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四百五十二章 雍宋相争

第四百五十二章 雍宋相争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7:16:07

成都城南门外,朝廷兵马驻营,大帐内檀道济与檀祗、檀和之、臧熹、朱林等人商议攻打成都府之事。

檀祗愤然道:“毛修之居然帮着雍公暗中夺了成都府,可恼、可恨,等破了成都府非狠狠责辱他一番不可。”

臧熹沉声道:“若是攻打成都府,便是直接与雍公撕破脸,檀将军当慎之。”

檀祗满不在乎地道:“怕什么,雍公派毛修之乘虚而入夺成都,又何尝将宋公放在眼中,依愚看,不光要取成都府,索性连三巴之地也夺了,方解心头之恨。”

檀道济摩挲着胡须,二兄的话虽有些莽撞,但却暗合了宋公的心意,太尉给自己的密信中就曾让他见机行事,配合索刺史控制梁州。

毛修之所率的兵马不用问是梁州兵马,梁州兵马半数北伐秦国尚未回转,除了江州城各郡空虚,确实是夺梁的良机。

成都府此时四面被围,是座孤城,自己写信给毛修之请他让出成都府,可是毛修之不为所动,看来是打算为雍公所用,既如此,越早动手越好。

“明日攻城,争取在一旬之内拿下成都府。”檀道济沉声下令道。

号角声在暮色中显得格外低沉,烧毁的攻城车仍在冒着青烟,被擂石砸断的云梯倒在地上,伤亡的将士在地上一动不动,只有风吹箭羽轻轻摇摆。

檀道济驻马在成都南城外,心情如同暮色般沉重,攻打成都已经五日了,出乎他预料城墙守护得十分严密,看来一旬之内拿下成都府根本不可能。

毛修之一身戎装,手按佩剑看着缓缓后撤的朝廷兵马,这些北府军的凶悍着实让他刮目相看:将士们如同蚂蚁般沿着云梯往上攀爬,冲城车撞得城门簌簌落土,冲车上的箭只直接射到城上,城头守军伤亡不少。

好在谯纵准备的守城器械充足,这个鼠辈坐拥这样的雄城,有这么多守城器械居然不战而逃,呸!毛修之恶狠狠地朝城下吐了口唾沫,狗贼,死有余辜。

檀道济的劝降信把谯纵的人头随同送来,毛修之命人将人头砍烂喂狗,一时以来积郁在心中的大仇得报,毛修之感觉轻松了许多。大仇已报,接下来便是重振家声了。

檀道济的信中要他献成都府,宋公将不悋封赏,或坐镇一州或回京任职皆可,说实话毛修之有些心动。暗中召严纲等旧部商量,不料大多数人表示了反对,认为他先随宋公,后跟刘毅,再从雍公,如果再反复归于宋公,很可能与刘牢之一个下场。

严纲肃声道:“雍公以数万兵马平灭秦国,实力深不可测,足以与宋公争雄。此次雍公助将军达成报仇之愿,将军便应竭诚相报,信也。”

毛修之起身致谢,下令征募城中青壮上城协助守城,毛家在益州多年,对普通百姓尚称宽厚,所以毛修之发布公告,近万名百姓应募守城,朝廷兵马的进攻被抵御住。

“宰十头猪、十头羊,犒赏儿郎们”,毛修之吩咐道。攻城的兵马不过万余人,毛修之有信心守住成都府,再有半个月雍公的援军应该能赶到,大事定矣。

大帐内,气氛压抑,檀道济等人吃着晚饭,没有人开口说话。

檀祗将面前碗碟推开,恨声道:“毛修之着实可恨,亏主公待他如上宾,居然为虎作伥,相助杨安玄。”

檀道济将粟米粥喝光,用面饼将碗内残渣涂沫干净,最后把面饼塞入嘴中,问道:“粮食还够几日所用?”

臧熹管着辎重粮草,应道:“尚够十几日。不过愚担心傅弘之得知咱们攻打成都府,会截断水路,不准粮草走水路运输,檀将军要早做预防。”

檀道济点点头,道:“成都府一时难下,愚准备先取汉嘉、犍为、越巂、朱提、江阳、洋柯等郡,太尉已给宁益刺史范元之发令,让他率益州兵马北上。这样一来,即便没有攻占成都府,也能先将益州收回。”

檀祗有些不舍,道:“再攻两天,愚定能夺取成都府。”

檀道济看了看二哥,道:“至多三日,三日成都不下,便南下取汉嘉。”

九月十五日,成都府依然巍然不动,檀只铁青着脸退了回来,今日他率军亲自冲锋了三次,有一次差点就登上了城墙,可是被一根粗重的滚木砸伤了左臂,不得不跳梯逃走。

檀道济刚刚收到谍报,雍公派顺阳伯阴绩为将,与雍阳水师合兵一万前来夺取益州,已经占领了江阳郡。

檀道济占江阳之时,让主动献城投降的韩庆继续担任郡守,为大军筹集运输粮草。等阴绩的水师到达江阳城外,这位韩太守做了墙头草,哪边风大哪边倒,反正都是晋军,管他姓宋姓雍,于是又降了阴绩。

对于韩庆来说只要保住性命和富贵,降谁都是一样,但对檀道济来说,这表明雍州大军两天之内便能通过泯江或沱江到达成都府,届时里应外合,朝廷兵马将进退两难。

得知消息后,檀道济立时吹响了号角,撤军。城头,毛修之见攻势正猛的朝廷兵马突然收兵,立即意识到援军将至,命人宣扬下去,城中一片欢腾。

得知江阳城已失,雍州军正前来的消息,众人尽皆沉默。檀道济打破沉寂道:“事不宜迟,明日一早南下取汉嘉郡,与宁州兵马在越巂郡会合,稳住朱提、洋柯两郡,放弃江阳和犍为两郡。”

檀道济领军,他做出决定,檀祗亦不敢违命。九月十六日辰时,朝廷大军开始向西南方向汉嘉城撤走。九月十七日午时,阴绩的船队到达江原城。

得到檀道济退走汉嘉,阴绩派人前往成都府送信,让毛修之派兵占领雒县、绵竹,让钱磊率水师北上取汶山郡,他自己率五千兵马前往临邛,追击朝廷兵马。

谯纵已亡,益州境内城池闻朝廷兵马到来,纷纷献城投降,没有人据城而守。檀道济沿途取临邛、汉嘉城,然后传檄汉嘉全郡,汉嘉郡内徙阳、严道、旄牛等城皆降。

檀道济没有分兵前去镇守这些城池,担心会分薄兵力。阴绩得知消息后,转向前往犍为郡,武阳、南安、牛鞞、贷中等城归降;钱磊水师入汶川郡,同样没有遇到抵抗,汶山、升迁、蚕陵、广柔、广阳、都安等城见旗而降。

江州城傅弘之闻讯,挤出二千兵马前往江阳郡,轻易收取江阳、符县等城池;益州兵马北上,得越巂、朱提、洋柯三郡,闻江阳、犍为有雍州兵马,没有再行北上。

益州境内突然间安静下来,各方都暂时按兵不动,等待着最终博弈的到来。

建康,刘裕得知雍州水师打着讨伐谯蜀的幌子过夏口前往益州,气得蹬翻了面前的案几,杨安玄与自己作对的心思显露无疑,双方只差刀兵相见了。

沈田子率八千兵马急援夏口后,刘裕接着命徐州刺史刘道怜从京口发兵四千、江州刺史王仲德发兵三千,前往湘州治所临湘(今长沙),由宁朔将军刘钟统率,与夏口一道封锁长江。

襄阳,杨安玄得知毛修之取成都府,阴绩等人夺江阳、汶川、犍为等郡,而朝廷兵马占据汉嘉、越巂、朱提、洋柯四郡,形势与当初伐燕差不多,双方平分益州,朝廷兵马占领的地盘较大,但是人烟稀少,自己所占的四郡与三巴联成一处,而且将梓潼、广汉两郡夹在中间。

与刘裕早晚要起冲突,这次交战恐怕在所难免,杨安玄有些跃跃欲试,平灭秦国让他的胆气变得豪迈起来,或许能借机击溃入益的北府军,再从夏口出兵建康,赶走刘裕入主朝堂。

杨安玄的眼中闪着光芒,这一次轮到自己主动出击了。

适合的战场有两处,夏口和汉嘉。夏口离襄阳很近,顺汉江而下两日便可到达,运送粮草、辎重方便,但师出无名,容易被人诟病;汉嘉城偏远,阴绩等人的兵马不足以攻城掠地,同样檀道济的兵马也难以攻打成都郡或犍为郡,目前益州境内两军陷入僵持的局面。

思之再三,杨安玄准备在汉嘉动手。刘裕通过索邈、檀和之、谢绚等人契入梁州意图分化自己,檀和之以奉索邈之命与檀祗一起出征成都府,如今身在汉嘉城中。

梁州出兵没有他这位督梁州军事的雍公命令,檀和之便成了擅自出兵了,足以将檀和之下狱问罪,杨安玄露出冷笑,就以问罪为名让檀道济交出堂弟檀和之。

檀道济兄弟四人幼年丧父,是叔父檀凭之将他们抚养长大,檀和之是檀凭之之子,杨安玄要问罪檀和之,檀道济等人绝不会答应,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兵戎相见,不过大义便到了杨安玄手中。

这段时日杨安玄不断地派遣屯军前往北雍州,将征战在外的精锐换回雍、兖休假,除了阴绩带走的兵马,还能调动六七千兵力。

杨安玄命鲁轨率兖州一万兵马前往梁州,其中精锐四千、屯军六千。

杨安玄将麾下兵马分成三部分,战军、郡军和屯军;战军是征战的精锐,人数在六万左右;郡军用于各郡维护秩序,剿灭当地匪患,各郡的郡兵在一千至三千之间,总数在五万左右;屯军主要用于屯田,此次灭秦国将秦国俘虏充实在屯军之中,使得屯军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十五万。

那些俘兵有不少是精锐,杨安玄准备在屯军中挑选出三至五万精锐,补充到战军之中,这样他麾下征战的将士便超过十万,足以应付两面甚至多处作战所需。

给鲁轨的命令是从上庸郡入梁,先行前往广汉和梓潼,是时候解决这两郡的问题了。

十月二日,鲁轨兵马至广汉郡,向谢绚转交了一封杨安玄的书信。谢绚看过信后,主动向刺史索邈称病请辞,不等索邈答复便带着家眷乘船回返建康;梓潼太守檀和之远在汉嘉郡,太守之职本就由主簿吴由暂理。

索邈接到雍公问罪檀和之的公文和谢绚称病的辞呈,长叹一声,梁州不可为矣。

汉嘉城,檀道济收到雍公的公函,让他交出檀和之。

“备战吧”,檀道济将公函掷在地上,斩钉截铁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