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重生巴西做财阀 > 第二百八十二章 参观纱厂

第二百八十二章 参观纱厂

书名:重生巴西做财阀 作者:榴莲护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2:03:23

看见袁大栓的动作,方浪也漏出了笑容,身旁的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虽然听不懂两人在说什么,但看着两人的表情,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就在方浪还准备和这个朴实的汉子再多聊两句时,身后传来了陈弘庆的声音。

「老板,您终于来我们工厂看看了。」

听见陈弘庆一副苦大仇深的声音,方浪转过头去,看见陈弘庆已经和第一次见到时有了很大的差别。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他时,还以为他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爷子,一直叫他陈老爷子。

但经过这几个月的修养,对方看上去年轻了十多岁,整个人都有些容光焕发的意思了。

方浪对着陈弘庆伸出右手,笑了笑道:

「哈哈.有陈经理在,我来不来有什么关系呢!

这几个月不见,工厂不是就已经运行起来了吗?」

陈弘庆再次见到方浪,显得非常激动,看见方浪伸出手,连忙上前紧紧的握住。

仿佛有千言万语要向方浪倾诉。

可注意到方浪身边的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连忙对着市长先生点了点头,客套两句。

方浪见到陈弘庆用口音很重的葡萄牙语,和市长先生寒暄,暗暗点头。

看来大家学习葡萄牙语的进度都不错啊!

「老板,这都是多亏了你的支持,和市长先生的帮助。

我们大庆纱厂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运转起来。」

陈弘庆这种老家传统的客套,听着方浪的耳中,还是显得特别亲切。

「现在我们工厂的产量如何?」

对于工厂的情况方浪还是要表示一下关心的。

「老板,现在我们大庆纱厂共有五万锭纺纱,前期因为工人还不是很熟练,每天只能生产出不到十五吨的棉纱。

但是请您放心,随着工人技术的技术越来越熟练我们能够做到日产棉纱十八吨。」

其实方浪对这种棉纺厂的生产规模和产量一点都不熟悉,甚至所谓的多少万锭他也不懂。

听见每天能生产十五吨棉纱,心中一算每个月似乎也就四百五十吨左右的产量。

也不知道能够纺织出多少匹布。

但看见陈弘庆的表情,就知道这个产量肯定是不低的。

方浪点了点头问道:

「产品的销量还可以吗?」

「当然,老板。

我们用的是美国最先进的机器,纺出的纱又快又好。

已经和环球贸易签订了供货合同,我们生产多少,美国就接收多少,完全不担心卖不出去。」

陈弘庆满脸笑容的道。

方浪皱了皱眉头道:

「我们现在都是直接出口棉纱,没有开始织布吗?」

注意到方浪皱眉的动作,陈弘庆的笑容连忙收敛,低声道:

「老板,我们的纺织厂还在建设,工厂预计要在下个月底才能够投入生产。

印染厂的设备还在采购当中。

预计在纳塔尔生产出完整的布匹需要等到九月底。」

方浪也知道自己还是太急了,对着陈弘庆歉意的点了点头。

看着身边的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问道:

「市长先生,我们纳塔尔往年的年均棉花交易量能够去到多少啊!」

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不明白方浪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的原因,好在棉花是纳塔尔重要的出口商品,对这个数量,市长先生还是能够做到心中有数。

直接开口道:

「我们纳塔尔的年均

棉花交易量是十六万吨!」

方浪转过头对着陈弘庆道:

「听见了吗?这么高的棉花产量,你的这点生产能力根本就消化不掉啊!我们的生产规模还要继续扩大。

争取将纳塔尔的大部分棉花,在我们纳塔尔变成成品的棉布或者成衣出口,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利益最大化。」

陈弘庆显然没有料到方浪的胃口会这么大,但是,听见这话后又感觉非常提气。

连忙点头应是。

然后方浪又指了指车间里的工人道:

「我看见我们工厂的工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连口罩都没有,这样不行。

我们不是血汗工厂,每一个熟练的工人都是我们工厂的财富,要保护好我们工人们的身体健康。

对了,集团公司有没有下发通知,在工厂内部成立工会啊!」

方浪和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在陈弘庆的陪同下,走进了生产车间,空气中的漂浮物让方浪的鼻孔发痒,有种要打喷嚏的冲动。

「是老板,我马上安排人去采购口罩。

集团发过来的通知,我们已经收到了。

并且已经开始执行了。」

「嗯!很好,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人数量很多,工会的作用非常巨大。

关于口罩的采购你就不要直接参与了。

让工会来提交申请,并采购发放,提升一下我们自己工会在我们工人群众中的凝聚力。」

陈弘庆不太明白方浪的意思,为什么这种事情不直接以公司的名义来进行,反而要绕一圈,交给工会来做。

这不是相当于,主动放弃了收买人心的机会吗?

「可这是为什么啊?」

方浪笑了笑没有说话,一旁的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听见方浪的话后,若有所思。

他是社民党的党员,最近也听说了工党弄出来的一个工会组织,正在告诉发展。

但听方浪两人的对话,这大庆纱厂的工会明显就不是工党组织的,反而像是方圆集团自己内部组织的,这让他非常不解。

方浪笑了笑,先是拍了拍陈弘庆的肩膀道:

「放心吧!我们这样做肯定是有自己的目的,你只要确保工会主席是我们的自己人就可以了。」

陈弘庆连连点头道:

「老板您放心,我们厂的工会主席,是和我一起被从矿上救出来的兄弟,对公司绝对忠诚。」

没想到大庆纱厂的工会主席竟然是个华人,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华人最相信的肯定还是华人。

何况还是和他一起吃过苦的老兄弟。

拍拍陈弘庆的肩膀笑了笑道:

「那就好,只要确保工会是由我们自己人做主,就不怕工会在工人们中的声望高,明白吗?」

一直和方浪一起的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听见两人的话后。

略带惊讶的开口询问道:

「方将军,你们工厂的工会组织是你们公司自己成立的吗?」

方浪这才想起身边还有一个外人,这家伙要是工党成员,不就把方圆集团的计划曝光了吗?

不过仔细看了看对方的表情,只看到好奇的神情,便试探着问道:

「还不知道市长先生是哪个党派的人呢!」

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一听方浪的话,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连忙笑道:

「方将军不用担心,我是社民党党员,并不是工党。

我问你是因为,前几天我们合资的制糖厂里,也成立了一个工会组织,不过这个工会组织是工党在

幕后支持的。

现在正在向我们提出要将工作时间减少到十小时,我也正在头疼呢!」

方浪这才想起来,自己和市长先生在纳塔尔合资成立了一个制糖厂的,不过这个制糖厂的大股东是对方,方圆集团只是派驻了财务人员进驻这个工厂。

现在看来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也已经意识到,工党成立工会的目的不单纯了。

想了想后,方浪有问道:

「杰达·布鲁克是哪个党派的成员啊!」

「他是国民盟的党员。」

方浪听见两人都不是工党党员后,略一沉吟道:

「我认为工会组织的成立,已经不可逆转了。

但我们这些工厂主也不能被工党轻易拿捏,所以,我们方圆集团直接成立了一个自己的工会组织。

我建议市长先生和议长先生都可以加入进来,前往我们方圆集团圣保罗总部,去参加一下我们公司自己的工会组织培训。

等你们的人,了解了我们自己工会组织是怎样运作的,就不会再将工会组织视作洪水猛兽了。」

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虽然有些将信将疑,但考虑到方浪的能力后,还是选择了点头同意。

方浪在接待完埃瓦尔德·德思礼市长的问题后,又再次将目光转向陈弘庆道:

「现在我们的工厂有多少工人啊?」

陈弘庆正在想着,方浪为什么要让市长先生和议长先生安排人到集团的工会去学习,这个工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差点没反应过来方浪的问题,好半晌才道:

「啊!我们厂子现在总共有一千人,分成两班工作。」

这个工人数量对于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并不多。

按照方浪的预计未来的纳塔尔光是纺织行业的工人最少要达到十万人,有了这十万人的纺织工人,将会带动周边其他的很多行业。

比如,下游的制衣行业,方浪不可能将所有的产业都自己一个人做完,他目标是自己掌握大企业,然后,扶持一些中小企业。

而制衣行业的是最容易发展起来的。

然后还有其他的服务行业,只要一个地方有了足够的人口,就肯定会产生一个庞大的市场,一旦市场形成,资本自然就会向这边靠拢。

资本一旦进入,当地的经济自然就会开始活跃。

当然,光有人还不行,这些人还必须拥有消费能力,也就是有钱消费。

「工人们的工资收入大约是多少啊?是否能够养活自己?」

方浪还是很关心工人们是否能够挣到钱的,只有挣到了钱,才会有能力消费,有能力消费才能带活一个地方的经济。

他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赚多少钱,他的目的是培养出足够多的华人中产阶级。

「老板,现在每个工人的月薪大约是二百八十克鲁塞罗,养活自己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实际上我们华人的工资,大多都存进了银行没有取出来,大家吃住都在工厂,根本就不用进行消费。

我了解到那些当地人,每月能够拿到这么多工钱的话,已经能生活的非常好了。

这个工资标准在整个纳塔尔都算得上是非常高的。」

陈弘庆也不知道方浪询问工人工资的目的何在,但他知道方浪不是一个小气的人,肯定不会为了工人的那点工资生气。

注:克鲁塞罗是1942年-1967年巴西的货币单位;

笔者查到1948年,1美元可以兑换到约18.5克鲁塞罗,

纺织厂的工人每月的工资约为15美元左

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