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404章 张大王的又一个母亲

第404章 张大王的又一个母亲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张昭要和耶律德光约为兄弟,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不单是两个人的事,还关系到两国的关系,而且张昭明面上还是晋国的臣属。

于是杀虎口相会过后,两人开始频繁派出使者沟通,契丹和归义军内部,也开始了讨论。

讨论了过程中,张昭驻兵浑河西北,耶律德光驻兵浑河东南,各自仍然保持了相当的警惕。

而在这断时间内,归义军不断向契丹人展示归义军的强大,提高张昭在契丹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武达儿带上兄弟武原儿,再次出使契丹,开始了一路大撒币游说权贵。

同时曹延敬这边,也开始契丹人透露一些信息。

最大的方面,就是关于张昭和高昌回鹘仆固家的恩怨,以及和喀喇黑汗萨克图的恩怨。

耶律德光于是知道张昭的宠妃曹氏,就是原喀喇黑汗的王后,萨克图的女儿也被俘虏等。

归义军这边也有些小言语,但都不是主流。

因为此时人,恨的并不是契丹吞并燕云十六州,因为人家不想吞那才怪了。

绝大部分人,恨的是石敬瑭卖国求荣。

特别是耶律德光亲率六万大军围云州八个月不能下后,那是彻底让人看清了契丹攻坚能力之拉胯。

如果不是石敬瑭无耻,耶律德光哪能得到燕云十六州?

特别是河北、河东两个地方的人,那是恨死石敬瑭了。

双方对峙十日以后,张昭主动施放了浑河边被俘的数百左皮室奉圣军俘虏。

第二日又放还了他们丢失在浑河边的衣甲武器。

随后依照契丹人习俗,准许他们派数百人,到埋葬契丹兵马的乱葬坑中,将尸首起出来烧成骨灰带走。

这让契丹人态度有所软化的同时,又回忆起了被击败的经历,让上下兵将心里,更升起了不愿意和归义军作战的想法。

也让他们明白,张昭最开始提兵东来,可是带着目的来的。

张昭此时也很烦闷,耶律德光一直不作出决定,自他率大军自夏州北上,又已经一个多月了。

军心思归,粮食将尽,若是还过半月没有回应,他就待不下去了。

终于,在送还契丹人战死者骨灰的两天以后,契丹来了使者,是关于云州城的。

耶律德光坚持云州军民都已经是大契丹国民,不同意张昭要将他们接走的方案。

张昭猜测,这一定是石敬瑭派来的使者,饶了个大圈从幽州方面赶到了。

但就算有了石敬瑭的诏令,耶律德光也拿不下云州城。

因为吴峦等人虽然也有了退意,但没有得到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不可能开城。

谁还不知道契丹人的德行?

据此张昭大胆猜测,耶律德光看是来表明态度,但实际上是来寻求张昭帮助的。

因为他要结束目前这个尴尬的局面,就要有个云州人信得过的人做担保,保证他们的人生安全后,云州城才会交出来。

张昭沉思良久,对于云州,他现在确实无能为力保不住了。

而云州城的吴峦等人,也实际上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死伤数百人,坚守云州八个月,恐怕现在云州城中,能吃的都已经吃光,实在无法让人再苛求他们什么。

历史上他们坚守七个月之久,得到耶律德光的保证后,让出了云州城。

这个时空还多守了一个月,更因为有了张昭这个外援,他们不愿意冒险去相信耶律德光。

张昭猜测,云州城很可能派出过使者,向耶律德光表明只愿意相信张昭。

想到这,张昭对作为专使到这里的韩匡业朗声说道。

“请回去禀告陛下,云州居民,去留随意,只要陛下愿意下诏厚待,愿意离乡的总是少数。

但那四千大同军兵将和一万余大同军家属,我必须要接走。”

韩匡业略微抬起头看了张昭一眼,“不知大王,要把这些大同军兵将安排到何处?”

看样子耶律德光是不想张昭把大同军安排到夏州了,但张昭决定不甩他。

这件事情上,耶律德光想要拿下云州还不被天下耻笑,那就要大大的有求于张昭,他有什么资格还来提条件?

“河西、陇右、灵武、夏绥哪里都缺人,哪里也都可以安排!

贵使还是回去告诉陛下,这些人随便到任何地方,那也比他们去河东好一些,河东刘太傅,可是人杰!”

韩匡业脸色一下就边凝重了,因为他明白张昭的意思。

河东刘知远可是一直就很反对石敬瑭父事契丹的,而且河东晋阳就在云州以南,可比从夏州到云州方便。

更重要的是,河东刘知远正在跟契丹争夺前唐阴山副都督白承福所部十几万人。

这些以吐谷浑为主,夹杂突厥、党项、奚人甚至契丹等族的部落,一直是阴山中的重要组成力量。

现在白承福不堪契丹压迫内迁,居于代北等地。

但这十几万人并不是他们的全部,契丹境内还有数万到十万人。

也就是说,白承福归于刘知远后,刘知远可以利用白承福等人,继续诱降契丹境内各族。

《轮回乐园》

所以对比起张昭,刘知远控制白承福后,威胁比张昭的河西归义军不知道大到哪里去了。

要是这些对抗契丹人八个月的大同军,南撤到了河东刘知远的地盘上,云州一线,就别想再有宁日。

当然,韩匡业不像张昭这样知道历史上进程,他要是知道的话,就不会紧张了。

因为历史上刘知远控制白承福部之后,为了不进一步刺激契丹,导致契丹人南下,竟然不敢收揽大同军这几千兵马和万余家属,任由他们在河东挣扎求存。

最后其中一部分随吴峦战死于贝州以外,大部分又不得不返回云州。

而契丹人特别是萧绰时期,对他们大加安抚,于是这部分本来是抵抗契丹的豪杰,愈加怨恨朝廷,归心契丹,视中国如仇寇。

等到北宋北伐的时候,特别是第二次北伐,潘美、杨业出雁门北上。

云州汉人与原本属于中原的汉化诸胡,具体的说就是这部分大同军的后人拼死抵抗,导致攻取云州比原定计划困难了许多。

不过由于不能猜测到刘知远会怎么做,韩匡业只能沉默了,然后迅速回契丹大营汇报。

因为他认同张昭所说,大同军这些人就算是去夏州,也比被刘知远获得要好得多。

一阵骡马的叫唤声传来,这是裴远冒险派人,从灵州顺黄河而下押解的一批粮草到了。

去年银夏宥绥四州的秋收,今年的春耕,几乎被耽搁了一半,郭天策五日前就来信了,银夏四州实在难以抽出多少粮食了。

那么这批从灵武来的粮食,几乎就是张昭获得的最后补给。

没时间跟耶律德光耗了,如果今年银夏宥绥不想发生大规模饥荒的话,张昭还要好好调度才行。

哪来的时间,继续在这浑河跟契丹人对峙。

五月初,张昭派白从信和黄英达,各率九百精骑沿浑河而上,从浑河上游的苍头河浅水处突入。

他们绕过武周城,也就是共和国大同市左云县,最后消失在了这片高原之上。

武周城距离云州只有不到百里,当白从信和黄英达进入武周城以东后,耶律德光终于紧张起来了,派出使者再次来到张昭大营,开始商量双方约盟的时间和地点。

真是他妈贱的,不逼一逼,就是不知道害怕。

五月十五,在云州大同军代表,契丹和归义军随军高僧团的见证下。

张昭与耶律德光在鸳鸯泊,也就是岱海湖边,按照中原习俗摆上牛羊猪三牲,又依契丹习俗烧木祭天。

两人手拉手,约为兄弟,立誓各安西东,互不侵犯。

张昭称耶律德光为兄,称应天太后述律平为世母太后。

每年应当在世母太后生辰时派使者恭贺,上贺礼于阗彩绢一千匹,河西白棉布两千匹,河西白糖、茶砖各一百斤,冰糖五十斤。

耶律德光称张昭为弟,称张昭嫡母于阗奉天长公主为叔母。

在奉天长公主生辰时,契丹当遣使贺寿,赐贺礼金银饰物二十件如金花银唾盂、摩羯纹金花银碗、鎏金银冠等契丹金银器物,

另有上等东珠、契丹瓷器,人参、鹿茸赐予。

这份贺礼并不对等,契丹的回礼价值,大约只相当于归义军贺礼的一半,但张昭实在没精力在这方面跟契丹人磨牙了。

这些草原民族,似乎就喜欢在贺礼这方面,凸显一些地位。

约为兄弟之后,耶律德光同意张昭接走云州大同军的四千士兵和一万四千人家属。

双方约定,灵州、夏州属于归义军的地盘。

但西受降城、中受降城、东受降城等包括振武军,天德军在内的地盘属于契丹。

这相当于将整个河套除了宁夏平原所在的地区,差不多就是后世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到呼和浩特城这片,都划给了契丹。

不过这些地区,张昭根本就没掌握过,早就被契丹人占据,轮不到他同意不同意。

契丹人只是要张昭正式承认,不来骚扰就行。

双方互相的要求,就是你别来夺我的河套,我不去骚扰你灵州。

一东一西,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