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连枝锦 > 第一卷 鸿雁 第四百八十六章 功名未成鬓先秋(二)

第一卷 鸿雁 第四百八十六章 功名未成鬓先秋(二)

书名:连枝锦 作者:一抹轻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56:10

沉吟片刻,他淡淡开口,问道:「哦?爱卿何事要禀奏?」

王肃轻咳一声,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陛下,臣近日来从各地上书的奏折中,发现了一个漏洞!当年先帝提出军屯制度,就是想让当兵的人在不打仗的时候,能够自己种地。一来可以让士兵们自给自足、改善伙食。二来,多余的粮食上交给国家,还能增加每年的税收。」

渝帝听着他的叙述,平静的问道:「既是好事,又何来漏洞?」

王肃微微躬身,铿锵有力的陈述道:「想要军屯开展下去,就必须保证有土地。虽说地主恶霸不敢占军队的土地,可一些**的高级官员从来都不客气。这么多年下来,士兵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导致许多士兵都填不饱肚子。所以臣以为,是时候该整理军屯了!」

渝帝微微挑起眉头,问道:「爱卿说得有理,那你可有良策?」

王肃面现得色,毕恭毕敬的说道:「臣以为,要查清土地重新划分,以真正达到增加国家粮食收入,改善士兵生活的目的!」

渝帝微微颔首道:「既然你有了具体措施,那这件事就由你亲力亲为吧!」

王肃大喜,立刻躬身一揖,朗声道:「臣遵旨!」

从王肃开口说话时,整个垂拱殿内便鸦雀无声。

大家都心知肚明:他这么干自然不是为了国家、为了士兵着想,无非是想为自己搞点政绩而已。

大家想的不错,王璟在此时犯了大错,王肃自知此事会影响他夺得首辅之事,所以他迫切的想要做些功绩,重新夺得帝心。

等他做了首辅,就可以将王璟再次拉回到朝堂之上。

可放眼王肃这一生,在政事上一向偷懒耍滑,从未做出任何政绩。

所以,这一次,他真的想做立功时,着实费了他一番苦心。

为此,他谢绝访客,整日呆在在家中苦思冥想、苦心钻研,从军政、经济等各方面进行逐一分析,最后终于被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帮他逆转乾坤的漏洞!

他决定放手一搏,在家里日夜奋笔疾书,写好奏折。

今日一大早,他便揣着奏折,意气风发的迈入大殿。

因为他有足够的信心——这封奏折不但能救了自己的儿子,说不定还能让他重登首辅之位。

他太有自信了!所以他没和任何人商量,就直接上奏天子。

然而,这件事情听上去利国利民,干好了自然是大功一件,可枚青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举措的致命的漏洞。

他理了理官袍,手持笏板,一只脚刚迈出去,却发现自己背后的衣衫,正被人紧紧拉住。

枚青转头看去,正撞上满庭芳一双不辩情绪的眼睛。

将满庭芳向自己微微摇头,他迟疑了一下,便又顺从的站了回去。

——圣旨——

散朝后,一众文武相继退去。

阮浪要回去处理王璟发配的事宜,王肃兴致勃勃的赶回都堂,准备大展拳脚。

枚青见四下无人,一把拉住满庭芳,低声道:「满大人,方才您为何拉住我?」

满庭芳微微一笑,反问道:「那你刚才为什么要说话?」

枚青一怔,嗫喏道:「难道您没发现这其中的漏洞吗?」

满庭芳神秘一笑,又道:「正是因为有致命的漏洞,老夫才拉住你的!」

枚青呆立了片刻,随即眼神一亮,幽幽笑道:「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没抢向他拱一拱手,便扬长而去,满庭芳则独自前去御书房面圣。

书房内光线明亮、香薰馥佩,堆满书籍的桌案上,放着一盏冒着热气的清茶。

双喜公公服侍渝帝换下龙袍,卸下玉冠,皇上了明黄色的常服。

铭恩迈着小碎步迈进殿来,向渝帝禀报:满庭芳在门外求见。

本来处理完王璟的事,渝帝有些疲倦,可听到门外是满庭芳,他便没有赶走。

满庭芳缓步迈进书房,躬身行礼,朗声道:「皇上,臣有急事禀奏。」

渝帝一撩衣袍坐下,缓缓开口道:「何事如此着急?」

满庭芳跨前一步,焦急的说道:「皇上,臣收到急报,幽州正在闹匪患。那些土匪极其嚣张,不但频频骚扰百姓,连官府的押送都敢打劫!臣以为此事极其严峻,必须要在他们未成事之前,尽快将他们剿灭!」

渝帝双眉一竖,冷声道:「年年上报匪患,年年剿匪却屡剿不清!当地府衙都干什么吃的!」

「皇上息怒!」满庭芳躬身朗声道:「这些土匪嚣张至极,臣怀疑其背后有势力颇大的靠山,而地方的府衙,不敢招惹背后的靠山,只能剿灭一些小贼,才会屡剿不清!臣以为,不如派人去幽州暗中调查此事,再趁机将土匪一举剿灭!」

渝帝陷入了沉思,喃喃道:「爱卿说得在理,只是派谁去剿匪才合适呢?」

满庭芳略一思忖,沉稳的说道:「要剿灭土匪自然是武将较为合适,可如今边疆还未平定,各处又闹匪患。如果派兵强攻,不但打草惊蛇,还消耗了北渝的兵力,着实不妥。臣以为,既然要暗查此事,就派一位身份尊贵,与此不相干的人前去,才是最合适的!」

渝帝细细想了想,忽然问道:「翊王此时在颍州,颍州的灾情如何了?」

满庭芳躬身答应道:「启禀皇上,颍州的洪灾已及时得到平息,饥荒也顺利得已解决。现在,颍州百姓的生活,已恢复如旧。」.

满庭芳轻描淡写的一句,既没有凸显翊王的能力,又没有埋没他的功劳,还巧妙的将渝帝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匪患之乱上,不会再去猜忌翊王。

果不其然,渝帝立刻下旨:「满爱卿,你立刻传旨给翊王,命他速速去幽州,明察暗访匪患之事,不剿灭当地土匪,他不准回来!」

满庭芳躬身一揖,朗声道:「是,臣立刻去办!」

说罢,他缓缓退出殿去,大步离开紫微宫。

——赶路——

八月的红水河一片清秋,辽阔的清江水滔滔北流。

远处的岸边,有小船三两只,淅淅的风,吹着刚长出来的芦苇,萧萧做响。

残月照在小桥上,小桥上的白霜显得更白。

天渐渐的亮了,路上行人渐渐的多起来,或坐车或乘船,有些人是逃命而来,有些人是去其他地方碰运气。

渔夫撑着一支长桨,站在小舟之上,等待着岸边的客人上船。

岸上忽然响起一阵马蹄声,惊得芦苇中休憩的野鸭,纷纷游进水中。

三人三骑穿过杨柳依依,往前急奔。

岸边等候的小舟,却丝毫没有等待的意思。待客人全部上船之后,渔夫便用长桨一撑河岸。

小舟就缓缓划入江心,迎着微风,出没在波涛之中。

三人紧赶慢赶的奔到岸边,不约而同的一齐勒马,立时飞身下马,驻足遥望,那渐行渐远、慢慢消失在碧波中的小舟。

沐芊芊一跺脚,不甘心的抱怨道:「都怪你起来这么晚,都没追上他们!」

鹿宁望着万顷江水,微微笑道:「我是故意起来晚的,就是不想和他们同行。」

沐芊芊瞪眼的看向她,顿足叫道:「既然同去幽州,为何不一起走?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啊!」

鹿宁扬起唇角,轻声笑道:「我们虽然同去幽州

却有各自的目的,干嘛非要巴巴的跟着人家,好像离不开他似的!」

沐芊芊白她一眼,噘嘴嘟囔道:「切,你就骄傲吧!小心最后你哭都来不及!」

叶青峰迟疑了一下,小心问道:「少帮主,父亲让咱们帮着翊王剿匪,我也觉得我们同行比较合适。」

鹿宁拍了拍他肩膀,安抚道:「这一路路途说短不短,咱们几个人呆在一起,才比较自在。别担心,到了幽州后咱们再去找他!」

沐芊芊却气呼呼的说道:「这幽州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我们去哪里找他?」

鹿宁弯了弯唇角,嫣然道:「找一个普通人当然不容易,找一个王爷还不容易吗?无论去哪个城镇他要么去府衙、要么去馆驿。我们去这两处,准能找到他!」

恰在此时,树后面传来一个微微发颤的声音:「少帮主,我们……没上船……」

三人猛吃一惊,立刻转过头,寻声看去。

话音落处,一个挺拔飘逸的身姿从树后走了出来。

那人眉目俊雅、风度翩翩,一袭宝蓝色绸袍更显其温润华贵。

扮做管家的殷总管,也跟在他身旁走出来,脸上挂着一抹尴尬的笑容。

鹿宁一时愕然,一瞬不瞬的看着面前突然出现的男子,呆呆的站在原地,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

羽枫瑾望着面前白裙飞扬、呆若木鸡的少女,会心一笑:「怎么了,本王突然出现,是不是吓到你了?」

鹿宁目光一闪,张口结舌的问道:「殿下,您……您怎么还在这里?您不是应该在船上吗?」

羽枫瑾负着手缓缓就近,微微笑道:「按计划本王现在是该在船上,可临上船的时候,殷总管说他肚子不舒服,我们只好等下一趟,没想这一等就等到你们。」

说罢,他别有深意的瞥了殷正茂一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