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864章 交州十使君

第864章 交州十使君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9 03:34:20

张贤存确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阿僰部头人刚走不久,他就立刻从爨氏身上,看到了教化南中的第一步该怎么走了。

那就是给南中的各大族头人,都找个汉人祖宗。

这并非不可能,与此时岭南和安南遍布的百越遗族不太一样,西南这片,自庄蹻王滇来时,就与汉人一直纠缠不清。

究其起源,除了少量的古滇池地区土着以外,绝大部分人都是从中原、巴蜀地区南迁的,并不是本土的土着。

就以后世云贵为例,族群最大的民族中,彝族是汉藏近亲羌人南下,哈尼族是彝族近亲,同样也是羌人南下。

白族是早期汉人进入与当地融合形成,苗族是蚩尤后人南迁,瑶族是九黎之一也是南迁。

傣族是从川北、陕南,也就是后世陕西的汉中、安康,四川广元、巴中等地南下的,土家族干脆就是古巴人、武陵蛮和汉人混血而成。

虽然这些南迁,大多是斗争失败后的结果,但是各族与汉人交融自先秦就开始,到了现在说不分你我肯定有些勉强,但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没错的。

特别是唐蒙经略西南之后,历经两汉、两晋南北朝,南中土着大多听命朝廷。

当地大族中,有汉人大族本地化,也有本地人汉化为大族,大家往一起靠一靠,找到一些共同点,是不难的。

哀牢山中,已经八十七岁的爨判仍然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颌下的胡须哪怕在这种困难时期,也还是打理的整整齐齐。

在他身前,孙女婿兼侄孙子段思忠躺在一块铺了一张白麻布的床上,已经气若游丝。

不过这一切跟楚藩军的追捕无关,段思忠是自己扛不住这哀牢山山中的水土,进山没几日就病倒了。

这位大理段氏最后还在反抗的宗室见爨判到来,哪怕病重,也还是赶紧费劲全身力气伸出手抓着爨判的手。

“阿翁,某不能看着段氏就此失去一切,等我走后,爨氏也就解脱了。”

段思忠所说的‘走’自然是指他离开人世,不过看他这样子虽然气若游丝,但是估计挺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可张贤存一共就给了爨判五天时间,从这里到建水大约有三百里多一点,路也不太好,五天时间并不宽裕。

“是儿太执着了,段氏没有失去一切,因为你们本就是一方镇守,有得必有失,得到乃是天命,失之也是气运。”

听到爨判这么说,哪怕是重病之中,段思忠仍然猛地睁大了眼睛。

他什么都明白了,长长叹了口气后,忽然眼泪哗哗的往下流,“阿翁心中此刻一定很痛苦,爨氏数万人的生死啊!”

爨判到了此时,也不禁老泪纵横,“忠哥儿,阿翁只能对不起你了。

我爨姓出自班氏,祖上乃是威名赫赫的班定远,在此地繁衍上百年,天宝之前替国家镇守南中,族人何止百万,今就余这数万口,阿翁不能让爨氏在我手里终结啊!”

嗯,不管别人信不信他们爨氏是班定远的后裔,爨判肯定是信的,敢当面质疑的,都没逃脱腰间的长刀。

段思忠胸口剧烈起伏了一阵,随后头缓缓偏向爨川这边,低声说道:

“孙儿明白了,让依娘进来吧。今后若是朝廷能容段氏,这几千段氏子弟就让他们听从朝廷安排,若是朝廷容不下,就让他们改姓爨吧。”

依娘就是爨判的孙女,也是段思忠的妻子,爨判知道段思忠是要干什么了。

这是要诀别啊!

虽然心中悲凉,但爨判明白,如今张贤存还能给他这个待遇,搞不好只是一时的心软,不赶紧去敲定,就很可能很要灭族了。

是以他即便心中不忍,但还是立刻让儿孙去准备快马了。

抬头望着天上形状不定的白云,爨判长叹了一口气,自己老了,看不清形势了,还以为手握两万兵马,依靠着这险山恶水能阻挡朝廷大军,为段氏保留一点希望。

结果没想到,一个月就被打的穷途末路,还被逮住了数千家眷,现在不投降,连爨氏就要族灭了。

良久,内屋传来了撕心裂肺的哭声,不大一会,孙女依娘拿着一张写满字的布帛递给爨判,泪眼婆娑的悲声道:“这是忠郎让奴交给阿翁的。”

爨判看都没看,立刻交给了身后的儿子爨赟,脸上恢复了一位掌握数万人命运之族长该有的冷酷和决断。

“按名单捕杀吧!”

爨赟也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带着武士抽出兵刃往城中而去。

这布帛上的名单,就是那些可以说表面忠于段氏,但实际上是阿吒力派死硬分子的僧侣。

没有这些僧侣,段思忠不一定会选择抵抗,同时在以往,这些僧侣,也是段氏影响爨氏的最大助手。

段思平虽然与爨判舅甥情深,但就如同张鉊和李圣天一样,不可能最基本的措施都不做。

这种位置上的人都不做基本措施,那就不是在报恩,而是在学郑庄公了。

是夜,段思忠已经一日一夜滴水未进,本就极度虚弱的他,终是在爨判出发之前,魂归九泉。

他一死,早就在屋外等着的上百爨氏儿郎一刻都没等,立即策马出发。

五日后,建水府,张贤存见到了爨判,仍然还是以礼相待,听到段思忠之事迹后,发自内心的感叹道:

“昔日当政的若是段思忠,吾安能这么快就进大礼城!”

感叹完毕,张贤存随即上报朝廷,追赠段思忠为检校太尉,通海节度使等职务,并把段思忠的幼子收进府中亲自恩养。

段思忠长女年方十五,温婉贤淑,张贤存把她举荐入宫给自己十三岁的亲弟弟,极有可能未来到吐火罗,受封为细柳大公甚至安国大王的张贤肇为庶妃。

张贤存则收了侬民富的妹妹,爨判的孙女为良娣,当了亲弟弟的表姨夫,完美继承父亲张圣人一团麻的伦理哏。

随后他拉着爨判与侬民富的手,把段思忠的幼子用背带背在身后,专门乘坐华丽的楚王驷马之车,一路从建水招摇过市回到大礼城。

一边走,张贤存还让人一边大肆宣传,他将在八月十五于大礼城大办宴席。

凡国中辖五百人以上的洞、寨之主都可以到大礼城来参加,到时候会再次大分封。

九月十五则会在大礼城开文武两科,凡饱学之士,勇武之汉,都可以来应试,不问门第只看能力授官。

这一套连招打出来,虽然不可能完全平息楚藩国内的叛乱,因为张贤存是外来的强龙上位,本地肯定有大量的既得利益派被打翻,这种仇只有靠武力才能平息。

但是除此之外,跟张贤存的了利益冲突没有到不死不休的势力,则会逐渐放下敌视,开始尝试寻找可以取得和平的方式。

当然,张贤存现在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信。

而收到他书信的人,是一对母女。

母亲虽然已身怀六甲,但仍能窥见以往的风姿绰约,至于相貌更称得上眉目如画,是一等一的大美人。

女儿三岁多点,小小的圆圆的,脸上肌肤晶莹剔透,大大的眼睛透漏出古灵精怪的狡黠神色。

母亲用葱白的手指点了点女儿的肉嘟嘟的脸蛋,“你这父王啊!只要写信来,就一准是要使唤人。知道见到阿翁了怎么做吗?”

“知道。”小女孩小大人样双手叉腰,眯着眼,嘻嘻笑着回答道:

“见到阿翁就爬到他身上去,搂住脖子,他不答应父王的事,我就不亲他。”

这对母女,母亲自然是远在神都洛阳的楚王妃,也就是花见羞和李嗣源的女儿李氏

而这个女儿,正是张贤存的长女,也是我张圣人到现在为止,真正意义上的唯一一个血脉孙女。

你问张贤存写信会说什么?当然是要钱啦!

不管是再一次分封,还是开文物两科,都是蛋糕的再分配。

可楚藩国的蛋糕就那么大,怎么分都分不平,自然就要张圣人这个父亲再出一笔钱,额外买一个蛋糕咯。

此刻,正看着张贤存献上来的治国策略颇为欣喜,觉得儿子已经掌握了治国精髓的张圣人,马上就要能理解什么叫做儿子是讨账鬼了。

螺城,也叫古螺城,位置在今天河内的稍偏西北一点点。

交趾这块地方,其实有点魔幻,就从这城市的名字来说,政治中心在古螺的时候,大概率就是闹造反的独立的时期,哪怕没公开独立,但也差不多了。

若是朝廷掌控力高的时候,政治中心基本就在交州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内。

此外,除了交州城以外,在西北面十几里处,还有一个交趾城,这是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交趾郡郡治的遗址。

呃,好像也不能叫遗址,因为现在人还很多着呢,

如今吴氏已经自称大王,所以政治中心就在古螺城。

吴昌文今年四十岁左右,若是不考虑历史上最终成败的话,他称得上是一位很有能力的割据之主。

唐末武人疯狂崛起,牙兵牙将横行,哪怕身在最南边的静海军,也毫不例外。

自高骈在咸通年间离开安南后,此地就是牙将玩传统手艺的乐土。

曲承裕、杨廷艺、矫公羡包括吴权和之后的杨三哥,以及更后面正式确认越南独立自称皇帝的丁部领,通通都是牙将出身,也都是靠杀了自己的上级-节度使上位的。

唯一特殊一点的呢,就是静海军是由十余个汉人大族顶起来的,一个牙将身后,就是一个家族。

所以牙将可以不用担心被牙兵挟裹,但这又造成了牙将更难以被控制,甚至只是压制都很难。

在这种情况下,吴昌文一个庶子,还成长于父亲基业被夺,被人监视的环境中,竟然能够绝地翻身干翻杨三哥,然后又熬死了有大义名分的兄长吴昌岌,没点本事可做不到。

此时,也正是吴昌文最春风得意的时候。

你要问他,静海军还有大义名分吗?他会告诉你,有个基霸的大义名分。

他兄长吴昌岌身上那个好似很有用的大义名分,实际上是被称为十使君的十大家族牙将们,故意制造出来的。

目的就是让被尊为首领,且实力最强大的吴氏自相残杀,他们则在旁边攫取好处。

哥哥得势了,这些狗东西就支持弟弟,弟弟占上风他们就去扶持哥哥,反正主打的就是耗光吴氏的所有本钱。

不过天助吴昌文,他那个搞不清情况的傻子兄长,竟然出乎意料的突然暴毙了,这瞬间就让玩跷跷板的十使君,失去了继续玩下去的可能。

当吴昌文听到兄长吴昌岌死讯的时候,他直接就是一个滑跪,在父亲吴权绘像前的滑跪,心里暗暗发誓,他要好好积蓄力量,让十使君们好看。

只是想是这么想,但要实现,还是有难度的,因为此时静海军的形势,非常奇葩!

此时静海军所在的原安南都护府本来有十二州,可现在除了红河平原上的交州、武安州、长州、福禄州外,都已经失陷。

嗯,也不叫失陷,因为整个静海军十二州,就只有这四州是汉人聚居的精华所在。

其余地方嘛,等腾出空来,随便就能灭了当地那些半汉化的蛮族,现在大家正紧张的在打吃鸡决赛呢,没空去理会他们。

由于这四州之地都猥集于红河平原上,而作为盟主的吴氏,又控制了最核心的区域,所以其余的十个使君,是围绕着吴氏的地盘分布的。

怎么说呢,就像一朵菊花一样,吴氏是花蕊,其余十使君就是十瓣花瓣,紧紧把吴氏围在了中间。

这.好家伙,哪是十使君,这是十面埋伏啊!

吴昌文不管出去打任何一方,就会遭到来自其余各方无死角的偷袭,除非你实力强大到可以一个打六七个,不然根本破不了局。

历史上吴昌文就是没能破局,最后自己阴沟里翻船被几个土匪给干死了。

当然,这个时空他的脑袋更疼了,因为他收到消息,据说以前压的静海军喘不过气的南汉和大理国,竟然统治被朝廷给灭了。

这还得了!

吴昌文很明智的准备立刻放下仇恨去跟十使君讲和,就如同几十年前他父亲吴权,带领大家一起击败前来征讨的南汉大军那样。

可是突然,吴昌文那个去了南汉然后就没了音信的弟弟吴昌浚回来了。

“兄长,大喜啊!”

吴昌浚满脸红光,兴奋地浑身都在颤抖,“阿弟死里逃生,潜伏兴王府二十余日,终是见到了持节督抚两广的韩国公。”

说到这,吴昌浚故意一个大停顿,抓起茶碗就咣咣开始喝。

吴昌文一听到大喜的时候,就忍不住了,记得抓住吴昌浚的胳膊连声追问。

吴昌浚摆足了谱之后才说道:“阿弟我向韩国公表明了我吴家对于朝廷的忠诚之后,韩国公虽然没什么表示,但很快掌书记赵官人就找到了我。

他想让咱们吴家出二十万贯,只要钱一到,韩国公就会帮咱们上奏朝廷,请以留从效故事定静海军。”

二十万贯,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吴家现在倾家荡产可能都很难凑齐。

但若是用二十万贯就能获得留从效那样继续镇守地方的待遇,又是绝对值得的。

吴昌文深吸两口气之后,有些疑惑的问道:“韩国公张昭骏方得灭国之功,又持节镇抚岭南,还缺这二十万贯?”

“缺,缺的很!”吴昌浚信心十足的回答道:

“阿弟打听清楚了,朝廷这次支持燕王慕容信长东征高丽和倭国,耗费了八百万贯以上的财货,连天子的内帑都快被掏空了。

因此这次平灭汉国后,国中珍宝都被起运送往神都填补亏空。

天子之所以用昔日他受封的韩国敕封给张昭骏,就是要韩国公自行筹措赏赐。

可是岭南新定,韩国公不敢贸然加征,于是就把算盘打到了咱们这些岭南大族头上。

琼、崖两州冯氏和冼氏被征十万贯,梧州陈氏被征五万贯,侬民富等俚獠人被征十万贯,兴王府番商被征二十万贯。”

吴昌文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问道:“梧州陈氏也被征了五万贯?这看来是真的了。”

吴昌文之所以这么震惊,那是因为梧州陈氏在岭南来说不算什么有权有势的豪门,但是地位非常清贵。

因为他们家的老祖宗陈钦、陈元父子,乃是岭南迄今为止的最重要的文学大家,有岭南文宗之称,名声比唐时岭南大佬张九龄还响。

历史上陈钦做过西汉平帝和王莽两人的老师,与其子陈元在推动春秋左传成为国学根本上,起了极大的作用,甚至让当时的梧州,一度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这可是非常了不起的,要知道就算此时,岭南都要算半蛮荒之地,遑论西汉末期了。

是以不管现在的梧州陈氏到底是不是陈钦、陈元的后人,但他们打出了这块招牌,地位就变得非常清贵,一般要安定岭南,是不会去动这样家族的,反而要高高捧起来。

所以吴昌文听说梧州陈氏也被征五万贯,立刻就基本相信张昭骏确实是缺钱安抚下面的大兵了。

不过,他还是有点犹疑,因为就算张昭骏这边暂时缺钱,但是大理国,哦不,应该是楚藩国那边呢?

昔日南诏数次全取安南的一幕,可是在吴昌文的脑海里盘旋不去的。

但说来就是这么巧,正在吴昌文犹疑的时候,麾下大将杜景硕来报,西北面的楚藩国出动大军数万,南下征伐女王国去了。

吴昌文哈哈大笑,“天助我也,若得留从效故事,七弟(吴昌浚)当据长州为镇遏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