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598章 五马食槽要开始了吗?

第598章 五马食槽要开始了吗?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计议完毕,第二日张鉊就让门下省拟诏,擢赵莹为枢密副使,冯道为尚书右仆射,命他们巡察河南数十州县。

而下面的官员,也看出了皇帝对此事的重视,纷纷开始建言献策,张鉊一夜之间,就收到了上百份之多。

此时他也才明白,自后梁以来,后唐、后晋三朝的吏治,是如何的混乱与不堪了。

这三朝中,皇帝和中枢出政策,大多都是拍脑袋想,根本不做任何求证,只为捞的上来钱。

以至于张鉊这样正常的谨慎求证的态度,就让天下的官员有些欣喜不已了。

因为他们总算看到了一个之前只存在于典籍和史书上的正常帝王。

而收到张鉊任命的赵莹和冯道,不顾已经五十多岁的老迈之躯,第二日就在风雪中动身,往各自的监察区域而去。

如此高效率和强烈想要做一番事业的样子,向全天下传达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

那就是大周朝,是一个真正拥有圣君贤臣,想要有一番作为的王朝,乡野间的贤士,可以出来做事了。

而冯道和赵莹的这份热情,也感染了张鉊,本来他是不准备派锦衣卫随行的,后来想了想,还是派吧。

而且不止派了一拨,而是明暗各一拨,张鉊把张烈成和张烈明召到面前,亲自命令他们挑选精干人员。

在明的一拨直接表明身份跟在冯道和赵莹身边,在暗的一拨则必须在冯、赵二人离开后三天内到达当地,并做好详细记录与调查。

并且要求锦衣亲卫的明暗两拨人,都要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张烈成急匆匆去准备了,冯道和赵莹都已经动身,他必须要尽快挑选两套人手。

张烈明则留了下来,因为他进宫的原因,不是因为冯、赵二人的这事,而是因为蜀国使臣李孝逢的事。

面对张鉊,一向大大咧咧,敢冒充张希崇子侄在地方上便宜行事的张烈明,那是大气也不敢出。

他将一叠资料呈给张鉊,嘴里直接就介绍开了。

“这蜀国给事中完全就是个雏,不过最近应该是感觉到侄儿的身份,是以最近好几次出来戏耍,明显都有些放不开了。”

张鉊没理会张烈明的言语,也就当没看见他脸上的那些许紧张。

什么感觉到了他的身份,应该是张烈明不知道在哪露了馅。

李孝逢就算是雏,那也雏的有限,能做到出入禁宫,呆在皇帝身边的给事中者,不会连这点警觉性都没有。

“孟昶想要接回那一万多蜀军也不是不可以,反正漕渠的维护快要结束,再养着他们咱就该亏本了。

高严俦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个忠臣,留在东京也无益处,更不能让他死在了东京,倒是可以把他们都放回去,以麻痹孟昶和蜀国上下。”

当日蜀军三路败亡两路以后,曹元忠、阴鹞子、刘再升等俘虏蜀国败兵和民夫一万三千余人。

其中牛首山逼降的蜀国禁军昭武军六千人,以及昭武军马步指挥使高严俦以下将官一百余人,是其中的精锐。

张鉊原本看高严俦在牛首山上防御冯晖的进攻很是有章法,还下了功夫想要招降一番。

不过高严俦却始终不肯投降,逼急了就要自杀,现在还被关中一带的人传为忠臣。

忠臣这两个字,刚好戳中了张鉊的软肋,于是他不敢再去劝降,别真把这高严俦逼死了。

因为这么个统帅能力与章西豹、武果儿不相上下,但武力值还要差一点的高严俦,损坏了他的名声,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这高严俦在张鉊这,完全就是毫无用处,早点送回蜀中更好一些。

“蜀军中的暗探,都安排好了吧?”既然准备放这一万多蜀军俘虏回去,那就不可能真的什么也不做。

高严俦不肯降,但这一万多蜀军不可能个个是硬骨头,真要都是硬骨头,哪可能随便就把他们给打败。

张烈明点了点头,“按照圣人的要求,从民夫到士兵再到基层军官,以及中高级军官,我们都策反了不少人,保证他们一回去,蜀中各地都是我们的眼线。”

“效忠书都写了吗?”张鉊问道。

“写了,所有人都写了。他们也知道,谁敢阳奉阴违,锦衣亲卫立刻就可以把这些效忠书给抖落出去。”张烈明赶紧回答到。

“关键人选也选好了?”张鉊翻着手中的名单,继续仔细的发问。

“选好了,一个是高严俦的从弟,此人害怕做苦工,又贪恋享受,早早被我们控制。

另一个是张虔钊的掌书记,读过几本书,还算知道法理道统之所在,愿意效忠大周,使天下一统。

还有一个是蜀国武定军都虞侯,此人是孙汉韶的堂侄,因为接应张虔钊的败军被俘,他也愿意做内应,但是要求大军平定蜀地之后,让他做一做兴元府的府尹。”

张鉊淡淡一笑,兴元府就是汉中,“此人倒是很知道把握分寸,他没说做山南西道节度使,想来是认为某必然不会给。

不过一个兴元府府尹,倒不是那么紧要,若是他听话,不妨让他做上几年。”

张烈明也悄悄松了口气,拿下这个张虔钊的侄子可不容易,要是张鉊不答应这兴元府府尹,那他就只能去哄、去骗了,这样的话,就很难做到天衣无缝。

张鉊则想了一会,随后说道:“你安排一下,把那个高严俦的从弟牺牲掉,在马上到蜀国的时候,让人去揭发他,最好多暴露几个人,然后搞得人心惶惶,把水搅浑。”

张烈明是愣了一下,然后才明白牺牲掉是什么意思,不由得更加佩服这位圣人叔叔的造词能力。

牺牲掉,还真是很贴切。

而且随即,他就觉得张鉊的做法很高明,连高严俦从弟这样的高层都被揭露,一定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打消蜀国上下的疑虑。

而且还确实能把水搅浑,让真正的投靠者更不容易被暴露。

当然,张烈明还没想完全,因为这么做还有个最大的好处。

那就是可以使得孟昶心里不再信任这些人,但在表面上,又不得不表现出很高兴,更要强忍着不适嘉奖他们。

而这些人在关中干了一年苦力,累死累活好不容易被释放,回到家又被嘉奖。

正憧憬未来呢,结果不久突然就地位江河日下,不再被重用,可以想象的到,他们会爆发出多大的怨气。

等到周国大兵再次攻击蜀中的时候,熟悉了周**队纪律的这些人,恐怕很多会自动来当带路党。

当然,这一招也不是完全无解,如果孟昶能以大智慧和大心胸安抚住这些人,然后再调老练的专业人士来慢慢甄别,张鉊这招将无用武之地。

不过张鉊相信,孟昶是没有这份心胸的,智慧到说不准有,但估计会为了脸面和省事,最后选择更加粗暴的一刀切,整体不再重用。

理清了如何对待蜀国,张鉊就准备召见李孝逢,再不召见的话,不说李孝逢如何,蜀国也该疑惑了。

而且要将章小豹插入到李孝逢的亲戚中去,还要李孝逢为章小豹在蜀国的行动打掩护,必须要他亲近接见,许下足够的好处,李孝逢以及他背后的蜀国中书门下李昊才会干。

眼看天色渐晚,现在已经不适合召见李孝逢,食髓知味的张鉊有点心动,就准备到符瑛儿那里去安歇。

只可惜刚走出殿门,锦衣亲卫十万火急的急报就送到了。

张鉊一看这个锦衣急使是百户官亲自充任的,连在皇宫中都没下马,立刻意识到,这是出大事了。

张鉊赶紧让内侍去通知禁卫值守的憾山都左都虞侯王通信,让他派人去领着内侍去召张希崇、和凝、范质、高行周、符彦卿、白从信、慕容信长等进宫。

不过等急使将手中的急报呈上来了之后,张鉊发现并不是他以为的河北出了什么问题。

想也知道,今年寒冬异常寒冷,东京都有三四尺厚的大雪,刘知远要真想有动作,下面的兵将也一定不愿意去送死的。

所以锦衣急使不是从河北南下,而是从湖南回来的。

信是用拼音写成的,只能张鉊自己看,看完之后,张圣人的脸上就浮现出了兴奋的神色,他看着等待结果的众臣说道。

“李孝节从潭州发来急报,楚王马希范自月前病重以来,沉疴泛起,已经十余日下不得床,其高热不退,间或还言疯魔之语,药石无用,恐命不久矣。”

潭州就是后世的长沙,马希范则是现在马楚的君主,已经在位十五年,他这一死,将给马楚带来极大的冲击。

因为马楚与南唐一样,南唐李昪在世时就与诸子约定兄终弟及,以保持稳定。

而马殷也是如此,他没死之前就安排好了,马楚的继位顺序也是兄终弟及。

但是马楚在马希范掌权十五年后,国内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马希范不希望有个强有力的王太弟在身边威胁他的地位,所以一直致力打压比他小不了多少的弟弟马希杲和马希萼。

最后成功将颇有声望的马希杲毒杀,唯有马希萼这家伙阴狠无礼,毫无节操,全楚上下就没有几个喜欢他的。

所以马希范放心的把马希萼放逐到偏远的辰州(湖南怀化)后,也就作罢。

而反观马希萼之后的顺位继承人马希广,为人宽厚懦弱,待人彬彬有礼,一看就是温良仁善之主。

因此不管是马楚的文臣还是武将,都钟意他来做马楚的下一任楚王。

因为这样的领导者,是最容易糊弄的,更利于他们继续过富贵日子。

而且马希广还是现任楚王马希范的一母同胞,性格又好,也很得马希范的喜欢,多次流露出愿意百年之后让马希广继位的意思。

所以,郭天策一听张鉊这么说,直接就兴奋的跳了出来。

“圣人,此乃天赐良机啊!马希广正在东京,若是将他留住一段时间,待楚王山崩,楚国没了继承人,必然会大乱。”

符彦卿也喜不自胜的对张鉊说到,“楚武穆王(马殷)有子三十七人,现尚存二十五,皆已长大成人。

今武安军节度副使马希广在东京,继位无人,只要马希范一崩,恐西晋司马家八王之乱,立刻就会上演。

我们大可先观望之,若是其他人胜出,圣人可封马希广为武安军节度使,派兵护送南下继位。

若是没有胜者,那就更好了,直接替马希广平乱,然后安插兵将,把武安军二十九州一百零八县收归朝廷。”

张希崇捋了捋胡须,淡淡一笑,“圣人,臣听闻南平王高从诲身体也大不如前,不然也不会急着派长子入朝谢罪请封。

若是马楚内乱,朝廷大军护送马希广南归,是必要路过江陵,岂不是还可以借道灭虢?

高从诲是英武之主,但节度副使高保融可不是,到时候大可以送高从诲到东京养病,再以高保融任节度使,数年之后,南平就归国家有矣。”

不错!张鉊兴奋的一握拳。

现在正是好时候,南平王高从诲和楚王马希范都是掌权十几年的大王,但后继者可就没有这样的声望了,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收了南平和马楚。

这样既可以阻断诸国中威胁最大的孟蜀和南唐互相交往,还可以在南平的江陵和马楚的岳州打造战船,以做灭南唐之用。

“若是如此,儿臣请大人下令,立刻封锁自江陵而来关于马楚的任何消息,一定要尽量晚些让马希广得到马希范的死讯,若是马希广回了楚地,咱们就没法利用了。”

“对!”张鉊猛地一点头,他突然想起曹延明过来,不就是因为建在洛阳金山(北邙山)的金山宫,已经基本完成了嘛。

“朕立即下召,金山宫新成,朝廷将今年的元日庆贺搬到搬到神都以北的金山宫去,命各国使臣,都要随同前往。

然后由左羽林卫负责警跸四周,锦衣亲卫负责甄别,让马希广得不到马楚来的消息。”

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各国派人来朝见,肯定要随时通信的,张鉊也不可能故意封锁马楚来的消息,这样肯定会引起怀疑。

但是他把各国使臣都弄到金山上的金山宫去,然后以安保的名义明暗两手封锁金山宫,这样就名正言顺了。

“郭天策,让枢密院下旨,从陈州把罗善德紧急召回来,让他赶紧与高保融接洽,催促高保融将其弟高保膺召来东京。

多一个儿子在,就能让高从诲多一分顾忌,早点达成两家婚约,也能让高保融失去抵抗之心。

左仆射也准备调整关中镇守人选,若是马楚有变,朕需要关中道大使阴正奇前往潭州镇守。”

张鉊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将各国使臣弄到金山宫给圈起来,拖着一条瘸腿的章小豹则回到了东京。

与他一同回去的兵将们,其实也有很大一部分,很快就回到了东京。

因为在凉州,他们就是普通将士中的一员,而只有到了中原,他们才能充分感受到身上亲军、禁军那闪闪发光的光环。

当然,这种失落,也只有凉兰瓜沙四州的兵将感受最明显。

其他河西陇右诸州的兵将们并没有多少这种感受,相反他们回到了家乡,往往被当成了英雄一般对待,只要在家,三山五岳的好汉子,都会前来拜会他们。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凉兰瓜沙四周自从张鉊起事起,就是张鉊这个小集团中,得益最大的群体。

他们现在已经习惯了,习惯待在张鉊身边享受荣光何富贵。

只不过章小豹比所有人都更早回到东京开封府,因为其他人要将家人接到开封府,但章小豹不用,他全家都在东京。

左逛逛右转转,章小豹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多余。

父亲是外方的禁军,目前正驻扎在许州,据说他们将要把许州忠武军的精华吸收后,往南迁到蔡州或者颍州去。

以后武威镇就会成为针对南唐的主力,所以父母都不会回东京来了。

而兄长这边虽然还是给他留了个房间,嫂子王大娘子对他也跟亲弟弟没什么区别,但看着兄长一家和和美美,章小豹总有一种是外人的感觉。

犹豫了好几次,但终究没什么朋友,也没什么地方去,章小豹只能走进了兄长家。

刚一进去,就看见了侄儿侄女们正在拿着蒸饼吃,四个极度可爱的小毛头看见二叔来了,顿时欢呼着就扑了上来,挂的他满身都是。

这终于让章小豹找回了被亲人牵挂的感觉,脸上的笑容也回来了。

章成今日没去值守,因为最近圣人开始让由原后晋禁军组成的左右神卫军番上宿卫了。

左右神卫军的地位本来相当尴尬,因为他们原本是禁军,但张鉊自有禁军,根本用不着他们。

所以就给了个京畿卫军的名号,有些不伦不类的。

不过经过征讨南唐,特别是孟渚泽边大破南唐军的英勇作战,张鉊有意将左右神卫军中的精锐吸收到亲军中来,其余的也要编入禁军,目前正在考核期,所以章成他们这些憾山都的人,就要轻松的多了。

可是,听完弟弟关于凉州局势的话后,章成直接就把筷子一放,准备带着儿女上街看戏去了。

章小豹以为兄长是答应通报了呢,结果就听见章成叹了口气。

“你小子是真傻还是假傻?某是什么人?某是憾山都的右都虞侯,还有镇守宣武门的职责,怎么可以随意掺和到地方政事中去?

你若没见过河东郡公,某倒是可以在圣人那里言语几句,你见了河东郡公,某就不能再去给陛下说了。”

章小豹瞬间呆住了,他迟疑了几息,然后看着兄长问道:“那我应该去找王家九哥儿?”

章成要摇了摇头,“你应该自己上书。”

章小豹更加疑惑了,“裴郡公难道不是因为兄长和九哥儿的关系才对某说那些话的吗?

现在某自己向圣人上书,岂不是什么都没用上,那裴郡公又何必找我?”

章成叹息一声,“圣人起自微末,乃是洞察世情的圣君,不是那等长于深宫,不知宫外为何年岁的君王。

是以曾经几次颁下命令,让天下万民都可以上书,畅言自己的见解,但天下风气受大朝衰微以来的影响,没人把这个当真,少有非朝官敢上书言事者。

陛下最近正准备还是没人上书言事,就要锦衣亲卫去‘弄’几个出来。”

说着,章成抬起头再次叹息了几声,“裴郡公可真是个胆大心细又狠辣的高人啊!难道他真的能算准我会建议你自己上书?

这样一来一可以开风气之先河为陛下解忧,又可以卖好于某家,再送你一个好前程。

他在中枢并无多少跟脚,某家兄弟得了他的大恩,于公于私,总要报答一二了。”

章小豹还是有些没懂,“照兄长这么说,裴郡公送我一个前程还说得过去,但在哪卖好了兄长?”

章成哼了一声,“就你这水准,还想去蜀国卷起一团风云?

你是某家的亲弟弟,某家都不予以通传,不正显得某家是个纯臣、孤臣嘛!

身为圣人身前的彭排,需要的就是这个孤臣的身份。

快点吃吧,吃完了某家就要把你赶出门去了,等你上书完毕,再让王九哥调教调教你,不然去了蜀国也是去送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