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609章 艰难的抉择

第609章 艰难的抉择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谷口砦堡,李荣亲自到了最前线。

不过实际上,他这里也无所谓第一线,第二线了。

因为这几座砦堡都被退走的河东军几乎完全拆毁,李荣唯一能借助的,或许就只有砦堡前的一段斜坡,无法做出纵深防御。

而且就连这一个斜坡,那也对外更加陡峭,而对内要缓的多,这是必然的,内外都陡峭的话,运送粮草就太不方便了。

更重要的是,李荣手下的这一千五百人,不是真正的亲军或者禁军,他们甚至连义从都算不上,而是卫州义成节度使的牙兵。

后晋的义成军节度使原本是梁汉章,他战死在了北击契丹的战斗中,已经被追封为了应国公,同时随着梁汉章一起战死的,还有义成军五百精骑。

他们这一战死,义成军的精锐尽去,等到张鉊入主东京开封府以后,整个义成军的地盘都被契丹人占据,牙兵大多离散。

于是张鉊任命在周辽偃师大战时有战功的李荣,为义成军马步兵马使,前去稳住卫州的局面,这一千五百人,就是李荣到卫州后招募起来的。

因而不管是战斗力还是心气,都无法跟嫡系的亲军和禁军相比。

史弘肇虽然为人不遭人待见,但是个人武力和统兵能力还是不错的,因此河东军的初次进攻,就给李荣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举着硕大木盾的河东军士兵冲锋在前,身后是大量身穿铁扎甲的精锐。

最后面则是穿两层牛皮甲的精锐弩手,他们的牛皮甲仅做胸甲使用,两手没有甲,这样方便射击。

砦堡上的石块、檑木等,早就被河东军带走,因此李荣只能稍作抵抗后,就舍弃了其余两座能被三面围攻的砦堡,而退到了只有一面受敌的最后一个砦堡。

而史弘肇轻松拿下两个砦堡后,也按兵不动了。

因为他并不是来吃掉这一千五百人,而是要配合外面的五千人,把张昭骏的人逼上来主动交战,并且让邺城的周军增兵的。

山包下的李荣,一面指挥人用仅剩的一点材料修筑路障,一面手提强弓,亲自不停的朝下射击。

但凡有河东兵不注意靠的太近,就会被他一箭给射翻到地上。

当然李荣也会稍有不慎就会被下面河东军善射者射击,有一次飞来的箭失甚至都差点破开他胸口的甲叶了,但李荣却不得不如此,因为这是最好提升士气的办法。

果然,随着的李荣每射必中,义成军牙兵们的士气,一下就起来了。

众牙兵在山上欢呼雀跃,大声的辱骂着下面的河东兵将,连章全这样一百河西兵,都对李荣敬佩起来了。

战阵之上,特别是这样几千人的对决中,主将勇武,往往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

“好神射!就是在河西乡射大礼上,也是能得到归义郎称号的英豪了!”章全高声赞叹了起来。

对于他这种时刻以河西出身而自傲的人来说,能称赞河西之外的人可以得到归义郎的称号,那就是极为认同这个人的表现了。

“指挥使,山下的河东贼没有上来进攻,尽在鼓噪,其意还是让咱们打出求援的红旗,让国姓公的精骑前来勐攻。

那咱们就偏不打红旗,让他们舍命来攻这他们自己修建的砦堡!”

果然,章全立刻对李荣就尊敬了起来,而国姓就是指外边的马杀才张昭骏。

他们五人被赐姓张,更可以用昭字以后,周国上下就以五国姓公来称呼他们了。

李荣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终于摸到进入武人高层的门了。

那就是要展示自己强悍的武力,让河西武人觉得你有资格让他们尊敬,那么这些河西武人就会接纳他,指挥起来就更得心应手了。

“章都头与某家所见相同,咱这一千五百豪勇之士在此占据地利,还有二日粮,饮水还可撑三日,不到绝水断粮,绝不打出红旗。”

李荣不打红旗,马杀才张昭骏当让就不会上前去援救,他反而命令手下的骑兵在距离一里多处,开始扎营下寨。

张昭骏的两千精骑不动,李重进和白再荣五千人就更不敢动。

他们五千人大多是步兵,扎营紧守的话,张昭骏不会有多少机会,但是主动出来求战,那破绽就大了去了。

听着外面没有丝毫停歇的辱骂,张昭骏只是冷冷一笑,想用这种方法激将他出去,那是太小看他的左金吾卫了。

要知道当年纵横安西等地的时候,他张昭骏和马昭远(马鹞子)那可是张鉊麾下的骂人小能手,好几次骂的波斯人暴跳如雷上来拼命。

而外面河东军的辱骂还停留在各种器官和祖宗十八代上,也未免太小儿科了。

不但张昭骏心里毫无波澜,就是下面的左金吾卫将士,也没当成一回事。

张昭骏提着毛笔,正在一块绢布上一笔一划的写着字,他觉得河东军如此反常,只有两个可能。

一是刘知远大军已经潜入到了滏山一带,郭威搞出各种动作,把他们从邺城吸引出来,是准备在这地方突袭他们。

第二个可能,张昭骏看了看谷口,那就是郭威真的筑坝堵住了漳水,怕他们发现了秘密,因此只能再次阻击。

将现实情况和自己的猜测写清楚之后,张昭骏召过中军的塘马急使,下达了死命令。

“今日之内,必须将信送到都部署手中。”

按照张周军队的制度,张昭骏知道被围住的李荣所部,只有最多两日的口粮,最多还能坚持三日,然后就必须要解救了。

至于见死不救,周军自奉天军开始,就没那样的习惯。

合格的一军主帅,除了善于从浩瀚繁杂的信息中发现蛛丝马迹以外,再就是擅长做出决断。

比起张昭骏,阎晋的判断力无疑更出色,整个从合漳到邺城的地形特征,各军的动向,几乎是印在阎晋脑海中的。

这位张鉊手下最全面的帅才,很快做出了判断,首先郭威不是傻子,相反水平还很高。

那他就不太可能做出这样有明显破绽的举动,一定有什么是他阎晋没猜透。

关于刘知远的动向,这恰恰是阎晋了解最为清楚的,因为河东军只有数千精骑,缺少遮蔽、搜查、探索的游奕骑兵。

所以实际上刘知远的大队,自从出了恒州以后,周国骁骑虽然不能抵近侦查,但大致的位置是确定的。

河东军的大部队,是向着贝州运动而去,最多能抽三五千精锐逃过周国骁骑的监控,大部队不可能突然消失。

没有来自刘知远的突然增援,郭威也不会失心疯胡乱下命令,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郭威真的在堵漳河水。

而且阎晋从张昭骏的分析中看出了另一项可能,他对着身边的慕容信长说道。

“刘知远看来是真的要先打贝州的符彦卿了,郭威是想把咱们的大军,都拖在漳水沿岸。”

慕容信长挑了挑眉头,“都部署以为,郭威真的在筑坝堵漳水?而且不是要冲垮邺城,只是要把邺城以西变成一片泽国?”

阎晋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慕容信长能成为圣人最疼爱的义子,连带着其妻后朝永乐公主的封号,到了大周仍然得以保留,果然是有原因的。

这份军事上的敏锐,胜过了一切的亲缘关系,完全就是能力到这个地步了。

“不错!某亲自问过邺城的老渔民,漳水就算夏季山洪汹涌,也不可能冲垮邺城。

倒是出了合漳后,在临近邺城的这段区域,河道浅而宽,时常在夏日泛滥。

邺城周围与合漳、滏阳两地不一样,为大平原,若是漳水此刻自合漳倾斜而下,极易淹没四周,成一片泽国肯定不行,但泥土松软,不利军马行走,倒是真的。”

阎晋与慕容信长,基本猜到了郭威的打算,那就是让漳水倾泻向东,泡软合漳到邺城一带的土地,让骑兵不利于行走,使周国河西骁骑失去速度的优势。

慕容信长点了点头,“都部署,咱们一起上书,请圣人定夺吧!”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刘知远是想先攻下贝州,击溃甚至俘虏了符彦卿等,然后再掉头来跟周军血战。

因为此时从河南北上,要讲究便利的话,也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走邺城的漳水往北而去,大致是从后世的河南安阳-河北邯郸-邢台-冀县这条路。

另一条是走永济渠运河自魏州北上,大致路线是后世的大名-馆陶-清河-德州-南皮这条路。

邺城占据了漳水地利,贝州在后世的清河,卡住了永济渠北上的通道,刘知远占据了这两个地方,就可以从容布置,以逸待劳。

周军想要打,要么就先击破邺城的郭威,但这样会使贝州的符彦卿承受极大的压力。

要么放弃合漳谷口被围的李荣千余人,全军北上去解贝州之围。

这不管是把压力给符彦卿,还是放弃李荣这千余人,张鉊没有来,阎晋自然可以做出选择,但张鉊已经到了相州,那这个决定就要皇帝来做决定了。

就在两人准备联名上书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左神武卫大将军何福进从相州来了,阎晋则赶紧派身边的小校去迎接何福进。

何福进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看到阎晋只说了两句话。

“圣人已命黄英达率千五百回鹘义从去增援张昭骏了。

圣人已自相州启程,仅仅带了千余憾山都甲士随行,今日晚些就到邺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