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409章 只归天朝,不归无德之人

第409章 只归天朝,不归无德之人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八月十三,张昭终于赶在中秋节之前回到了凉州。

不过此时中秋节并不盛行,不过是个观月赏月的普通节日。

只是张昭的妻妾们,知道张大王很重视这个节日,是以每年的八月十五都弄的十分隆重。

还按照张昭的要求,全家团聚在了一起,瓜果菜蔬和美酒,自然少不了。

张昭的生母宋氏穿着一身十分朴素的袄裙,整个人看起来和她的脾气非常想合,淡然、朴素中透露出了一些胆小。

所以当听到张昭谈及要立国的时候,宋氏明显抖了一下,脸上露出了有些惧怕的神情,张昭只能过去拉着宋氏的手轻声解释。

“儿此次立国,乃是上下一致推戴,中原天子失德,我等以忠义归国,势不能再居于无德之人臣下,这一切都安排好了,阿娘勿忧!”

听到儿子连连保证,宋氏脸上这才露出了一点笑意。

“人生在世,权力、财富都是过眼云烟,我儿能有今日成就,应当满意了,勿要多生事端。”

张昭连连点头,但在心里却叹了口气,难怪穿越前的张昭是个喜欢念佛的,原来都是遗传自母亲宋氏。

不过呢,这样也好,以后宫内有个老好人不作妖的太后,也不错!

要是嫡母奉天公主来了,就绝对没这么省事。

谈话间,张大王的儿子、女儿们都自己走,或者被抱了过来。

张昭的亲生儿女现在已经有六个了,长子是李若柳生的张贤存,也就是李准,今年快满八岁。

这小子是个出了名的社牛话痨,见谁都能很快搭上话。

遇到张昭了也不害怕,抓住就是一顿问东问西,有时候可爱无比,有时候又特别熊。

不过与他母亲期望成为大舅李若愚那样治理一方的干才,或者二舅李若泰那种开疆拓土大将不同,这小子的聪明才智,全部点歪了。

二岁能言,五岁能读诗书,如今没满八岁,但已经在绘画一道,特别是佛像画上,有了很高的天赋和理解。

以至于本来就没什么文华的凉州,已经没人可以做他的老师了。

这....!

这才不到八岁啊!要是长大了还得了?

联想到历史上他外祖家尉迟跋质那和尉迟乙僧这等人物,张昭也理解了,很可能是尉迟家的绘画基因,突然被唤醒了吧。

本来李若柳是十分不满张贤存,走上这条他看来的歪路的,但张昭却非常喜欢。

张贤存是长子,几个舅舅都是张昭麾下大将,当年为了安定人心,张寨还把他当做继承人到处显摆过。

现在张贤存有做一个诗画双绝的逍遥王爷潜质,张昭当然高兴。

李若柳见状,也只能作罢,不过她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张昭的三子张贤肇。

这李若柳就是个生儿子的机器,往往只要碰几下,必然就会怀孕,怀孕必定生个儿子。

张昭目前就三个儿子,她一人就生了两个。

张贤肇是在今年四月出生的,现在才四个月,长得肥肥胖胖,特别惹人喜爱,是生母宋氏的掌上明珠。

谁都不能耽误宋氏念佛,但张贤肇到了之后,念佛都能停下。

次子是阿依古丽生的张贤瑀,这是张昭比较担心的一个儿子。

他今年六岁,可能是因为母亲是个寡妇,还是被送上门的寡妇,地位不高,张贤瑀一直以来,多在于阗、宁远,与张昭之间的沟通也不多。

小孩子胖墩墩的,有一些黄头回鹘人的血统,看起来其实还是比较可爱。

只是不善言辞,比较内向,读书写字与李准截然不同,至今还认不到五十个字,武艺方面也还没看出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唉!张昭叹了口气,这样的性子,以后怎么去怛罗斯做一个大王啊!

招了招手,张昭把张贤瑀召到了身边挨着,准备自己来好好培养一下,实在不行的话,就以后让他做个逍遥王爷算了。

肥宅还不缺钱不缺女人的日子,以前不就是自己的理想么?

看着张贤瑀坐到了张昭身边,有人不满了,一个穿着织金袄裙的小女孩噘着嘴巴跑了过来。

小姑娘也就不到七岁,但身量已经非常高,大长腿、雪白的皮肤、殷红的小嘴巴和一脸古灵精怪的神情。

每一样,都刚好完美的覆盖在了张昭的喜好上,这样的女儿,哪能不爱呢?

这是曹延绵为张昭生的长女张祺秀,小姑娘看父亲回来这么久了,也没亲近亲近他,眼泪都只在眼眶里面打转了。

刚刚坐在张昭身边的张贤瑀一看张祺秀跑了过来,小胖子赶紧起来给大姐头让位置。

还贴心的把小方凳擦了擦请大姐头上座,看的张昭哭笑不得。

除了这几个大的,还有两个小的,次女也是嫡长女张祺楠已经一岁多了。

张昭没想到,当初新婚之夜,曹十九娘延禧一语成谶。

当日十九娘说不抓紧时间,搞不好张昭就不知道去哪了,现在果然应验。

女儿未满月,张昭就提兵出征,去年七月底走,今年八月中才回来。

一走就是一年多,当初那个小老鼠一般大小的女儿,现在都能咿咿呀呀的学着叫父亲了。

另一个女儿比他这嫡女还小,也是曹延绵所生,跟三子张贤肇差不多大,被人侍女抱着,正在呼呼大睡。

张昭满是歉意的拉过十九娘延禧的手,心里还是比较愧疚的,女儿从出生到一岁多,张昭估计五次都没有抱过。

这也是历代开国之主也长子之间少有恩情的原因,聚少离多,眼睛一眨孩子都长大了,搞不好还有自己的班底,这感情能好就怪了。

张昭以前也想过,是不是可以不用宦官,但看了一下他这出征的长度,以后不用宦官,搞不好脑袋上就得绿油油的,还是随大流吧。

除了亲生的三子三女,张昭还有比较重要的三子一女。

三个义子,慕容信长、李存惠、张烈成。

前两个是他的心腹大将,后者已经在事实上为张昭管着情报部门了。

不过虽然慕容信长和李存惠来参加了今日的中秋晚宴,两人跟他儿子几乎没什么区别,但张昭不会让他们两改姓的。

特别是慕容信长,一旦改姓的话,就有了继承权,这是很危险的,有些时候,事情并不单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剩下的一个女儿,婷婷袅袅十五岁,生的非常美丽,跟张昭其实没什么血缘关系,也跟曹氏曹延绵什么血缘关系,她是萨克图和前任葛逻禄王后的女儿。

小女孩七岁的时候就被张昭俘虏,一直跟着身边,现在已经完全汉化了,说汉语,穿汉服。

曹延绵暗示了好几次,可以把这小女孩给收了,但张昭还是过不了心里那道坎。

于是干脆趁着这个中秋节,张昭为她起名为张祺琬,算是正式成为了张昭的女儿。

休息了几天后,八月底,召集归义军各路副大使、刺史、镇守使、总兵的诏令,开始频繁从凉州发出。

镇守秦州的阎晋,洮州的李若愚,鄯州的氾全,灵州的裴远,夏州的吴峦等人,都接到了十一月前赶到凉州的诏令。

十一月底,回了于阗的张昭嫡母奉天长公主与于阗太子李从德,从于阗城赶到了凉州,张昭的立国的进程,终于开始。

不过虽然是立国,但有一项宗旨,是没有变的。

那就是张昭不是如同孟知祥建立后蜀那样,关起门来自己搞独立。

也不是南唐李昇那样,把吴王李恪编成自己的祖宗,建一个毫无法理的唐朝。

张昭带领安西、河西、陇右汉人以大义归国,他自己要结束的是五代十国‘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的混乱无序局面。

这就注定了张昭不能随意的,毫无理由,仅仅为了权势建一个国家。

除非他愿意做一个吕光、张轨那样的割据政权。

既要独立建国,又要不伤大义,这本来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但好在张昭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窗口期。

中华上下二千多年非傀儡帝王中,石敬瑭说他无耻算第二的话,没有敢说第一,弑父篡位的朱友珪都比他有牌面。

同时,张昭还要考虑到给自己留下后路,不能过于刺激中原的后晋政权。

因为从现实上来说,张昭的河西政权目前来看,地域之宽广,国际形式之好,已经在原本西夏之上。

但是从政权的动员能力来说,还远不如历史上李元昊时期的西夏。

现在张昭治下约有三百万人,但其中张昭建立了详实有效统治,能充分调动的,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人口。

其余的基本都是诸羌、党项、回鹘、达旦、吐蕃等族。

张昭只能通过各部首领,进行比羁縻统治好一点的部落首领式统治。

以这点人口,养数万大军,加上河西陇右唐末以来田地荒芜,生产力遭到了极大破坏,实际上是养不起的。

之所以现在能养得起,那是因为张昭恢复了河西商路,打通了丝绸之路的小循环。

比如白糖、冰糖、茶砖、棉花、银票,都是在这上面衍生出来的,这条商路,就是他的生命线。

假如把后晋朝廷得罪狠了,后晋朝廷以自损五百伤敌一千的态度,封锁潼关,甚至封锁长安以西各关。

禁止河西商人到中原贸易,禁止中原商品输出河西,势必会造成河西经济的大崩溃。

到时候别说出动数万铁骑,就是万余军马,都不能长时期征战。

更重要的是,他要是把火往自己身上烧大了,岂不是要便宜了契丹人?

所以,张昭的总策略,就是要明面上昭告天下,说明独立建国非是本意,而是天子失德,暗中则以气死石敬瑭为核心。

儿皇帝本来历史上就是夹在刘知远和契丹人之间,处处受憋屈,于942年抑郁而死的。

现在都940年年末了,提前一年气死,非常有可能。

等到石敬瑭一死,石重贵这空有热血但没有手段的莽夫一上台,张昭还可以用这个独立国王的身份,跟中原朝廷讨价还价,自去国号再度归国,也不是不可以。

理清了这些利弊,国号就很简单了。

韩肯定不能用,这是石敬瑭封的,建国肯定不能用。

唐也不行,安西、河西人再怀念大唐,能以大唐遗民自居,但肯定国号不能用唐,因为他毕竟不是李家子孙。

秦也不行,据有关陇,特别是有关中才能是秦,张昭有陇无关,不能称秦。

要称秦,除非现在去拿下关中,那跟后晋的矛盾就无法调和了。

石敬瑭只有派兵跟张昭大战一个选项,耶律德光恐怕做梦都要笑醒。

那么目前来说,只有凉一个选项,但也不能直接称凉国,因为那就会破坏归义军大义归国的形象。

这时候,那个不管是对现在的张昭还是原来张昭,都没什么影响力的父亲,白衣天子张承奉,终于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十二月初七,张昭在凉州郊外,置社稷宗庙,宰杀猪牛羊三牲祭天,发《讨晋主檄》明示天下。

传书于孟蜀、南唐、马楚、钱越、荆南、王闽,南汉,以及通海军节度使段思平,静海军节度使吴权。

当然这个讨,不是讨伐,是声讨的意思,张昭在檄文中,声讨石敬瑭五大罪。

其一、出卖燕云十六州以及诏令让出云州等,乃是千古罪人。

其二、身为国家节度使,卖国求荣,叛逆建国,毫无忠诚可言。

其三、以中国天子父事契丹,辱没国家祖宗,是为无耻。

其四、安重荣为国戍边,并无反意,仅仅因为反对契丹就被诛杀,头颅还被送到契丹,是君主不义。

其五、杜重威在镇州滥杀无辜,死难者五万之众,石敬瑭不但不惩罚,还大肆包庇,给他加官进爵,是为不仁。

归义军陷于吐蕃百五十年,还能归国,归的不是晋主石敬瑭这样不忠不义不仁不善,更失德于天下的君王。

归义军要归的,是那个仁德并具的中原天朝。

是以,河西、安西、陇右、灵武、夏绥五节度三百万军民,不得已自立。

张昭自立大朝西汉金山大凉国,自称大凉天王,以唐亡的第二年,既公元908年为西汉金山国元年,今年为西汉金山国三十二年。

张昭还明示天下,若中原有圣主出,当再以凉国数百万居民归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