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321章 精锐尽出渭州城(二合一)

第321章 精锐尽出渭州城(二合一)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渭州镇将王守业疑惑地看着武果儿,上看下看了半天,始终不敢相信武果儿口中所说。

“按你说来,这张司空还真是昔年归附河西六郡之张太保子孙?”

“应当不假,我在彼等军中所见,士卒将官除了原州党项外,皆是束发右衽,日常言语、军中号令也是唐音。

那张司空虽然年轻,但颇有见识,亦熟读史书,谈及大唐历代先帝,尤其是太宗文皇帝与大圣天后更是如数家珍,若不是唐儿,定然不会知晓这些。”

武果儿想了下说道,亏得他也是读过几本书的,若是个不识字的过去了,定然不能如此仔细观察。

王守业点了点头,若确如武果儿所说,那城外必然就是昔年被困在河西的归义军了,可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反倒更疑惑了。

“果如你所说,既然这张司空年纪甚轻,就能统带大兵,河西兰州至此约莫有近八百里,途中各部沙陀、党项皆不是好相与的,更有原州党项臣服于河西军中效力。

以此观之,必然是有为之主啊!若是如此好骗,何能带大军至此?”

呃....!武果儿呆住了,他搔了搔头上的发髻,沉思了片刻,突然一拍大腿。

“某知道了,这厮定然是想哄着我们打开城门,他有数千甲士,若是进了城,咱们就是粘板上的鱼肉。

到时候莫说贺兵马使他们的财货,就是咱们自己的金银也保不住。”

王守业听完,沉默了片刻,先是轻轻点了点头,后又是缓缓摇了摇头。

“你说的不无道理,远道而来,以国外藩臣的身份听从朝廷号令,如无所求,想来就可疑。

河西兰州、凉州之地,昔年为吐蕃奴役,今又有杂胡遍地,远离中国,想来一定颇为苦寒,我看奉诏平乱是假,掠夺财物金帛子女才是真。

不过我等有数千丁壮在手,州城内外皆是我等亲属,打起来也未必没有一搏之力。

谅这张司空,还不至于已经出言招降某等,却要刀剑相加,但恐怕贺兵马使等所运回的财货,都要归他了。”

武果儿点了点头,觉得王守业分析的更为准确,“若是只要银钱,贺兵马使他们的劫掠来的财货,倒也不妨给他们。”

“给他们,说得轻巧,他要是不进城,给他一半也无妨,可一旦进了城会怎样?反正我孙都不敢把自家性命赌在别人守规矩上。”

一旁的孙十将哼了一声,王守业和武果儿当然肯,贺川他们劫掠来的财货又没有这两的份,完全是康他人之慨。

可孙什将孙都不同,这里面的财货,至少有上千贯是属于他们孙家的。

王守业被孙什将说的有些烦躁,他来回走动了两步。

“那依你说,咱们该怎么办?外面河西兵有甲士数千,现在没攻城,那是以为咱们真有几千战兵。

若是惹得他们发怒,拼命来攻,那些团结兵能顶到几时?到时候露了怯被人杀将进来,还谈什么财货,家人都不能保全!”

孙什将显然是先前想过的,他拉着王守业坐下,不慌不忙的说道。

“既然这张司空想要哄骗我们开城,那咱就不妨假装上当,他不是给了咱们十日期限吗?咱们就乘此机会,多派快马出城去寻贺兵马使他们。”

“若是十日后,贺兵马使他们还是没有音讯呢?”武果儿问道。

“不需等到十日,第九日贺兵马使没有音讯,咱们就派人出城讨价还价,言明可以给财货,但不开城门。

恳求也罢,哭求也行,再拖得三五日,若是仍没有音讯,那就打开城门,如此我等也算对得起人了,贺兵马使等若是得胜回来,也怨不得我等!”

王守业又站起来继续踱步,来回思考了片刻,虽然孙十将的本意,还是想要保住财货,但无疑是正确的。

“好!就依你所言,我等紧守城池,先拖上十日再说。”

渭州城头上,城内军官的谋划,当然不会让他们这些小兵卒知晓。

他们只知道,被擒住的武家二郎被放了回来,城外的也不是嗢末人或者党项人,而是河西来的归义军唐儿,他们还派了使者进城面见王镇将。

同时,外面的河西人也停止了继续填壕沟,哪怕他们只差两道壕沟就全部填满,也没有继续。

战争气氛,一下就缓和了下来,甚至今天早些,河西人还将扼守南门的两千余人后撤了半里地。

“哎哟!这什么味?好香!好香!”

渭州西门上,十几个在此值守的军兵中,一个瘦高个突然飞速的抽动起了鼻子,还踮起脚尖四处张望。

一旁火长咧嘴一笑,“你个遭瘟的,魔怔了是....咦!好香,谁在炖肉?还是炖牛肉!”

火长本想取笑一下,但是勐然间,他也闻到了一股肉香。

“对!对!就是炖牛肉,哎呀!这可要了命了!一定是放足了盐和香叶、肉蔻、胡椒才能这么香。

某上月在孙十将家中当差,他家炖的羊肉,放了香料后,就是这个味。”

又有一个壮些的兵丁接口说道,他还站起来半眯着眼睛,不停抽动鼻子、摆动脑袋,想要确定香味是从哪传来的?

“莫不是城中王镇将发了善心,要犒劳我等,请大家吃炖牛肉?”

一个嘴角还长着青色绒毛的小兵傻笑了几声,他看着火长,眼睛里满是吃肉的渴望。

火长被他这眼神盯的有点发毛,抬起手就给了他头上一巴掌。

“做你娘的春秋大梦,有空想这个,不如想想怎么让你耶耶给你娶个婆姨!”

平日里看着这傻小兵挨火长的巴掌,众兵卒定然是要调笑几句的,可是这会,大家都被这肉香勾起了肚子里的馋虫,没一个人有心思调笑。

“入娘贼的!是那些河西人在吃炖肉!”

众人心急火燎的找了片刻,最后终于发现是城下几百步外,那些河西人在吃炖肉。

众兵卒赶紧扔了刀枪,把头从垛口伸出去一看,果然看见城外的河西人军营中人声鼎沸。

大口大口的铁锅中,冒起了热腾腾的水蒸气,周围围坐着的河西兵,一个个吃的手舞足蹈。

由于就靠近了他们这边,而且他们在城墙上,处于高位,看的清楚,更闻得很真真切切的。

“入你娘的,这河西军的官上失心疯了吗?这才过午时,吃什么炖肉,这么早就吃了飧食,到晚些,饿死你们这些田舍奴!”

一看这炖肉确实和自己无缘,火长顿时怎么也压不住内心的躁火,他怕河西人听到,于是将脑袋从垛口缩回来之后,才开始破口大骂。

众兵卒也纷纷赞同的点了点头,把头缩回来,跟着火长一起痛骂了起来,好像这样,能让他们的心里好受一点。

骂骂咧咧的声音中,众兵卒强忍着饥火,持刀拿枪的也没什么精神,只希望下面的河西人赶紧吃完,免得他们受饥火烘烤。

如此这般,在饥火的折磨中,兵卒们终于迎来了他们进食的时刻。

此时人一般吃两顿,己时初(九点)这顿称为朝食,申时末(下午四点以后)这顿称为飧食,当然也有吃三顿甚至四顿的,但跟普通人基本无缘了。

而在张昭这边,生产力的限制下,他也无意去改变这个习惯。

但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军队行军时,虽然也是吃两顿,但战时,一般是吃三顿的。

火长从垛口探出头去看了一眼,果然,城外的河西人没有在吃飧食。

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油然而生,火长勐地往城外吐了口唾沫,好像是要把一下午的郁闷给吐出去一样。

“哪有午时就此飧食的,晚间一定饿到你们头昏!”

火长大笑了几声,只不过手里混合了大量野菜的面饼,很有些干干的,难以下咽啊!

酉时末(下午六点半左右),吃饱了有些力气的火长,打起精神开始值守,他们需要值守到明日日头升起,才有人来替换他们。

出于好奇,可能也是想看看河西人怎么挨饿的,火长又好奇的把头伸出去一看。

远处点点火光引起了他的好奇,定睛一看,那些火光是搭好的灶台冒出来的。

他甚至亲眼看见一头长毛牛被屠夫一刀捅杀,左右都是人,接血的接血,褪毛的褪毛,分肉的分肉。

“你娘的?你们还吃牛肉啊!不怕撑死吗?”

火长突然有股冲动,他想跳下去,也去当个河西人,也想吃点炖牛肉。

身边最开始闻到肉香的瘦高个吸着口水,看着城外满脸迷醉的说道。

“若是能有一碗炖牛肉给某,再加二斤汤饼,那滋味,啧啧!好多年都没吃过了。”

“今晚这日子,可怎么过哟!”鼻子最灵的壮汉瘫坐在地上哀叹。

刚才一人两个野菜面饼,他根本就没吃饱,现在下面又在吃炖牛肉,他们要巡逻值守到天亮,闻着肉香吃不到,饥火都快把人烧着了,这一晚上可怎么过?

朝阳初升,值守了一晚上的兵丁裹着毯子,横七竖八的睡在冰冷的城墙上。

火长勐然间惊醒了,他惊恐地爬起来,等到看着傻年轻还强撑着在值守,顿时才把心放回肚子里面。

此时换防的同袍也来了,一个疤脸火长带着十几个兵丁走了过来,两拨人就在城墙上攀谈了起来。

火长他们这会当然不会走,他们还等着己时的朝食呢,能在军中吃一顿,就能给家人省下一顿。

“李大郎,昨夜安否?”疤脸火长笑着走了过来,原来昨晚值守的火长姓李。

李火长突然想起了昨天的炖牛肉,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心里就有了些不满。

“甚事都没发生,安的很!镇将、十将们在屋内抱着婆姨睡觉,却非要我们小心巡守,那些河西人早就退的远远的,吃肉吃的可欢腾呢。”

“火长,有河西人过来了。”两人正在闲聊,突然瘦高个指着城外大声喊了起来,两个火长赶紧飞步跑了过去。

不过随即他两就松了一口气,对面的河西人并不是来攻城,而是用长长的竹竿,挑了几个包袱,最后放到了城墙下面。

城墙上二十几个兵丁互相看了看,都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河西人扔过来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火长,让某缒下去看看,这些河西人,不像是要使什么坏!”

瘦高个主动提出要下去看看,两个火长对望了一眼,一人拿出一截绳子,再让兵丁们解下腰带等物,做成了长长的绳索,把瘦高个给放了下去。

不一会,瘦高个就把两个篮子给提了上来,篮子上还有一张纸条和几个字。

可惜一众兵丁都不认识‘请尔吃饼’这四个字,众人只是拿起来感叹了几句河西人还挺有学识后,就迫不及待打开了篮子。

篮子中,一层白棉布揭开后,一个个圆乎乎的笼饼就露了出来。

所谓笼饼,其实就是馒头,唐代跟其他朝代不一样,所有面食都被他们称为饼,虽然也有馒头的称呼,但更多是称笼饼。

李火长勐地咽了口口水,他很想吃,但又觉得河西人怎么会这么好心,会把雪白的笼饼送给他们吃,总不会是下毒了吧?

想到这,李火长拿出一个还是热乎的笼饼,直接递给了傻年轻。

傻年轻愣呼呼的,不像周围这些兵丁那么油滑,他还以为是火长对他好呢,当即接过来,一个拳头大小的笼饼,傻年轻三口两口就吃了下肚。

“味道咋样?有没有..呃,好不好吃?”李火长强忍着口水,仔细观察着傻年轻的一举一动和每个细节,众兵卒也不约而同的看着他,还在不停的咽口水。

傻年轻突然眉头一皱,他用力捂住了肚子,脸颊顿时就扭曲了起来,龇牙咧嘴的好像很痛苦。

果然有毒!

李火长一下就站了起来,他满头冷汗,要是刚才自己忍不住吃了,说不得就要一命归西了。

周围人也吓了一大跳,就要开口痛骂。

恰在此时,傻年轻突然一个飞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竹篮内拿走了好几个笼饼,然后以更快的速度往角落跑去。

“入娘贼!好狗胆!”李火长大骂一声,完全没想到自己竟然被个傻小子给骗了。

周围的兵丁呆滞了片刻,也突然想到这是被骗了,一窝蜂的开始朝竹篮抓去。

李火长很想跑过去把傻年轻痛打一顿,但转头一看,他要是过去打傻年轻,最后一定是他吃不到笼饼。

想到这,李火长也顾不得火长的颜面,嚎叫着扑过去抢了起来。

呜呜呜!这也太好吃了!就在笼饼进嘴的那一刻,李火长突然有点想哭。

饼子松软香糯,里面的馅是糖浆,那种蜜糖一般的甜蜜感,李火长只在幼时尝过。

那时候祖父弄到了一点野蜂巢,本来准备卖了买药治病的,结果被他吃了大半块。

除了那种甜味以外,他只记得母亲疯狂的抽打他,但他就是抓着半块蜂巢不松手的场景,那种痛苦的甜蜜,他终于再一次尝到了。

“今日就是战死,也算是值了,天下间怎有如此美味的笼饼?

这不是江南道或者岭南道的糖霜能做出来的,一定是那些行商口中的河西白糖!

这些河西人好命啊!官上心疼他们,朝食竟然能吃到这样的笼饼!”

疤脸火长有些见识,他吃完三个笼饼后,靠在城垛上,眼神虚无的感叹着。

不过他是火长,刚才抢到了三个,现在当然可以吃饱了感慨,但这些兵丁中,最惨的甚至只抢到半个,正是满肚子火没处发泄。

被这美味笼饼一刺激,也没人管军纪不军纪,众兵丁到处寻找着一个人拿好几个跑远的傻年轻。

看来这傻小子,少不得要挨一顿打了。

渭州城外巢车上,巢车是一种专门用来观察敌情的瞭望楼,下面有四个轮子可以被推着四处移动,顶部有一个蒙了牛皮,形似鸟巢的板房。

板房有四面,每面有三个瞭望孔,可以用来窥视城内布置,也可以用简单旗语通报敌人前来进攻的方向。

最高的巢车能有十丈也就是三十几米高,张昭这个当然用不到这么高,只有五丈就够了。

张昭和氾全两人将巢车升到了最高处,不断记录着城内建筑和主要道路的情况。

等回到地面上的时候,专门作为使者进城和王镇将等人面谈的武原儿也回来了。

王镇将等人以为将武原儿安排在封闭的马车中,武原儿就不会知道城内的情况。

可他们不会想到,这种情况,武原儿早经过千百次的训练了。

在张昭等人的结合巢车观察到的情况左证下,武原儿很快就把整个渭州城的大致道路给复原出来了。

包括最重要的渭州镇军衙署和平凉县衙,以及武库和军营的具体位置。

而参与此次突袭的精锐也被选了出来,由张昭亲自率领。

蛮熊、顿珠、王通信、李若泰、虎广、氾全氾顺、山猪儿、鲁三郎、薛守礼、裴同远、赵存义、郭广成、慕容信长、李存惠、张烈成、崔虎心、杜论赤心、折逋嘉施、温崇乐、岳骚奴。

凡是归义军能数的出来的悍将,除了阎晋和白从信一个要控制步兵,一个要控制骑兵队伍以外,都被征调了出来。

唯一缺席的,就是镇守兰州的马杀才和留在了宁远养老的宋忠义,以及镇守原州的刘再升。

所有人都是两层棉甲,头上也是精铁制成复合头盔,蛮熊这种力气大的,还会穿一层环锁铠。

步槊、长枪这种长武器都没带,以熟铜锏、铁鞭和长横刀为主,投掷武器则以手弩和投矛为主,只有一百人左右的神射手带了弓箭。

张昭把进攻的时间选在了卯时,他们这么强大的武装和如此多的悍将,没必要半夜突袭,黑夜反而会限制他们的发挥。

他们就是要趁着快天亮炸开西门,然后大部队去控制州衙、军营和武库三个地方,小部队在控制了城门后,放大军入城。

渭州城头,第一日守城士兵看着城下的归义军吃炖牛肉,相安无事。

第二日,他们吃到了归义军送的笼饼,整的他们剩下的时间都在期待,期待着哺时会不会有好吃的送上来,也因此更羡慕归义军一天三顿的伙食,相安无事。

第三日,归义军放了城头上渭州士兵的鸽子,把城头士兵郁闷的不行,相安无事。

第四日,归义军送了牛肉干和胡麻饼给他们,但自己吃的却是炖牛肉、烤羊排,把城头士兵羡慕的不行,相安无事。

第五日,胆子颇大的瘦高个和疤脸火长,忍受不了食物的诱惑,在归义军士兵的邀请下,两人缒城而下到归义军军营,大吃大喝,还饮了酒,相安无事。

第六日,超过一半的巡守的士兵都在酉时末跑下去到归义军军营中吃喝,甚至出现了缒城绳索都不够的地步,相安无事。

第七日,知道情况的孙十将带人在城墙上,把缒城而下的一些士兵痛打了一顿。

不满日夜值守的士兵差点闹起哗变,最后是孙十将亲手格杀两人之后,才镇压下去。

但值守在西城的士兵和下级军官,都极为不满,但还是相安无事。

第八日,张昭知道机会来了,不但城西的士兵,就连前来镇压杀人的孙十将,也不认为归义军会突然发动突袭。

他只是认为归义军想用这种办法收买人心,上下已经基本丧失了警惕性。

曹十四现在也成熟多了,火药的配比掌握的更好,他甚至已经开始对糖火药和加了蛋清的颗粒火药,有了一定的研究,配装的木筒火雷威力也更加的大。

史崇敏的分金都,也对于挖掘地道和火雷埋放也有了更好的研究。

在张昭几个对数学很有天赋的义儿军少年加入后,他们甚至开始计算起了爆炸威力,并能通过简单的几何学进行建模,测算出埋火雷的地点和装药量了。

还发明了各种起爆的方法,有一次性勐爆,只是用来炸开城墙的。

有采取二段爆,主要作用是用来炸死前来堵缺口之士兵的,还有用来示警的小量装药连环雷等。

所以人都已经披甲完毕,就等着卯时初的到来。

------题外话------

后天好像点娘有活动,凡是学徒以上的书友,我每更新五千字你们就能抽奖一次,奖池也还可以,说不定就有书友走大运了。

所以老虎决定明天就不更新,把明天的更新放到后天。

后天再加一更,保底五更一万五千字以上,这样大家就能抽三次奖,还欠的两更,我尽快码出来了就会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