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390章 孝顺的耶律德光

第390章 孝顺的耶律德光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萧实鲁!”耶律德光狂吼一声,把手里的羊腿骨,直接砸向了刚刚进账,跪在地上连血渍都没擦干,冻得瑟瑟发抖的萧实鲁。

“你怎么还敢回来?那是某的皮室军,三千人就这么没了!要是我大契丹多几个你萧实鲁这样的督监,恐怕要在某手里二世而亡吧!”

耶律德光的咆孝声中,萧实鲁的额头瞬间就红肿了起来。

但他却不敢表露出任何的不满,因为他知道,这次的损失,确实大损了这位亲外甥的实力。

契丹人数百年来的政治格局,其实有点像是香港电影黑社会中的设定。

契丹可汗实行家族世选制,也就是契丹可汗的位置,必须在耶律家内部,用世选的方式,轮流让耶律家有实力的男丁担任。

这与香港黑社会选龙头,是差不多,有时候为了保证各部族首领的权力,还会故意不选大D这样的实力派,而选一个相对看起来温和的阿乐。

这几百年来一直都是这样做的,也是契丹部族存在几百年,但一直没能做大的重要原因。

没有一个强权领头羊,保证了各部族的权力,也让他们没法拧成一股绳。

等到耶律阿保机上台之后,此人雄才大略,逐渐破坏了世选制,还将契丹可汗改称为契丹皇帝,世选制变成了世袭制。

但哪怕耶律阿保机如此厉害的人物,还是发生了诸弟之乱,八部首领逼迫退位等事情。

一直等到彻底消灭了大氏渤海国,经过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平夫妻两的铁腕打击,世袭制才慢慢的稳定下来。

但也只是稳定下来,并没有为所有人接受,历史上辽国多次发生各种耶律家的叛乱,还被很多人接受,法理根源就在此。

所以相对于各部族都有自己掌管的实力,每一代的契丹皇帝,就只能选择不断加强直属皮室军的实力,来对抗各部族首领。

萧实鲁是述律平的同母弟,耶律德光的亲舅舅,他掌握的这支左皮室奉圣军,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耶律德光的私人军队。

此一战,奉圣军战死六百多人,被俘四五百,落水者超过两百,缺衣少食路上冻饿而毙者还有三百余。

加上一些受伤和失散的,最后成功逃回来的只有一千一二百人,战马甲械全失,三千人的奉圣军,基本可以说失去了战斗力。

上次这样的惨败,还是耶律德光与后唐的定州之战,当时契丹铁剌、涅里滚等数员大将都被后唐俘虏,损兵四千余。

看到耶律德光如此愤怒,近臣心腹都不敢劝谏,反而是那些各部族首领。

一个个要么装模作样的为萧实鲁求情,要么阴阳怪气的说大雪天还要在外驻扎,说好的云州也打不下来,不该派人西进云云,只气得耶律德光额头青筋突突乱跳。

不过这些部族首领如此做派,反倒是让耶律德光冷静下来了,萧实鲁再是惨败,那也是他的亲舅舅,是他信任的人。

而且左皮室奉圣军三千人的战斗力耶律德光还是很了解的,就算是与五倍之敌遭遇,不说战而胜之,从容退走的本事还是有的,怎么会这么快轻易就被击败?还败的如此之惨?

“起来说话吧!给披个袍子,入座。”

耶律德光一脸肃然,但是已然没了暴怒的样子,反而还给萧实鲁赐座,又让侍从给他披了个件暖和的袍子。

萧实鲁此时才魂魄归位,知道他这位皇帝外甥,暂时不会处理他了,于是赶紧叩头谢恩,然后坐好。

“既已战败,可知是什么人自西而来?”萧实鲁刚坐下,耶律德光就开口问道。

萧实鲁只能离开座位,再次跪伏到了地上回答道:“臣率三千军马西行,一路到了振武军烽燧堡。

此时雨雪愈加的大,派出去的信使总是被截杀,臣与众将商议,以为是从漠北来了什么大部落,于是商议羊装撤回,引敌现身。”

耶律德光和左皮室详稳耶律颇德,右皮室详稳耶律屋质都点了点头。

萧实鲁的策略是没错的,左皮室奉圣军三千人甲胃齐全,战马精良,完全有资格这么做。

这些年气候寒冷,常有漠北部族南下,就是契丹人,也不能知道广袤的北海和狼居胥山附近,什么时候又会冒出活不下去的部族南下劫掠。

不过这些部族很多连铁箭头都没有,虽然彪悍骁勇,但由于武器太差,甲胃只有破牛皮,因而战斗力并不强。

别说是皮室军,就是部族军,遇到这样的敌人,也能以少击众,战胜数倍于自身的敌人。

“臣等西行至浑河以北,军容严整并未懈怠,兵马更未疲惫,正待渡河,此时西面马蹄阵阵,约有数千精骑,身披白袍急追而来。”

萧实鲁继续说道,右皮室详稳耶律屋质眼睛一眯。

“数千白袍骑兵,这定然不是漠北部族了,他们可拿不出数千白袍。”

众人都看向了耶律德光,耶律德光也心头一跳,所有人都想到了一个可能。

只有晋主石敬瑭反了,要来杀他的耶律耶耶,不然其余势力,很难凑得起数千白袍精骑。

不过耶律德光强行按捺下心头的不安和火气,示意萧实鲁继续说。

“臣见有数千白袍骑兵,料定是南朝不知是哪路自诩忠臣不忿,起兵来犯。”

萧实鲁的政治素质还是过关的,石敬瑭认耶律德光为父,那可是耶律德光头顶最耀眼的光环之一。

就算他知道是石敬瑭出了问题,也不可以当着众人的面说,何况现在还不确定。

“臣遂背靠浑河,布下偃月弓弩大阵,以强弓硬弩攒射来犯之敌!”

听到萧实鲁的安排,连那些部族首领都赞同的点了点头,都是打老了仗的,自然知道萧实鲁的安排没有问题。

地上有雪,不利于骑兵奔袭,以精锐皮室军布弓弩大阵,背靠结冰的浑河,绝对是最好的安排了,一般来说,敌人很快就要惨败。

果然,萧实鲁继续说道:“敌军先锋五百骑至,臣以弓弩攒射,大挫敌势,复以铁骑猝而杀出,斩敌近百,得战马数十匹,惜乎贼骑大队而至,未能多杀伤。

等到贼骑大军至后,约莫五千之数,臣方知布置有误。

原来贼军,并非简单的轻骑,他们身披一种臣未见过的重甲,手持一种似弓似弩的奇怪弓弩,中军数百精锐还手持陌刀。

其军闻鼓而进,鼓停而止,虽万众而如一。

我军弓弩、枪棒皆不能胜,我以甲骑突入,数次不能进,敌以轻骑奔袭我左翼,我众大溃!”

说到这,萧实鲁嚎啕大哭,“臣丧师辱国,本当战死于浑河边,但恐陛下不知西边有强军至,是以厚颜苟且偷生报与陛下。

西边来者,骁骑数千,战马甲械皆精良,他们还打出了大朝的三辰旗,当是我等大敌。”

“舅父还请起身,昔日升天皇帝也曾数次败于南朝,但今也得南朝称臣,将全有燕云十六州,此战非舅父之过,诸首领将军,当引以为戒。”

耶律德光听到这,赶紧过去离席把萧实鲁给扶了起来。

紧接着就日常损了几句父亲耶律阿保机,然后又把他的燕云十六州功绩拿出来炫耀了一番。

以此衬托这次战败不算什么,无损于他耶律德光的威名。

真是个孝顺的好儿子!

“当年那个诸族臣服的大朝,长安城中的天可汗早就远去,所谓三辰旗,说不得不过是用来自吹自擂。

不过这些人如此彪悍,甲械更是精良,难道南朝又出了大朝李氏的后人?”

等着耶律德光表演完毕,左皮室详稳,典宿卫事耶律颇德才开口说道。

众人也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是南朝出了什么英雄人物,敢来捋他们大契丹的虎须。

不少人都吵着要派特使去训斥石敬瑭,让他彻查是何人。

“敢问督监,那些白袍甲士所穿的甲,是这种铁甲吗?”

一个稍显稚嫩的声音响起,众人一看,原来幽州节度使、燕王赵延寿的长子,金吾将军赵匡赞,正指着他身后的就甲士问道。

耶律德光让赵匡赞身后甲士站到萧实鲁面前,让萧实鲁一观。

如果张昭在这的话,就会认出来,此人就是在马嵬坡下站在赵匡赞身后的那个武将,这套棉甲,也是他赠予赵匡赞的。

萧实鲁仔细看了看,这甲表面蒙着一层布,用泡钉固定,翻到里面一看,他直接就是一哆嗦。

好家伙!那是一层层轧的跟木板一样硬的奇怪布匹,加上精铁大片组合在一起的,难怪防护力那么好!

“回禀陛下,正是此种铠甲!不知金吾将军从何得来?”

赵匡赞没有回答萧实鲁的问题,而是又让人从帐外牵来了一匹高头大马。

此马相当雄壮,耳朵竖立,并向中间并拢,看起来有种奇怪的傲娇之气。

“那些骑兵的战马,是不是与此类似?”

“正是!这耳朵尤其相似。”萧实鲁连连点头。

“禀告陛下,臣知道来的是谁了。”赵匡赞把手一拱,开口说道。

“哦!快说说看,是谁养得起如此精锐?敢如此大胆!”

耶律德光站起来问道,赵延寿和赵匡赞父子,可是他安定燕云十六州的合适人选。

赵匡赞宽袍大袖,起身拱手过额,好像是在对耶律德光行礼,但实际上是在借机调整脸上的表情。

等到他行礼完毕,脸上表情已经十分凝重。

“回禀陛下,此人就是归义军沙州张家的张昭,两年前以河西陇右十八州归国,素以大义闻名南朝。

其治下之民数百万,带甲五万有余,此布面铁甲、河西折耳马、河西神臂弓都是归义军特有。

督监看见的那些手持陌刀的重甲士,定然是河西张大王的亲卫憾山都。

臣在关中时,与张大王有数面之缘,河西军骁勇,请陛下慎重以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