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三姓苦衷

第三百二十八章 三姓苦衷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8 06:48:13

大堂,河南太守府官吏参见前来巡视的刺史,杨安玄好言抚慰几句。

略略问过郡中政务,杨安玄留下杨安远、司马岑明虎以及赶来的孟津关镇将陈渔。

杨安玄开口问道:“暗卫奏报,秦兵有异动,不知情形如何?”

杨安远沉声道:“魏豫州刺史穆崇在河阳、温县、平皋一带操练兵马,很可能渡河南犯。”

暗卫成立后,杨安玄让丁全、黄富两人留意收集秦、魏、燕等国重臣的情况,穆崇(1)是拓跋珪的侍卫长,拓跋珪立国被授侍中、太尉等职,对其十分信任。

数年前穆崇与魏卫王拓跋仪谋反,事败后拓跋珪念及两人功劳,秘而不宣,并未处置,仍让穆崇坐镇野王城任豫州刺史(魏)。

“魏军有多少人马?洛阳可能抵御?”杨安玄问道。

司马岑明虎禀道:“据暗卫送来的谍报,魏军约有三至五万人。洛阳城可战步卒八千,轻骑一千五百,洛阳以南有屯军八千,若是倚城据守城中还可征发青壮两万余人。前次秦军五万攻城无功而退,数万魏军前来想来亦无妨。”

杨安玄点点头,道:“魏军若要攻打洛阳,必先突破孟津关,孟津关守军不多,可从洛阳增派两千兵马前去驻守。”

陈渔笑道:“洛阳水师已有近百艘船,魏兵若敢在孟津口南渡,仆先在河上给他们一个教训。”

杨安玄看众人信心十足,道:“愚估计魏军直接攻打洛阳的可能性不大,倒是很可能从成皋之东突破,攻打荥阳。”

成皋,又名虎牢(2),成皋取山岭高矗、濒临黄河之义,秦时置关,汉时置县。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

成皋西侧是洛阳盆地,东侧则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守,杨安玄推测魏军攻打洛阳的可能性不大,极可能从成翱过河往东,攻打荥阳城。

成皋县是河南郡所辖,距洛阳超过二百里,要经过偃师、巩县,关山迢递、天堑阻隔、道路绕行,没有四五天时间难以到达。

杨安远面露难色,道:“若是魏军从成皋进攻,洛阳兵马怕是增援不及。”

陈渔接口道:“水师顺伊洛河前去增援,也要一天时间。”

杨安玄让人挂起舆图,道:“成皋距荥阳城不过六十里,愚打算将成皋划归荥阳郡胡藩统辖,这样就不会指挥不及。”

杨安远沉吟不语,杨安玄笑道:“二哥,风物长宜放眼量,大丈夫何愁无用武之地。”

杨安玄眼神一亮,三叔杨思平被朝廷授为梁州刺史,三弟的言下之意自己亦有可能。雍州与秦、魏相邻,将来北伐收复失地升任刺史确实不难。

在洛阳停留了两天,杨安玄前往偃师,他要从裴、严两家募召部曲,守护虎牢关。

裴博已逝,裴家的当家人是裴胜,随着裴博的逝去,裴家显露出颓势,严家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当初裴强、严恪几乎同时投奔杨安玄,严恪为人正直,作战勇猛,更为杨安玄所喜,临战立功的机会多过裴强。

如今严恪是五品的宁远将军,随杨思平出征梁州,而裴强是六品的广野将军,镇守虎牢关。

杨安玄初任雍州刺史时,曾下令将坞堡纳归官府管理,平柏谷以裴、严两家为首的坞堡曾大力相助过杨安玄,所以杨安玄没有在平柏谷一带强制施行。

裴博与严安商议后,认为大势难抗,为了儿孙谋划,两家带头将托庇在坞堡的千余户百姓入籍官府。在两家的带动下,平柏谷入籍的百姓多达两万余人,让偃师令严凯笑得合不拢嘴。

得知杨刺史的来意,裴胜于公于私都大力相帮。虽然坞堡交出不少隐户,但仍两天时间征集五百部曲,严家亦给出三百人,平柏谷其他家族也凑了四百余人,由裴胜之弟裴平和自愿投军的董家家主董清统率。

到达巩县,杨安玄任裴平为校尉,让他率五百人协助巩县县令何立守城,带着剩下的七百余人来到成皋。

成皋守兵仅有千人,得知魏军可能南下的消息百姓纷纷南逃,成皋县城一片萧条。

杨刺史领军来援,裴强喜出望外,连忙出城相迎。董清与裴强是旧识,上前参见,路上杨安玄交代,今后他要在裴强麾下任职了。裴强知董清豪勇,麾下多出一员战将自然欢喜。

杨安玄告诉裴强,成皋县划归荥阳管辖,魏军若来可向荥阳告急。

裴强笑道:“成皋距荥阳不过一日路程,城中粮草充足,有近二千守军,魏军就算再多也无法在七天之内破城。”

杨安玄道:“愚会交代胡藩在汜水东岸立寨,多夯土台设弩箭防守,不让魏军轻易登岸。”

裴强挺胸道:“杨刺史放心,魏军若从成皋来袭,仆定叫他有来无回。”

在成皋歇息了一晚,第二天杨安玄带着亲卫赶往荥阳城,午时便来到太守府,正好赶上与胡藩一起吃饭。

看着正襟危坐的胡藩,杨安玄笑道:“道序兄,你我多年好友,此为私室,何必如此。”

胡藩正色地应道:“尊卑有别,不能因私室而废礼。”

杨安玄有些头痛地摆摆手,既然胡藩守礼,随他去吧。杨安玄用银刀割下一块羊肉,醮了青盐塞入嘴中,边咀嚼边问道:“魏军可能南下,道序如何应对?”

“荥阳城有驻军五千,敖仓、厘城、大索城一带有屯军一万二千余人。魏军若是以三万人来犯,正面交战略嫌不足,但据城而守各城之间相互支援,魏军难以东进。”胡藩用手点了杯中酒,边说边在案上点划起来。

杨安玄点点头,胡藩心中有数,魏军不可能绕开荥阳东进南下,唯有夺取荥阳作为基地才能放心。

“愚已下令让张锋率三千轻骑前来,再从颍川、襄城、汝南各调八百郡军,弥补荥阳兵力不足。”杨安玄道。仟千仦哾

胡藩眉头扬起,笑道:“那魏军不来还罢,要真敢来犯荥阳,愚定布下阵势,让他长点教训。”

杨安玄提醒道:“道序,不光要防着魏军,还要提防刘该。”

“刘该”,胡藩脸色变得凝重起来,道:“刘该已降燕国,难道还要归顺魏人?”

杨安玄冷声道:“三姓家奴,有奶便是娘,相比于燕魏国更为势大,刘该能降燕亦有可能降魏。”

胡藩捋须道:“若是刘该率军从彭城西来,荥阳腹背受敌,着实有些麻烦。不过北青州兵马战斗力不强,降于燕国士气越发低迷,可趁魏军未动之前先行夺取彭城。”

杨安玄哈哈笑道:“愚与道序所见略同,等张锋所率的三千轻骑到来,愚便亲自前去取彭城。”

胡藩沉吟道:“黄河五至七月间水枯,穆崇若有意南犯,定会选在此时,就怕时间上来不及。”

杨安玄微笑道:“兵法云‘不战屈人之兵乃为上策,愚闻魏主对臣下猜忌日重,穆崇曾参与谋反,若是拓跋珪听到什么流言,还会不会让他统军南下。”

胡藩眼神一亮,道:“安玄可有妙计?”

杨安玄得意地道:“愚已命暗卫在魏境散布‘帝为叛臣所杀’的谣言,你说拓跋珪听到了做如何想。”

胡藩笑道:“安玄此策杀人不见血,穆崇就算不会诛杀,恐怕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刘该的死期到了。”

…………

彭城,刺史府后宅。

北青州刺史(燕)刘该已有五分醉意,口齿不清地对好友孙全道:“……愚出身将门,曾随谢献武兵败苻坚,后为会稽王所重。会稽王以愚为散骑常侍,出任徐州刺史,镇鄄城,愚一心一意为朝廷卖命。”

孙全是清河、阳平两郡太守,看刘该将酒大半倒出碗外,伸手接过酒罐,劝道:“明则(刘该字),你醉了,别再喝了。”

刘该端起酒碗再度饮尽,呼着酒气道:“王恭死了,朝廷要让谢琰出任徐州刺史,便把愚赶到了彭城,说是北青州刺史,却只有四郡之地。呵呵,玄恩,你是清河、阳平二郡太守,就占了一半。”

孙全叹道:“说来说去,还是我等出身寒微,比不上王谢这样的上品门阀。”

说着,孙全主动将两人的酒碗倒满,愤懑地道:“我等出生入死为国厮杀,还不如那些门阀子弟坐享其成,位居高官。”

刘该的手将酒碗扫落,酒水泼酒在席上,吭声道:“燕国派军前来,愚向朝中求援,可是无人理会。北青州的兵马不过数千,怎是数万燕军的对手,愚为保全百姓性命,不得不降。”

孙全顾自将碗中酒饮尽,道:“燕国的北青州与晋国的北青州,都是一样,你看那百姓还不是照常纳赋,管他交给谁。”

刘该的面色变得狰狞起来,道:“晋朝命杨安玄为北青州刺史,此獠恐怕不能让愚安享太平。三月魏宜都公、豫州刺史穆崇暗中派人给愚送信,让愚作为内应,夺取豫州之地,答应事成之后保举愚为魏兖州刺史……”

孙全脸色一变,压低声音道:“明则兄,你醉了,慎言。”

刘该摇摇晃晃地站起身,从墙上抽出宝剑,借着酒劲在堂前挥舞,边舞边道:“大丈夫当奋起求功业,玄恩助我。”

孙全看着眼露凶光的刘该,叹道:“愚陪明则兄同生共死便是。”

刘该哈哈大笑,扔了手中宝剑,坐回席上,低低的声音道:“穆太尉六月便会率军南下,届时你我率军西进,从萧县、下邑前往睢阳,无需我等沙场厮杀,只要在睢阳城附近等候魏国大军,便可坐享富贵。”

孙全咬咬牙,道:“既如此,愚明日便先回郡中,召聚兵马与刘刺史一同起兵。”

送走侍女,刘该踉跄回席,思忖孙全家小皆在彭城,应该不会暗中告密,就算他想告密,也不知向谁告去,晋朝、燕国?

刘该放声狂笑起来,自己原来是丧家之犬,不知主家是谁,先晋后燕再魏,也算是三姓家奴了。

“世人都道吕布是三姓家奴,反复无常,愚今日方知奉先之苦。”刘该愤然掀翻身前案几,吼道:“要取富贵,三姓如何?五姓又如何?”

「注(1):《资治通鉴》上记录索度真、斛斯兰攻打徐州,据专家考证索度真很可能是穆崇的称谓。

(2):《穆天子传》记载:天子猎于郑,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献,命蓄之东虢,因曰虎牢。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是假,决定汉楚兴亡的成皋之战和李世民生擒窦建德的武牢之战皆在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