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524章 刘知远:原来我还是带忠臣啊!

第524章 刘知远:原来我还是带忠臣啊!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河东,太原。

刘知远是真的愤怒了,他哐当一声,将手里的装满了乳酪的大碗,狠狠摔到了地上。

“狂妄!这中国之事,何时轮到他一河西小儿来指手画脚?

某家自幼跟随武皇帝南征北战,三十年间,为国家立了多少功勋?铲除多少奸佞?都不敢自居天子,他哪来的脸?

还诏令某家收复河北之地,哼!自后朝以来,天子只出河东代北之地,他一河西蕃贼,哪能做天子?”

见到素来沉稳庄重,一直很注意自身形象的刘知远如此失态,苏逢吉赶紧对着周围的内侍使了个眼色。

等他们下去之后,苏逢吉才开口劝道:“大王切勿动怒,依仆看来,这张昭以周天子自居,恰恰是取死之道。”

嗯?刘知远心情灰暗以极,因为张昭这一招,算是打中了他的七寸。

使得之前没有旗帜鲜明反抗契丹的刘知远,从有资格逐鹿的群雄之一,变成了下属。

现在听到苏逢吉这么说,刘知远顿时就来了兴趣,他深吸了一口气,调解了一下心态,然后重新坐了下来,还招呼侍者过来收拾地上的乳酪。

“大郎为何如此说?有何理由?”

苏逢吉澹澹一笑,拿出了张昭发往天下各州县的那道请试论‘克己复礼以为仁’的教令,对刘知远说道。

“仆说那张昭自取死路,便是因此。方今天下,着重甲,驾烈马,不避白刃能杀敌者,方为国家支柱。

而张昭却要克己复礼,还以周天子自居,所求的,不过是借着恢复周礼的由头,实则想给天下的武人,套上一个枷锁,用礼法纲纪来约束他们。

敢问大王,立足未稳就想着收天下武人手里的刀把子,昔年庄庙皇帝都做不到,张昭还不是代北武勋,如此行事,是否取死之道?”

刘知远沉思了片刻,缓缓摇了摇头,“大郎所言虽然有理,但也正因为张昭小儿不是代北武勋出身,是以做起事来,就少了许多顾虑和羁绊。

且有麾下数万河西精骑作为依靠,就算是要削天下武人之权,也未必不能行。”

苏逢吉哂然一笑,“大王太高看河西军了,他们能比昔年跟着庄庙皇帝败契丹,灭桀燕,入汴梁的代北大军还忠诚?

昔年庄庙皇帝可是军汉们的神,最后不也身死兴教门,恐怕假以时日,东京朱雀门上,张昭有没有十三忠护驾,都未可知。”

这么说也对!刘知远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作为一个最典型的五代军头,刘知远对于以牙将牙兵们为代表的五代武人作风和实力,有着清醒的认识。

而且当年,刘知远不就是反对李存勖用近侍、伶人夺取武人军权,而造反的牙将中一员嘛。

他可是亲自体验过当年被天下武人当成仙人崇拜的庄庙,是怎么死无葬身之地的。

“大郎说的有理,张昭小儿尽起河西军入中原,虽然在河西时,颇为驯服。

但彼等边荒悍卒,一旦尝到了中原武人高高在上的滋味,就绝不会还像如今这样听命了。”

说着,刘知远感慨的长叹了一声,“既然如此,那吾就暂且忍下这口气,接了诏令,看他张昭小儿,日后如何死无葬身之地。”

苏逢吉闻言连连摆手,“大王万万不可接这诏令,一旦接下,那就坐实臣属身份了。

今日张昭可命大王东出收复河北诸州,翌日就可命大王移镇。

这样一来,恐怕等不到东京动乱,咱们自己就像支撑不住了。”

刘知远皱起了眉头,“若是不接诏令,就只能起兵自立了,若是此刻自立,岂不更给了河西小儿借口?

到时候他以攻灭我河东镇为诱惑,团聚士卒之心,我等危矣。”

尽管一口一个河西小儿,但在刘知远的内心,还是很忌惮张昭这五万河西军的。

开什么玩笑,能正面干掉六万契丹大军,打死如日中天契丹主的军队,能不让人心惊胆战?

苏逢吉奇怪的看着刘知远,“大王怎会说起自立这个词?因为大王根本不就需要自立啊!

昔日契丹主入中原,天下间唯有大王、虎刺勒、焦继勋没有去东京开封府朝拜,所以大王仍然是晋臣啊!

这东京开封府虽然被陷,但大晋天子扔在。

大王乃是晋国忠臣,率军收复晋国河北之地,岂非天经地义?

那张昭若是遣使来,就让他迎回晋主,晋主若是愿意归降,那我等就归降,若是迎不回晋主,我等就是大晋孤忠!”

刘知远顿时尴尬了那么几秒,可怜石重贵刚走到黄龙府,带着李太后和冯皇后正开始自己种地求生,就被所有人当成死人了。

不过几秒钟的尴尬过后,刘知远抚掌大笑,“大郎真是吾之子房啊!

对!某家刘知远就是大晋忠臣,大大的忠臣。

这东京开封府和河南之地,都是大晋的地盘,张昭小儿不过是大晋天子请来助战的,怎敢鸠占鹊巢,自立天子?”

苏逢吉也得意的笑了,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想起来,扭转河东没有大义的妙招。

晋主石重贵是被掳走了,可不是死了,作为一个忠臣,北平郡王不依附张昭,誓要迎回大晋天子,这是震古烁今的大忠臣啊!大义名分,那不捏的死死的。

“大人!大喜!大喜啊!”恰在此时,刘知远之子刘承训欣喜若狂的跑了过来,都没让内侍通报。

今年二十三岁的刘承训与刘知远这个黑炭不一样,他完美继承了母亲李三娘的相貌优点,美姿容,性温厚,极为得刘知远的欢心。

此刻刘知远见刘承训如此狂喜的跑了进来,赶紧就奔了过去,问道:“我儿如此欢欣,定然是孟州传来了好消息。”

刘承训勐地点了点头,“郭指挥使遣人来报,正好在署衙外被孩儿遇见,来人说,郭指挥使单骑入辽营劝降,辽将高松,愿意以六千铁骑,归降我河东。”

“哈哈哈哈!”刘知远再次仰天大笑,高松乃是辽国名将,麾下几千人也是辽国精锐铁骑,有了他们的归附,自己实力大增。

想到这,刘知远把手一挥,“等高松一到,就可以让他去劝降云州契丹守将,先让某家得了收复燕云的大功,再分兵两万收河北各州,积蓄实力。”

苏逢吉趁机插言说道:“仆相信,只要大王打出旗帜,天下间的代北河东武臣们,定然会纷纷来投。”

听苏逢吉这么说,刘知远的笑声,更加大了。

就在刘知远准备跟张昭学,也来装一回忠臣的时候,张昭确实在面临着一个比较棘手的事情。

那就是进了东京开封城,如何封赏将士们的事情。

虽然刚刚改名周国的雍国,之前自有一套完整的武阶官军功体系。

但这是灭国的大功啊!后面还有劝进的大功,怎么可能不额外赏赐财货?

这雍凉军比起此时的中原牙兵来说,也确实在纪律上要好不少,还有一定的理想,但他仍然是一支封建军队,冒着战死的危险当兵打仗,要的就是财货和官位。

可是东京百姓乃至整个中原百姓,早就被契丹人糟蹋城穷光蛋了,除非把他们往死里逼,不然恐怕是榨不出多少油水的。

而且张昭也不能那么办,真要那么做了,与契丹人何异?恐怕刘知远做梦都能笑醒吧。

为了聚拢人心,恢复经济,他不但不能压榨,甚至还要对东京百姓进行赈济才行。

张昭本来指望收缴的契丹人物资能顶一下,但是一统计才知道,契丹人留下的粮草、盔甲、兵器倒是还有一些,但财货并不多。

这里面有契丹人胡乱藏起来没有找到的,有在战争中被烧毁的,有契丹人丢弃没法收集回来的,更有雍凉兵将们私藏的。

法不责众啊!就算是共和国早期的军队,私藏战利品的情况都不少见,何况此时的军队。

张昭根本没法去全部罪责,只能对于数目确实很大的,来个杀鸡儆猴。

可是,经过这么一来,光靠收缴的契丹人战利品,别说抚慰东京乃至河南各州的百姓了,给自己军队发赏赐都不够。

正在张昭头疼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了大相国寺悠悠的钟声。

大和尚们最近是既高兴又有些忧虑。

高兴的是,那些天杀的契丹人终于被赶走了,忧虑的是,赶走契丹人的可是张昭。

而张昭身上,是带着转轮法王、无上天大慈法王等佛门称号的,背后更有教义与他们区别很大的河西佛门。

现在已经是周国的天下了,谁知道这手握刀把子的张周天子,还会不会遵守之前的默契?会不会要在中原大兴河西佛门?

至于他们接受了契丹人的勒索,兑换了契丹人的大辽银票五十万贯这事,大师们压根就没当回事。

不过,已经住进了大宁宫的张昭此刻已经踮起了脚尖,他看着远处的隐隐约约的大相国寺,如同看着一个正在闪闪发光的巨大金元宝一般。

这些和尚,可不是一般的有钱啊!

虽然张昭不可能向耶律德光那样去勒索诸兰若,但是张昭自有妙计。

敢接受契丹人的银票是吧,你们恐怕是不知道什么叫挤兑?什么叫做扰乱金融市场!

“成儿,去冯玉府上传旨,让他把当初描绘印刻辽国银票的工匠,一个不漏给我找出来。”张昭立刻吩咐起了张烈成。

张大天子都忍不住要笑出声来了,敢接契丹人的银票是吧?老子彷制一百万贯出来,看你们接不接的下!

接的下就再印一百万贯,接不下的话,那就是信誉破产,等着被拿捏吧!

此刻,正在忙着帮张昭安定后宫的王淑妃花见羞从张昭身边经过,见礼之后,她有些奇怪的看着张昭那贪婪又鸡贼的眼神。

“陛下在看什么呢?那边好像是大相国寺。”

“哈哈!”张昭心情大好,转身就一把抱住了花见羞,吃了为了表示与士卒同甘共苦,他都吃了好几个月的素了,今天正好和美人打会扑克。

花见羞只觉得一阵腾云驾雾,下一秒就已经被张昭粗鲁的扛到肩上了。

虽然她早就有了准备,但这大白天的,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花见羞在张昭肩上扭着绵软的身子,嘤嘤的好像是哭叫一般低声呻吟。

“陛下,不可白昼宣淫啊!陛下不可白昼宣淫啊!”

张昭狠狠一巴掌扇在了她肥硕的挺翘上,果然手感极好,差点把手指都陷进去了。

“关了门,拉上帘子,那不就是晚间了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