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811章 唯祖先之乡 以解我忧

第811章 唯祖先之乡 以解我忧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3:34:20

赤旺徐赞得意的坐在马车里面,什么祖宗基业没了,什么屈辱,什么耻辱,他完全没感觉到,呃,或者说叫完全不在乎。

周围的几个吐蕃武士还有点义愤填膺,因为在承天凉州府,赞普竟然真的去称呼那个白发老妪为姑祖母。

这实在是天大的耻辱,赞普怎么能这样呢?

马车内,顶级四川竹凉席铺在地上,中间一个青铜做的精美宝盆中,放着用来降温的冰块。

冰块四周,点缀着天南地北的鲜果,岭南的荔枝,四川的李子,河北的梨子,直隶的樱桃,北庭的蜜瓜。

在季节,不在季节的,都能随时有供应。

赞普的侍女用小刀噗呲、噗呲的将盆中冰块刨成了小碎块,随后放入一个大金杯中,再倒入甜度很高的哈密白葡萄酒、顶级冰糖熬成的糖浆以及鲜羊奶。

这些东西不多不少,刚好能淹没金杯中细小的冰块碎屑,最后再插上一个用来辅助食用的长柄银勺,一大杯类似后世刨冰的玩意就做好了。

**(赞普正妻)赶紧一把夺过去,随后配着切细碎的西州蜜瓜,吭哧吭哧就将这一大杯给消灭了个干净。

鲜羊乳配上顶级的甜酒和糖浆,味道哪怕在后世,都是极为不错的甜食,更别提在这个时代了。

不过赞普赤旺徐赞不爱这个,他和一起在马车内的胞弟普提热轧,拿起了早就冰镇好的银色酒壶。

酒壶中装着最顶级的于阗紫酒,曾经赞普做梦也想喝,但喝不到的美酒。

两人也不用侍女伺候,亲自动手,你一杯我一杯,配合着几碟干果和肉脯,很快就喝的晕晕乎乎的。

普提热轧仿佛喝得有些多了似的摇晃了两下,随后靠近了赤旺徐赞一些,“兄长,我观这大周,富庶堪比昔日大唐啊!

自从过了湟水府,这一路而来,不管是承天凉州府还是兰州、陇西、天水,都是人口众多,勇士不胜数的宝地。

这都还没进关中,要是进了关中,那还得了!”

**此时也吃完了那一大碗鲜奶糖浆刨冰,赞同的点了点头,“圣人舅父对咱也不错啊!

在逻些时,鲁悔家那些狗奴一年才给八百贯,咱们二百多人要吃要喝,每年不是卖些宫中金银器,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如今这些美酒鲜果享用。”

赤旺徐赞眯了眯眼睛,他到也真不是什么没心没肺没见识的家伙,不然也不能在那么凶险逻些,玩鸡蛋上跳舞的活,还一跳就是十几年从未失过手。

但恰恰就是他是赞普家族这一二百年来最为聪明的人,才让他清楚的意识到了,这逻些城的赞普位置,迟早会成为埋葬他的坟墓。

当此时,光是赞普家的分支就有阿里王系、亚泽王系、雅隆觉阿王系,加上赤旺徐赞这一系自认为正统的拉萨王系,这就足足四个王系了。

且这是个大的王系,他们之下还有好多个支系,什么上衮三王、下部三德之类的一大堆。

同时,青塘高原中的宗教斗争也很激烈,苯教各个派系,佛教几个分支,高原下的六法宗。还有几十上百家封建主,想想都让他头大。

这么复杂的局面,作为居于逻些布达拉宫的拉萨王系赞普,简直就是最耀眼的那个活靶子。

不管是哪一系、哪一教壮大,首先想的就是要进入逻些,搞定他们。

“舅父就舅父吧,反正咱们祖上墀松赞(松赞干布)那样的英雄都称中原为阿舅,这不算什么。”说着赤旺徐赞轻轻舒了口气。

“我看舅父天子雄心万丈,他要安定高原,超越大朝太宗文皇帝,就肯定有用得着我们的时候。

其人也不是好杀之主,咱们听话点,不但自己能日日饮这甘醇美酒,子孙也可富贵延绵。

我看噶尔家,就在中原过得不错,要留在吐蕃,早不知道养肥了哪只苍鹰了,安能有如今的风光。”

普提热轧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神色,他再次靠近了赞普赤旺徐赞一点。

“兄长能如此想,阿弟我也能跟着富贵一生了,不过若要做到万全,还是应该把多杰他们从身边赶走。

我看他们这一路来,多有愤愤不平之意,恐怕日后心生怨怼,危及到咱们。

自古以来,多少本想富贵度日的献土之王,最后却被不识时务的手下,牵连着逼上了造反的毁灭之路。”

多杰等百余人,是赤旺徐赞的随身侍卫,虽然经过了平民变乱的影响,但赞普家毕竟是这个大帝国的缔造者,还是有一些忠臣的。

多杰等人,就是这一路来跟随赤旺徐赞从高原上下来,是吐蕃赞普这个曾经光芒四射称号,最后的忠臣了,自备狗粮也在所不惜的那种。

赤旺徐赞胸膛起伏了几下,这百余人,可是他最后能控制的武装了,交出了这些人,那就真成了失去所有防护的羔羊。

呃....不对!赤旺徐赞又突然想到,这百余人好像也起不到多少作用,中原天子要杀他,照样还是跑不掉。

“阿弟不会是想让我杀掉多杰他们吧?”赤旺徐赞低声问道。

普提热轧有些慌乱的扯了扯衣角,“不会,不会!中原的天子舅父最爱勇士,让多杰他们转而为天子舅父效力就行了。”

“好!”赤旺徐赞举起金杯,堆起了一个灿烂的笑脸。

“若是能有王侯之位,日日醇酒美食不断绝,那就是,此间乐,再也不思逻些了!”

“对!对!对!此间乐,此间至乐!”普提热轧小鸡啄米一般的点头,心里长长松了一口气。

王侯之位是有的,不但赞普兄长有,他现在也应该能有了。

“赞普,关中按察使兼凤翔府府尹李从照,遣人送上了凤翔府顶级稠酒和蜀中的剑南烧春二十坛。”车队突然停下,马车前传来了侍卫的通报。

“好,久闻剑南烧春的美名,吾定要品尝品尝。”赤旺徐赞利落的跳下了马车,脸上没有一丝醉意。

李从照派来的,是凤翔府推官郭昭,这位也算是老从龙功臣了,他来的目的只有一个。

“赞普,过了凤翔府就是京兆长安府了,赞普外祖家大唐诸帝的神庙都在长安城中,在下斗胆,请赞普下车,到长安府中祭拜一番。”

祭拜是轻,真正很重要的,是等赞普到长安后,来自宫中的中官,要教授他一些面见圣人的礼节。

且礼部尚书张远已经到了,要与赞普前期谈一下他到神都洛阳后的待遇问题。

“要拜,必须要拜,吾这外孙,早就该来拜一拜了。”

经过这一路的见闻和得到的待遇,赤旺徐赞早就放下了心里最后一点点的傲娇。

既然已经决定出来‘卖’了,那就没必要继续故作扭捏。

随着赞普车队一起停下来的,还有塔里布、阿米尔等这一批河中高级俘虏。

他们虽然没得到赞普这样,价值千金的美酒珍馐随便享用的地位,但也是待遇相当好,不用捆手捆脚还有马车可以坐,美酒美食、瓜果菜蔬不断。

就连郭婤儿也受到了一些优待,虽然马车很小,每餐只有一荤一素、粗粮细粮各半,但至少不用再用双脚赶路,也能吃饱喝足。

而这种待遇,已经让郭婤儿相当满足了。

她伸出手,看着原本白嫩的手,已经开始发暗发黄。

蜷起双脚,脱下罗袜,只见脚底起了厚厚一层茧子,现在你让她不穿鞋直接在地上走,也不会觉得硌脚了。

步行一万里之后,原本娇滴滴,有点手腕,但受限于见识和成长环境而显得粗糙,更因为没见识过,不知道天地有多大的短视,已经褪去了绝大部分。

七娘在欢乐的在小小的马车里面打起了滚,小孩子的恢复力,那是真的强。

大半个身子都踏进了阎王殿,抢救回来之后,不过几天就已经精神百倍。

郭婤儿扒开车窗的布帘子,外面是绝不同于河中的景色,她痴痴的看着不断向后而去的村落、城镇。

自从过了不度寨之后,她终于清楚,她祖先为之魂牵梦绕的祖国,是一个什么样子了。

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商业发达,田地里的农夫也能穿着规规整整,不像在河中大多数农奴常年衣不蔽体。

绝大部分的孩童,竟然都可以有学上,所有的老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据说即使他们这样的老弱,每天也能吃到两顿有油有盐的干饭。

他们每一家的田地,都有数百亩之多,几家人住在一起,房屋修建的好像堡垒一般,看起来比河中的尹克塔家还要好。

最让郭婤儿感叹不已的,是大周的动员能力,经历过生死之后,郭婤儿已经能看出一些门道了。

车队在陇西时,赞普的吐蕃侍卫抢了一户民家的羊和几坛酒,结果还没走出去半里路,那家的男人回来之后,立刻就策马追了上来。

一个普通的民户,家里竟然有六个能策马奔驰的丁壮,箭术还非常不错。

他们拿着精良的长梢弓,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牛皮甲,马侧还有备用的弓箭、骨朵、横刀和马枪,为首的壮汉甚至有一身铁扎甲。

稍后相助他们来的二十余人,也基本都是一个样子,这四户人,是跟被抢者住在一起的乡邻。

这在河中,就是一个尹克塔的基本配置了啊!

整整三十一骑,三套铁扎甲,九套皮甲,六十多把强弓,这样的尹克塔,据说萨曼波斯也就千人上下。

郭婤儿现在记得远远看见赞普侍卫那惨白的脸色,因为这三十一骑困住他们之后,立刻就让人骑马往四方奔驰,还敲响了手中的铜锣。

不过两刻钟,这种三十余骑为基干组织的‘尹克塔’,足足来了五十余组,也就是说两刻钟,他们就被一千五百骑兵给围住了。

再过了一刻钟,四处而来的山民铺天盖地,起码有两三千。

他们在铜锣的指挥下,前排拿着长枪刀盾,后排拿着弓箭,结阵肩并肩连环而来。

虽然其中有大量须发灰白的老者和嘴角绒毛未褪完的少年,但结成的军阵如同刀削斧噼一般方正。

步履坚定统一,喊着号子的他们,脸上看不到任何害怕,只有即将上阵杀敌的兴奋和同仇敌忾。

赞普被吓坏了,亲自出来致歉,当众将劫掠的侍卫脱下衣服鞭打,随后幸得前来护送的卫所军赶到,劝退了愤怒的民众,车队才得以通过。

这件事,给了郭婤儿极大的震撼与冲击,比白龟兹公在怛罗斯城外坑杀三万人,还要来的大。

因为她深刻认识到了,在这个她祖先生存的国度,就在这个被叫做陇西府的小地方,就能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拉出一支五千人的精锐步骑。

而在这个伟大的国度,像陇西府这样的府,起码有上百个之多。

郭婤儿现在才知道,在她的背后,站着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帝国,那个传说中能一直杀到天边尽头的桃花石唐帝国是真的。

而且如今,那个能与唐帝国相抗衡的吐蕃帝国已经准备臣服。

阿拔斯大食帝国则早已经分裂为了无数块,哈里发成了各地僭主的玩物。

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帝国能与率先复兴的桃花石帝国,相提并论了!

当然,郭婤儿的见识还是稍微有点欠缺,他们和吐蕃赞普这种重要的俘虏和降人,安保怎么可能那么疏忽。

那天的一幕,完全就是演习给吐蕃赞普赤旺徐赞看的。

果然,赤旺徐赞立刻就明白,当时就直接认怂。

因为大唐已经恢复了他的实力,而吐蕃连江河日下这个词都快不配拥有了。

打不过,完全打不过!

“长安到了!长安到了!长安到了!”不知道谁第一个喊出声,但随即,长安到了的消息,就迅速传遍了整个车队。

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这支车队中,除了郭广义、塔里布这样的家伙以外,还有三百多精选的碎叶忠臣义士。

比如赤天,比如郭天放,比如能勉强算半个忠臣罗定忠。

光有罚不行,还得有赏,让坚持了忠义的人,感受到他们的坚持,是能得到回报的,这也很重要。

开远门下,这个昔日天竺王阿罗那顺被王玄策牵着,如同牛马一样走过的长安西门,现在已经被张周王朝修复了。

陇西郡公李寿龄今年已经满八十岁了,但耳朵不聋,眼睛不瞎,走路还能带着风。

长安这个地方,在张周建立后,李唐王室的后裔,大多回到了这里来生存,虽然都是一些遥远的支系,但人数可不少。

他们在长安城开店铺、开酒肆,做衙门小吏,甚至就是种地。

当然,他们最大的作用都是像今天这样,充当把大唐宣称与荣耀转移到大周的角色。

不得不说,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很罕见的,前朝宗室在国亡后还能毫不避讳的享受生活,且对新朝非常拥护。

最先上前的,自然是赞普赤旺徐赞,已经完成思想转变的赞普,穿着青色的襕袍,系着幞头,迈着公府步,径直走到身穿紫袍的李寿龄身前。

赞普轻轻拱手,“敢问叔祖,外孙此刻归来,迟否?”

‘哗’的一声!围着开远门的数万人,齐刷刷的惊呼出声。

无数人面面相觑,最后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声浪以开远门为中心,向四方奔驰而去,无数人奔走相告。

吐蕃啊!这是和大唐相爱相杀的宿敌,贯穿整个大唐三百年,唯一能称得上大唐对手的强大敌国。

它们几乎同时崛起,然后在相爱相杀中,先后倒地。

而为吐蕃盖上最后一捧土的,正是如今张周张圣人的曾祖父张义潮。

历史上自张义潮举义后,各地大受鼓舞,于阗复国,吐谷浑脱离。

握有吐蕃最后重兵尚婢婢与论恐热,一个被张义潮吞并了逃到甘州的部众,一个被张义潮遣仆固俊杀死,传首长安。

而失去了陇右地区的重兵,逻些兵力单薄,武力不足以维持贵族们的穷奢极欲,遂引起了烽火燎原的平民大起义,几乎可以说直接埋葬了吐蕃王朝。

历史就是这样奇妙的轮回,张义潮忠于大唐,为吐蕃帝国的彻底衰落,埋上了最后一捧土。

张鉊承接大唐,把吐蕃这个大唐的宿敌,从此拉入了到了一个大家庭中。

大唐与吐蕃,历史上的恩恩怨怨已经完全纠缠到了一起,此时此地,赤旺徐赞一声迟否,起到的效果,远比历史上刘禅的‘此间乐,不思蜀’更妙,更具有冲击力。

眼泪模湖了李寿龄的眼眶,他看着眼前跟唐人没什么两样的赞普赤旺徐赞,缓缓上前走了两步,拉起了赤旺徐赞的手。

“迟来,总比不来好,大唐与吐蕃,愿自赞普始,终成一家人。”

“万岁!万岁!万岁!”每个长安人都挺胸突肚,连远处永安渠边挑水的老农,都放下担子,跟着欢呼了起来。

郭婤儿走下马车,缓缓来到郭广义身边,眼中没有了刻骨的仇恨,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怜悯。

她举起一碗稠酒,递到了五花大绑的郭广义嘴边。郭广义自然是不会受到优待的,他还是五花大绑在囚车中。

一般来说,被割掉三分之一舌头的人,其实是活不长的。

因为舌头除了可以协助发声以外,最主要的作用还有品尝味道,以及咀嚼食物的时候,起到搅拌、分隔等作用,防止人被食物直接冲到食管而噎死。

舌头不完整后,一是必须要一点点小心进食,二是失去了舌尖品尝甜辣咸的功能,只剩下了一点点的酸味觉和大量的苦味觉。

这会导致完全失去吃东西的快感,只剩下了恶心般的痛苦。

因此,许多失去舌头的人,在没有现代医术干预的情况下,绝大部分最后都死于营养不良,甚至直接饿死。

当然,随行的锦衣亲卫很清楚这点,所以才会选择用猪油熬粥,然后直接用竹筒插入郭广义的嘴里,填鸭式的直接给他灌东西,防止这家伙没到神都洛阳就被饿死。

这一碗稠酒,酿造技术非常高明,酸酸甜甜异常美味。

郭广义虽然尝不出甜味了,但两侧主管酸味的地方,还有些剩余,因此能尝到一点点酸味。

整整六个月,郭广义再也没有尝到过任何味道,苦味都没有,人早就失去了所有生的**,只不过因为生死他已经没法做主,才活到了现在。

此刻,稠酒的酸味,如此清晰地冲刷过他那早已失效的灵魂,郭广义顿时仿佛重新回到了人间一样,他拼命的,贪婪的吮吸这碗稠酒,直到震天的欢呼声响起。

“我的兄长,你看见了吗,当年先祖们为之魂牵梦绕,失志不忘的大唐,那个能让天下万族仰望的大唐,它是真的存在的。

本来以你的能力,是可以成为白龟兹那样的一国之主,雄踞一方的。

可是现在,你毁了我,更毁灭了你自己,你将再也不会拥有唐儿这个身份,会如同一条死狗般的杂胡,烂在淤泥里。”

郭广义勐地瞪大眼睛,悔恨的泪水决堤般疯狂往下落,嘴里发出了凄厉的呜咽。

郭婤儿则用一块布巾擦干了手上的稠酒酒液,小心的跟在郭天放后面,往开远门走去。

欢呼声中,陇西郡公李寿龄,京兆长安府府尹罗通达,凤翔府推官郭昭,各捧着一大瓮新丰美酒。

赤天第一个走过去,京兆长安府判官孔仁章手提毛笔,在混合了朱砂的墨中轻轻沾了沾。

孔仁章乃是孔夫子第四十三代孙,他的兄长孔仁玉刚被张鉊封为褒圣伯,任曲阜县令。

赤天和他的妻子女儿五人跪坐在开远门的砖石上,孔仁章手持毛笔,轻轻在赤天眉间一点,口中念道:“知尔忠贞节义。”

开远门内外百姓大呼一声,“善!”

随后又在赤天老妻眉间一点,“得享福寿安康。”

“善!”百姓们继续齐声大呼。

“当有关张之勇。”这是对赤天长子说的,长子已经十七八岁了,看着也还雄壮,不过一看就没多少学识,只有夸赞武艺

“应能学富五车。”这是对赤天幼子说的,这小子才六岁多,奇迹般在苦牢中活了下来,年纪不大,还有学文的希望。

到了赤天的女儿,小姑娘年方十五,说实话并不漂亮,又被俘虏后糟蹋过,因此显得很怕人。

李寿龄走上前去,从孔仁章手里接过了毛笔,亲自在她眉间一点。

随后拉起小姑娘的手,转身让她大方看着身后的一票长安官人、耆老。

李寿龄对着这些人大笑道:“此乃英豪之女,是我汉家好女子,她是一定要当我李寿龄之重孙媳的,你们就不要抢了。”

“善!善!善!”所有人欢呼着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赞美和真挚,小姑娘躲躲闪闪的神情,忽然间就消失了不少。

赤天真正苦尽甘来,和老妻相拥大哭。

郭婤儿也在人群后面泪流满面,她自惭形秽地想要转身就跑,最后还是生生忍住了。

郭昭则扶起来了郭天放,他是郭子仪的直系子孙,辈分比郭天放要高一辈。

郭天放看着这位叔父,一脸的羞愧难当,“叔父,碎叶郭家出了叛徒,如何对得起汾阳忠武王和河内忠烈王啊!”

汾阳忠武王是指谥号忠武的汾阳郡王郭子仪。

而郭昕在张周谥号忠烈,因其祖母是河内郡人,因此追封河内郡王,全称河内忠烈王。

郭昭把着郭天放的双臂,“谁家没个不孝子孙,哪国无有奸佞之臣,碎叶还有我侄在,失去的荣耀,一定可以找回来。”

说着,李寿龄、罗通达、郭昭三人齐齐举起酒瓮,无数围着的长安百姓变戏法一样,掏出了各式各样的金银酒杯,乃至土陶酒碗。

洁白的酒液,哗啦啦的注入了酒碗(杯)之中,有人大笑,“忠义之士归乡,岂能不一醉方休,哈哈哈哈!”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欢笑声中,郭昭将酒瓮递给一个郭家子弟,大步向前,走到畏畏缩缩,极度自卑躲藏在人后的郭婤儿身前,亲手为她奉上了一碗家乡的新丰美酒。

“吾妹历尽磨难到此,见故乡如此,可值得祖先魂牵梦绕?”

郭婤儿颤抖着喝完了一大碗新丰美酒,“罪孽之身,只怕配不上祖先躬耕之地。”

“不!”郭昭摇了摇头,再为郭婤儿倒上了一碗新丰美酒,“吾妹坚毅,当可附冯夫人尾骥。”

冯夫人乃是西汉冯嫽,陪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国,立志不负使命,数次作为皇帝使节,镇抚乌孙各处,为西汉控制住乌孙,立下了绝大功劳。

时西域各国,都称冯嫽为冯夫人,自她辅左乌孙王星靡之后,一直到五百多年后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年间,乌孙还以藩臣礼迎接北魏使者。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也是最划算的和亲,绝无仅有,可见冯嫽的能力与功劳。

郭婤儿跪在地上,向东而拜,“若得宽恕,虽无冯夫人之能,愿效冯夫人之事。”

(还是决定多写几句这个角色,不然西域的故事,就接不上,会显得很违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