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瀚海唐儿归 > 第886章 万里破敌张贤太

第886章 万里破敌张贤太

书名:瀚海唐儿归 作者:人到中年纸老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17 18:06:08

大周乾元四年,公元963年,二月,接纳草原骑兵的张贤太终于赶到了疏勒。

牧民们则分别被安置在了疏勒、龟兹、焉耆、于阗等地,由当地官府负责吃喝,拨给暂时放牧的草场。

同时,三王的西征军都被集合了起来,一边进行合练,一边适应当地的水土。

虽然从神都出发的时候,三王西征军完全就是空壳,但支撑这个空壳的架子还是有的,那就是历年从龙韬院毕业然后又进入了军中的老兵。

西征军中将虞侯以上和少量的队正都是由他们担任的,这些老兵熟悉安西风土人情,少部分通晓突厥语,大部分能用突厥语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同时还能在旷野识别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略微懂得一些医理。

呃,说医理可能有些夸张,因为他们会的,只是在后世人看来很平常的医学常识,暨用藿香正气散和蒙脱石散治疗水土不服。

前者主治头晕、胸闷、胀痛和呕吐等,属于是这个时代早就形成了,被收录进千金方的珍贵名方。

后者主要治疗因水土不服等导致的腹泻,历史上乃是在二十世纪初,由法国人的发明。

但得益于我张圣人幼时吃一根香蕉都能引起腹泻的‘优良’体质,他对蒙脱石散极为熟悉,因此在确定要夏君夷民后,就开始派人寻找并研究。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锦衣亲卫阴阳奉药局的医士在河南、河北以及安东三省都有大量发现。

特别是安东,也就是东北发现的蒙脱石膨润土,量大质好易开采,如今已经成了安东行省各族百姓的财源之一。

金鸡纳霜现在张鉊没法解决,所以去东南亚危险性很大。

但是有了藿香正气散和蒙脱石散,向西去河中、波斯、里海沿岸以及天竺的健儿中,因水土不服逝世者,直接就降低了八成以上。

所以藿香正气散和蒙脱石散,成了每个龙韬院毕业生都必须熟悉的药方,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还必须要会自己用药材配制成药。

四月,大军合练完毕,士兵们也已经基本适应了安西的气候,张贤瑀遂兵分三路。

南路军主力由他率领,步骑五万自疏勒往宁远。

中路军由宋国大王张贤熙率领,步骑六千自疏勒北上碎叶。

因为张贤熙就是郭婉儿的养子,生母乃是萨曼波斯塞菲叶公主,同时他还已经与虎广的女儿虎婕完婚。

更重要的是,作为平阳昭公主式的巾帼英雄,虎婕就在军中,还帮张贤熙控制着一支精锐的达旦骑兵。

虎氏出自居延海以西的臣服于归义军的小股白达旦人,虎广发达之后,更多在草原上混不下去白达旦人来投靠虎广。

虎广将他们收编之后,选其精锐送到中原,作为张贤熙的亲随部曲。

如今虎广在安西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安抚黜置大使,牢牢掌控了从碎叶到怛罗斯十几座城市,人口多达六十余万,还形成了八千精兵和一万二千征召兵的军事体制。

张贤瑀都不禁有些羡慕,三兄弟中张贤熙的任务是最轻松的,不但岳父都打理好了一切,同时他还有萨曼波斯的血统。

等他到河中的消息传过去,不知道多少萨曼波斯人会来向他效忠。

北路军由蜀国大王张贤太率领,步骑三万,走龟兹进入七河之地。

主要任务是去征召大约五到八万葛逻禄人作为仆从军,然后再到定海城(毡的)与鲁三郎汇合。

葛逻禄人现在稍微有点惨,历史上在怛罗斯之战当了二五仔本来不打紧,但偏偏此时的张周朝廷,有大量安西军后裔的东归派,同时他们又有跟随萨克图汗对抗张鉊的黑历史。

因此人数虽然多达快五十万,还占据着肥美的七河之地,但他们连个万户的编制都没混上,被拔悉密、尹丽两万户和北庭行省衙门分割控制,每当有战,都会征召他们做为仆从军,去干脏活累活要命的活。

估计等到人口被抽调的只剩下十几万人的时候,七河之地就不会再属于他们了,剩下的人也肯定会融入其他部落。

五月,张贤瑀到达了宁远的首府西宁城,开始接替已经在此戍守快十年,等彻底平定河中就要东归的曹彬。

而与曹彬的宁远安抚黜置大使官职不同,张贤瑀的官职全称为持节督抚宁远军政钱粮诸事,简称宁远总督。

在现在张周,宁远的地位很特殊,如今的河中和安西,宁远的汉民比例是最高的,张鉊也明确表示不会在宁远分封诸王。

同时它既不是行省也不是藩国,而是明显区别与两者的直隶府。

张周现在有三个直隶,京畿之地的原河南行省就叫做直隶,官长是督抚直隶钱粮刑名卫所军事,简称直隶都督。

第二个是蓬来行省中的蓬台直隶府,官长是权摄蓬来岛钱粮军政事兼蓬台府尹。

这个职位还是张贤瑀从蓬台离任后建议设立的,主要不是为了控制蓬来岛(九州岛)。

而是为了让原属倭国的蓬来、朝日两行省的人知道,头顶上还是有个朝廷的,他们现在是中原朝廷的一部分了。

第三个就是宁远直隶府了,官长为持节督抚宁远钱粮军政诸事,简称宁远总督。

同时与其他两个直隶不一样,宁远总督是由皇帝直接任命,是不经过尚书省吏部的。

说白了,宁远就是一个皇室私人领地,同时还兼具着为夏君夷民提供血包的功能。

比如现在宁远囤积的数百万石粮食,数十万支箭杆,以及龙韬院联合天工院在这里开始的兵工厂,都是为未来西征准备的。

是以,每一任宁远总督都是皇室最信任的亲信,甚至就是皇室自己人。

张贤瑀在宁远呆了一个月,这一个月他可没闲着,现在河中行省情况复杂,特别是自己人几股势力之间的互相争斗,使得张贤瑀必须要先冷静分析出结果后,再有所行动。

要知道这些人中,哪怕是最边角料的定海大公鲁三郎,那也是东归派的人。

其余白从信不但是元从派,还是元从派中排位第二的功勋元老。

李从德就更不用说了,于阗李家劳苦功高,与张家、曹家乃至整个归义军都有极深的牵扯,更完成了张周的第一轮天使风投。

郭婤儿呢,这个女人不简单不说,她还跟萨曼波斯内的激进派和六法宗在河中的激进派牵扯很深,轻易不能乱动的。

这一切导致了张贤瑀面对他们,是不能使用武力的,如何解决各自需求,把他们拧成一股绳,完全考验的是张贤瑀的个人能力与政治智慧。

浩瀚如烟的各种文档,包括锦衣亲卫密探这十余年来的记录,出身龙韬院但已经在河中扎下根的先行者汇报,官方的文档、文书,民间的传闻,商人的记述,朝廷官员的见闻等等。

林林总总都需要张贤瑀在短时间内,从这里面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这就是能力,这些记录,可不是后世你看到的,下属精心做好,条理清晰,还有图片和表格的文档。

而是一大堆写在各种粗糙纸张、羊皮甚至是白木板上,相当简洁的文言文式记录。

且当中还有很多无用信息,需要你去甄别和取舍。

一般人看到这些,脑子直接就会宕机,cpU都得冒烟,但张贤瑀只花了五天时间,就把这个给理清出来了。

先看白从信这,这位元从大将一直在闹腾,实际上是出于焦虑。

因为他的郑藩国,虽然占据了河中包括石国城和白水城在内的富庶之地,但实际上国土面积并不大。

只有宁远的三分之二多一点,大概跟汉中盆地差不多大,这点面积中有民五十几万,其中算是汉民的就有十五六万。

除此之外他白从信还有一万多原本的龟兹族人,也就是历史上的黄头回鹘,郑藩国的封臣大大小小也有上千人。

这就导致郑藩国面积不大,人口虽然有五十几万,但当老爷的人还是多了点,以至于众人可以富贵,但又不能太富贵。

至于继续向外扩张,白从信西面是鲁三郎的定海大公国,北面是虎广为女婿控制的宋藩国,东面是他不能动的宁远直隶府,西南是萨曼波斯,东南是占据撒马尔罕的金藩国。

他妈的,这算是完全把郑藩国的未来,给四面围堵堵死了啊,未来已经完全能看到头了。

而当初为了打赢第四次石国城之战,白从信开出了极高的赏格。

战后为了安置族人,又不能不兑现承诺,那就只能压缩王族控制的土地。

在如今全天下已经形成的燕、楚、宋、郑诸藩国中,郑藩是王室占有土地和其他财富以及人口最少的蕃国,甚至都比不过鲁三郎的定海大公,以及农民富的日南君侯。

这怎么让白从信不急嘛,他现在就跟郭子仪一样,有七个儿子八个女儿,孙子、孙女已经二十多个了,日后还会越来越多。

郑藩王室能掌控的财货、土地和人口根本就不够分。

就这么一直下去的话,只要他一死,不出二十年,郑藩就要内乱,还是大大的内乱,白从信没法不急啊!

他急的头发都快掉光了,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只能想法去蚕食李从德的金藩和萨曼波斯,能搞一点是一点。

而金藩国呢,张贤瑀一条条的理出来了,这金藩地位不同寻常,于阗在朝廷之内,安稳又富裕,还是祖地。

现在一朝移藩到了康居(撒马尔罕),治下百姓不愿意接受金藩的统治,不断往临近的安息(布哈拉)、东安、解苏(杜尚别)跑。

同时又还要面临西北面白从信的压力,西边的萨曼波斯也不能信任,东边还要跟占据吐火罗,尚未臣服安远国叛徒打斗。

这就像是个本来吃喝不愁的富二代,突然被撵出来搞什么自主创业,公司好不容易开张,四面八方都是问题,心里能舒服就怪了。

而郭婤儿这边,问题有两方面,一是曼苏尔已经十六岁,算是长大了。

虽然他在郭婤儿的养育下,对汉文化的亲近度很高,又皈依了六法宗,但这河中之地,显然朝廷并不打算给他,

同时张鉊好像又不太愿意让曼苏尔去中原,这就很麻烦了,必须要尽快给曼苏尔找块地方安置。

第二则是郭婤儿,她今年才刚满三十岁,但已经不适合做曼苏尔的养母了,郭婤儿也表现出来不希望继续做曼苏尔养母的意思。

同时郭婤儿还跟狂热六法宗上师室利缚罗,也就是慈贤法师那个原本在高丽传教,但火速就卖了高丽王王昭的师弟结成了同盟。

室利缚罗网络了一大批人,郭婤儿自己也搜罗了一批人,看样子是室利缚罗准备拥戴郭婤儿为主,带着大批信徒离开河中,去什么地方去做女王顺便传教。

这可有点难办了,比白从信和李从德的问题还难办。

至于定海大公鲁三郎,他的问题反倒是最好解决的。

定海大公国位于雷翥海(咸海),以西以北全是游牧部落。

当初被打跑的乌古斯叶护国叶护达奴悉密。

张圣人的老对手,五十几岁了还奔波于抗周第一线的小强-曾经喀喇汗国的萨克图汗,都在这一面。

他们联合了中亚草原到里海、伏尔加河沿岸的大量草原部族,不断袭扰定海大公国的牧场和耕地。

虽然鲁三郎,特别是他养子鲁克图英勇善战,多次击破这些贼胡,打的他们哭爹喊娘的。

但定海大公国毕竟只有二十几万人,要守备这么长的国境线就已经非常吃力了,还要应付全方位的骚扰,确实有些难。

因此鲁三郎和定海大公国的问题,就是迫切需要一个大腿。

原本鲁三郎是跟白从信抱团的,但自从看到了白从信的困境后,鲁三郎害怕他会脑子发热作死惹毛皇帝,因此就断绝了和白从信的联合。

没了郑藩的支持,其余萨曼波斯、金藩以及宋藩,根本当不了鲁三郎的大腿。

是以这些年,鲁三郎已经被达奴悉密和萨克图两人给折磨的有点抓狂了,迫切需要朝廷来给他出头。

了解了需求,也就好对症下药了。

五月底,蜀王张贤太遣人送回来消息,他已经成功征召了六万五千葛逻禄仆从军,带着浩浩荡荡的十万大军,直接开到定海大公的首都定海城,然后…夺了定海公国的兵权。

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张贤太手下不说是人才济济,那也是群星璀璨了。

文臣方面,有已经在地方做过府尹,中枢做过昭武学士,鸾台舍人的赵匡义。

赵二哥今年二十四岁,正是智力巅峰时期,精通谋略、擅长策划又心狠手辣。

除了赵二哥以外,文臣还有今年二十八岁,历史上号称大事不湖涂的吕端吕正惠公。

武将方面,有历史上骁勇有谋、轻财仗义、气度不凡的北宋开国名将崔翰崔仲文。

还有同为北宋开国名将,拿到了谯王追赠,以及北宋武人最高荣耀忠武谥号,擅谋略、通诗书的郭守文。

与这两位比起来,刘廷让这种历史上的北宋骁将,都显得有些逊色了。

同时,为张贤太压阵的,还有张周名将,渭源候,曾任亲军左神威卫大将军的渭州人李遵。

李遵的幼妹,是张贤太的侧妃,因此两人关系极为亲密。

有这样的文武组合,还有外公符彦卿为他训练的,以符家子弟为主的三百燕赵精骑,拿捏一个鲁三郎和鲁克图,不要太轻易。

而在将消息送到张贤瑀这里的时候,张贤太已经在阴损的赵二哥和郭守文的建议下,对外大方烟雾弹。

将他率领六万五千葛逻禄人前来拿捏鲁三郎的行动,谎称是葛逻禄人不堪忍受压迫,要来定海城抢一把后往西去找活路。

在赵二哥的策划下,葛逻禄几大首领都十分‘欣喜’的同意配合张贤太演戏。

消息传到草原上,萨克图当即就表示这很能是陷阱。

这位老小强太知道葛逻禄人的特点了,也很明白自己这方,没有任何一点值得葛逻禄人投靠。

但是急着打回雷翥海(咸海)去的达奴悉密,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鲁三郎根本没能力调动葛逻禄人陪他演戏。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只是很不巧的是,让葛逻禄人甘愿演戏的不是鲁三郎,而是张十郎张贤太。

萨克图虽然声称这是陷阱,但也仅仅是他的猜测,无法作为证据。

结果在麾下臣民希望去定海大公国抢劫一把的燥热推动下,萨克图也渐渐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

六月初,达奴悉密和萨克图重金收买了一批基马克人和钦察人,让这些彪悍的草原百姓和他们一起组成联军。

八月中,这些人到达了距离定海镇西北五百多里的地方。

此地大约在后世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尔斯克附近,清朝时期属于哈萨克斯坦小玉兹,距离乌拉尔河和里海大约一千二百里左右,是乌拉尔河与中亚核心区重要的商业节点。

达奴悉密把联军十余万安排停在阿拉尔斯克,也是有所准备的。

这里距离定海城还有五百里,他到了阿拉尔斯克,就派人去定海城核实情况,要是是陷阱就马上退走,确定是真的才会前去劫掠。

这个安排,不可谓不谨慎,但是张贤太根本就没想过等他们靠近定海城了再行动。

因为离定海城越近,就越容易露馅,为此他决定,只需要确定达奴悉密真的领人来了,就会行动。

于是,达奴悉密的探子还没靠近定海城,张贤太就通过葛逻禄人和信仰了六法宗的乌古斯人,获悉了达奴悉密联军的具体地点。

张贤太立刻在李遵、鲁克图、吕端等人的辅助下,从多达十几万的西征军北路军中精选精骑三万,一人三马在内应带领下,日夜兼程直扑阿拉尔斯克。

四天后,狂奔五百里的汉军,到达了阿拉尔斯克城东三十余里处。

达奴悉密的联军还一无所知,他们残忍抓捕了当地的乌古斯妇女,抢劫了乌古斯人的牛羊,正在欢快的大吃大喝和开银趴。

张贤太见状,命令大军修整四个时辰,等到拂晓吃饱喝足之后,突然向围绕在阿拉尔斯克方圆六七里的联军发动袭击。

这些家伙们,包括人老成精的萨克图都没想过会有汉军精骑突然出现,因此大部分人别说作战了,连战马和武器都没在身边,使得战斗一打响就失去了悬念。

张贤太先命一万五千草原骑兵从两翼包抄,做出起码十万大军袭来的假象。

受惊的联军在拂晓有限视野下,根本无法分辨,被吓得抛弃了精心修建的营帐,向着西边的缺口狂奔而出。

双方追逐到天亮之后,联军除少部分逃脱以外,大部分被围在了一个戈壁边。

达奴悉密在高处发现只有数万(实际上是万余)骑兵来袭后大怒,他命令联军下马结阵,用步弓射退草原骑兵的进攻。

张贤太立刻变招,命五千葛逻禄死兵,亡命冲击已经下马的联军主力。

但这是忽悠人的招数,果然葛逻禄人在满天箭雨中死伤惨重,顿时让联军士气大振。

张贤太又故意在出发之前,将军中的锦衣甚至是颜色鲜艳的衣物和金银饰物让葛逻禄人穿上,以此引诱联军。

联军果然上当,眼见敌人不堪一击,战利品又丰厚,穷苦惯了的他们,纷纷冲出来抢夺战利品,连达奴悉密都不能阻止。

甚至有很多基马克人和钦察人为了更迅速抢夺战利品,已经下马的他们又返回去寻找马匹,重新上马往前冲。

这样一来,有的人在前进,有的人在往后面去寻找马匹,争吵的,抢夺的,地上忙着扒葛逻禄人好看衣服的到处都是,十余万联军一片大乱,完全失去了指挥。

此刻,隐藏在五六里外的汉军五千精骑得到信号,立刻狂奔而至。

这些汉军精骑全是万里挑一的勇士,装备精良甲胃武器和强壮的战马,战斗意志和技巧更是无比高超顽强。

他们弓箭射完马槊抽,马槊抽完弓箭射,反复不停冲杀,只用一个时辰,就彻底把混乱的联军击溃。

此时,两边的草原骑兵又包抄了过来驱赶,野狼般不断撕咬联军这支被重创的野牛,十几万联军在戈壁上崩溃乱跑,始终无法形成阵型反抗。

战斗到第二个时辰,战局已经很清晰后,张贤太亲自披甲上阵,率领三百燕赵精骑勐冲达奴悉密所在。

三百燕赵精骑以一当百,只用了一个冲击,就将达奴悉密的精锐卫队打散。

张贤太万军之中跃马一槊,直接将达奴悉密脑袋抽没了半个,联军终于山崩。

此战,张贤太实际上只用了两万五千人,就歼灭了几乎是五倍于他的敌人。

联军哭爹喊娘、尸横遍野,汉军士兵甚至杀到第三把备用横刀都卷刃,方才结束战斗。

在这场二十余里的追逐战中,联军被阵斩三万余人,俘虏四万多人,只有四五万人得以逃脱。

张贤太随后就在这片无名戈壁边,将四万俘虏处决两万,用五六万联军首级,垒砌了三座巨型京观,以张汉军雄风。

联军携带的数十万头牲畜甚至因为缺少饮水无法带走,而被直接放弃。

数日后,侥幸逃得一死的萨克图在这恐怖京观面前,发出了凄厉的惨叫,随后与最后的百余名心腹,消失在了无尽的荒漠中。

他知道,他这一辈子,注定失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