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属性点慈善家 > 第670章 飞行堡垒

第670章 飞行堡垒

书名:属性点慈善家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21:26:19

王齐在北面异动之后让李想帮忙去研究院看了几次,几个月后通知研究院院长递交了一份专项报告,进一步弄明白“矢量生成”的开发进展。

根据这份由专项实验室出具的报告,着陆器上的那套“矢量生成”,力的表现不算特别好。

以原件修复的设备,测定推重比为10比1,复刻机的推重比则是10.1比1,以现在掌握的情报预估其推重比极限值,在15比1附近。

推重比既推力和重量的比,分为动力部推重比和整机推重比两种。

动力部推重比,单纯对比发动机推力和发动机自重的关系,数值会显得比较大,推重比越大,整机装配余地和升级潜力也越好。

而整机推重比达到1以上,就能实现垂直向上飞行且不会速度归零,在1.04至1.4之间就能达到非常优秀的飞行性能,再拉高时边际效应递减会变得越发明显。

实际上很多飞行器不需要垂直爬升能力,根据飞行速度上限不同,0.8甚至更低的整机推重比也不是不能飞。

“矢量生成”原型机的推重比能达到10比1,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与之相比,用上了一些魔法技术的涡浆一号,含螺旋桨重量的推重比也就10比1,后续进化成涡扇机的第一代,多半还到不了这个数字。

不过这么一比也能看出来,矢量生成的表现真的不算好,上限和纯机械的化学能喷气发动机差不多。

当然,考古式科研本就没有规定一定比现代设备好,它们只是发展线路不同,具有借鉴意义。

王齐想要知道的,是在不同大小方向上的极限。

工业制造、手工制造、魔法器具,在大小分化上的表现是一样的,既都从日常大小的器具起步,然后向着大型化和小型化发展,两者都代表着一种极致。

不会魔法的贵族所使用的护身项链、手环等,就是魔法线路的小型化,在个别大师手中,这些东西能做得极为复杂,一个首饰就能容下许多功能。

自家王国受人口总量、高端人才数量以及发展时间的限制,在这两个极限方向上的路走的都比较慢,相对来说,机械设备的大型化和魔法的小型化,要略微好一点,确也不够极限。

对于“矢量生成”的研究也一样,研究院自有理论,对小型化有一定帮助。

这三个月来,对原型机进行了进一步解析和实验,确认以现有技术能推动的小型化极限,能将四面体边长从六米余,缩减到三米。

其中出现了新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元器件构成的四面体边长越短,其魔力与矢量力的转换效率就越差!

即使不考虑储能消耗,小型化之后的推重比也会降低。

试制的第二台样机,在边长三米的情况下,推重比为8比1,而在样机组件不变,单纯将边长扩大到四米附近的状态下,推重比为8.86比1。

之所以是四米“附近”,因为那并非一个精确值,该设备在有的边长下无法生效。

意思“矢量生成”实际是一套适应大型化的魔术阵。

但因为该魔术阵四个节点之间不能有其它物体,这个边长问题太难受了,越大,意味着空间浪费越多,而要上天的东西,空间又是十分珍贵的。

即使是边长三米,对于飞车的空间也太大了。

研究到这里,基本能确定它只能作为飞行堡垒等大家伙的动力。

王齐又给缓了一个月,开始推动飞行堡垒计划。

飞行堡垒是王齐构思小熊城阶段就臆想过的战争载具,目的是填补现阶段空运能力的缺陷,在临时目标点尽量快的部署重型工事级战线。

只是这玩意用现有的漂浮、飞行,能耗都过于巨大,一个半径四百公里的来回再充能都需要十几天,出动率十分堪忧,无法应对魔族的高机动策略。

如果没有“矢量生成”出现,飞行堡垒也会硬上马,但只能作为紧急边境支援用。

现在有新技术,倒是可以考虑境外部署,具体则要看项目的实际进展来制定后续的技战术指标。

飞行堡垒开发计划早就准备好了,王齐这边开始推动,直接控制神树在环水库西路附近,构筑出第一个城防单元。

一个城防单元,包括一截城墙,一个营级军营,一个空中堡垒停靠、补给位,以及偏向内侧的军属密集区。

其中城墙的部分需要用新的神树构筑模式,人为加装装甲板和防火框架层。

军营的部分,在一个单元里还不是完整状态,要两个单元才能形成完整的包括车辆训练的场地设施。

另外为了限制小熊城的驻扎军队总规模,还有一种连级营地的城防单元,包括含城门段,光城防单元就是四个版本,可把王齐折腾得不轻。

军属密集区,由于王齐不想把军队和民众的距离拉得太远,所以不是单纯的军属区,还会有一些廉价出租房在里面,等到小熊城全面铺开后,这些出租房才会改租为售。

里面最特别的还是空中堡垒停靠位,它可以是单纯的停靠点,也可以作为飞行堡垒的生长和建设点,在堡垒停靠时能作为该城墙段的防空阵地用。

现阶段,堡垒的状态由军部征求各军意见,尤其是第二旅等重型装备防守类单位的建议,已经更新了两个版本,由早期的圆面包形,变成现在的甜甜圈形。

不过考虑到“矢量生成”的动力设备特色,后面可能还是要回归面包形。

“矢量生成”研究项目之前,工作已经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比较难的点还不在于本身的形状,而是其部署支架。

从军事行动的角度出发,重型堡垒放到平原上也是个固定靶,考虑到魔族的战术也会协同进化,这样的部署点会十分危险。

堡垒一上来要求具有山区地形适应力,这对起落结构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神树自身生长出来的结构,难以同时满足适应调整和支撑强度、缓冲需要,所以这套支架要后装,由新城重工提供方案、机车总厂提供早期测试数据。

而为了在实地实现改造动作,堡垒停靠区整体是个架子,堡垒停上去时,下面还可以过带集装箱的重卡,它在营地模式下的人员和物资出入也顺理成章的变成肚皮下面。

但不管怎么做准备,这些前期动作都只是个空壳,在堡垒计划中,神树的部分相当于一个自动施工平台,生长出来的东西也只为给金属件级其它设备提供固定点,甚至有的部分后期会完全被人工制品替代,大量的工作仍然需要靠研究机构和工程兵部队完成。

由于各方面都已经准备很久,“矢量生成”的进一步报告出来,蓝天重工很快就递交了一版概念图。

堡垒的总体布局设计,由新城汽车厂、魔法武器研究院、蓝天重工的联合小组完成,只是因为堡垒要飞,所以由蓝天重工主导。

按这版概念图,如果“矢量生成”的核心动力装置能如期完成,大概一年内就能启动第一个飞行堡垒的测试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