上无月,杨安玄等人借助山林掩护,溶在黑夜之中,远处观望的魏探根本没有察觉到。

二百人都是军中精锐,杨安玄一直以来在军中用前世所知的特种兵训练之法操练士卒,利用攀山越岭、涉水渡河、负重行走等训练方法,在军中择优组建骁勇营。

此次朝庭让杨安玄募兵,杨安玄从中择出三百人组建骁勇营,平时分散于军中,攻坚克难时单列成军,昨日破敌的重骑便是这些人组成。

第二天走出山林,杨安玄让二百麾下分散成十余伙,装扮成农夫、旅人或商贾。

买来牛车、挑担等物价,杨安玄等人或赶着牛车,或挑着担子,或扛着马草。

砍刀、皮甲藏于暗处,二百人分散开来,前后相隔六七里,又从不同的道路前往寿阳城(1)汇合。

杨安玄头上戴着破帻巾,身上穿着烂葛衫,挑着担砍柴,坐在路旁石上歇息。

魏国的侦骑从道上驰过,扬起滚滚烟法,这些侦骑根本没有留意道边的杨安玄。

长孙肥在东屯休整了五天,等伤兵的伤势好转,这才动身前往扶沟城。

在扶沟城安置好重伤员,长孙肥率军继续东向,前往寿阳城。

寿阳太守华敛听闻魏军到来,率郡中官吏献城投降,长孙肥不战而取寿阳城。

寿阳城北六里的山林中,百余条汉子分散在一处矮岗下,杨安玄、胡藩、孟龙符等人皆按时汇集。

得知寿阳城不战而降,气得孟龙符破口大骂,道:「华敛老儿,枉食朝庭俸禄,卖国保命可耻至极。」

胡藩忧心忡忡地道:「安玄,原本计划睢阳能阻挡魏军一阵,我等寻机焚其粮草,如今要另做谋划了。」

杨安玄指着东面道:「睢阳往东一百余里是下邑(砀山),下邑以产酥梨出名,此时正是酥梨上市之季,愚估计魏军近几日便会前往下邑,咱们先行赶往下邑准备。」…….

睢阳城,太守府。

「卢乡公,此乃下官前两日派人买来的下邑酥梨。此梨果大核小,皮薄多汁,以酥脆甘甜而出名。卢乡公,您尝尝。」华敛手捧着一盘梨,对着长孙肥谄笑道。

长孙肥伸手拿起一枚梨,笑道:「本公早有耳闻,下邑产酥

梨,乃皇家贡品,不想今日得食。」

达哈坚轻咳一声,以目示意。

长孙肥会意,却笑道:「华太守一片好意,大伙莫要辜负,都尝尝。」

华敛一脸感动之色,恭声道:「多谢卢乡公看重,下官定当竭诚效忠。」

长孙肥心中哂笑,身为晋国太守,据守睢阳不战而降,这种人的忠心可想而知。

咬了一口梨,酥脆甘甜,爽口多汁,长孙肥不禁赞道:「好梨,果然名不虚传。」

啃了两口后,长孙肥道:「华太守,如此好梨当献与吾皇。不知下邑能产多少酥梨?」

华敛躬身道:「卢乡公,下邑山林多种梨树,产量至少在百万斤以上。」

长孙肥欣然笑道:「八月正是酥梨成熟之时,本公当率军夺取下邑,为吾皇进献酥梨,也让朝中文武尝尝晋国的酥梨,共享战果甘甜。」

达哈坚等人应声大笑,华敛讪讪地陪着笑,花白的胡须抖动,心中不是滋味。

一枚梨食尽,长孙肥笑道:「华太守知机识时,归降我大魏,本公自会向吾皇为你请功。华太守,本公想劳你一事。」

华敛忙躬身哈腰道:「尽请卢乡公吩咐,华某定当竭诚效命。」

「华太守与青州刘刺史关系如何?」长孙肥微笑问道。

华敛立时明白了长孙肥的意思,挺了挺胸膛道:「卢乡公,仆与刘刺史是旧识,曾同在建康为官。仆愿前往彭城,说服刘刺史归降大魏。」

长孙肥哈哈大笑,站起身拍着华敛的肩膀道:「华太守若能说服刘刺史归降,本公定向天子为你请功,加官进爵绝不食言。」

华敛兴冲冲地道:「仆这就动身,先前往下邑说服何县令,让他摘好酥梨迎接卢乡公大军。」……

下邑县,四处城门仅余北门开放,城墙之上戒备森严。

县令何虚眉头紧锁,带着几名兵卒在城头巡视。睢阳城不战而降的消息传来,下邑立时变得风声鹤唳起来。

下邑城仅有守兵二百六十人,何虚发动城中青壮协同守城,仅得一千余人,要凭这些人面对魏国万余大军,守住下邑城谈何容易。

何谦已经向彭城行文请求援军,青州名义上有八千兵马,实际不足五千,这点人守护彭城尚自顾不暇,哪有多余的兵马救助下邑。

北城门处,有人要出城,有人想进城,牛车、马匹、挑担、推车将丈许宽的城门堵得严实,吵闹声沸反盈天。城中街道上到处都是行色匆匆、面带惊惶之色的百姓。

刚回到县衙,一名书吏拿了封拜贴进来。何虚打开一看,上书:都亭侯广威将军弘农杨安玄敬拜。

何虚一惊,站起身问道:「来客何在?速带本官前去相迎。」

看到一身官服的何虚,杨安玄抢步上前施礼道:「何世叔,一别有年,小侄有礼了。」

何虚微愣,醒悟过来,笑道:「一晃有四五年未见了,愚叔都快认不出你了,且到宅中说话。」

来到后宅书房,看罢杨安玄随身所带的官印,何谦重新见礼,笑道:「听闻杨侯在周屯大败魏军,此次可是率军前来救援下邑城。」

杨安玄沉声道:「为防走漏消息,愚随行仅有二百将士,不过都是以一敌十的精锐。」

何谦的笑容一僵,仅有二百人,便真能以一敌十,也不过能当二千人用,如何抵御万余魏军。

杨安玄胸有成竹地道:「上兵伐谋,愚在周屯用千骑斩魏军三千,便是用智不用力。」

何谦想起杨安玄两度救援洛阳击败秦军的战绩,心悦诚服地道:「下官与阖城百姓愿听从杨侯调遣。」

杨安玄道:「愚来下邑之事莫

要声张,对外就称是老家的侄儿前来买梨。明日劳烦何县令派个老成之人带愚四处看看,熟悉一下地形,知此知彼方能一战。」

何谦点头答应。

注(1):寿阳,即睢阳,孝武帝为避郑太后讳将睢阳改称寿阳,南朝宋又改回睢阳。

(2):下邑,秦时所治,今砀山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