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333章 天兵但从河西来(七千字二合一)

第333章 天兵但从河西来(七千字二合一)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长安城中,这时候应该叫京兆府或者雍京,但住在这里的居民,还是以长安人自称。

哪怕朱雀大街已经杂草丛生、狐兔出没,他们还是坚持称这里为长安。

人人口中,谈论最多的,不是太宗文皇帝,就是高宗天皇大帝。

哪怕就是那位大圣大明孝皇帝,长安人也还是怀念得很,只是说的时候不免要带一句感叹。

‘圣人圣明,只是何不早死耶?’

今年是937年,距离大唐国灭,正好三十年,一群长安城的耆老弄了一点牺牲、瓜果,在原本大明宫的丹凤门外,焚香祭祀历代诸帝,特别是那几位长安人不愿提起的晚唐诸帝。

其实这倒不是长安人瞧不起晚唐诸帝,实际上是觉得对不起他们,特别是昭宗皇帝,那可是对用长安市民组成的神策军寄予了厚望的。

结果他们打不过河东李克用和凤翔李茂贞就不说了,甲胃齐全能被一群团结兵老农给缴械,实在是有够离谱的。

可以说,晚唐局势败坏,重金打造的神策军**不能战,也是其中最为致命的原因之一。

“呜呜呜呜!”牺牲、瓜果、香烛等摆放好之后,祷词还没开始唱念,周围就哭出了声,带头哭的,还是主祭的耆老,修真坊坊长李寿龄。

此老生于唐僖宗光启四年(887),虽然只有五十岁,但在这时代已经算是‘高龄’了。

要知道长安自大唐国灭后,三十年间,历经战乱五十余次,加上昭宗时期的动乱,多的更是让人咋舌。

能在这种情况下,不被乱兵杀死,不被饿死,也没有在逃亡路上病死、摔死,最后活到了五十岁,的的确确称得上高寿。

“昔年昭宗天子命神策军屯于兴平,讨伐李茂贞那贼,可贼兵未至,神策军已乱。

后贼众至西渭桥与临皋驿站,上杀宰相杜太师兄弟,与枢密西门君遂、李周潼、段诩三公,贼众遂退。

今朝廷任命的京兆尹安太保未至,贼已到西渭桥,城中早无宰相、枢密,何人能救我等?”

李寿龄跪在地上悲从心来,此言一出,几十个耆老和数百前来祭祀的长安之民跟着放声大哭。

此时的长安,规模实际上还是不小,城内外居民,加上兴平等县,尚有居民二十余万,光是城中就尚有七万余人。

虽然坊市大多被破坏,但在西边开远门到皇城一带,尚能住人,自安西、河西和东面中原以及西南巴蜀来的商贾,多聚集在此地。

这肯定不能和昔年长安比,但在中国甚至整个世界上,也还要算是富庶的。

要知道被吹成天堂的大马士革,此时也不过就十来万人,很可能还没有。

哭声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多,李寿龄甚至已经哭倒在了地上,这位经验丰富的‘跑爷’也知道,此次很可能是躲不过了。

历来敌从西面来,只要攻下了西渭桥,就没有打不下长安的,而且守卫长安的晋昌军还不准他们出城逃难,逼得城中居民三丁抽一,说要与敌决战。

李寿龄知道这是为什么,城外乱军本来就是想洗劫长安的,加上他们被迫协助守城,贼军陷城以后,定然要更加严酷的报复。

晋昌军就是要造成这种局面,让他们不得不帮着守城。

“太宗文皇帝啊!你开眼看看啊!今日李家子孙,要就此绝嗣吗?我们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过得几年安生日子?

子孙自记事起,每年都在逃难,历代先皇要是天上有知,请降些天兵救一救我们这些子孙吧?”

随着李寿龄的嚎哭,数百人在早已破败的大明宫丹凤门外哭的几乎气绝。

丹凤门是原本唐廷诸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在大明宫诸门中规格最高,门上还有高大的门楼,是举行登基、宣布大赦和改元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

这些人,思及昔年大唐全盛时期的辉煌,内里如同刀绞一般。

因为他们实际上不是普通黔首,而是李唐王室的子孙遗留。

虽然当年朱温曾将十六王宅中将李唐诸王几乎屠杀一空,又在白马之祸时,直接来了个斩草除根。

但那些都是李唐宗室的嫡亲血脉,李唐起自陇右,南北朝时期就是勋贵大族,等到大唐建立,不知多少血脉流转,怎么可能是几场屠杀就能杀尽的。

这些而现在聚集在长安城中的李家人,多是昔年李唐分封到各地支脉王族后裔,也有祖先犯罪被流放的,更多的则是血脉隔得太远,已经沦为普通人的。

这些人在唐亡后失去了身上的光环,随着各地战乱难以生存,最后依靠来往商贾或者族人救济,慢慢聚集到了长安。

虽然很多姓王、姓胡、姓唐,但大家追朔祖上的话,确实是李唐一脉。

“请太宗文皇帝降下天兵!救一救我们吧!!”

“祖宗啊!你开开眼啊!”

丹凤门下哭声震天,叩拜者如波涛起伏,只是可惜,这些李唐余脉能像祖先那样拿上刀枪作战的太少了。

如同那个远去王朝一样,他们身上的英武之气,早已消失殆尽。

然而就在此时,一阵狂风吹来,卷起天地间灰尘漫天,几朵乌云压来,遮住了天上的红日,天边隐隐有雷声传来。

李寿龄惨呼一声,想要过去护住牌位和祭祀用的牺牲、瓜果。

但人怎能快得过狂风,霎时间,裹挟着尘土的狂风,将摆在桉台上的神主牌位,牺牲、瓜果全部掀翻到了地上,几滴细雨,顺着狂风飘洒到了众人的脸上。

“可是气数已尽?哈哈哈!早已气数已尽了!祖宗也不护着后人了!”李寿龄在风雨尘土中披头散发,状若疯癫。

众人也看着被完全掀翻的祭祀牌位呆若木鸡,心如死灰。

他们今日来祭祀,就是觉得自己命不久矣,又正直三十年祭,来自求个最后的心里安慰,没成想老天爷连这都不让他们完成。

“寿翁!寿翁!大喜!大喜啊!”正在此时,一匹黄马从远处奔驰而来。

李寿龄抬眼望去,是一个叫做郭昭的少年,他伯父是后唐明宗时期的鸿胪少卿郭在徽,汾阳王郭子仪的五世孙。

郭令公的孙女,嫁给了唐宪宗李纯,生唐穆宗李恒,是为懿安皇后。

懿安皇后历经唐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五朝,皆为太后,所以这票李家的支脉后人,也是把郭家留在长安的这一支人当自己人看的。

“大喜?何喜之有?神主牌位都被狂风掀翻,我等气数已尽,何喜之有?”李寿龄面色凄然,呜咽几声后看着郭昭大哭。

“当然有喜!天大的喜事!”郭昭彷佛没看到李寿龄的惨样和地上的一片狼藉,他抓住李寿龄的肩膀一阵摇晃。

“寿翁,西渭桥的乱军退去了,某听守安远门的队正说,昨日晚间有十余骁骑打三辰旗突入到了安远门外。

其投书门上,自称大唐遗民,归义军节度使张,率万骑入京勤王,叫我们紧守城池,他们必克乱兵。

果然刚才得城外探马报告,贼众数万,自西渭桥拔营,往西去了!”

三辰旗?大唐遗民?入京勤王?这三个消息冲击的李寿龄一阵眩晕。

若说入京勤王,以长安目前京兆府的称呼,还勉强说得过去,但三辰旗和大唐遗民这两个消息就很让人不解了。

“归义军节度使张家?不是说张家早就沦于胡尘了吗?河西失陷已经百五十年?归义军是怎么来关中的?”李寿龄嘴里喃喃自语,百思不得其解。

忽然,郭昭又指着远处喊道:“咦?那是哪位先帝的神主牌位?怎得端坐于山岗之上?”

众人随着郭昭的手指抬眼看去,大明宫修建于龙首原上,废弃之后,各处留下了许多土包山岗,此时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山岗上,确实有一神主牌位端坐于山岗最顶处,就好像是被人刻意摆放好的一般。

李寿龄想起自己刚才的哭喊,双腿一抬,脚下生风般跑了过去,等到近了,他眯着老眼昏花的双眼还未看清,郭昭又喊了出来。

“这不是太宗文皇帝的神主牌位吗?是谁给放到了这山岗之上?”

李寿龄闻言,只觉得全身一麻,人都有些僵硬了,他艰难的转动着脖子,看向身后与他年纪相当的十几个耆老,众人眼中的震撼之色堪比见到了神佛下凡。

噗通!几乎与李寿龄同时,耆老门七歪八斜的跪下了,脸上涕泪四流。

“不孝子孙,叩谢太宗文皇帝救命之恩,天兵已至!我等无忧也!”

刚弄清这么回事的郭昭也目瞪口呆,随后缓缓随着众人一起跪下。

叩拜过后,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传来,人人都在庆贺自己死里逃生,随即太宗文皇帝显圣,以风雨云龙召来天兵救长安的事情传遍了全城。

不一会,城中又开始传,惊走贼军的,是昔年张太保的子孙,于是又有耆老带着众人找到,当年御赐归义军节度使、南阳开国郡公张议潮府邸遗址,在外焚香叩拜。

马跑泉村外,人声马蹄声如同从天边传来的一样,无数面大大小小的旗帜,纷乱的出现在了这片广袤的平原中。

与此同时,马跑泉村中的叛军骑兵也开始派出小股精锐,拼命从村中突出,想要靠近来的大军。

沉寂了大半天后,就在贼军本阵和马跑泉村外的几里间隔带中,激烈的骑兵追逐又开始在上演了。

白从信带着几百骑绕着叛军大阵来回奔驰,这些叛军虽然看起来乱成一团,但是极为有章法。

这万余大军如同一支缓慢爬行的乌龟,内里军阵完整,如同龟甲上的斑块,大阵四周,皆有手持擘张弩的精锐弩手护阵。

每当白从信等人要靠近,弩手便很快结阵威慑他们,同时还有小股看起来应该是有各将官精锐亲卫组成的骑士,从大阵中出来协助弩手。

这十几里路,白从信尝试了十余次,甚至有几次都找到破绽突入到了大阵薄弱点,但很快就被这弩手和少量精锐骑兵的组合给逼退了出来。

白从信身边杜论赤心狠狠的吐了一口唾沫,“入他老娘的,这里四面皆有小山岗、村寨可守,水源亦是不缺,贼军弓弩又盛,犹如一只恶龟,想咬他一口,还真是不容易啊!”

“还是路途太近了,不过只有十几里路,他们部分人披甲缓行护卫,只用少量骑兵也可以保证安全,除非我等不计伤亡,不然绝难冲进去。”折逋嘉施也在旁边接口说道。

白从信倒是很澹定,他用马鞭指着不断有令旗挥动和传令兵奔驰的军阵说道。

“这里可有万余大军,还是泾原节度使彰义军和邠宁节度使静难军的精锐所在,怎么可能随便为我等所乘。

令各都儿郎不停骚扰,勿使敌有喘息之机,司空应该马上就到了。”

贺川脸色阴沉,还没走到马跑泉村,他就知道不对劲,要么是孙骁果探查有误,要么就是孙骁果坑了他。

这一路上骚扰大军的骑兵来去如风,迅捷彪悍,人数更是不少,怎么可能只要区区两千骑?

至少有四千骑左右,那么这么一来,河西军很可能也不止八千人了。

不过,贺川认为孙骁果有一点是没说错的,那就是打杀了这股屡屡坏他们好事的河西归义军,当可震慑华州的镇**和秦州的雄武军,使他们不敢前来。

也可以吓破长安城晋昌军的胆子,叫他们不敢负隅顽抗。

这就是贺川说服下面人放弃近在迟尺的长安城,拔营来与河西人决一死战的理由。

“就在此地立寨,命静难军赵镇将率五百精锐弩手为接应,压制河西军骑兵,掩护马跑泉中的孙镇将,将诸军分为五班,轮流休息,不可理会敌骑呼啸,安心修整!”

随着一道道命令下达,贺川一万二千余贼军和挟裹的数千丁壮,就在离这马跑泉三里路的山坡下寨了。

此山坡下有数条小溪,暂时可以让大军无缺水之忧虑,与马跑泉的骑兵隔得近,又可以互相支援,甚至还能帮助马跑泉的骑兵减小压力,一举多得。

贺川一下寨,马跑泉中的孙骁果部骑兵顿时就活跃了起来,又有了弓弩手支援,很快双方就在这短短的三里路中建立起了联系。

白从信迅速从骚扰敌阵,变成了尝试切断贼军骑兵和本阵的联系,双方围绕这一个马跑泉村,缠斗更加激烈

就在贺川下阵后的一个时辰后,自马跑泉村以北,库库库的脚步声也响了起来。

本来还在马跑泉村外缠斗的河西军骑兵,听到这声音就开始慢慢脱离战斗。

此时已是申时初,太阳开始慢慢偏西,最开始出现在乱军眼前的,是从北面山包后不断出现的一面面旗帜。

有表示方位的赤黄白黑五面令旗,有各将官的认旗,紧接着就是一面面大唐的三辰旗,以及归义军节度使的大纛、牙门旗,以及张字主帅认旗。

随着认旗的露面,无数黑压压的士兵,踩着整齐的步伐出现了,两边的穿着红色黑漆甲叶的扎甲,中间是一种贺川没有见过,好像是布面的奇怪甲胃。

无论骑兵和步兵,进退合一,如臂指使,除了偶尔的牲畜叫声和整齐的脚步声外,就只有协调阵型的鼓声。

他们铺天盖地的从北面涌来,一种沉闷的威亚感,让贺川乱兵都感到有些呼吸不畅了。

士兵们有些压力,贺川眉头反而舒展开了一些,敌军虽然看起来精锐,但人数竟然没有孙骁果的说那么多。

并没有六千步军,看阵型,应该只有四千上下,远远少于六千之数,骑兵虽多,但并未看见身披重甲甲骑。

吴防御使此刻也策马过来,“军使,这些河西军加上早先纠缠我们的游骑,总数应当只有八千余人,且其中怕不得有数千党项骑兵,算不得精锐。

他们的主力,应当只有五千人上下,只是骡马甚多,我军利于防守,不可贸然进攻!”

“彼辈披甲人倒是多,但却毫无经验,此时都披了甲,日头甚毒,暑气蒸腾,一个时辰后当就精疲力竭。

我只需要稳如磐石,彼若来,以弓弩攒射之,待其力竭,一鼓可破!”

贺川赞同的点了点头,越看越觉得自己赢面大,这河西军的节帅竟然是个雏,这么早让人披甲,热都热死了,还怎么搏杀?

看来自己是太小心了,把这河西归义军当成了个人物。

哼哼!等打杀了他们,最少可得数千匹好马,再以长安财货招揽河西军的马军精锐,这样就马步齐全了,别说安审琦,就算石河东亲来,也无惧!

贺川越想越得意,不过远处传来了几声奇怪的骆驼叫声,不知道为什么,总让贺川有些不舒服。

张昭也在观察贺川,他策马高处细细看了一会,只见贺川扎营很有章法,指挥也甚是得当,虽然人多,也没有主动上来进攻,显然看出来归义军这边披甲过早。

是个沉得住气的,竟然有几分名将的姿态,自己这边或许只有阎晋可比拟。

不过,张昭脸上闪过一丝冷笑,可惜他遇到了自己!

“谁可去叫阵,让我们看看这贺兵马使,有多沉得住气!”

张昭策马回到指挥位置,对着身后一众骁将大喊了一声。

“司空!这叫阵之事,就让末将来吧!”慕容信长跃跃欲试的刚想出列,张昭左侧的琼热多金就忍不住了。

张昭把手一挥,这吐蕃勇将就出阵而去。

原本张昭这边骂人的事,都是让马鹞子去的,他口舌伶俐,脏话连篇,没人比得过,可惜马鹞子做了一营指挥后,就不再喜欢这么干了。

只有琼热多金,还热衷于这个,他在原州协助刘再升稳定了原州局势,最近刚刚赶到,除了马鹞子就是他骂人有一套了。

此时两军隔着越有一里多,琼热多金提着长枪,侧悬胡禄,策马往阵中走去,归义军的兵卒都吼叫了起来为他助威。

贺川看了一眼对面来的琼热多金冷笑一声。

“吩咐各将,不要出战,我倒要看看,他们披了甲不赶紧压上来,在这玩什么斗将,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河西天兵已至,你们这些田舍奴中,可有人敢出阵与某一战?”琼热多金懒洋洋策马到了四百多步处,放声大喊。

“哼!”贺川冷哼一声,内心毫无波澜,就这?就这也算叫阵?你把口舌说干,他也绝不会派人出阵。

眼看没人动,琼热多金再往前了三十步,将一款花花绿绿的女人亵衣用长枪挑到了空中,随后勐地甩到了乱军阵前。

“既然无人敢出战,那想来你们胯下定然是缺少一根物件,说不得更喜欢此衣艳丽多彩,甘愿雌伏。

不如出来穿上为你耶耶跳上一曲,或可免你们一死?谁是贺川?出来试试这衣物,合不合身?”

乱军中不少面目凶恶之辈涨红了脸,兵将们一阵怒吼喧哗,眼神彷佛能杀人一般,贺川脸上也浮现出了一股怒气,他狠狠咽下一口口水,怒声喊道。

“坚守本阵,谁也不许出战!”

有点意思,琼热多金摸了摸下巴,这样忍得住,他把心一横,策马再向前走了五六十步。

已经距离敌阵只有三百余步了,这个距离有神射手挽强弓的话,只需出阵几十步,就能射到他了。

到了敌阵三百余步的琼热多金也不说话,径直下了马,将手中的长枪插到地上,然后解下了胡禄,再是马刀,接着是障刀。

最后他竟然将兜鍪和甲胃开始脱下,整个人在万余敌军面前直接开始了卸甲。

很快众目睽睽下,琼热多金脱得只剩下了便服,手中更是没有武器。

乱军中的大骂,如同山呼海啸般的爆发了,饶是贺川如此镇定,也被气得双眼喷火。

竟然敢在三百步处下马,下马就不说了,还敢卸甲,简直把他万余健儿,当成了土鸡瓦狗。

“军使,请让末将出战!”

“军使,末将誓杀此虏!”

好几个骁勇的军将扑到了贺川面前请求出战,贺川牙关咬紧,正要拒绝,突然之间,骂声变得更大了。

贺川瞪眼看去,顿时被气得全身发抖,原来琼热多金竟然两腿分开,掏出了不明之物冲着叛军开闸放水。

“速杀此虏!”贺川戟指琼热多金,爆喝一声。

一个早就按捺不住的高大军将立刻翻身上马,从阵中一马飚出!

马蹄阵阵,琼热多金勐地往后一退,连尿液打湿了裤子也不顾了,对面来的很快,三百多步转瞬就到,留给他的时间不多。

乱军骑将来势汹汹,从胡禄中拈出了一根箭失,只等到六十步内,就要把琼热多金一箭毙命。

‘嘣!’弓弦震动的声音响起,乱军骑将被吓了一跳,但一想还隔得远,心里就放下了不少。

可是紧接着,一股大力从胸墙传来,骑将只觉得胸口一痛,像是有人隔空打了他一拳般,随后眼睛一黑,从马上掉落了下去。

琼热多金得意的一笑,原来他拿的不是寻常弓箭,而是一把神臂弓!

“好狡猾的贼虏!”一看琼热多金藏了强弩,乱军阵中再次飚出了两员骑将,这弩上弦很慢,你总不能做到三百步射杀两人。

可他们两又估计错了,神臂弓上弦比寻常弩快得多,只见一骑将在一百余步时,琼热多金一失射出,敌将额头中箭应声而倒。

同袍倒了,另一骑将反而大喜,双腿一夹,催动战马跑得更快,他想趁琼热多金给弩上弦的时候,射杀了他。

可是,仅仅过了几息,琼热多金又举起了那柄怪弩,骑将惨叫一声,拔马就想绕个圈躲避,可惜慢了,琼热多金大吼一声,一箭将他毙命。

连损三员骑将,乱军脸上顿时就挂不住了,十余骑不等贺川指令,跃阵而出!

归义军这边则欢声雷动,慕容信长、李存惠、温崇乐、王通信等十余骁将也策马而出。

王通信只拿了神臂弓,其余什么也不管,在嗖嗖的箭失破空之声中,拼命往回赶。

冬冬的战鼓敲响,阵中二十余骁将捉对厮杀的时候,两边步兵鼓噪了起来,归义军的重甲步兵甚至开始朝前移动。

“鸣金!让他们退回来,弓弩手准备,让敌来攻!”

贺川脸上怒容消退,大声喊了起来,他们弓弩比归义军多,用弓弩大阵先守才是正道。

张昭则嘿嘿一笑,在他身后,八十架旋风炮已经在骆驼背上组建完毕。

他刚才就是怕贺川强攻,让他的旋风炮来不及组装,毕竟乱军弓弩甚多,所以才让琼热多金前去叫阵拖延时间,也给对面自己急着进攻的假象。

现在自己旋风炮组建完毕,对面弓弩大阵不便移动,只要先把那些威胁最大的弩手砸崩溃,此战胜算就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