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诸天大明联盟 > 第十一章 朝会上的那点事

第十一章 朝会上的那点事

书名:诸天大明联盟 作者:饿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29:58

朱祁镇在挨打,朱允炆与朱高炽就在一旁看着,朱高炽面色复杂,虽然很想去把参与进去,把朱祁镇这个废物孙子打一顿,但想了想,还是算了,他毕竟是个斯文人。

朱允炆则是冷笑不已,满心都是幸灾乐祸,朱棣的子孙后代中竟然有这种货色,叫门天子,丢人至极,看他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得瑟。

一番毫不留情的暴打,直接将朱祁镇打的半死,双眼无神的躺在地上,完全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被打,而且那个长得很想他老爹朱瞻基的家伙下手尤为狠辣。

“便宜这混账东西了!”

老朱咬牙切齿,如果朱祁镇不是他的子孙后代,他绝对让朱祁镇生不如死。

剥皮实草了解一下。

一代悍将蓝玉用了都直呼受不了!

“我朱棣怎么会有这么不争气的重孙子。”

老朱气,朱棣更气,他费尽心血打造的三大营全让朱祁镇给败光了!

“算了,不必为这废物东西劳心伤神。”

亲手暴打朱祁镇一顿,朱厚照内心那股子郁气也消散了许多,不再跟朱祁镇多加计较。

毕竟大明皇帝奇葩众多,喜欢奶妈子的成化帝,喜欢磕药修仙的嘉靖帝,天天跟大臣吵架的万历帝,死在女人肚皮上的泰昌帝,喜欢做木工活的天启帝,要是都为之生气,他能把自己活活气死。

“废物。”

朱瞻基恨铁不成钢,在他的世界他都已经打算立朱祁镇为太子了,却没想到朱祁镇会干出带头叫门此等荒唐之事,简直将大明朱家的脸都丢尽了!

等回去以后,他立马改立朱祁钰为太子,朱祁镇这个大号算是废了,可以多练练朱祁钰这个小号。

虽然他对朱祁钰感觉并不好,认为其懦弱无刚,难堪大任,但不管怎么样,都比朱祁镇带头叫门要强吧!

何况刚才朱厚照也说了,大明之所以能继续传承下去,朱祁钰也是居功至伟,想来不会让他失望。

被朱祁镇的一通“传奇事迹”打扰,众人皆是满肚子的火,也没心情继续聊下去了,各自回转自己的世界。

朱棣与朱祁镇是最后走的,想来是想好好跟他的重孙子聊一下,让朱祁镇好好感受一下来自祖爷爷的温暖。

.......

次日早朝,朱厚照高高端坐在龙椅上,聆听着群臣汇报工作,哪里发生灾害需要拨款,哪里的官员政绩出色需要提拔,都得经过朱厚照点头才行。

群臣之中,数个大臣眉来眼去,眼神交流,想要开口向朱厚照祈求放了焦芳,却始终没有那个勇气,怕激怒了朱厚照,被丢去辽东种地。

内心暗自埋怨江南那帮人,既然朱厚照都懒得搭理他们了,老老实实过日子不好,非要急不可耐的搞事,试探朱厚照的底线。

可不管怎么埋怨,他们都得开口,毕竟他们是江南士绅集团捧起来的,人家既然能让他们上位,也能让他们跌入深渊。

再者说,这年头当官的,谁又没点龌龊事,一旦把柄被曝光,不用江南士绅集团发力,朱厚照就能让他们去辽东种地种到死。

那天寒地冻的鬼地方,照他们这细皮嫩肉的样子是绝对受不了的。

“陛下,臣有事启奏!”

一个屁股很不干净的礼部员外郎迫于无奈,站出来朗声道。

“说。”

朱厚照瞥了那人一眼,淡淡的道。

“陛下,文渊阁大学士焦芳焦大人,学识渊博,才能出众,实乃国之栋梁,放在辽东服苦役实在可惜了,臣,恳请陛下宽恕焦大人,召回朝廷,委以重任。”

话音刚落,大部分臣工都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那人,焦芳儿子涉嫌科举舞弊,其本身更是屡次得罪皇帝,你还敢为他开脱,到底是收了多少钱啊,值得你冒这么大的险!好日子过多了,想去辽东种地不成?

“荒谬!”

都察院左都御史严嵩跳出来喝道:“启用一罪臣为官,朝廷威严何在,陛下颜面何存,还是说,我朝无能人,连一名罪臣都可当道。”

这话一出,登时把那人吓了一跳,呐呐无言,不敢继续争辩,不然一旦背上蔑视朝廷的罪名,他恐怕就得去辽东跟焦芳一起做伴了!

其他被江南士绅集团拉拢的大臣也纷纷闭口不言,钱是个好东西,可也要有命花才行,为了焦芳一个被皇帝极度厌恶的罪臣就要赌上自己的前途,实在是划不来。

朱厚照颇为欣赏的看了严嵩一眼,不枉他大力提拔严嵩,将之安排在喷子遍地走的都察院,这厮,确实是个能干事的,懂得迎奉上意。

“罪臣焦芳一事,早有定论,不必多言。”

朱厚照向群臣表达了他的意志,放了焦芳是不可能的,他唯一的路,就是在辽东种地种到死。

同时还向请求召回焦芳的那名大臣说道:“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这次就算了,若有下次,自去辽东吧!”

那名礼部员外郎不算江南士绅集团的人,也不是其他官员党派出身,为人还算老实勤勉,无奈有个贪财的老娘,私自收了江南士绅集团三万两银子,让他不得不受江南士绅集团的摆布操控。

“臣,有罪......”

那名大臣一听,登时吓得满脸都是冷汗。

心中惶恐至极,恐怕他们的事情皇帝早就知道了,毕竟皇帝手里可是掌握着号称无孔不入的锦衣卫。

“退下吧!”

见皇帝轻而易举就摆平了焦芳一事,站在群臣之首的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人皆是无奈一叹,皇帝一言九鼎,独断乾坤,如此气象,与洪武永乐之时何其相似。

尤其朱厚照还喜欢打压读书人,削减文人特权待遇,稍有不顺心就把人丢去辽东种地,这么下去,大明文运,堪忧啊!

“李兄,老夫打算与刘兄告老还乡了,这朝堂以后就劳你多加看顾了,不可使我文人气运丧失殆尽啊!”

谢迁低声对李东阳说道。

他与刘健明知道朱厚照不喜欢他们俩,还被打发去辽东种了两年地,依旧还死皮赖脸的呆在朝堂上,为的是什么,不是权利,而是希望尽可能的保住文人的气运。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勋贵集团一蹶不振,武将遇到文官更是需要卑微到了极点,造就了文官集团的一家独大,接连四朝都是文官当道,这种已经维持很长时间的局势,他们不希望被打破,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文官集团最高利益的代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