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四百九十三章 参政谋事

第四百九十三章 参政谋事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8 07:17:45

二月一日,王镇恶出现在雍公府外。

雍公府门前有四位迎宾小吏,苏序看到王镇恶,忙急奔下阶迎过来,施礼道:“见过龙阳侯。”

以前王镇恶出入刺史府如同入后宅,对这些小吏根本视若无睹,此时却还了一礼。

眼前这位虽然眼熟,却不知道姓名,王镇恶尴尬地道:“有劳通禀雍公,就说愚要求见。”

苏序笑道:“龙阳侯要入府中哪用得着通禀,您往里请,雍公正在大堂理事。”

王镇恶心中舒坦,笑着道声谢,举步朝大堂走去。

等王镇恶走远,苏序身旁的同僚羡慕地道:“应达,没想到你与龙阳侯相识,若能得他提携,定能飞黄腾达。”

另一人出声讥讽道:“龙阳侯此时怕是自身难保,应达还是离他远点好,免得惹祸上身。”

苏序脸上挂着笑容,没有理会几位同僚的议论,想着等龙阳侯出来时再上前说上几句。见庙多烧香,指不定哪尊菩萨开了眼,自己岂不交上了好运。

大堂外有一群人抱着案牍在闲谈,等候杨安玄的召见。王镇恶在丈许外停住脚步,眼前这熟悉的场景,似乎变得陌生起来。

那些堂外的官员见到王镇恶,纷纷上前行礼寒喧。这些人可不比守门的小吏,几日前雍公在大堂上说将赐龙阳公铁牌,刻上“王不反叛,杨不举刀”八个字,分明仍对王镇恶十分倚重,这份信任在雍公麾下绝无仅有。

当然也有人心中腹诽,刻在铁牌有什么用,史书上那么多血淋淋的记载,上位者举刀找个理由便是,甚至有时连理由都懒得编,人头落地找谁讲理去?

不管怀着什么心思,寒喧声热情如旧,王镇恶笑着还礼,比起从前和气了几分。

大堂内走出名小吏,上前见礼道:“龙阳侯,雍公让你进去。”

王镇恶作了个罗圈揖,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走进大堂。

大堂内有六七人围在舆图前,正听兵曹掾范辽讲述这段时间的战事。

杨安玄升任雍公开府,可以置文武佐官,但杨安玄认为冗官过多加重百姓负担,便将雍公府和刺史府合署办公,雍公府的官员多数兼任刺史府的官职。

像辛何是雍公府的左长史兼任着刺史府的别驾,赵田既是雍公府司马又是刺史府司马,当然薪俸杨安玄没有节省,一人领两份薪,对于多数官吏来说都能欣然接受。

雍公府、刺史府文官系统以辛何、习辟疆为左右长史,主簿袁涛、文学掾孔鲜、循行何青以及丞、令、书佐约百余人搭建起班子,最核心的莫过于六曹掾官。

吏曹掌官,杨安玄为逐步推行科举制,选用了唯命是从的庾欢。鄢陵庾家是上品门阀,作为外戚的庾亮曾权倾朝野,随着庾楷被处死,庾悦受刘毅排挤愤懑而死,庾家逐渐势微,徒具虚名。

庾欢是庾楷三弟,心忧家族命运,费心讨好杨安玄,杨安玄亦想借助庾家的声望,任雍州刺史后不久便征召庾欢为雍州吏曹,后兼任雍公府吏曹参军,掌管着官员的任用迁谪。

表面上看吏曹权高任重,庾欢却清醒地知道自己不过是杨安玄所树的一块招牌,因而事事请示不敢稍有逾越,杨安玄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

祠部掌礼,原本的曹掾是向晋,因向家出事向晋请辞,杨安玄转授刘讷三子刘伦担任此职。

户曹掌财,杨安玄用得是朱琨,朱琨是他任汝南太守的一名书吏,真正从微末小吏一路拔升至刺史府户曹、雍公府户曹参军,为人勤勉谨慎。对于杨安玄的知遇提拔之恩,朱琨感激在心,兢兢业业替杨安玄守着府库资产。

工曹是张纲,掌着营建、军械等工程,所任官职与爱好完美统一,张纲做得有滋有味。

兵曹范辽,出身寒士,做过学庠的教师,后到军中任书吏,因喜好谈论军事被杨安玄拔用为行军司马,去年三月接任兵曹掾。

王镇恶快步上前见礼,杨安玄笑道:“镇恶来的正好,且一起听听前方战事。”

示意范辽继续往下说,范辽道:“阴刺史于正月二日对徙阳城(今四川天全县东南附近)发动突袭,城中守军没有防备,午时便攻占徙阳。”

“正月四日兵至严道城(今四川雅安市荥经县一带),因为南益州刺史檀道济将兵马带往江陵,严道城中仅有两千余郡兵,阴刺史命人劝降,四月五日严道守将与县令出城投降;正月七日,大军至旄牛城(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九襄镇),旄牛城守将献城归降,汉嘉郡各县望风归降。”

“宁州刺史范元之在沫水南岸筑起箭楼、夯台,命人砍断河上桥梁、烧毁栈道,掘断山间道路,阴刺史大军一时难以南下。”

王镇恶插口道:“江州(巴郡)大军为何不入江阳郡,攻打朱提郡,与阴绩大军合围越嶲郡?”

范辽看了一眼杨安玄,没有作声。杨安玄解释道:“巴郡太守傅弘之调任长安任司马,愚原本有意让王鸿接任巴郡太守,现已改任李强前往,从安定到巴郡需时,江州大军恐怕一时难以出征。”

王镇恶默然,杨安玄调傅弘之前往长安是为了对付自己,三弟王鸿一步走错致使前程黯淡,而李强这个反复小人反而升任巴郡太守。

对于李强这个小人,王镇恶深恨在心,他知道以杨安玄的心性不可能会信任李强,将他调任巴郡太守是因为安定郡地处边陲,不好控制。

而李强所为表现出对杨安玄的忠诚,杨安玄无论如何也要加以嘉奖,要是赏罚不明以后还有谁愿意效命。

王镇恶心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等以后有机会定报此仇。

“攻打仇池进展顺利,朱将军再夺凤州城,驱赶百姓前往河池攻城,仇池平南将军杨抚不忍杀伤百姓,朱将军把将士隐伏于攻城百姓中,于正月九日破河池城,斩杨抚。”

杨安玄知道朱超石在攻打凤城和河池的时候高举屠刀,稍有反抗便施以杀戳,不过仇池百姓对仇池国主十分忠心,自己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安抚仇池百姓。

杨安玄准备占领仇池之后将百姓迁往梁州安置,而从北雍、梁州迁百姓前往,通过换血的方式尽快将仇池安定下来。

范辽继续道:“岑将军兵至武都城,三日后破城,估计应该已和朱将军在仇池国都会合。”

杨安玄笑笑,道:“区区仇池小国居然动用我大军近两万,伤亡将士千余人,还让蒯恩被擒。命朱龄石、岑明虎破历城后,将仇池杨家尽数斩杀。”

辛何劝道:“主公,为何不像姚秦那样广施仁德,以收仇池人心。”

王镇恶笑道:“辛长史,仇池地远人少,多为异族,杨家在此先后经营百余年,深得民心。眼下四面皆敌,只能快刀斩乱麻,等平定四方后再来安抚不迟。”

杨安玄纵声笑道:“知我者,镇恶也。”

辛何朝王镇恶揖了一礼,道:“多谢龙阳侯解惑。”

杨安玄手指在舆图上方一挥,道:“益州、仇池不用挂怀,倒是江陵战事不利,让人心忧。”

杨安玄从竟陵退兵回襄阳,暗中留下部分兵马,命鲁轨相助司马休之夺回江陵城。当阳城中有雍军八千,加上司马休之荆州兵马六千余人,实力不弱。

鲁轨与司马楚之出兵南下,先后占领旍阳、枝江两城,兵逼江陵城北十余里处的纪南城。刘钟派刘粹领军驻守纪南城,司马楚之连攻七日不下。

正月八日,檀道济率军潜至宜都郡,从夷道从水路前往枝江,想要截断雍军后路。鲁轨与檀道济在枝江、旍阳连战五场,两胜三败,退守当阳城中。

檀道济没有进攻当阳城,而是将麾下一万五千兵马分于旍阳、枝江及纪南城,通过水路互相支援,鲁轨等人不敢轻易出击,双方各守城池按兵不动。

王镇恶看着舆图道:“刘裕弃守南益州,全力防守荆州,江陵城除了檀道济的重兵外,还有竟陵驻军,恐怕一时间难以攻克。”

杨安玄叹了口气,道:“不错,北境不安,抽调不出兵马,看来荆州只能暂时保留现状了。”

众人回席落坐,杨安玄道:“镇恶,愚曾写信告知准备在雍公府设立参谋部,请你来任掌事,不知镇恶考虑得如何?”

虽然杨安玄语气缓和,座中众人皆知此事已成定局。王镇恶拱手问道:“主公,这参谋部不知主理何事,可是与参军相仿?”

杨安玄笑道:“参军主要是参谋军务,这参谋有参军之职,但不仅限于参军。参谋之职,协助愚参政谋事,政务、军务皆在职责范围。”

王镇恶心中苦笑,单听主公言语参谋之职职责重大,但细细品来落脚在“参”字上,职责再广也只能建议权没有实施权。参谋掌事不过是个谋臣头目罢了,哪比得上坐镇一方、手握生杀大权来得畅快。

杨安玄解说了几句,道:“镇恶,朝廷对北冀州刺史人选争论不休,你有何看法?”

王镇恶道:“北冀州已为雍公所有,岂容他人插手。朝堂为宋公把控,主公要趁竟陵挫败宋公之机,于朝堂上发声,争取朝堂重臣对主公的支持,即便在朝堂之上也要与宋公分庭抗争。”

杨安玄原本通过郗恢、阴友齐以及曾安等人布局朝堂,后因郗恢致仕,阴友齐转任祠部尚书,朝堂之上被刘裕一手遮天,索性懒得在朝堂上下功夫,反正嘴皮子不如动刀子。

王镇恶明白杨安玄的心思,劝道:“主公,司马氏虽然皇权旁落,大义二字亦说来缥渺,但于天下百姓而言尚有用处。”

杨安玄抚须笑道:“镇恶参政谋事,非常人能及,一席话说得愚茅塞顿开,这参谋掌事非你莫属。”

不管杨安玄此话是真是假,王镇恶都起身揖礼道:“愚定当尽心尽职,做好参谋之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