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484章 张昭:石重贵,不如我来当你爷爷吧!

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5年正月十五,上元节。

在这个时代来说,上元节在各个节日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乃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但是今日这个上元节,东京城的气氛就如同天上密布的阴云一般,没有一丝喜庆,反而极为压抑。

因为徐州武宁军节度使虎刺勒,派人传回来了一个晴天霹雳的般的消息。

晋国北面都部署,晋高祖石敬瑭的妹夫,当今天子石重贵的姑父杜重威,在滹沱河边,以十万大军投靠了契丹主耶律德光。

这一道晴天霹雳,立刻就击倒了石重贵。

大军出征时还要先取幽云,再平大漠,结果几个月间,形势就急转直下,竟然就要亡国了。

可叹晋朝北伐诸将中,止有皇甫遇、郭璘两个忠臣。

除此之外,像王周这样欲要自杀以全臣节,虎刺勒这样跑回徐州武宁军地盘上之前,还不忘来通知一声的,已经算是很讲良心的了。

其余诸将,现在都已经将耶律德光当成了天子。

更为夸张的是,晋廷能有两个半忠臣和一个还有些良心的虎刺勒,已经是梁唐以来,拥有忠臣最多的朝代了。

城北,面对别人的的慌乱,冯道十分熟练的,将老妻和儿子送往城外山中的坞堡送。

再遣散大部分仆人,让他们离开东京城避祸,只留长子冯平在府中伺候。

对于府中的仆役,冯道是非常照顾的,每个仆役侍女,按照平日地位等级通通给予财物。

少则一两贯,多则十余贯,一众仆役、侍女都是感激涕零。

不过,轮到平日里常常跟随他的车夫,以及其妻孙氏的贴身侍女时,冯道却什么也不表示,丝毫没有给遣散钱的意思。

车夫是个憨厚的老实人,素来里沉默寡言,平日里有人为了让他在冯道面前说好话,送上金银他也不敢留,全部交给冯道,因而深得信任。

侍女则是个识字会颂唱佛经的善女人,是因佛与冯妻孙氏结缘,也深得冯家上下看重。

车夫倒也不奇怪,因为他是冯道的亲信,虽然府中的仆役都被遣散,但平日里还是要用车的嘛。

只是侍女稍微有些奇怪,他是冯道之妻的侍女,可不是冯道的侍女。

难道年过花甲的冯道人老心不老,要她留下陪侍?

当下侍女轻轻一礼,温柔细语的问道:“相公今日可要早些安歇,奴先去给你暖暖床铺。”

“且去留住孙厨娘。”冯道挥手让儿子冯平出去安排。

府中的仆役侍女都遣散了,但厨房的厨娘和伙夫可不能放走,不然那就要饿肚子了。

看着冯平出去之后,端坐在房中,彷佛昏昏欲睡的冯道,两眼却突然射出了精光。

他看着虽然已经能称为半老徐娘,但风姿依然绰约的侍女,澹澹一笑。

“听闻原本东京城有位奇女子,精擅妆容,能使男子为老妪,健妇如老翁,后来被一蜀中富豪万金纳入房中,不想今日得见。

某可不敢让你侍奉,不然张大使,定然不能饶了我。”

侍女脸色不变,反而有些迷惑的看着冯道,彷佛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一样。

老实模样的车夫却嘴角一翘,原来冯道特意不遣散他们两,是已经识破身份了。

“相公今日突然点破,想来已是心中有了决断,不过您猜错了,你面前的可不是四档头,而是仆的小妹簪娘。”

簪娘还在装模作样,车夫却突然挑明,簪娘一听,也不继续装了,眼神迅速由迷惑变为精明,还风情万种的瞅了冯道一眼。

“相公既然早就看出来了,何不挑明?没得戏耍我等。”

说着簪娘拿出一本用绳索穿起来的小本,又不知道从摸出一支奇怪的小毛笔。

“相公说说,您是从哪里看出破绽来的,奴也好总结一番,免得下次再露馅。”

冯道闻言,顿时愕然了半晌。

这两人被自己拆穿,不但不立刻跪下求饶,也不赶紧吐露真相保命,反而像是在跟三五好友闲聊,竟然还要当着他的面总结教训。

当下,冯道脸色冷了下来,虽然他是文臣,但不是一般的文臣,是常年居于国家中枢,一般武人见到他也要客客气气的文臣。

唐晋历代君王,也都是把他冯道当成国家宰辅的,还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这么轻佻。

“尔等,就不怕我报官?”

车夫嘿嘿一笑,“相公自己就是那个官,您老是天下间最有才华的聪明人,要报官早就报了,不会等到现在。

而且相公不想知道,是何人派我兄妹来府上的吗?”

冯道苦笑一声,“还能有谁?除了那位胆大包天又极度隐忍的凉王殿下,还有何人能招揽到如此人才,到老夫府上潜探。

若不是尔兄妹是凉王派遣,又无害人之意,怎能容尔等活到今日?”

说着,冯道把手一拍,数十个壮汉手持刀枪,瞬间就从房间外面杀将了进来。

原来冯道让长子冯平出去不是什么安排厨娘,而是去召唤护卫去了。

“将此二人拿下,押进地牢,严加看管。”

与此同时,东京城北的刘涛府中,又是另一副景象。

这些年,刘涛虽然还任着工部郎中的官职,但谁都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他就是凉国张天王放在东京的一个钉子,以至于刘涛府上,都快成了凉国情报的交通站了。

连深宫中不怎么管事的石重贵,也知道刘涛是在为张昭效力。

但就是这样的身份,后晋朝廷不但没把刘涛下狱,甚至就是连工部郎中的官职都予以保留,禄米也不曾短缺。

而刘涛也很识趣,他没有干别的,只做一件事。

就是不断把中原的文士、医士甚至就是木匠、石匠,种地有所长的农夫,这样的社会底层人才,不断的送往河西。

这要是换到一个正常的君王,别提什么秦皇汉武唐太宗,就是李嗣源和石敬瑭这样的在,不把刘涛给砍了,也早就赶到河西去了。

这特么的是在挖我大晋的根基啊!

但石重贵对此没多少感觉,刘涛一年也就送了一两千人到河西,还没有石重贵治下天灾**整死的十分之一多,石重贵因此根本就不在意。

他反而以此为把柄,不断以皇后冯氏的名义下教令给刘涛,命他贡献河西白糖、棉布以及各种西域奇珍到宫中。

呵呵!这还做成生意了。

不过,就是因此,刘涛在东京的地位非常稳固,因为他背后有凉国在支撑。

就是契丹入了东京又能怎么样?契丹主耶律德光可是凉王的义兄,他还能把义弟的臣属怎么样?

此时的刘涛,正接受完一群工部小官吏的吹捧。

这些人就是来寻求心理安慰的,他们希望能在契入东京城后,得到刘涛的保护。

不过等刘涛回到后院之后,神色就立刻澹然了下来。

因为一个身材雄壮的粟特壮汉,正在等他,赫然便是张天王的义子,锦衣大使张烈成。

“冯道将老土豹子和簪娘给扣下了,某派了几个人去打探,冯府四门紧闭,连叫门都无人应答。”

张烈成回过身来粲然一笑,他之所以此刻冒险到东京,就是为冯道来。

张烈成最近被慕容信长给刺激的不轻,慕容信长夫妻两齐上阵,为了张昭拿下关中去冒险游说,如此尽心尽力,那他也不能让慕容信长专美于父亲之前。

“老狐狸这是要在等我们上去谈条件啊!”

刘涛脸上闪过惊喜的神色,“长乐老会归顺天王?”

冯道此人,在此时文臣心中,可是非常有地位的,士人无论贤愚,都隐隐以冯道为尊。

可以说,冯道就是文臣此时推出来招牌,要是他能投靠的话,对于凉国的声望,可是有巨大的提升。

张烈成缓缓摇了摇头,“现在应该还不到时候,冯道此人游走各方不倒,他不轻易得罪人,当然也不会轻易投靠任何人。

而且冯道会不会投靠,不在他,而在我大凉即将展现的军威。”

刘涛赞同的点了点头,“大使可是要去冯道府上?要不要安排人接应?”

张烈成咧嘴一笑,“用不着,现在东京城,敢杀某的人,还没出生呢。”

冯道以为来的会是刘涛,但万万没想到,来到他眼前的,是一个雄壮的粟特人,只看这相貌,冯道顿时就知道是谁了。

“张大使乃是天王之子,似乎没有以身犯险的必要。”

说不清是敬佩还是不解,冯道看着张烈成,慢悠悠的说道。

“长乐老乃是尊长,称某一声张大郎就可以了。”

张烈成把手一拱,“某身在当朝宰辅府邸之中,又何险之有呢?”

“果然好胆量,老夫佩服,既然是大使阁下亲至,就请把贵下属带走吧,冯某垂垂老矣,不值得大使阁下花费这么多的精力。”

张烈成摆了摆手,“长乐老早已遣散仆役,也没有别的车夫,还是留下吧。”

冯道苦笑着,额头皱纹都深了几分,“张大使何必苦苦纠缠,契丹不日就会南下,天王远在河西,就算现在整军出发,也来不及了,老夫也实在帮不上什么忙。”

“以长乐老之智,不会看不出来这天下大势吧?你真觉得某那位伯父会再立一个儿皇帝?”

说着,张烈成自己给出了答桉。

“当然不会的,一个石重贵就能给契丹造成这么大的困难,要是赵延寿成了中原之主,过个五年十年,契丹还能保有燕云?

至于杜重威,此辈头颅不过是暂时寄存在项上而已,怎可做得中原天子?”

冯道诧异的看向了张烈成,对于耶律德光、赵延寿和杜重威,他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才能做出耶律德光可能不会再立儿皇帝的判断。

但这张烈成是怎么判断出来的?难道锦衣使者的密探,已经深入到了契丹上层?

这边冯道在疑惑,那边张烈成还在继续说,“若是不立赵延寿与杜重威,这中原天子,说不得某那耶律伯父就要自己来坐一坐了。

只可惜他们契丹不是沙陀,从来就不是大朝之民,更兼髡发陋习,难以得到天下之民的拥戴,恐怕也坐不稳当。”

“大使是想说,这天下,唯有凉王才是真人主是吗?”冯道露出了不置可否的微笑,低声问道。

张烈成呵呵一笑,“长乐老认为还有其他人可以吗?孟昶?李璟?此辈不过伪作强盛而已,岂能抵挡河西精兵?”

此时后蜀的孟昶正在励精图治,虽然他这个励精图治要打很大的问号,但在外人看来,蜀国兵精粮足,沃野千里,是强盛之国。

南唐主李昪前年薨逝,现在继位的李璟与孟昶极为相似,都是那种看起来风华正盛的年轻有为之主。

而且南唐最近还利用王闽的内乱攻灭闽国,隐有天南上国的意思。

若是要换个人这么说,冯道肯定觉得此人在夸夸其谈,但是张烈成这么说,冯道又觉得有些理所当然。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孟昶、李璟二人看起来是英明之主,但跟张昭一比,又显得不算什么。

但对于冯道来说,他仍然不想这么快就投靠张昭。

不是因为别的,单单就是因为契丹国主马上就要进入东京了,而张昭远在河西,一时半会根本到不了中原。

他这会投靠张昭,哪怕就是暗中投靠,也是非常危险的,万一被耶律德光察觉,搞不好就会一刀把他砍了。

对于冯道这种人来说,不管是耶律德光还是张昭,他们两人无论谁进入了东京,都要依靠冯道、和凝、李崧他们这些人来治理国家,因此谁也不投靠才是最安全的。

张烈成在心里冷笑一声,父亲果然睿智,远在河西就看清了这些人的真面目。

当时张昭就对他说,冯道绝不会轻易下注,招揽这样的人,几乎完全没有可能。

而之所以知道冯道是这样的人,张烈成还要来的原因,那是因为招揽冯道,其实是张烈成的最高目标。

既然是最高目标,他自然早就有无法达成的觉悟,所以张烈成迅速调整了目标,他神色慢慢变得平静了下来。

“长乐老果然不愧是不倒翁,不过某家要提醒冯公一句,某家大人与契丹国主,可是不一样的,凉国不但有忠勇的武士,治国之才也不少。

张公希崇、裴远、范质、薛居正等,都有宰辅之能。

河西科举以及举行了两科,今科连兖州、青州籍的士子都有,长乐老可不要太过自信。”

说是提醒,实际上是威胁,因为凉国经过张昭五六年孜孜不倦的收揽中原人才,已经有了一个行政小班底了。

“多谢大使提醒。”冯道面对威胁,竟然一点也不生气,他还对张烈成拱了拱手,好像张烈成是真的只是来提醒他而已。

“此就是某请大使上门的缘由所在,某为家人性命计,不能此刻归顺天王,但某冯道仍然是华夏之人,安能甘愿为北虏奴婢?

不才素知天王之难,在于如何不损大义而入关中,是以有一策,请大使助之,定能让天王两全其美。”

“哦?还请冯公道来。”

冯道所言,正合张烈成的意思。

他这次来,最高目标是招揽冯道,最低目标就是要让冯道出面,解决张昭这个难题。

“天王所虑,无非就是此刻进入关中,会被人认为是与契丹合谋,被看成是北虏的帮凶。

但如果此时,大宁宫中的天子,发国书邀请天王率大军入中原抗击契丹呢?”

张烈成眼睛一亮,确实啊!就如同凉军第一次入关中是石敬瑭邀请的一样,这次不也可以是石重贵邀请的。

这样一来,那就名正言顺了啊!

只是石重贵又不是傻缺,怎么会开这样的口子,河西张天王的多想名正言顺入中原,明眼人又不是看不出来。

“冯翁此计,有几分把握?”

“如果大使能舍命随老夫入宫,再假言是令弟慕容二郎君托付,则有九成把握!”

张烈成只觉得一股强烈不适从丹田直冲头顶百会穴,瞬间就让他极为烦躁。

怎么哪都不能摆脱慕容二郎的影子呢?

冯道也看出张烈成脸色有些不太好,他赶紧解释道。

“慕容二郎君是大宁宫中天子的亲姑父,昔年在东京之时,济困扶危、一言九鼎、信誉卓着。

三年多前先帝丧事其间,慕容二郎君就大大震慑了天子一次。

这天子虽然心里恼慕容二郎君无礼,但也知道,他是可靠之人,若是大使能以慕容二郎君信义作保,天子定然会相信。”

入娘贼!就慕容信长信誉好是吧?张烈成忽然有些泄气了。

他生来就是撒马尔罕郊外的骡马,跟慕容信长这种含着金钥匙出身的‘罗马’,待遇差距真的太多了。

更气人的是,慕容信长还比他有能力。

不服不行啊!

而且这个时候,也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于是,我张大使咬着压根,尽力让自己看起来很是平和的问道。

“不知道如何作保?”

“大使郎君可对天子说,若要凉军相助,可割让关中,岁贡锦帛十万匹,送郇国公养母王氏至凉州,天子以阿翁称天王。

只要同意此四条,凉国大军就朝发夕至。”

嘶!张烈成倒吸一口凉气,双眼圆睁,极为震惊的看着冯道。

看不出来啊!这看着对谁都乐呵呵的不倒翁,一出手竟然如此狠辣!

郇国公名叫李从益,看名字就知道是前唐皇室,确实也没错,他就是唐明宗李嗣源的唯一在世的幼子,李从益的养母王氏,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淑妃。

这王淑妃可不是一般人,她还有个绰号,叫做花见羞,只听这绰号就知道,此女是如何的美艳。

花见羞号称五代第一美人,什么花芯夫人,大小周后,那都要王后稍稍了。

她虽然现在已经二十八岁,但仍然生的花容月貌。

哪怕历史上耶律德光入中原时,花见羞已经三十一岁了,仍然美艳不可挡。

当时,那耶律德光上午还祭祀了李嗣源,对花见羞说,李嗣源是他大哥,花见羞是他嫂子,光哥决定以礼相待。

可到了下午,耶律德光就觉得心痒难耐,变卦把花见羞收入房中了。

要知道耶律德光这种人,身边不可能缺女人的,花见羞也不是石重贵妃子,收入房中也没有那种征服者的爽感。

而且石重贵的皇后冯氏以艳丽冠绝后宫,耶律德光见过好几次。

他能坚持不纳年轻的冯氏,反而一定要收了已经三十一岁,此时可以自称老妇的花见羞,其美貌,可见一般。

而称翁也不简单,如果连姓一起称,类似后世老爷爷,冯翁差不多就是冯老爷子的意思。

但单独称翁不带上姓氏,那就是直接叫对方爷爷了。

虽然石重贵在辈分上来说,确实要叫张昭一声爷爷,但那跟直接称翁可不一样。

张烈成情不自禁的吞了口口水,这四条,连他这个特务组织首领都觉得有些太过了。

“天子真能同意?会不会太过?”

冯道呵呵一笑,又恢复了那副老好人的样子,一点也看不出刚才的狠辣。

“条件嘛,总是要谈的,况且这可是救亡存续的大功,不显得狠辣一点,别人怎么会相信呢?

不过第一次提出,恐怕大使郎君要冒一些险了。”

果然,张烈成亮明身份进了大宁宫,将这些条件摆上去之后,石重贵暴跳如雷,差点就让人把张烈成拉下去给砍了。

不过把张烈成赶走不久,危险就降临到了石重贵头上。

原来耶律德光得知皇甫遇自杀之后,立刻再派张彦泽与契丹人傅珠儿率四千骑兵南下。

张彦泽一路利用晋军将领的优势,绕过邢州、相州、卫州一路南下,直达黄河岸边。

不过此时的寒冷天气救了石重贵一命。

历史上张彦泽南下是在九月,因为一路行路很顺利,在晋廷都没反应过来之时,他就已经从白马津渡过黄河,三日后就攻入了东京。

而这次,张彦泽走到卫州,就走不动了,这一路来风雪尤其大,兵卒多冻伤。

快到黄河边以后,积雪过膝,根本无法继续前行,只能让义成军兵卒叫开卫州城以后留在卫州修整。

石重贵惊恐之中,召集冯玉、李崧、和凝、冯道等商议。

冯玉和李崧建议召刘知远入京勤王。

石重贵忌惮刘知远,更甚于忌惮张昭,他看向冯道,低声问道。

“如今之计,真的要召刘知远入朝吗?可有其他办法?”

众人都以为冯道会赞成的时候,冯道却站出来说道。

“河东兵在河北,契丹兵马也在河北,就算刘知远听命,率河东兵南下,难道他们还能击败契丹?

就算能击败契丹,他们入京之后,还会听从朝廷诏令吗?”

石重贵和众人哑口无言,冯道继续说道:“若是刘知远入京,臣等自可以继续高官做得,但陛下如何自处?”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冯道这句话,其实没有什么问题,石重贵也心知肚明,他看了一眼冯玉和李崧,立刻就觉得这两人也不可信起来。

哪怕冯玉是他的妻兄,但只要不作死,刘知远大概率也不会杀他,但石重贵自己,则必死无疑。

想到这些,石重贵脸上露出了凄然的表情。

“吾父是儿皇帝,子还要当孙皇帝吗?割了关中,就算退了契丹,又能苟且到几时?”

冯道硬是挤出了几滴眼泪,“主辱臣死,城愿效法桑国桥,去寻那张烈成处哭求,定要凉国放宽条件。

只是大家也应当明白,无论契丹还是刘知远入京,大家没有性命之忧也得做阶下囚。

若是凉王发兵来援,陛下尚可做河南天子。”

石重贵闻言也泪如雨下,他还恭敬的对着冯道行了一个肃揖礼,因为冯道所言,是完全在为他着想。

“那就有劳有道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