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780章 自古艰难唯一死

第780章 自古艰难唯一死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3:34:20

绍明四年,公元949年,十月二十五,南唐寿州清淮军节度使刘仁瞻,于节度署衙自尽殉国。

消息传开,清淮军二十余位将校一同自尽,为他们所守护的寿州与南唐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刘仁瞻死前,还命人出城赍书张鉊,请绍明天子不要因为他一人的罪责,牵连清淮军上下和寿州百姓。

卯时末,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到被火炮轰烂的寿州北门时,南唐寿州清淮军监军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衙内兵马使刘仁瞻次子刘崇谅等,手捧寿州清淮军大印等,到北门外请降。

张鉊听说刘仁瞻自杀殉国之后,也是长叹一声,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平心而论,刘仁瞻一直处心积虑对抗他,虽然没造成多大的损害,但是扰的濠泗二州一直动荡不安,张鉊是有些恨的。

但同时,张鉊又不得不承认,刘仁瞻就是一个标准的,毫无私心的忠臣。

“刘守惠虽然与我为敌,但终是一忠节纯臣,惜乎不能为我所用啊!”

张鉊感叹了一句,本来他是准备让人拿着刘仁瞻的甲胃去送给李璟的,但此时也有些下不了手了。

我张圣人收了金印,然后又递给了刘仁瞻的次子刘崇谅,“汝父既然不愿做我大周的臣子,吾也不勉强他。

你拿着这枚金印,骑我军中天马赶往江宁府吧,把这个交给李璟,让他追赠封爵,议论谥号,给汝父亲该得的荣耀。”

这就是属于天赋了,很少有人能在这些方面,如我张圣人这样想的周到的。

刘崇谅伏地大哭,千恩万谢的叩拜张鉊,随后接过金印,准备去江宁府了。

张鉊突然也有些意兴珊,就在寿州北门外踟躇了片刻,随后对杨继业说道:“刘守惠是个忠臣,身后事要安排好,我儿就代替吾前去吊唁吧。”

随后张鉊对身后的李谷说道:“李卿就是淮南人,且协助杨继业安抚寿州上下。

清淮军即日起解散,另在此地建一禁军,取忠节纯臣之意,名为忠节镇吧。”

南唐,江宁府,紫微宫中。

刘崇谅带着刘仁瞻的血衣和金印抵达了李璟面前,李璟虽然也不满刘仁瞻总是在淮南挑衅,但此刻见到刘仁瞻的血衣,还是悲从心来,这位南唐国主以手锤桉,哭倒在地。

朝中众臣也跟着低低啜泣了起来,上下一片愁云惨澹。

李璟虽然哭倒在地,但也还是在观察着群臣的举动。

眼见大部分人都不过是装模作样,少数几人叫着要报血仇,但根本提不出一点有用的建议,心灰意冷下,干脆就借着刘仁瞻的死讯,又遁回了后宫之中。

内宫,王后钟氏拉着凌氏等后妃,将李璟长子李弘冀,次子李弘茂、六子李从嘉、七子李从善等都带了过来。

李璟诸子中,李弘冀今年已经十六岁,长得非常强壮,平素沉默寡言,但一谈到兵事,却滔滔不绝,去年出镇润州镇海军,颇得兵将拥戴。

次子李弘茂只比李弘冀小几个月,精擅骑射与槊法,喜好诗文,颇有风范。

六子李从嘉一目重童,今年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在诗画一道上,已经有了相当功底。

李璟对这三个儿子,都非常喜爱,女儿之中,则独爱今年七岁的永宁公主。

而这位公主,也有一段对她来说堪称苦难,对后人来说,却相当传奇的经历。

据说历史上李煜投降后,车神赵二哥强纳已经三十余岁的永宁公主,结果在北上争夺燕云的时候,赵二哥屁股中箭,将永宁公主丢在了幽州城外。

永宁公主被辽军俘虏之后,又被辽圣宗看上,封为芳仪。

李璟一看这阵势,其实就猜到王后钟氏要说什么了,他长叹一声。

钟氏却一反常态,着素衣,命凌氏等奏乐相合,凄声唱曰。

“督护初征时,农亦恶闻许。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闻欢去北征,相送直渎浦。只有泪可出,无复情可吐!”

凌氏也在后面跟着深深哀切低唱,“丁都护,丁都护。”

这首舞曲,名唤《都护》,讲的是东晋末,后来的宋高祖刘裕长女婿,振威将军徐逵之在征讨司马休之的时候,被司马休之部下鲁轨所杀。

刘裕令心腹卫士督护丁旿为徐逵之收尸,不擅言辞的丁旿,面对一身缟素的刘裕长女刘兴弟,更不忍说徐逵之在战场上身首异处的惨事。

只有刘兴弟问一句,他才勉强答一句,刘兴弟心痛丈夫战死,见不到尸身,心中悲切,只得掩面不断呼唤:“丁督护啊!丁都护!”

声音哀切凄婉,多少伤心苦痛,尽在不言中。

后来时人以永兴公主刘兴弟的声声哀叹,做《都护》曲。

唐时诗仙李太白重做了丁都护歌,但钟氏所唱,还是刘宋时期声声凄切的都护曲,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钟氏与李璟,夫妻非常恩爱,是以她深知,对李璟这样的文艺青年应该用什么来劝。

这首丁都护如此不吉利,李璟却被唱的泪流满面,他以箸击碗,跟着唱到:“愿得生生世,不落帝王家,得以与卿卿,泛舟江湖间。”

儿女见父母这样,哪怕是素来沉默寡言的李弘冀,也不禁潸然泪下。

钟氏也哭倒在地,手举张鉊生母慈圣皇太后亲笔所写,嫡母慈佑皇太后共同用印的书信呈给李璟。

“大郎,慈圣太后与慈佑太后共同给奴回信了,两位太后共同承诺,纳土奉献后,她们将共同保我一家平安富贵。

慈佑太后还说,大郎要是还不放心,可认她为姑母。”

李璟这是才想起,绍明天子的嫡母慈佑太后李氏,出自于阗王室尉迟家,赐姓李,说起来比他这个自称的大唐皇室后裔,还要正宗那么一点点。

要是认了慈佑太后为姑母,王后钟氏又称慈圣太后为阿娘,或许还可以拜为义母,全家的性命应当是有保障了,应该也不用担心去了东京开封府就被羞辱。

得到了这些条件,李璟心里其实已经松动,这几月来,张鉊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李璟都记不清自己多久没有好好欣赏一场歌舞,与冯延己等诗词唱和饮酒,建一个大大的园林游玩了。

恰在此时,拥有禁宫行走之权的李景遂和李景达闯了进来,连侍卫的呼喊都不顾了。

李璟见他两联袂而来,心里顿时就升起了一阵不祥的感觉。

果然,李景遂和李景达两人刚到,就噗通一声栽倒子在了地上,李景达看着李璟急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兄长,某刚收到江都周奉义兄弟密信,朝廷李卫公已经亲率八千铁骑到达江都府北二十里处,前军先锋将潘美已经入了江都府,江都府尹周宗以下文武官员,打开大门献城了。”

李璟不由得一阵天旋地转,但事情还没完,李景遂哭着说道:“静海制置院制置使来报,吴越国王钱弘俶亲率水师两万,战舰四百艘到达胡豆洲以南,不日就将扬帆西进。”

此时的长江入海口跟后世不太一样,南通还是一个岛屿,海门、启东等地还没有出现。

胡豆洲就在后世的南通附近,钱越舰队已经到了入海口,肯定是在等西北风稍小,然后逆流而上,只需要几天就等到达江宁府。

钟氏一听,急的双脚跳,她抱住李璟的大腿大哭,“大郎,此时纳土还来得及,真要等到兵临城下,请即刻杀奴与凌氏,永宁、永嘉等,免受亡国侮辱。”

李璟一听,心如刀割,亡国之后他的妻女会遭受怎样的厄运,只要想一想,就让李璟痛苦的直打颤。

此时他倚靠着殿内圆柱,身上一国之主的威风尽失,悲痛中仰头闭目大哭:“璟不能守祭祀,亦不能死社稷,愧对父祖披荆斩棘啊!”

李景遂、李景达等,上前与李璟抱头痛哭。

唯有长子李弘冀霍然起身,“大家,请给儿节制兵马的全权,咱们还有禁军、镇军两万,拒江而守未必就不能保存社稷。

就算不能保存,咱们父子就殉了这国又如何!”

李璟眼泪花花的摇了摇头,李弘冀不这么说还好,他这么一说,李璟更决定投降了,要是他有死社稷的勇气,时局也不会如此。

“我儿英雄,且保存性命,日后为新朝效力吧!”说完,李璟看着李景达。

“还得四郎轻装出城渡江,去报卫公,就说某李璟愿意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