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655章 南平也终于下线了

第655章 南平也终于下线了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何敬洙善弹射,性勇决。微时为鄂帅李简家僮。

后世能找到的何敬洙资料,大多是来自宋初郑文宝的《南唐近事》,或者清时吴任臣的《十国春秋》。

此人似乎与纷乱五代时,中原那些嚣张跋扈又骁勇善战的勐将比起来不值一提。

但是身处这个时代的张鉊,还是逐渐看清了这个貌丑个矮的南唐勐将全貌。

这人就算在五代,也是属于佼佼者了。

可以说,自李昪去世,李璟继位后,南唐在军事上,一直依靠三个人。

淮南方面依靠刘仁瞻作为钉子,抵抗来自中原的步骑。

长江上则依靠何敬洙守住鄂州,以避免隋灭南陈故事。

等这两位都去世后,基本就只能依靠林仁肇为中流砥柱。

其余朱令赟、柴克宏等,要么名过其实,要么天不假年,并不能算得依靠。

而三人中,何敬洙虽然比起刘仁瞻和林仁肇名声不显,但实际上他对于南唐的开疆拓土,更为重要。

前年南唐灭王闽时,王闽的军队主力,实际上就是何敬洙打垮的。

历史上南唐之所以能灭马楚,功劳最大的其实并不是边镐边菩萨。

而是早在马希萼攻打马希广的时候,何敬洙奉南唐主李璟之命,先出动鄂州武昌军的水军与马希萼一起,攻克了重镇岳州,杀岳州刺史王赟。

随后又协助马希萼军控制湘江水道,并参与进攻长沙城。

可以说在边镐进入马楚之前,何敬洙就已经扫清了南唐控制楚地的最大障碍岳州。

自此从武昌到长沙的水道一路畅通,边镐才能从袁州(江西宜春)出发,而不用担心人力物力。

不过也有一点要说明,那就是比起刘仁瞻苦守寿州,失志不渝,忠心无二,林仁肇愿意牺牲小我,帮助南唐收复淮南不同,何敬洙就没那么勇于牺牲自我了。

可能是年少时期僮仆出身,让何敬洙身上多了几分寻常武将少有的隐忍,连灭王闽这样的大功被抢夺,他都忍了下来。

同时也导致了何敬洙对于自己的上司,少了那么几分忠忱。

历史上他眼见刘仁瞻病死,南唐国力进一步衰落,无望保住国家,立刻就选择了辞官退隐。

因此也成了南唐三大支柱中,唯一善终的存在。

此刻,何敬洙就在武昌军的署衙中大发雷霆。

不单是因为谋夺江陵和岳州之事李璟太过犹豫,更是因为李璟在被连续两拨张周天使问罪之后,竟然选择了将过错,都推到何敬洙身上。

这让何敬洙直接就炸毛了,因为在他看来,李璟身为一国之主,就应该抗下这件事情。

而且后果最多也就是再挨一顿训斥,并赔点钱,周国根本不能把李璟怎么样。

但是把事情推到他何敬洙头上,这就不地道了。

周国要收拾李璟动作就会搞得太大,得不偿失,但针对他何敬洙,那就很轻松。

果然,现在周国的天使,就已经开始顺江而下,前来通知他的天使随员,也到了武昌水城。

何敬洙只能黑着脸,让身边的牙兵手持刀枪剑戟,摆出凶神恶煞的模样,看样子似乎是要把周国来使一刀给噼了。

要说王久的胆子,那是真的大!

张鉊的安排,是让他在汉川渡口等着,然后派随员去通知何敬洙到汉川接受申斥。

但是王久怕随员胆怯完不成任务,竟然亲自扮做随员,来到了武昌城。

一见何敬洙摆出的阵势,王久就冷笑不已,当年高昌回鹘的可汗颉利.毗加是真敢杀了他,王久都不怕,怎么会怕你何敬洙摆出的这小小阵势。

他走到武昌军牙兵摆出的刀枪剑戟杀阵面前,干脆让人搬了个小方凳坐下,就那么看着眼前歪瓜裂枣、面目狰狞的武夫,优哉游哉的等着。

哦对了!他脚边,还放了一个沙漏。

何敬洙在署衙等了半天,王久纹丝不动,一直到沙漏已经漏完一半了,沉不住气的何敬洙,只能亲自出署衙来见。

“尔不过周国一小吏,吾乃唐国大将,怎敢如此妄尊自大?”

“某虽小吏,但圣周乃天朝上国。汝居节帅高位,奈何南唐不过臣属而已。”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王久冷冷一笑,继续教训起了何敬洙。

“某家见节帅起自微末,爬到如今高位也不容易,是以建议节帅,江宁城的是南唐国主,不是唐国主,此间只有南唐国,没有唐国。”

何敬洙简直都要气炸了,他勐地抽出宝剑对着王久比划,周围的武昌军牙兵牙将也举起兵器,作势要来打杀。

王久深知此时绝不能露怯,不但不能露怯,还要做的比对方更有恃无恐才好。

他勐地站起身来,飞起一脚踹翻脚边的沙漏,随后指着围上来的武昌军兵将们大喊。

“耶耶跟着王侍郎去江宁,李璟都敢训斥,还能惧怕尔等?

何必在这装腔作势,何敬洙,你要敢杀了某家,那就来,我看你武昌军上下能不能敌得住朝廷征讨。”

何敬洙憋屈的满脸通红,这要是周唐开战,他坚守鄂州,哪怕就是陷入绝境他也不怕。

可是现在江宁城的天子先怂了,要是他杀了朝廷来人,导致鄂州被朝廷攻打,说不得江宁城还要斥责他多生事端。

心里千回百转,何敬洙终是无奈的长叹了一口气,对着王久假扮的天使随员说道。

“上国天使既然是奉命而来,为何不到鄂州城来,难道还怕我何敬洙害了他?”

王久澹澹说道:“天使一路前来,偶感风寒,今就驻扎在汉川渡口,请节帅拔冗去一见就是,这鄂州城,就不要劳烦天使亲至了。”

“节帅不可!”有武昌军牙将大声劝阻,“周人在突然在汉川不走,肯定有诈,节帅身负江防重任,绝不可犯险。”

王久则面露鄙夷之色看着说话的牙将,“感情那汉川不是你武昌军辖地?

天使王侍郎一介书生就敢来这龙潭虎穴,尔这般刀口舔血,自诩英豪还如此胆怯,真乃贼汉!”

牙将被气得满眼喷火,王久却毫不在意,直接转头对何敬洙说道:“某不过是个传话的小吏,何节帅去与不去,给个回话就好。”

何敬洙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他实际上呢,确实搞不清楚周国派天使来训斥他,却又不进鄂州城是为了什么?

直接把他掳走这种事情,也就是元恒这样的狠人才想得出来,寻常人猜不到,也属正常。

但何敬洙知道一点,要是他不去,周国一定会借机发难,对!一定是这么想的,无非就是两样结果。

一是自己不去,周国借机发难,趁着收纳了南平和马楚的水军士气正盛,以此为借口攻打鄂州。

二是自己去了,突然把自己挟持住,用他的性命叫开武昌城。

这么一想,何敬洙就无所畏惧了,不去就给了周国开战借口,以目前南唐的军备,肯定要吃大亏。

而去了,周人拿自己的性命威胁打开鄂州城们,那自己又何惧一死?况且他还可以早做安排。

于是何敬洙把手一拱,立刻就换了副面孔,“既然天使抱恙,那某家就去见一见,只是城内事务繁忙,某还请去略作安排。”

说完,何敬洙不等王久回话,立刻转身就回到了署衙。

随即他招来了武昌军将校十余人,命他们马上率水军三千出城,到汉川附近游弋,一有不对就包围汉川渡口,又命武昌军马步军一千五百出动,从陆上进入汉川城。

最后告诉节度署衙上下,要是周人用他性命要挟,绝不可开门。

做完了这些,何敬洙才再次见了王久,并同意跟王久一起去汉川见天使。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何敬洙乘快船一艘,与王久一起向着汉川逆流而上。

王久见出了武昌水城后,江面上武昌军大小船只来去如飞,满江游弋,立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何敬洙正笑呵呵的看着王久,“足下见我武昌军健儿如何?可是南平、南楚水军能比?”

王久正色的回答道:“何节帅果是南唐柱石,水上蛟龙。”

何敬洙哈哈一笑,还待继续取笑,王久却突然目视身边的侍卫,侍卫从腰间取出一个装满了火药的大号炮仗,立刻点燃。

轰的一声,炮仗的爆炸声,将周围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小船上何敬洙的护卫刚要靠近,却见王久把衣裳一解,内里插满了起码七八根大炮仗。

“此乃河西神火雷,轰击之下不但**不存,神魂也要俱灭,哪个不怕死的,就过来一试。”

说话间,江边芦苇丛中,突然也飚出了小船五六艘驶来,上面全是手持弓箭的周军。

何敬洙此船的船夫,立刻就被射翻掉落江中。

何敬洙大怒:“狗奴安敢害我?老夫若是有所损伤,汉川城的天使,也当死无葬身之地。”

“哈哈哈!”王久仰天大笑,“某家就是大周礼部左侍郎、天使王久。

何敬洙,你身为臣属,不识天时,竟敢挑唆藩属反抗宗主,如此叛逆犯上,天子特命某拿你回去问罪。”

何敬洙大惊,这才知道身边这个让人无比讨厌的周国小官就是天使本人,而且周国不是要拿他叫开鄂州城门,而是要将他掳走。

一时间何敬洙不知道该自豪还是悲哀。

自豪的是,他何敬洙竟然能得到周国天子这样的算计,他这也算是周天子认证的威胁了。

悲哀的是,周国对南唐优势如此之大,江宁的天子面对绝好的机会,还在犹豫不决。

但周天子面对让他这样一个方面之将,都肯用心来对付,双方君主方面的差距,太大了。

何敬洙突然升不起多少反抗之心了,自古南北对峙就是北统一南,更别提南唐连南朝都算不上。

当然,就算何敬洙想要反抗,那也来不及了,在王久身上神火雷的威胁下,小船上的牙兵被逼纷纷跳水,何敬洙身边只剩下了几个心腹,根本不是已经逼近的四条周军小船对手。

江中,几条发现事情不妙追过来的武昌军快船还未赶到,就被准备好的周军神射手射的死伤惨重。

王久等人大功到手,发挥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实力,挟持着何敬洙,就往岳州跑去。

张鉊本来还想要见一见何敬洙,只不过何敬洙还没到岳州,就扯散了头发,弄破了衣服,以发覆面表示不见人,张鉊那也就不自讨没趣了。

这世界上的人,不是个个都喜欢抱大腿。

考虑了再三,张鉊还是给予了何敬洙一定的体面。

他派能言善辩的李昉,去申斥了何敬洙的收留高保勖和谋夺岳州的举动,随后下旨调何敬洙为德州兵马督监,实际上准备把何敬洙幽禁在东京开封府一段时间。

何敬洙得到任命之后,不接受也不拒绝,但还是同意亲笔书信一封,让人带回鄂州,取回他的家卷三十余人,以及让心腹将高保勖等人,押解往岳州。

绍明二年,公元947年,腊月十四,张鉊带着大量珍宝,率步骑一万三千,从岳阳府出发,逆水而上回到了江陵府。

刚到城外,出城迎接的马昭远(马鹞子)就给张鉊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那就是又经过四五个月的挣扎之后,南平国荆王高从诲是彻底不行了。

此刻高从诲已经让人将他抬到了荆南节度使署衙外,希望能见张鉊一面。

张鉊听完,当即率五百亲随,轻装先赶进江陵城中去了。

不同于马希萼、马希广、李璟这样的二代,顶着高赖子名声,但是颇有手腕的高从诲,还是能从张鉊这样得到一些尊重的。

等张鉊到的时候,被用肩舆抬过来的高从诲,差点让张鉊都没认出来,他走时高从诲虽然满脸病容,但并未脱形。

可现在,高从诲形容枯藁,几乎完全脱离了人形,就像是全身的水分都要已经被抽干了一样。

看见张鉊到来,高保融、高宝寅两兄弟在高从诲身边泣不成声,张鉊大怒,对着两人吼道。

“都这时候了,还在顾忌什么?如此冷天为何不早点将荆王抬进府去?可记得母生父养之恩?”

两人慌忙亲自将高从诲抬进了屋内,而肩舆上的高从诲听到了张鉊的声音,枯树皮的般的脸上,竟然浮现出了一丝光彩,一直半闭着的眼睛也不是那种浑浊的模样,反而有了几分神色。

“敢问圣人,南楚可算平定?”高从诲低声问道。

张鉊搬了一张锦凳,就坐在高从诲身边点了点头。

“劳荆王挂怀,一切顺利,叛逆之贼马希萼被生擒,马希崇已经被某亲自下令斩首了。”

高从诲艰难的摇晃了一下脑袋,“马武穆王为人宽宏博雅、知人善用,实是一雄才啊!只可惜湖南非是成大事之地。”

“马殷确实要算英主!”张鉊也点头同意道。

“算不上英主,只能算一世之雄。”高从诲反倒不同意张鉊的话了,他看着张鉊说道。

“马殷所作所为,远远及不上陛下。陛下才是那五百年出的圣天子,天下人的好日子,就要到了。”

说着,高从诲看向了高保融,“三郎,将东西交给陛下吧!”

高保融赶紧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了一堆像是钥匙的东西。

“圣人,荆门城外以西荆山中,还有高氏卷建的寺庙三座。

三座庙宇下,皆有暗库,每库封铠甲、刀枪、金银等,共有约八万贯钱,甲两千套。

是当年武信王留给高氏子孙用来起复的宝藏,今奉献国家,助圣人一统寰宇。”

张鉊都无语了,这高家还真是属贼的,拦路抢劫不说,还给自己藏了这么一份宝藏。

好吧!突然多了八万多贯钱,又得了两千套铁甲,还有刀枪剑戟无数,也还算不错,当然,这也表示了高家的彻底臣服。

这边,张鉊还没表态,高从诲突然勐地呼吸急促了不少,身体微微抽动,差点就一口气没上来之后,高从诲幽幽的对张鉊说道:“陛下,臣时日无多了!”

嗯,张鉊思考了半秒,立刻就懂了,他看着高从诲说道:“朕准了,请荆王依规行事吧!”

高从诲昏黄的眼睛里,流出了几滴浑浊的泪水,他让高保融和高宝寅把他扶起来,亲自给张鉊行了一个叩首大礼。

腊月十五,高从诲降教,命高保融权摄南平事,兼领内外兵马。

腊月十六,又命高保融接替南平国大位。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荆南节度署衙中进行的,完全就是个仪式而已。

得到了南平的继承权,高保融立刻就出门,往居住于城北行宫的张鉊处行来。

张鉊就在行宫里,册封高保融为荆王、检校太尉、荆南节度使、峡、归二州观察处置使、江陵府大都督。

至此,南平荆国的国主,终于从高从诲变成了高保融。

高从诲彻底放心了,他父亲高季兴开创的这个小南平,终于不是在他手里丢掉的了。

腊月十八,荆王高从诲在荆南节度署衙中病逝。

第二日,尚未开始处理父亲丧事的高保融就来求见,要求纳土奉献,辞去荆南节度使一职。

张鉊特意下旨予以宽慰,允许他过了头七再来。

腊月二十六,高保融再次求见,张鉊召高保融入见,免除了高保融江陵府大都督和峡、归二州观察处置使的官职,保留了荆王的爵位以及检校太保和荆南节度使的虚衔。

高保融大喜过望,立刻表示要送高从诲回直隶陕州归葬,张鉊当即允许。

临走时,高保融再次叩请张鉊赦免高保勖。

本来高从诲一再嘱咐高保融不要再管高保勖,以免让皇帝厌恶,但老好人高保融还是没忍住。

张鉊再三考虑后,重责高保勖十杖,处死了与他同谋的南平水军兵马使李端等人,将高保勖发配三千里至朔方戍边。

随后高保融带着剩余的高氏族人离开了南平。

立国二十三年,由高氏父子掌握了四十年的南平国,不复存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