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418章 残酷的怪圈

第418章 残酷的怪圈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石敬瑭的离世,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再次让人看清了这个时代的残酷。

作为这个混乱时代最大的军头—中原皇帝,从后梁到后唐,再到现在的后晋,石敬瑭竟然是唯二算是得到了善终的皇帝。

而上一个能得到善终的皇帝,还是他的老丈人,后唐明宗李嗣源。

自朱全忠九百零七年灭唐自立,开启五代混乱局面的三十四年

中,后梁三位,后唐四位皇帝,命运可谓大同小异。

后梁太祖朱温是被他的儿子朱友珪弑杀。

废帝朱友珪则被弟弟朱友贞推翻并杀死。

而末帝朱友贞,则在笼络了银枪效节路的李存勖入汴梁前,命令亲信皇甫麟将他自己杀死。

而灭了朱梁的后唐,也并未摆脱这个命运。

庄宗李存勖因为晚期的政治腐化和想以以伶人、内侍收揽各地武将兵权,而被造反的乱军围攻,最后身死兴教门之上。

然后就是李嗣源的儿子后唐闵帝李从厚,他被李嗣源养子李从珂从凤翔起兵造反,最后被弑杀。

李从珂就是被石敬瑭引契丹大军南下,在其攻克东京之前,于玄武楼上,举家**。

而就算是得到了善终的李嗣源和石敬瑭,这个善终也要大大的打个问号。

因为李嗣源是受秦王李从荣武力夺权失败被杀后悲骇而崩。

而石敬瑭则更加的憋屈,他被耶律德光、刘知远、张昭三人轮番打击,但偏偏他谁也奈何不得谁,只能在抑郁中死去,可以说是被气死的。

理清了这些五代皇帝们的凄惨遭遇,才能看清此时局势的残酷,对每一个人都非常残酷。

等到了后周时期,政局开始趋于稳定,其中固然有柴荣、赵匡胤等人雄才大略。

但更有就算是这个时代的浪潮儿武人,也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杀戮和朝不保夕的生活的原因。

一旦有真正的明主出世,所有人都像是抢着为他效忠一样,这正是人心思安的开始。

虽然东京开封府与河西凉州相隔数千里之遥,但是石敬瑭的死讯,还是第一时间被送到了河西。

这倒不是石重贵特意吩咐的,而是因为李皇后误解了石敬瑭死前的意思,她以为是石敬瑭想要见一面永乐公主。

于是在石敬瑭刚咽气的时候,就快马派人赶到凉州召永乐公主回东京开封府。

当然,这一个信息并没有第一时间送到慕容信长和永乐公主身边,而是第一时间送到了张昭的桉头上。

毕竟在如今的河西,张昭才是一言九鼎的那个人,没人敢越过他,把任何来自后晋朝廷的消息通报给任何人,慕容信长也不行。

曹三娘子挺着微微鼓起的小肚子,为张超端来了一碗鸡汤。

本来以曹三娘子这个年纪,张昭是不准备让他再怀孕的。

此时可没有什么剖腹产技术,也没有什么唐氏儿筛查等手段,三娘子今年已经三十五岁了,哪怕在后世,也属于妥妥的高龄孕妇。

不过,延续子嗣可以说是这个时代女人最重要的工作,没有之一。

曹三娘子怎么也不愿意在她还能生育的年龄,放弃生育的权力。

在她看来,这女人死在了产房中,和男人死在战场上一样,那就是她的命!

雌性延续后代,雄性用一切办法保证后代生存的权力,是这个时代,最真的真理。

张昭伸手把李皇后派使者送来的信,递给了曹三娘子,三娘子接过来一看,半晌才很是感叹的摇了摇头。

“晋主已经是大朝覆灭以来,少有能得到善终的中原天子了,可我为什么还会觉得,他活的如此凄惨呢?”

张昭撇嘴无声笑了笑,能不凄惨吗?

这些武人们,自安史之乱之后,就开始胡搞瞎搞,以为凭着手中的刀把子什么都可以干。

但他们没想到,武力恰恰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稳定的秩序。

当武力一旦失去,甚至于没有基本的道德与法律约束之后,没有人会是受益者。

所有看似风光的人,不管你是天子还是节帅,都需要承受这恐怖的反噬。

张昭意简言赅的说了说自己观点,曹三娘子一边听,一边连连点头。

“所以二郎在这方面表现得如此小心翼翼,就是在提防自己落入到中原天子这种可怕轮回中吗?”

张昭也点了点头,毫不忌讳的跟曹三娘子之间谈论这些。

“确实如此。虽然现在我用忠孝仁义捆住了自己的手,看似有些傻乎乎的,但实际上也是在用忠孝仁义,捆住下面人的手。

咱们宁愿步子迈得慢一点儿,也要避免继续落入这个恐怖的轮回中。

当年唐国庄庙李亚子如此英雄,都落得在兴教门上尸骨无存,足以为我之戒。”

曹三娘子赞同的点了点头,比起张昭,她更希望能挣脱这个恐怖轮回。

因为张昭一旦落到那种地步,大不了就是一死,但他们这些后妃和子女们,恐怕要承受比死凄惨的多的惨事。

“那这个事情,还要通知信长儿永乐吗?”

到底是亲儿子和亲儿媳妇,曹三娘子还是记挂着这件事情,石敬瑭怎么也说是他儿子的连襟。

张昭转过头,牵着曹三娘子的手问她。

“三娘素来不是女中豪杰吗?你觉得我该不该派人去吊唁?”

张昭问的是吊唁,而不是通不通知慕容信长和永乐公主。

因为这在他看来,是必定是要通知的,没必要遮遮掩掩,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过就是他在气死石敬瑭这件事上,出了大力而已。

曹三娘子与张昭相知多年,也没有怀疑张昭是要拿这些话来试探,她轻轻点了点头说道。

“大王刚刚立国并传书天下的时候,对晋主的言语,说的是如此决绝,虽然以奴想来,大王最后的意思还是要与晋国和解。

毕竟要是惹得中原朝廷以全部的力量,来对付我河西,还是挺得不偿失的,不如将他们的怒气,引向契丹。

但要是派人吊唁的话,大王前面的传书说的如此坚决,这会又贴上去,恐怕会被天下人说成朝三暮四。

而且晋国那边,想来已经登基的郑王石重贵,会不会乐意接受我们的吊唁,还说不好。

但要是不去,恐怕天下的非议更多,认为大王还要和死人较劲,万一石重贵觉得被大王看轻,那仇就结得大了。”

曹三娘子还是像以前一样,在为张昭分析利弊,张昭则嘻嘻一笑。

“三娘说了这么多,我看你肯定是已经有了应对之法,不如说来听听。”

曹三娘子闻言笑着走到了张昭背后,伸手开始为张昭捏起了肩膀,她慢悠悠地说道。

“晋主李皇后夫妻,一手带大了永乐,他们就跟永乐的父母没有什么区别。

《控卫在此》

而自永乐嫁到我们家,贤良淑德,宽仁温柔,不如就让信长儿和永乐以私人的名义,到东京开封府去吊唁。

顺便与郑王石重贵,商议接洽一番,为大王的使者前去探探口风。

张昭点了点头,觉得可以这么办,他现在确实不宜派出使者前往东京,但是让慕容信长夫妻回去还是可以的。

慕容信长的府邸,离着永训宫还是比较远的,这也是张昭最欣赏慕容信长的地方。

本来他的府邸,按照张昭的意思,是要就近赐在永训宫旁边的。

毕竟他随时要入宫,有时候曹三娘子出宫去看一看他也方便。

但是慕容信长坚持要选了一个最远的宅子,离永训宫足足有好几里路。

表面上的理由,当然是他喜欢随时出门打猎游玩,所以选了个城边的,但最直接的原因,张昭很清楚。

慕容信长现在身份有些特殊,虽然张昭信任他,但有些情况,还是要注意一下。

比如这种情况,虽然住得近,确实是很方便两人见面,那有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干点其他事,比如带兵入宫也能更快。

所以,由于离得远,等到慕容信长赶到的时候,怀孕的曹三娘子已经因为耐不住困,而下去休息了。

慕容信长见到书信后,脸上看不出喜悲,但还是非常感慨。

他在东京开封府住了大半年,石敬瑭对他,不可谓不厚。

他娶的不过是前唐公主,但仍然得到了驸马都尉的称号。

左羽林统军、左右龙骧统军这种有象征意义的武官官职,他也先后担任过。

石敬瑭实际上是很想将慕容信长留在身边,但最后由于张昭的强烈要求和慕容信长本身的反对,只能放他离开。

但能让永乐公主随他一起离开,可是非常破例,自古尚公主者,就没有他这样的。

“有些伤怀?”张昭澹澹的问道。

慕容信长迟疑了一小下,随后点了点头。

“是有些,天子其实是个可怜人,他是一步步被逼到了这个地步的。”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而且石敬瑭做事,也未免太极端了些。

本来他只用父事契丹和多给金银锦帛,也可以达到请契丹兵马南下的目的。

但他却一口气割了燕云十六州,以求达到让人无法效彷的目的。

哪怕就是少割几个州,也不至于让他陷入这般田地,也不会让契丹人实力膨胀的如此之快。

而这些,最后都会要让我们麾下健儿,用鲜血去为他一人还债的。”

张昭知道慕容信长肯定会有些念石敬瑭的好,所以必须要点明,不能让慕容信长带着这样的心态,去东京吊唁。

慕容信长想了一下,才点了点头,“耶耶说得对,石敬瑭固然可怜,但却不足以遮掩他为天下人带来的伤害。

契丹人没有燕云十六州何足道哉,有了燕云之地,咱们起码要用数万勇士的鲜血,才能拿的回来。”

张昭走过去拍了拍慕容信长的肩膀,“你能这么想就好,一码事归一码事。

你这次就带着永乐赶紧去东京开封府吧,与郑王石重贵之间,也要接洽一下,多听听你姐李皇后的想法。”

说到这,张昭稍微犹豫了一下,“张烈成如今正在东京,他手里管着咱们在东京的暗线。

你去找一找他,把他手里的有些暗线变为明线,就以你和永乐的名义,留驻在东京。

你原来收得那些弟子,找个机会,让香孩儿、王审琦等人可以到河西一行。”

慕容信长脸上露出了为难的表情,“锦衣使者是父亲的腹心,孩儿这么去接触,恐怕不太好吧?”

张昭瞪了他一眼,“有什么不好的,这是我让你去的。”

说着张昭摸了摸下巴,“河东方面,那个慕容延钊你还是要继续联络,白承福等人,也可以放开手脚接触一下。

我想石重贵肯定还乐意见到你去摸了摸刘知远的脾气,不过不要许诺什么。

白承福此人能力一般,又被各方势力恭维,并不是很可靠。”

“孩儿省的!不过既然要走这么远,虎头就要送到宫中,父亲替我照看一下了。”

慕容信长笑嘻嘻的说道,张昭随即挥了挥手,让他赶紧下去准备启程了。

虎头是慕容信长和永乐公主的儿子,现在刚一岁多一点。

慕容信长这么说,虽然有路途太远不适合带虎头一起走的原因,但也未免没有让张昭吃个定心丸的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