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荡宋 > 过年之际

过年之际

书名:荡宋 作者:贼大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29 02:29:37

海上再也找不到夏德海的尸身,何春生很想帮这位兄弟收敛一下遗骸,可是什么也找不到,只能就此作罢。

收集了一下夏德海的残部,最后只有三十多人活下来,里面还有一个忍者娃娃,以及提前出来与自己报信的那个成年忍者。

损失不可谓不大!

光是夏德海一人,就只足以换一支船队。

要是梁川知道这一次损失这么大,要作何反应,可是这件事也不可能瞒着梁川,必须快速报告给他。

现在只能快速回到辽阳,那里才有信鸽,可以快速地把消息传回去!

信已经写好,夏德海战死的消息,海船不知所踪,火炮也消失不见,倭人针对梁家军,种种发生的事件,无一例外全部都记录在案,让人先行走小道送回辽阳,在那里有渠道再送到南方。

情况非常的不乐观。

山里那些砍树的倒霉高丽人,突然就接到了官府遣送他们的回家的消息,大山里的树还没有送到海边,这么快就不需要他们,一下子有些让他们不知所措!

他们害怕这些官府要灭了他们,个个磕头求饶,结果是真的要放走他们,这才一个个跪在地上叩谢天恩!

经过这么一回,他们可能这辈子再也不敢去瞎凑热闹了!

金宏道也不管全罗道还有没有倭人作乱,只是下了道清查的命令,自己跟着何春生就快速启程,返回了北方的汉阳。

全罗道事件,刚发生,各方好像在一夜之间就都收了风声一样,各自的态度各不相同。

女真人最是高兴,他们终于把倭人这个盟友给盼来了,倭人却是极为恼火,他们打的是梁家的那些火炮的主意,铁了心制定如此周密的计划就是要趁着夜色抢走火炮带回国内去研究,他们现在手上有火药,只要有火炮的配方还有构造,他们就有信心仿制出来,到时候他们便不怕梁家军了!

结果竟然功败垂成,什么东西也没有捞到,还在全罗道损失了一千多号精锐!

契丹人也十分意外,倭人竟然真与女真人勾结,本来仗就打得吃力,要是再有倭人的介入,场上的局面将更对他们不利!

最苦恼的就是高丽了,自己家被当成战场不说,北方压力大,现在南方也要失火,两线作战,他们又没有三头六臂,应该如何应对?

冬天越发的寒冷,今年注定不是一个好年。

南方,夷州。

北方的夷北城建设得还算顺利,就是当地的老百姓平时各种的纠纷多了一些,倒也没有什么大事,因为夷北更靠近大宋的两淮与江浙,所以这里的地理优势更为明显,许多商船也喜欢在这里停泊。

夷北建设集团在夷北城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大量的水泥固件也就是人造石直接就派上了用场,最明显的就是在码头的建造过程当中,水泥加入进来,码头的进度就快上许多,现在一个能停泊梁家宝船级别的码头已经初步建好,只是吞吐量并不如南方的凤山港这么大,假以时日的话,这里的港口迟早也会追上来!

邢昌在这里干得风生水起,眼看着城镇的规模越来越大,他的地位也越发显赫。

凤山位于夷州南方,此时依旧是整个夷州的核心地带。

南方的矿不停地输送到岛上,凤山有着强悍的农业支撑,民经渐渐地往工业的门槛迈进,这才是梁川想要的结果!

时代可以跟不上,但是自己的技术必定要领先于时代!

山里里钢轨铺设的进度已经大大超过了预期的进度,那些倭人干得不错,留他们一条命,换回来的是大量免费的劳力,也算自己好吃好喝养着他们,他们总要拿出点力气来报答自己吧!

今年一过,大家就算登岛两年了,几乎所有人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依旧有些人始终怀念着海对面的那处家乡。

凤山的许多老人便是这样。

海神庙现在时常聚集着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这些都从兴化清源来的人居多,因为家乡就在他们的对面,这里离对面最近。

现在是比较轻闲的时候,再过一段时间,老人就要下地去收割粮食,就这个时候,过年之前吧,可以看看对面,想想自己百年以后埋在哪里合适。

他们已经过了江湖纷争的年纪,只是迫于无奈跟着年轻人来讨生活,人行千里终归土,就是看埋在哪里能舒服一点!

何保正就经常念,他自己是逃了出来,可是他的老爹还有祖宗的坟地可都在何麓老家啊,现在坟头的草都老高了吧,总不能以后永远不管他们了吧,那实在是不孝之举!

人总是没有得选,要是有得选的话,谁愿意背影离乡!

要过年了,年轻人总是高兴的,现在大家的日子比起在中原的时候,那生活质量提高的不是一点半点,人手一套住宅那是基本的,家里的地也是相当的多,壮年在外打拼,老人与女人就在家里种地,一年交的粮也不是很多,家家都是满屯,现在个个都拿着米和粮食去河边的水磨房里面磨成米粉,准备过年的时候做一点糕点。

郑若萦的甘蔗地这时候也迎来第一年的丰收。

夷州的地实在太多,甘蔗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这里都能满足,热量光照还有水源,简直就是天然的甘蔗生产地,这里种出来的甘蔗甜度甚至还比对面的兴化要高一个档次,自然产出来的糖浓度也高了许多。

虽然糖的产量很高,但是这还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奢侈品,真正富裕有实力的人家,家里可以备个一两斤,掺到食物里面感受一下甜蜜的味道,要是普通人家,依旧受用不起。

这年头,吃是重要,但是没有一个人会为了吃而置家里的生计不管不顾。吃一口甜食是舒服,还犯不上让全家挨饿的地步!

岛上的特色美食,不仅是糖制成的糕点,还有许多可以解馋的食物。地瓜制成的地瓜粉,还有用地瓜炸成的炸粿子,那味儿不用放糖也能甜到心里,把肥猪宰了,猪油提出来,地瓜制成粉之后,揉成条状放到油里炸一下,出锅十里飘香,小孩子不顾烫嘴,争着抢着放到嘴里吃起来!

这些全是梁川一手教给大家制出来的美食。

正因为有这一口香甜的美食,大家仿佛都感受到自己的日子更有滋味!

老百姓平时也不舍得吃这一口,只有到了年关还有中秋元宵这些大日子,家里才会热闹地阔一回,让一家人敞开了肚皮吃个痛快。

平时都是节衣缩食,咬着牙关过苦日子,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有什么难处,家里就是一定要留着粮食!

上岛来的侬人与关中的最有体会最深有感慨的时候的不是吃糖,而是吃盐的时候!

盐还没有吃够的时候,吃上糖,并不会觉得幸福,在这个封建时代的最颠峰的年代,能吃盐吃到满足,还是每个穷苦大众最低的生活要求!

盐贵,又买不到好盐。

这是朝廷征税最好的手段之一,所以老百姓注定在吃盐上要受制于官府。

但是在夷州岛这里就不一样,边上就是海,要控制老百姓不吃盐,那难度有点大,在这里晒盐也不需要什么成本,再用这样的手段来制衡老百姓,就显得有些不地道,容易激起老百姓的反抗。

梁川手上有更好的办法,就是港口。

征得合理合法,大家主动来交,光是这一项,便比地里海里征的钱要多上无数倍!

但是这对寻常的老百姓来说,这就开了天恩!

几千年了,从春秋齐国开始征盐税开始,老百姓就为了这一口盐造了多少反,引起多少祸事。到了这穷乡野岛之上,倒是一文不值,竟大家也习以为常,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

生活在这一刻一下子就好了起来,人生就是这样,肚子饿的时候,总想着如何去吃一口饱饭,当肚子填饱了,就想着怎么穿得更暖,想着怎么比别人吃得更好,穿得更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