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669章 君与臣

第669章 君与臣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9 20:49:47

张贤瑀再次回到了凉州,对于这座城市,他是非常熟悉的,毕竟年少的时光中,大部分都是在凉州渡过的。

只不过对于裴远,他就有些陌生了,实际上在这之前,张贤瑀压根就没见过裴远。

倒是裴家大娘子,张贤瑀还有些熟悉,他们一起在永训宫中的学堂中一起读过书。

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飘过,来人身着男装头上还带着幞头,骑着一匹神骏的白马,看起来英姿飒爽,颇有盛唐气象。

张贤瑀一眼就认出来人是谁了,正是裴远的长女,裴大娘子。

“胖墩儿,你都长这么高了?也没那么胖,终于有点男儿气质了。”

张贤瑀难过的闭上了眼睛,胖墩儿这个本不是这个时代的词,出现在这个时代,还得托了他父亲绍明天子的福。

自从张鉊叫张贤瑀胖墩儿后,这个词,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

裴大娘子又上上下下审视了张贤瑀一番,直到后面的承天凉州府判官薛归忠干咳了一声,方才显得稍微有那么点不好意思的退后。

她这么看是有原因的,因为裴大娘子是知道张贤瑀来干啥的。

张鉊当然不可能真的让张贤瑀这个毛头小子自己去提婚事的事情,早就让河西行省按察使沉知海,去跟裴远交谈过了。

沉知海出身凉州六谷部的阳妃谷部,是拿得出来族谱的陇右汉将后人。

沉家虽然没出多少大才,儿子沉念般也不过才一府府尹。

但沉家和赵家作为六谷部中的汉人部族,一直是张鉊统合凉兰六谷部的关键角色,在河西声望卓着,是裴远治理以承天凉州府为中心之大河西最得力的助手。

由沉家的当家人沉知海去向裴远提亲事,是最为恰当的。

而裴远对于子女的教育,又极具大唐风格,加上承天凉州府的地理位置和民俗风情,因此造就了裴大娘子风风火火,敢爱敢恨,巾帼不让须眉的性格。

出发来迎接张贤瑀时,裴远早就跟裴大娘子说了此事,所以裴大娘子才会用观察未来夫君的目光观察张贤瑀。

结果让她很满意,张贤瑀的母亲阿依古丽虽然不是很受宠,但那是因为身体问题,并不是不漂亮,相反是个相当美丽的回鹘小娘。

张鉊虽然称不上帅,但至少也有平均水平,这就保证了张贤瑀不可能长得太丑。

加上张贤瑀这些年逐渐长开了,身体也愈显强壮,没了幼时的胖乎乎,当然能让裴大娘子满意。

只是张贤瑀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失望,裴大娘子英气十足,但长相只能说差强人意。

这是必然的,大娘子是裴远昔年还没发达时就有的女儿,当时裴远混的极不如意,当然也找不到什么美人做妻,裴大娘子自然在相貌上,也不会有太多出彩的地方。

唯一能称得上是幸运的地方,就是裴大娘子没随了裴远那双细长妖异的眼睛,不然就会破坏了唯一能称道的英气。

不过张贤瑀也没把这当回事,别说裴大娘子相貌还说的过去,就是丑的跟嫫母无盐一般也无所谓。

只要她是裴远的女儿,能有嫫母无盐三成的能力,就足以掩盖任何相貌上的缺点了。

“臣,承天凉州府判官、凉州府兵马督监薛归忠见过二郎君!”

新龟兹城出身东归派,普遍在张周混的不算很好。

因为他们毕竟东躲西藏了好些年,族人的教育虽然尽力维持,但水平不可能很高,加上时刻面临生存的危机,武力也差了点。

所以虽然听着安西军后裔加东归派的名头很响,但是没出过什么名臣大将,只是像薛归忠这样的中下级文官武将极多。

张贤瑀能跟裴大娘子谈笑,但是对于薛归忠,可不敢托大,他赶紧快快走了两步,将准备一礼到地的薛归忠给把住。

“三叔,你可不能这样,要是受了你这一礼,回头圣人能把小侄的腿给打折。”

一句话就把薛归忠给说的喜笑颜开,他也把着张贤瑀的胳膊笑着说道。

“二郎君真是长大了!请随臣入城吧,郡公就在城中等你呢。”

张贤瑀的到来,让凉州府的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因为大家都知道,圣人就要去敦煌为令公大王曹议金扶棺归乡了,他们都以为张贤瑀是来打前站的。

因此各种宴请、吹捧,展示自家实力甚至送女上门的都有。

裴远只当没有看见,更没有去阻止,直到张贤瑀直接让小黑熊张烈朝在门外挡驾,所有人都不见,所有礼物都不收之后,裴远才决定正式跟张贤瑀好好谈谈。

因为这证明了张贤瑀是个有逼数的皇子,不然就张贤瑀这个不上不下的地位,心里对自己的定位没数的话,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女儿裴大娘子倒是很高兴,他母亲四年前去世后,父亲裴远又续娶了正妻。

她这继母出身沙州阴氏,与蔡国公阴正奇(阴鹞子)是没出五服的堂兄妹。

同时绍明天子的祖母,正是她继母阴氏的嫡亲姑祖母。

地位摆在这里的,虽然继母跟她没什么冲突,但还是有些看不起她这乡下妇人的女儿。

裴大娘子表面英气十足,实际上是为了掩盖内心的不安。

但最近继母对她的态度,突然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用说,只有因为她即将成为圣人儿媳这一个原因。

所以张贤瑀还没到,裴大娘子就已经不停在裴远身边晃来晃去,还破天荒的穿上了襦裙、花了花钿,点了腮红。

裴远看着自己亭亭玉立的女儿,哑然失笑了片刻。

“女大不中留啊!这才见几面,魂都丢了!”

裴大娘子稍微害羞了一下,随后脸色就恢复如常了,随后看着裴远问道:“耶耶不为女儿高兴吗,怎么反倒有些愁眉不展的?”

裴远沉默了片刻,他与张圣人之间,可以说心意相通,因为两人都是一类人,他裴远既可以说是元从重臣,又是第一个投靠张鉊的中原文士。

在张鉊进军中原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这些年久在边镇,与皇帝之间缺少了当面的沟通。

加上他虽是元从,但一不是元从派,二不是东归派,凉兰六谷派好像也算不上,同时中原的文臣武将也不把他裴远当成中原人,而是视为凉州来的从龙功臣。

这就导致了裴远虽然位高权重,但却成了孤臣,与张鉊之间,极度缺少沟通的渠道。

距离会产生美,也会产生疏远。

偏偏裴远在凉州的镇守工作,又容不得他思前想后,多方顾虑,他只有摆出强硬的姿态,才能压制住这河西遍地的从龙功臣和皇亲国戚,从而完成张鉊给他建设好大河西的任务。

这些年,明里暗里到张鉊那里告裴远状的人可不少,虽然都被张鉊给压了下来,但天知道,皇帝对他这种无上限的信任,能维持到什么时候。

裴远也知道张鉊要他去干什么,更知道这件事情的凶险程度。

万一圣人顶不住来自佛门及各方的压力,他裴远搞不好就要搭上全家的性命了。

其凶险程度,可以说也就比历史上的晁错为汉景帝削藩稍微轻那么一点。

裴远在此刻,心里甚至已经起了辞官归乡避祸的念头,但心里又实在不甘,也觉得对不起皇帝的信任。

可以说,到了这时,他仍然还有些犹豫。

张贤瑀很快就到了,他跟裴大娘子两个年轻人相视一望,两人脸上都浮现出了甜甜的笑容。

裴远一看,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了,他重重的咳嗽了一声,裴大娘子立刻闪人不见,张贤瑀则赶紧口称伯父,抢先给裴远施礼了起来。

两人的谈话没有第三人在场,张贤瑀对裴远有些不熟悉,裴远则因为还在考虑值不值得就为了这么个不太受宠,没有背景的皇子就下下大注,因此气氛有点尴尬。

直到谈到了未来,两人的谈话才稍微有那么点翁婿的意思。

“二郎君日后要去怛罗斯?”裴远低声问道。

对于就在河西的他来说,并未像中原人那样,把河中视为绝境天涯,虽然确实远,但远也有远的好处。

别人都觉得张贤瑀的身份尊贵异常,但裴远不这么认为。

圣人年富力强,现在一直在打仗都有六子九女了,要是天下一统后,谁知道会不会像大朝顺宗那样有五十个子女。

到时候没什么背景的张贤瑀留在中土,很难说能有多高的地位。

而去了河中就不一样了,夏君夷民之下,就是百万人口的大国国王也做得,自己的女儿也有成为王后的能力。

张贤瑀当然不知道裴远已经在心里想了这么多,他低声回答道。

“夏君夷民,是大人的夙愿,某自河中来,再回河中去为我大周开疆拓土,也是应有之义。”

裴远澹澹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你应该娶碎叶郭家的女儿,或者娶你那半个外祖李国守的孙女。”

张贤瑀看着裴远,举起酒杯向他请酒,两人对饮一杯后,才开口说道:“夏君夷民,谁是君谁是臣,自然要弄的清清楚楚。

碎叶郭家已经信了大秦法,愿意东归的都已经东归,剩下的人是不是还能做炎黄贵胃,还要看他们的表现,可为援,不可为依靠。

至于我那外祖和舅舅们,尚不知天时啊!但愿小侄能拯救走入歧途的他们。”

刚才裴远说让他娶郭家女的时候,张贤瑀看着屏风后面似有人影晃动,顿时心里透亮。

裴远也很惊讶张贤瑀这个年纪,能对河中局势有这份认识。

“可是不依靠碎叶郭家和怛罗斯李家,你又要如何在河中立足呢?”裴远抛出了让他最感兴趣的问题。

张贤瑀对着裴远,极为熟练的捏了个几个法印,捏法印的同时,嘴里还唱念起了无上天度厄解释本源经。

唱念完毕,张贤瑀脸色肃然的说道:“山川异域,万般皆不足恃,唯有六法宗可为倚仗。

某是无上天的血脉,难道还做不得一任法王吗?”

裴远此时也正视起了面前的年轻人,身在河西,他当然知道六法宗的威力,不过他还是摇了摇头。

“六法宗非是万能,且与我华夏道统相悖,完全倚仗六法宗,那就不是夏君夷民,而是变夏为夷了。”

“白郡公与交城伯正在草原为圣人整理秩序,六法宗在草原上的传播,有我张家数十位大德舍生忘死不辞辛劳的传播已将大成。

圣人欲在草原上设立十二万户,若是能得到乃蛮、尹丽等万户中之一伴随西去,六法宗就可以是万能的了。”

裴远不得不承认,绍明天子张圣人真是个怪人,在此之前,中原王朝的皇帝,从来没有哪个是中原还未统一,但是草原已经快整合的差不多了的。

而且这还挺有用,因为要拿下河中乃至波斯,光靠汉人根本不可能,必须要靠草原上的武装牧民。

现在张圣人以六法宗为纽带,十二万户为规矩,河中乃至波斯的好日子为诱饵,确实有了驱动大漠南北的能力。

想了想,裴远提醒道:“若是如此,尚缺一股汉地势力的帮助才能夏君夷民。”

张贤瑀闻言站了起来,对着裴远一揖到地,“这汉地势力,不正应在哥哥身上吗?”

‘伊呀!’有人轻轻的惊呼了出声,紧接着裴大娘子直接从屏风后面出来了,眼里闪着希冀的光芒看着裴远。

哥哥?你干脆喊岳父得了。

裴远站起身来,他一辈子都算计别人,但这次终于被个小子给算计了。

刚来不过三四天,就把他女儿的魂给勾走了,当然,还用一个小小畅想,也让裴远心中起了波澜。

他生平最懊悔的,就是当年没能到沙州,然后跟着张鉊一路西去扬威异域,现在张贤瑀,算是间接给了他一个填补遗憾的机会。

“怛罗斯太小了,某家立刻写奏疏,当为二郎求得大宛之地。”

大宛就是塔什干,挨着被于阗控制的宁远(费尔干纳盆地),既有依靠又富庶,能立一个大国了。

张贤瑀大喜,立刻就要弯腰下拜,裴远也没阻止,而是生受了张贤瑀一拜,从这时候起,两人的翁婿身份,就算定了下来。

拜完,张贤瑀才从怀中掏出了一份书信,“此乃圣人给哥哥的书信。”

裴远赶紧双手接过举到头顶,随后才拆开,只看了几句,他就呆住了,看着张贤瑀说道:“犬子何德何能,怎堪配常乐公主?”

本来张鉊和曹延禧的嫡长女常乐公主张祺楠,是要配给李圣天嫡孙的,但是现在两家都没再提了。

因为张鉊虽然称呼曹元猩为妗娘,但实际上两人是有血缘关系的表姐弟,反倒是张鉊和李圣天没有血缘关系。

如果不从张鉊嫡母慈佑太后这里论,而从曹元猩这里论的话,李圣天的长子李从德,根本不是张鉊的表兄,而是张鉊的表侄子,还是有血缘关系的表侄。

那么李圣天的孙子,也就是张鉊的侄孙子。

把女儿嫁给侄孙子,虽然隔了好几重关系,在河西和安西,问题不大,但张鉊当了天下至尊,还举起了儒家的旗帜,就很不合适了。

张鉊提出过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于阗换个非曹元猩所出的王子来联姻,但曹元猩直接都给否了。

她宁愿不跟皇室联姻,也不想于阗六个王子中非她所出的能娶到皇帝的嫡长女。

张贤瑀和裴远都是知道这事的,这些年关于常乐公主的婚事,可谓天下侧目。

南唐国主李璟更是连续上书十余次,礼物送了快十万贯,四处打点能说得上话的人,想为他的长子李弘冀,求娶张鉊嫡长女常乐公主。

张贤瑀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这会他可以不说话。

果然裴远继续看下去,张圣人回忆了两人的点点滴滴,直言对不起裴远,让他久在边荒。

但天下未定,只能苦了他这个心腹重臣,最后还承诺,翌日图画功臣像,裴远必然在最前列。

“圣人恩比天高,裴玉英此生是难以报答了。只愿生生世世,永远追随圣人!”

裴远大哭,向着长安的方向三跪九叩,拜伏在地。

灭佛工具人,终于上线。

与此几乎同时,孟蜀皇宫中,一场血腥的变乱刚刚结束。

孟昶假托找中书侍郎,同门下平章事、遂州武信军节度使张业询问兵事为借口,将张业与其子张继昭,召回成都府诏对。

张业父子不知是假,大意回到成都府,刚一进皇宫,就被孟昶命宫中武士乱刀砍死。

随后孟昶令老将石頵领禁军左匡圣都赶往遂州,将张业父子的党羽全部杀光。

周蜀尚未开打,孟昶先以狠辣的手段杀了数千人,显示出了绝不同于十几年后的果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