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红楼从辽东开始 > 第一百二十章 北静郡王之惑

第一百二十章 北静郡王之惑

书名:红楼从辽东开始 作者:键盘战斗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8:57:39

太上皇连文华殿都不愿给皇上。

在归极门,这里只有六科廊,对面的会极门,那里不光有文华殿,还有内阁等衙门。

归极门的阁房里,忠顺王每次来到这里,内心都会为皇上感到不平,心里十分的压抑。

翰林学士刘一儒,皇上少年时被太上皇收养,任命的太子太傅。忠顺王,皇上的亲叔叔,原来的闲散宗室。史鼎,完全投靠皇上的勋贵。

文,宗,勋三方的领头人,加上皇上也才四人,显得此处很空旷,寂静。

“此人独领一州,如今又光复镇江,不是节度使胜似节度使,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金州原来的地盘不如北镇,但是现在加上镇江,如果再把两地连成一片,且又孤悬海外。

臣又听闻唐副总兵在金州多有不法之举,可见其并不是恪守本分之人,陛下不可不防。”

忠顺王语重心长的说道。

听完忠顺王的老成之言,皇上若有所思。

“辽东乃军管,以前还有山东布政司可以照看,加上受朝廷掌控的辽东都司,原并无关碍。

《仙木奇缘》

只是如今辽东形势巨变,没有了辽东都司,而金州又孤悬海外,山东布政司沦落成为了金州的粮道官。

虽然蛮族乃是大敌,但是忠顺王爷乃老成之言,实是不可不防也。”

刘一儒慢条斯理的说道。

弹劾唐清安的奏疏里,其中河南御史吴文华是他的门生,也是出自他的授意。

史鼎同样认为如此。

不过他的出发点却和其余两人不一样。

明冷内热。

这是贾敬和他书信沟通后,确定的他对唐清安的态度。

历来的道理,巡抚品级低,但是权利重,因为朝廷放心,而布政司布政使品级高,而却归于巡抚之下,因为朝廷不放心。

同样的道理,唐清安已经是副总兵了,挂作军都督府佥事的二品武将衔。

再升他做总兵,他担忧太上皇会派人去金州分权,对于忠顺王现在的心思,他十分的清楚。

不过皇上和忠顺王做不得主,最后仍要看太上皇的意思。

现在朝廷不封不赏,说明太上皇对唐清安还是放心的。

赏了之后高高的挂起,明升暗降,这才说明太上皇真正的打压唐清安。

不得不说,唐清安主动北上之举,的确为妙招。

“即要防且要用,不管是防还是用,都是为了金州副总兵好,相信他能理解朝廷对他的一片维护之心。”

史鼎的话不无道理。

至少现在,还没有人认为金州的将军有不臣之心,所言之事都是旧例而已。

例如辽东节度府,以前作为独抗蒙古右翼,当初的军力并不比现在的金州差。

后来随着辽左的扩张和发展,北镇逐渐成为了后方,权势也慢慢被辽东都司接了过去。

再到目前的局势,如果北镇不是前番失地损兵,不也是有近十万兵。

“不得不用,辽东去年大厦将倾,剩下辽西也差点被蛮族所得,直接威胁京师。

今年来辽西的局势才稳定了一些,其中金州的功劳至少占了一半,可见其紧要。

太上皇对其不赏不罚,臣猜测也是考虑到这些。”

史鼎平心静气的说道,一脸的公心。

“臣认为至少等蛮族势弱,辽东局势归于朝廷掌控之时,可以再重新建立辽东都司,北镇和金州两部皆可无忧。”

皇上思虑片刻,点了点头。

“忠靖侯思虑周到,辽东之患已成大患,每年上千万两白银用在辽东,已经把国家拖累到千疮百孔的地步。

唐将军有才干,能挽救辽东局势,先且用着吧,父皇应该也是这般想法。”

几人商议了几件事,史鼎和刘一儒离开,忠顺王被留下。

迈过白玉石阶,刘一儒和史鼎边走边谈。

“史公可知大周水师有多少船?”

史鼎答不上来,水师地位低下,他的确不怎么了解,在东南沿海倭乱平息后,水师更加的不被重视了。

“大周水师如今合计有船三千八百余艘,其中各式大小战船一千三百余艘。

我听闻金州如今有战船五百艘,而我翻查了登来的记录,只派了不到四百艘战船去金州。

那这多出来的近百艘战船,请问金州从哪里来?”

史鼎沉吟了片刻,笑道。

“我听说金陵发船去金州,被扣下些船只,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那就更奇怪了,金陵为什么要派船去金州,为何我没有翻阅到公文呢。”

刘一儒不等史鼎解释,目不转睛的看着他。

“无论如何,金州五百艘战舰,北方水师战船十去九空,只有南方还有不到千艘战舰,金州要许多战舰做什么呢?”

“蛮族在海上吃了这么多亏,肯定会想办法造船,金州水师船只的确过多,但是为了确保渤海清平,相比京师无忧,那也不算什么。”

史鼎一脸的不以为意。

这些传统文人,对勋贵向来防备过甚,抓住一点细节就不放,他们前番做辽东经略,把辽东经略成了朝廷的大患。

自己不能办事,可笑如今还要指责勋贵。

唐清安目前算不上勋贵,但是谁都知道他是勋贵一脉。

史家和传统的勋贵又不一样,他们祖上因军功受封尚书令,后来此职位又被文官抢了回去。

刘一儒十分不喜这些勋贵。

只不过他作为皇上的老师,传统的儒生,知道皇上如今极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而勋贵又是最重要的一处,至少目前比文官还要重要。

都是积年的狐狸,史家蛇鼠两端,想要把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他向来不信史鼎。

“希望如此吧。”

史鼎嘴角晒了晒,也不再理他。

皇上和忠顺王出了阁房,站在平台上,看着远去的两个身影,这里风大,吹得幔帐哗哗作响。

都太监夏守忠,默默的上前,亲自把幔帐收了起来。

“史家能信吗?”

皇上自言自语的喃喃道。

他虽然贵为天子,却向来缺乏安全感,偌大的皇宫里,没有一处可以心安。

谁都像是太上皇的人,每一个对他露出笑脸的人,他都不知道该不该信对方。

谁又能想到,当年忠义亲王身边的心腹,竟然是太上皇派来的人,一举一动早就被太上皇看在眼里。

那时候他还小,突然被太监用轿子抬到进了皇宫,满心的惶恐害怕,后来突然又成为太子。

至今想起来,都像做梦一样。

“贾家和史家实为一家,贾府当年虽然没有亲自参与那逆贼之事里,逃过了一劫,但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太上皇打压了贾家这些年,这要是周瑜打黄盖,那我也认了。”

忠顺王炯炯有神的说道,想要为侄儿鼓起勇气。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皇上的根基太浅了。

史家作为勋贵,主动投靠皇上,以此打开了军中的大门,忠顺王才能顺利拉拢了一些军中力量。

皇上低着头,下意识的抚摸石柱上的凋刻。

“如果父皇要废我,叔叔能保住我吗?”

忠顺王不可置信,立刻问道,“皇上如何这么说?可是有什么不对吗?”

皇上摇了摇头。

“说句不敬的话,太上皇年龄已经这么大了,如何还会行废举之事,皇上又向来孝顺。”

忠顺王宽慰道。

他知道皇上长大了,因为以前的事而害怕,内心惶恐不安。

“太上皇昨日招了北静郡王进宫,还留在了仁寿宫用膳,说来也奇怪,这一个月里,我数了数,已经有五六七八回了。”

夏守忠在一旁小声的说道。

一股凉意从忠顺王尾嵴骨而上,浑身毛骨悚然。

北静王府。

开国王爵公爵中,分为四王八公。

四王且不提,公爵中贾府独占两公,是勋爵中的第一家,当年的权势可见一斑。

如今的贾府虽然能转移京营节度使的职位,操作一地知府的官位等等,在普通人看来权势滔天,金陵小儿都会背四大家族的顺口熘。

可是对比当年却落了不知几等,只有自家知道自家的难处。

而这些开国勋贵,几代人下来的维系,自然互有几分交情,且面对新的勋贵王爵,这些传统的世家联系的更加紧密些。

红楼原文中,以后贾赦逼死了完全破落的石府的公子后,情谊就开始变味了。

年轻的北静郡王,从皇宫里回来,想到太上皇那些彷佛说了什么,又彷佛什么都没说的话。

脸色时而惊喜,时而纠结,时而不惑,时而大悟。

王妃笑了起来,“这人好生奇怪,竟能有着许多的神态。”

水溶这才镇定了下来。

“你去贾府走一遭。”

“无缘无故的,我去贾府做什么。”

“最近弹劾金州将军的奏疏很多,我认为对他是不公平的,听闻贾府的三小姐和此人定了亲,你去见见这位小姐。”

王妃明白了,抿了抿唇,脸上透出担忧。

“你也别想太多,一切由太上皇做主。”

随后,水溶去找来王府长史。

“曾先生,圣人今日对我说了许多话,我有些不明其意,请你为我解惑。”

随后,水溶把原话都讲了一番。

曾省行沉吟片刻,抬起头看向恩主。

“王爷,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有何想法呢,无非圣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