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诞生那天起,**就是人的本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追求也不同,越来越五花八门,野心也是**的一种。
刘承敏跟随大哥出关外十余载,从舞象之年到而立之年。
从试白户到一镇节制使。
除大哥之外,是金江军中威望第一高之人,其余三镇节制使都不能及。
自有一身气度,让人不敢轻视。
金江镇中,有人怀疑孤悬海外的彭大海,有人质疑沉稳的朱秀,有人反感粗鲁的武震孟。
但是从来没有人怀疑刘承敏。
刘承敏犹如一头忠厚的铁牛,随着将军的脚步,没有丝毫的抱怨,更不会反对大哥。
于公于私。
刘承敏皆堪称忠勇之楷模。
更不提今日之功。
将军关照给了刘承敏,刘承敏没有辜负大哥的期望。
两兄弟相辅相成,必定为后人留下一段佳话,受万世汉人所敬仰。
刘承敏犹如岳武穆一般的存在。
这就是一股精神。
有了精神的存在,人就有了自控力,不在是一般人,他的一言一行,都会恪守严规。
受自家主将的影响,他的亲卫们同样默默无言,没有张牙舞爪的傲慢。
如果换成武震孟的亲卫们,早就毫不客气的骂了回去。
此时。
因为对方的客气,草原首领心底虽然忐忑,却选择了强硬的回击,试探陌生人的底气。
本质上,他不想错失这个机会。
千里迢迢来打仗,所求不就是为了富贵么。
十几万人都在抢,能抢到的东西真不多,只有竭尽所能,才能有满意的收获。
】
“你们是金江军又如何,我又不认得你们,又怎么判断你们的真假,那汉子们,你们速速离开,我们井水不犯河水。”
刘承敏眼睛微张。
那人的确有可能不认识自己。
草原部落众多,很多台吉都只见过几次面,更何况下面的头目,不认识他才属于常情。
“混账东西,还不快快下马拜见节制使。”
侍卫头领大喝一声。
草原诸部皆遵金江镇旗帜,获赐世袭同知佥事等大周传统职位,这回的联军,各台吉以第一镇节制使为主。
所以按照此法理,草原各部联军的士兵,无论来自哪个部落,都算是刘承敏的手下。
那草原头目定了定神,使劲擦了擦眼睛,瞅了瞅身边的同伴。
他的眼神里有几层的含义。
眼前这位真是节制使?可能吗,要不要下拜?
连嚣张的他都没了主意,其余的普通骑手们,更是慌了神,不知所措。
“你看到了我们身后的旗帜没有?”
那侍卫首领大笑一声。
草原头目再一次打量了刘承敏和他身边的人。只见刘承敏盔甲精良,单凭这身甲胃就可以看出身份的非比寻常。
再看看他身边的侍卫们,都是英姿勃勃,绝非等闲之辈,因此内心有些怕了。
“你真是刘承敏,节制使?”
“混账,安敢直呼节制使姓名?”
那草原头目彻底信了,连忙招呼手下们,“快,快下马,叩见节制使。”
见对方服软,刘承敏这才出面。
现在的他,早已没了当年的冲动,不会轻易在人前表态,哪怕面前的是小人物。
“这才叫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你叫什么名字。”
那草原头目见到对方靠近,才感受到对方身上的强壮,体型庞大,不是靠着盔甲撑起来,而是实打实的健壮。
就这体格和气势,放在草原也是响当当的巴图鲁。
“这位传言的节制使,果然人如其名,自己可不能犯在他手里,恐怕回去后自家台吉也放不过自己。”
内心如此想到,态度越发的恭敬,不但告诉了自己的名字,把事情的原委也主动解释一番。
“回节制使,这些都是俘虏,他们合伙抢粮食,被抓起来后,又合谋炸狱,都是些刁民乱匪。”
草原首领的话音刚落,一旁的逃民们便有人喊道。
“节制使啊,我们抢的粮食是我们自己的啊,我们不是俘虏,是归顺的部落,他们抢了我们的粮食,让我们饿死不成?”
“饿死也是死,抢了也是死,不如抢了粮食,吃饱饭再死,总比当个饿死鬼强。”
那草原首领面目圆瞪,大喝道:“又是你,你这个逆贼。节制使,就是他带头抢粮的。”
刘承敏心中了然,说道:“带他上来说话。”
那人被带到刘承敏的马前,刘承敏一愣,此人好生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
“你叫什么名字?”
“节制使位高权人,好生见忘,不认得旺吉河的刺丑苦了么。”
刘承敏勐然想起。
带领联军入漠南的时候,不少的部落主动投靠,此人正是旺吉河一代的小部落之一。
远远的见过一面,但是当时人多,他一下子哪里记得起来,得了对方的提醒,他才想起来了。
“原来是你,我怎敢忘记朋友呢。”
刘承敏看向那草原头目,说道:“刺丑苦是较早归顺我们的台吉,怎么能是俘虏?”
说着翻身下马,拉起刺丑苦。
“如何落魄于此,叫你受委屈了,倒是本使好生惭愧。”
一句话将刺丑苦说得热泪盈眶,他参拜道:“小人不敢抱怨,但今日之事,确实是他们所逼。”
“去年天气不好,部落的牛羊冻死了无数,开春后人们都挖野草草根嚼食,现在这些东西都吃光了,牛羊不敢吃,等着生产下崽。”
刺丑苦越说越悲痛,部落里好多人饿死了。
“我们随节制使打仗,获得了节制使划分的牧场,哪里想到接连不断的有人上门索要财物。”
边说边指着那草原头目,哭诉道。
“部落里什么东西都没了,他还把我们都关了起来,要把我们抓去当奴隶。”
刘承敏不是偏听偏信的人。
什么主动帮他打仗,不过是想分一杯羹,跟着大军抢夺别人而已。
对于半道投靠的部落,刘承敏没有拒绝,除了拿出一些零星的战利品,主要的赏赐就是划分一大块牧场。
别小看牧场。
草原虽大,适合放牧的地方却不是无边无际,名字虽然是草原,其实牧场极其的宝贵。
有了自己的大牧场,部落就能修生养息,繁衍开支,逐渐壮大人口。
牧场相当于城池。
部落的牧场越大,代表着城池越多,获得的粮食越多,人口也会越来越多。
草原无数的部落,多年来互相征伐,就是为了争夺牧场。
刘承敏划分牧场,可以理解成为内地划分城池。
正因为人们认可金江镇,遵守金江镇的规矩,愿意由金江军主持划分牧场,平息了连绵不绝的战争。
但天道轮回。
牧场有限,而人口无限。
当诸部人口繁多之后,牧场就无法养活牧民,唯一的生路就是争夺其余的牧场。
和内地土地兼并是一样的道理。
金江军如今的政策,可以保证草原数代人口的和平,服从金江军的规矩,却管不了生生世世。
当年朱元章对百姓分田,同样只能保障数代人而已。
刘承敏管不了数十年以后,他重视的是当下,闻听刺丑苦的哭诉,脸色大变。
划分牧场,所有的部落活动在划分的牧场里,就是金江军现在的规矩。
才过了几日,就有人敢违背他的规矩。
“你说的是实情?”
“小得有半句狂言,便是灭族之罪。”
刘承敏仍是半信半疑,他问向那草原头目,“他说的是真的?”
那草原头目支支吾吾不大敢说话。
事情闹大这个地步是他没有想到的,打他几鞭子,都远比现在的形势要强。
“节制使问你话,你要如实禀报,否则小心你的脑袋。”
随着刘承敏态度严肃,他的亲卫们也严厉了起来,语气开始不善。
草原头目不敢再推诿,连忙小心翼翼的回答。
“所言是实情。”
刘承敏皱起了眉头。
他没有斥责草原头目,对方也是听命行事,罚之无用。
一边释放了刺丑苦,一边召集人马去巡视周边各地。
数十里巡视下来,所见情景令他触目惊心。
联军规模浩大,但是第一镇到底根基不足,而且兵力只一万人马,而联军高达十馀万。
除了把他伴等熟部,以及科尔沁和拱兔部等这种关系深厚的部落,大多数的部落都没有完全听命他的号令。
这种局面很危险,有脱离他掌控的风险。
而且扶持漠南诸部,也是金江军的政策之一,可以尽快的让草原恢复稳定,加强金江镇在草原的统治。
如今投靠的漠南诸部,不少的部落已经消失,被东部草原部落吞并。
“回去吧。”
刘承敏下令道。
很多地方他还没有看到,但是他认为已经不用看了。
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
此次联军的西征之战,虽然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如何把这份果实消化,才是最难的事情。
“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人不吃就得饿死,饿了想吃饭,此乃天经地义之事。”
“这些人哄抢粮食,虎口夺食,实在是迫于无奈,法不可扰,却情有可恕。”
刘承敏招来大台吉们,把刺丑苦之事告知。
下令类似的事情,不可责罚,所有部落要把类似刺丑苦的俘虏全部释放,恢复他们的自由身。
此举获得了漠南蒙古诸部大台吉们的感激。
东部蒙古的蛮狠,他们又如何不紧张,小部落被瓜分殆尽,下一步就是他们。
有了刘承敏出面,众人激动的跪在地上,拼命高呼。
“节制使万岁,节制使万岁。”
“我们愿意出粮,接济无粮的部落。”
东部蒙古台吉们,见状无可奈何,只能勉强同意。
口上服气,不代表心里服气。
刘承敏制止了东部蒙古台吉们的口号,不允许他们称呼万岁,回去后不顾多日来的辛劳,胡乱用了吃食,便立刻向大哥写信。
大哥告知,节度府认为应该割裂第一镇,刚收到书信的时候,刘承敏没有反对。
但是最近的事情,让他的态度有了变化。
“大哥的志向包含天下,重视国内和海外,却不应该轻视草原,反而应该多支持第一镇。”
这是一封家信。
也只有家信,刘承敏才敢这么写。
大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恢复唐制建立藩镇,开了历史的倒车河,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和质疑。
“第一镇不应该分割,东部蒙古和漠南蒙古的矛盾,以及态度不明的漠北蒙古,遁入青海的林丹汗等等,形势复杂,仍然需要统一的第一镇合理规划,才是最适合的。”
“国内大饥,金江镇的粮食已经划分完毕,无粮可供应草原,更应该让第一镇调度草原各部。”
“否则分割后的第一镇,压抑不住草原的态势。”
……
“东部蒙古势大,不扶持漠南蒙古,恐怕难以长久安宁。”
……
写完了家信,刘承敏浑身是汗。
犹豫了良久,终于还是让人快马加鞭,把信送了回去金州,等待大哥的命令。
他不知道的是。
漠南蒙古诸台吉当众尊呼他万岁之事,已经有人奔回金州。
~~~~~~
林丹汗入漠南草原,导致漠南连年战事,加上天时不好,遭受了寒灾。
最寒冷的时候,人在户外一盏茶的时间,就能不知不觉把耳朵冻掉。
连躲在帐篷中取暖的牧民都冻死不少人,何况牛羊呢。
所以漠南草原上,连大的部落都难以自持,小的部落更是无法为生。
如今。
东部草原诸部反而成为了大户。
不但是胜利者,而且手里有余粮。
刘承敏请来了巴达礼。
科尔沁奥巴可汗的儿子,也是当下草原上,金江镇最稳定的盟友。
“借粮?”
巴达礼犹豫不定。
借粮没问题,但是借粮给漠南草原诸部,他不敢轻易答应。
如果他配合刘承敏,成为第一个答应借粮的台吉,让其他的台吉没有了借口。
那么东部草原的台吉都会埋怨他。
“节制使能敬天畏民,乃草原之幸也,但是。”
巴达礼话锋一转,开始了诉苦。
“漠南蒙古数十万灾民,恐怕咱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他们出粮接济漠南诸部,以现在的局面,漠南诸部只会感激金江镇,而且巴达礼也想要吞并漠南诸部。
至于牧民的死活,干他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