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四十六章各奔前程

第四十六章各奔前程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金风送爽,阴家堡内弥漫着丹桂的清香。

临潭水榭,杨安玄、阴敦、公孙河三人席地而坐,开怀畅饮。

公孙河春风得意写在脸上,此次如愿升为五品,可以直接授官了。虽然对应的是九品官,但总算踏入仕途。

九品官除了诸县的县丞、县尉外,还有京中各官署佐理案牍的书令史,公孙河发愁不知该如何选择。

任县丞、县尉权力较大,但相比京中书令史升迁慢,若是分到北地边境的县,风险亦大。

而京中书令史是不起眼的小官,几无权力可言,苦熬资历若无人相助,容易蹉跎一生。

公孙河自己倾向于谋求富县的县丞,阴家则希望他能进京相助阴友齐,不过阴家亦说任凭公孙河自行决定。

“恭喜公孙兄,如愿升品又抱得美人归,双喜临门。”杨安玄举杯贺道。

公孙河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笑道:“安玄你说我该如何决择?”

此事关系重大,交浅忌言深,杨安玄当然不会替公孙河拿主意。

冒然说话容易生隙,将来结果满意是自己的选择,若是不好的话便是听了他人的意见,这等事杨安玄前世见过不少。

哈哈一笑,杨安玄道:“公孙兄这是幸福的烦恼,还是自行决定吧。”

“幸福?幸运、福气,安玄说得妙。”公孙河喜不自胜地道。

杨安玄不想多言,转脸对阴敦道:“阴兄决定进京入国子学了吗?唉,此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小弟敬你一杯。”

阴敦轻叹道:“家父不忍与我兄妹分别,此次进京要带上愚和五妹,怕是有段时日不能相见了。舍弟在军中效力,还望安玄多多照看。”

杨安玄点头,阴敦继续道:“安玄才学过人,相信也会前去建康的,你我很快就会在京中相见的。”

杨安玄知道阴友齐在着手女儿进东宫之事,想到那个灵秀动人的女孩要蹉跎此生,忍不住轻叹了一声,怏怏举杯将酒饮尽。

公孙河此时一心放在仕途上,话题句句不离,笑道:“贤弟能进国子学是大机缘。国子生能轻易在京中立足,起官便可能是令史、郡丞,比愚兄要高上一阶。”

阴敦心事重重,叹息道:“谈何容易。”

有个念头在杨安玄心中闪过,若是阴慧珍能顺利册封为太子侧妃,那阴敦便能兄凭妹贵,别说令史便是六品侍御史亦有可能。

若是公孙河知道此情,不知是否还会犹豫选择。阴家让公孙河自行决定,未尝没有考验的意思在里面。

公孙河话题一变,道:“听说赵方季准备前往荆州桂阳郡了,他有个同乡在桂阳郡任别驾,召他前去任书佐。”

阴敦道:“方季兄是敦厚君子,可惜出身寒门,难展抱负。他何时启程,公孙兄告诉我一声,吾要送份程仪给他。”

杨安玄跟赵方季仅在品评人物时见过一面,两人相见并不愉快,不想凑这热闹,说不定前去送别赵方季还以为他是在有意嘲讽。

酒席散去,除了公孙河有几分醉意,杨安玄和阴敦都心绪不高。

回到坞堡,阴敦请杨安玄前去祖父屋中叙话。

…………

阳光从屋顶的明瓦照入,光柱落在正中的地面上。

阴晞父子盘坐,案上的茶汤冒着丝丝雾气,温暖安静。

杨安玄向阴晞和阴友齐行礼落席,侍女奉上茶汤。

等杨安玄呷过一口,阴晞笑道:“杨公子,这是友齐从京中带来的贡茶,味道如何?”

杨安玄欠身礼道:“阴公直呼仆名便是。茶肯定是好茶,只是仆饮过的茶水不多,说不出妙处来。”

阴友齐眯着眼睛道:“吾听闻安玄在郗刺史府中说过茶有禅味,深得郗刺史赞许,怎么到了阴家就说不出妙处来了?”

话能诛心,杨安玄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一句话便被阴友齐抓到错处,不禁诧异地看了一眼阴友齐,那张和熙笑容的脸变得陌生起来。

阴敦笑着解释道:“家父在与你说笑。”

阴友齐伸手捋须,正色地道:“安玄,敦儿,你们还年轻,说话率性,可知一言可升天、一言可获罪,谨言慎行是吾这些年在京中所学到的东西。”

杨安玄听阴友齐有意教诲,忙坐正身子,肃容静听。

“吾刚才所说看似刻薄刁钻,其实还不算什么。若问你在郗刺史处能喝出禅味,为何贡茶说不出妙处,莫非有意轻贱皇家,你又该如何应答?”

杨安玄悚然而惊,顺风顺水的日子让他忘记了所处的时代。

阴友齐的提醒有如警钟在耳边响起,正如他所说一言可获罪,甚至一言可致死,那么多文字狱的冤枉可曾讲过道理。

起身,杨安玄郑重谢过。

阴晞笑道:“好了,别念叨你那些为官之道了,安玄是个聪明的孩子,只需点到即可。”

“安玄,这三个月云节纸的红利算出来了,有三十两金,你可要看看帐本?”

杨安玄摇头道:“仆还信不过阴公吗。”

阴友齐温和地笑道:“云节纸很不错,此次回京吾有意多带些去,送给京中同僚,若是顺利能成为贡品就更好了。如此一来,销量会受影响,红利变少安玄莫怪。”

刚刚领教过阴友齐的辞锋,杨安玄知道温和背后隐藏着的锋芒,笑道:“风物长宜放眼量,这点道理小侄还是明白的。”

阴友齐“呵呵”笑道:“好一句‘风物长宜放眼量’,才思过人、出口成章。不瞒贤侄,起初吾还怀疑《小窗幽句》是人代笔,今日方知世间确有天纵之才。”

《小窗幽句》透着对世情的练达、冷隽,很难想像这些玲珑剔透的句子出自十六岁的少年之手,不少人对杨安玄都存疑,认为是杨佺期聘用了老儒在暗中替杨安玄代笔。

杨安玄笑笑,这可是穿越人士的专利,不可说不可说。

…………

未时,杨安玄告辞,准备带湫儿回棘阳,却见湫儿两眼红肿,显然是哭过。

杨安玄脸色一变。

不待发问,阴敦厉声喝问侍女道:“怎么回事,谁怠慢了湫儿小娘子?”

阴家祖孙三代都坚定地认为必须结交好杨家,特别是杨安玄。

杨安玄对五妹的疼爱众人都看在眼中,阴敦当然不希望杨安玄生出误会。

张兰跟在杨湫身边,怯生生地禀道:“小娘子看到慧珍小娘子哭了,也就哭了。”

阴敦松了一口气,道:“原来如此,湫儿小娘子舍不得与舍妹分别。家父回京城的时间尚未定,安玄有空不妨带湫儿小娘子多来见见舍妹。”

杨湫扑到杨安玄身边,抱住他哽声道:“三哥,你能不能帮帮阴姐姐,不让她去京城。”

在杨湫的心中,三哥是无所不能的。

杨安玄叹了口气,蹲下身子看着杨湫道:“慧珍小娘子的父亲想带她在身边,你总不能为了见到阴姐姐,不让她跟着父亲去京城吧。”

杨湫哭道:“可是湫儿不想跟阴姐姐分开,呜呜呜。”

杨安玄替妹子拭掉眼泪,道:“三哥会常带你来阴家堡,以后你也可以到京城去看她啊。”

“真的”,杨湫扬起脸看着杨安玄,道:“三哥你答应带湫儿去京城看阴姐姐吗?”

杨安玄点头,杨湫破啼为笑,伸手牵着杨安玄的手,道:“那好,回家吧,明天早些来看阴姐姐。”

一旁阴敦两眼发酸,想起父亲告诉五妹实情时,五妹哭得花容失色,他真想告诉妹子不用京城,不用伤心,只是话堵在喉头发不出声。

“湫儿小娘子,若是你三哥没空,吾会时常派人去接你。”阴敦微笑道。

杨湫在外人面前乖巧有礼,盈盈万福道:“多谢阴大哥,明日早些派人来,湫儿有好多东西想送给阴姐姐。”

回去的路上,杨湫兴致不高,没有叽叽喳喳地说话,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发愣。

杨安玄的心中酸楚,无忧无虑的小妹也有了烦心事,只是此事自己无能为力。

在心中暗暗发誓,要尽快地强大起来,等到妹子谈婚论嫁的时候绝不让她像阴慧珍那样无法自主。

回到家中,杨湫便钻进自己屋中,把杨安玄送她的那些玩艺都搬了出来,挑挑拣拣地要送给阴慧珍。

杨安玄没有立刻回自己院中,站在屋中陪袁氏聊天。

袁氏见女儿跑进跑出,奇怪地问道:“这些东西平时宝贝得紧,连为娘都不让摸,今天怎么转了性,打算送人了。”

杨安玄把阴友齐准备接子女进京的事说了,袁氏道:“玄儿这次定品阴中正帮了大忙,让你父亲好生谢谢阴中正。”

杨佺期正好进屋听见,接口道:“不错,杨家是该好好谢谢阴中正。”

看到杨湫拿着个燕子纸鸢跑过来找杨安玄做竹哨,杨佺期笑道:“这天风大,湫儿怎么想起放纸鸢了。”

杨湫扁起嘴道:“爹爹,不是湫儿要放纸鸢,是阴姐姐要去京城了,湫儿想把纸鸢送给她。”

“哦,阴中正要把子女接进京吗?到时为父送他一份程仪。”

杨安玄把阴敦准备到国子学就学的事说了说。

杨佺期道:“国子学只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弟,权贵子弟才能入学。不过能入国子学,多半前程便可期。玄儿,你有没有想过入国子学,毕竟你年仅十六岁,授官尚早(1)。”

相比在官场中打熬,杨安玄更喜欢在军营中厮混。看过后燕的雄军之后,杨安玄深感自己的安玄军,乃至整个雍州的兵马都无法与之相较,晋朝或许只有未曾见过的北府军能与之一较长短吧。

北府军名将如云,不说历史上取代东晋的刘裕,刘牢之、孙无终、何无忌这些名将都在史书中留下骁勇之名,自己一个外人没有资格染指北府军。

打造一只强似北府军的军队,是杨安玄为之努力的方向,安玄军仅是雏形,要走的路还很长。

眼下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杨安玄见杨佺期没有反应过来阴友齐带子女进京的真实目的,道:“父亲可曾听过‘雪输三分白、梅逊一段香’。”

袁氏笑道:“那不是玄儿夸阴家小姑娘的话吗?说起来玄儿年岁渐大,要不要向阴家提个亲?”

“太子明年就要入东宫选妃了。”杨安玄提醒道。

杨佺期被点醒,惊道:“阴家想送阴慧珍入东宫吗,好大一步棋。”

捋着胡须沉吟,杨佺期想着该如何谋划一下。

回到住处,杨安玄把张锋叫来,让他打听袁河等人的消息。

原本他对袁河之流并未放在心上,阴友齐的话给了提了醒,自己什么时候把谨小慎微四个字丢了。

不能放任袁河等人诋毁自己的名声,要将危机扼杀于萌芽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