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扬锋汉起 > 第七十六章预立在先

第七十六章预立在先

书名:扬锋汉起 作者:宇十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13:09

宫中的风雨一时吹不到国子学,杨安玄自然不知王绪的暗算被王昙亨化解,因祸得福还在天子处再度留下印象。

韦娘子凭借半曲《问月》在酒楼间迅速重新走红,已经有妓楼前来相邀,请她前去驻唱。

王绪不准韦淑回妓楼的话被无视,太原王家虽然势大,但能在秦淮楼上开妓楼的谁家没有背景。

当初给面子是不想因一个歌伎得罪他,如今韦娘子能带来大量的金钱,衡量得失轻重,王绪的脸就被打了。

当初彩霞居的无情伤透了韦淑的心,面对妓楼重金相邀韦娘子一一婉拒,宁愿辛苦一些、少赚一些也不愿再将命运操于人手。

不过,韦淑也知道,凭自己一个弱女子支撑不了多久,等治好了徐郎还是尽快离开建康为上。

对于救助她的杨安玄,韦娘子满是感激,想着离开前与徐郎一起前去拜谢,只知道杨公子是国子学的学生,不知道他住在何处。

二十九日吃罢午饭,国子学内的学生便陆续离开。明日休沐,或各归各家,或邀着朋友吃喝玩乐。

杨安玄回到小长干的宅院,三天不见,家中多了四男四女。是胡原从人市上雇来的仆役,是两家人,壮年夫妻俩各带着一双儿女。

一家姓丁,家主丁勉,妻子洪氏,儿子丁实十五岁,女儿丁蓉十三岁;另一家姓石,家主石庆,女儿石草十四岁,儿子石岗十二岁。

问了几句,了解到两家都是逃难至此,看应答皆是敦朴忠厚人家,杨家玄很满意。

夸了胡原几句,家中外事由他作主,内事则交给带来的仆妇许氏。

苗兰侍立在一旁,见杨安玄没有提到自己,着急地冲身边的胡原使了个眼色。

胡原躬身道:“主公,小兰娘子该如何安排?”

杨安玄笑问道:“小兰娘子,你可想好了做什么?”

这几日苗兰仔细思量过,家中农活做不来,厨房做饭又不会,针线女红也不行,只能浆洗几件衣服,比起丁蓉、石草都不如。

自己只会弹琴唱歌、伺候人。可是看样子杨公子并非沉迷声色之人,自己在宅中的定位变得尴尬起来。

有杨安玄所给的二十金,足以安身立命,凭自己的容貌,可以找一个好人家嫁了,相夫教子平淡一生。

可是,盛花居斗曲时受人瞩目、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时常会在梦中浮现。苗兰想来想去,悲哀地发现,自己自幼在妓楼中长大,已经习惯了妓楼中的生活。

不是说不能改变,只是追梦的年纪,谁不想穿着华服、听到掌声喝彩、接受众人瞩目呢,若是匆匆嫁人实有不甘。

不过苗兰很清楚,自己才资并不见得多出众,不说秦淮河便是在怡秋楼中胜过自己的人都不少,之所以有那么多妓楼重金相聘,无非是看中了公子的新曲。

不用二个月,《送别》曲的热度消退,便将泯然众人,无论如何自己都不能离开公子。

苗兰弯腰福道:“奴除了弹琴唱曲别无其他本领,在府中亦帮不上公子。奴想过了,若是公子许可,奴还是回妓楼唱曲吧。”

胡原急道:“小兰娘子,你好不容易才离了虎口,怎能再自投罗网呢。”

杨安玄道:“吾说过,你的行止自行决定,你可想好到哪家妓楼唱曲?”

苗兰俯首道:“奴自知才艺浅薄,若离了公子的新曲不过昙花一现,虽然公子将奴的卖身契撕掉,但奴已视公子为主,愿听公子吩咐。”

杨安玄看着苗兰满意地点点头,这是个聪明人。自己有心逐鹿天下,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像苗兰这样的女子亦有其用武之地。

想到这里,杨安玄道:“既如此,你先不用急,且安心住下,等吾想好后再与你分说。”

由苗兰想到韦娘子,那也是个聪明人,而且能不畏强权嫁给爱情,实属难得,不知这两天在酒楼唱《问月》的生意如何?

杨安玄对苗兰道:“吾前两日在集贤居救下一个卖唱的女子,原彩霞居的韦淑韦娘子,说来你也应知。”

苗兰“啊”了一声,惊声道:“韦娘子,奴知道,太元十八年大灾,京中涌入许多灾民,韦娘子变卖首饰换成粟米,救了不少人,奴极佩服她。”

杨安玄一愣,没想到韦娘子还是个侠女,这样的女子着实让人敬佩。

“听说她得罪了王内史,被赶出了京城,如今又回来了吗?若被王内史知道如何得了?”苗兰有些忧心地道。

杨安玄简单地把情况说了说,苗兰默然,叹道:“像奴这种妓楼女子,命比野草还要轻贱,韦娘子在秦淮河誉名数载尚且如此,奴若不是遇到公子,下场还不知如何。”

盈盈拜倒,苗兰谢道:“苗兰谢过公子救命之恩,亦替韦娘子谢公子相助之恩。”

懂得感恩的人值得相帮,有个念头瞬间在杨安玄脑中闪过。杨安玄道:“吾在集贤居救下韦娘子,教会她半首新曲。”

苗兰两眼放光,满怀期盼地抬头看向杨安玄,道:“不知公子肯否教奴。”

杨安玄笑道:“你去取瑶琴来,吾将全曲都教于你。若是韦娘子寻上门来,你可替吾接待,酬情将后半曲教给她。”

苗兰大喜,一时顾不上分辨杨安玄话中之意,站起身飞奔出堂,到自己的住处取了琴飞奔而回。

看到小兰跑得气喘吁吁,胡原略带心痛地责道:“主公又不会走掉,你急什么。”

苗兰喜孜孜地瞅了胡原一眼,没有做声,盘腿在杨安玄的右侧坐下。

胡原被苗兰的媚眼瞧得神不守舍,有些失魂落魄地站在她身旁。

张锋掩嘴而笑,胡大哥喜欢小兰姐姐,可是小兰姐姐好像对胡大哥不是很上心,自己要不要提醒一下胡大哥。

看了眼满面笑容的胡原,张锋暗暗摇头,自己是个小孩,还是不要胡乱说话。

杨安玄无心理会这些,开口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苗兰全神贯注地记着曲谱,杨安玄教过三遍,苗兰已能弹出曲调,跟着唱上来。

“小兰娘子的悟性很强。”杨安玄赞道:“愚只会唱,却不会记谱,你自行完善。”

杨安玄记起韦娘子的夫君徐旋是乐师,应该善长写谱,交待苗兰道:“若是韦娘子寻上门来,你不妨与她多商议商议,看看如何完善曲谱。”

苗兰得了新曲,满心欢喜,连声答应。

吃罢午饭,杨安玄来到书房,准备好好规划一下将来。

杨安玄不是很习惯席地而坐,专门吩咐胡原到集市上替他买来胡桌胡椅。

建康城内除了南市、西口市、盐市和北市等四个市外,秦淮河北岸还有大市百余个,小市十余所,名目繁多,有专门的粮市、金市、牛马市、纱市、盐市、花市等。

有三吴的粮食、丝帛、青瓷、纸张,有荆州的矿石、漆器、茶叶,胡地的金器、马匹,甚至有西域的香料、宝石以及海外的货物。

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杨安玄伸了伸腿,总算不用老跪坐着了。

喝着茶,思绪逐渐沉静下来。

杨安玄最关心的莫过于安玄军,这只新军上花费了他大量心血和金钱,应该说已初见成效。

每个月云节纸的红利通过阴家交付给阴绩,用于保障安玄军将士的饮食,从赵田的来信得知,安玄军的将士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在诸军之中隐隐称雄。

“摸爬滚打、扛木涉水”的操练之法已经在军中实施,苦练的成果已然凸显,先锋营的人数上升到了四十二人。

赵田、阴绩、陈华等人在宣讲时总会提及他的恩惠,加上徐孝重、蒯恩等人都是他从卒伍中提拔而出,所以虽然不在军中,杨安玄声望却无人能及,安玄军便是他的私军。

总体而言安玄军缺少几场大战,任何一只强军都是由血与肉铸造而成,大复山剿匪面对的是些流民组成的山贼,与后燕的强军根本无法相比。

想到前往长子城遇到平规所率的轻骑,安玄军就算遇到二百这样的轻骑,恐怕都难以取胜。

思之再三,提笔给赵田等人写信,交待了几件事:一是操练不懈,寻机出外剿匪,练习实战;二是宣讲军纪,训练士卒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发挥屯、队、什、伍长的作用,选拔有用之才。

接着又给杨佺期写信,讲了讲在京中情形;然后是给娘袁氏写了封信,告诉她一切都好,想想还是将大哥在襄阳纳妾的事提了提。

想到湫儿,杨安玄也给她写了封信,若是给父母都写了,忘了她,肯定要落埋怨。

信中讲述了京中繁华,描述了好吃的好玩的,到时候让胡原多买些礼物送给她。

国子学的学生都是贵胄子弟,朝庭设有专门的驿使,替他们传递书信和物品。

放下笔,杨安玄想到盘龙山,胡彰这颗棋子让他有些捉摸不透,自己远在建康对盘龙山的影响极为有限,通过胡原和袁河很难把控。

站起身在屋中来回踱步,最后哂然一笑,世间事哪能尽如人意,如果自己势大,胡彰自然追随,反之就算胡彰此时没有异心,将来谁说得定,由他去吧。

不过该做的功夫还是要做,信不用自己写,交待胡原写家信中替自己问好即是。

至于袁河,生意似乎越做越大,与他生意上的联系已转给家族,不过还是要叮嘱他关注盘龙山的动向。

胡藩不能忘记,两人同去过燕国,共历生死,交情莫逆。虽说君子之交其淡若水,但杨安玄觉得经常联系交流未尝不是交友之道。

谈了谈京中所见、秦淮风月,把国子学的状况说了说,在信中聊起燕代两国的战争,杨安玄预见慕容宝统军必然大败。

最后,杨安玄提笔向阴老爷子问候了几句,等明日见到阴敦,信请他捎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