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科幻 > 属性点慈善家 > 第679章 结构优势

第679章 结构优势

书名:属性点慈善家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7-29 21:26:19

收购生木销售木材,整个过程凤凰王国貌似纯亏……实际真的是纯亏本。

但是问题不大。

王齐在设计经济体系的时候,核心源自于神树的无中生有以及冶金业成本优势,后期则是整个集体生产力优势,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金融的概念。

金融在某个世界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可面对三界大战这种题材的世界,杠杆拉满的金融方式实在是过于脆弱,所以到一级市场,既直接投资为止,没有后续的金融发展,中间有些苗头都给灭了。

少了金融工具,王齐和手下财政与外交口,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境外货币回流,所以总是要找些稀奇古怪的法子给境外发钱。

甘霖计划是一种,它以改善穷人生活为主要目标,放款只是其附带效果。

这一次的木材交易,也是为了让降温时期穷人有一条活路,亏出去的钱主要是雇佣费和火灾风险。

钱有3%到5%属于当地代理商,具体浮动取决于当地人口数量和林场环境,剩下的名义是采购费,实际有大部分都不得不落入大户口袋里。

考虑到王国在境外各地的影响力差异,木材交易都是以当地力量为主,并不是王国直接雇佣平民去砍树。

利用家具作坊为基础扩建为厂,采用多点收购的方式,大户们作为直接采购方虽然会有一定相互竞争,自己也肯定要吃大头。

但话又说回来,预计能卖出几万凤凰币的超级原木,没存好腐烂、开裂甚至烧掉,都是个废,越是值钱的生木往往个头越大,阴干所需时间越长,也越容易出问题。

所以刚刚砍下来的树,本身不怎么值钱,没有环境费、承包费的环境下,生木的价格构成只有人力砍伐加运输成本,再加大户的一份评估和收购利润。

王国不打算在生木和木材的交易里赚钱,可是把家具作坊变成家具厂的大户还想吃点回头钱,在成材的过程中,他们也确实需要为木料管理出一把力。

另外王齐的目标是在降温后,平民能够以现行价采购到木材,负责收购木材的厂子已经在当地群众面前做了保价公证,所以他们进货早且量大,并不意味着他们能比后期奸商赚得多多少。

总体上给大户的这份钱亏得不虚,算是超额酬劳而非白给。

平民在这个项目中的好处,整体比大户更多。

两条线,收入和建材。

收入不用说,大户、法师,都不会自己去伐木,多数钱还是会落到平民头上。

建材收获则属于故意留下的漏洞。

被小流氓组织起来去伐木的且不提,自由民可以购买锯子,放倒的生木也不一定非要卖给家具厂。这样做虽然会耽误他们赚钱,但对比降温后才想着盖房子,为木头房子支付的总劳动工时会短得多。

这件事虽然大多数人领会不到,但总有聪明人会把带头干起来,只要不傻都会跟风而动。

木材项目说着是“无限量收购”,实际受到场地、管理、安全等方面影响,并不会真的无限,就算有一部分木材在天冷后短时间卖不出去也和王国无关,到时候大户肯定会找个借口接盘以便卖更高的价。

总之整个项目还是引导为主,创造一个大家砍树的环境,给那些住茅屋的人一个低代价改善住宅的机会。

具体能不能把握得住,王国又没有那么多人一个个手把手去教,只能看当地大户的良心了。

大户有没有良心这件事似乎不用讨论,可在实际操作中,大户的确需要稍微照顾到平民的生存,毕竟把人逼到要饿死的情况,大户自家的资产也会受到更大威胁。

他们是可以请魔法师和其它职业者坐镇,问题是如果没人饿死,这个钱不就不用出了吗?用二环的自己人能解决的普通事,非要升高到雇佣三、四环的外人来解决,就属于钱在烧。

王齐盯着为降温准备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上轨道之后,才回头找莱雯了解自家的情况。

基础牢固的好处在这一轮又体现出来。

建筑方面需要投入的工程量很小。

王国现阶段主要是神树系和钢混结构两种建筑,一些作为纪念建筑留下来的老式房屋大都也不做居住功能用。

针对低温化之后的城市环境改造,主要工作集中在路面工程上。

道路结冰是个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在浮岛上,这个问题会比在陆地上更严重,因为冰雪堆积会加速地下岩层降温。

莱雯领导的班子现阶段推进的有两项工程。

凤凰板块这边借助中心冷却塔水网,可以用埋管的形式维持周边几个城市的浅表温度。风谷和庞勋两个板块,则需要依赖魔法学院的研究力,另外设计一套魔法保温体系。

两者各有各的优缺点。

中心冷却塔水网因为会在半路上加入各工厂的废热交换水,不能与自来水网接通,埋管的常规工程量比较大,优势是不需要额外的生产力,让凤凰铁厂的离心铸管车间全力运转起来就行。

魔法方案涉及到魔术设备产能和一套新的市政检修体系,并且存在和其它魔术设备抢夺自然魔力的情况,现在来看大概率会以路灯的形式提供除冰解决方案,好处是不需要挖开大量路面施工,安装无需重型车辆参与。

农业侧的情况则要更好些。

境内的玻璃温室普及度还行,面对温度下行压力,新建温室的总量不大,可以做到平稳过渡。

另外食用菌培育在菌种纯化上遭遇了一定的困境,可它在对抗低温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真菌是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第三者,获取能量的手段偏向于动物中的分解者,分解的过程会向外界释放热量,这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识,王齐早在李想老家求生养小强时就实际操作过。

生长中自发热的特性,加上真菌无需光照可以直接在水泥房里培养,让它可以用极低的代价对抗超低温。

根据农学院操作的实验结果,室外零下三十度的环境,二十平米的培养室,平均补热功率不到二百瓦。

这还是24墙的基本保温能力,如果在内部加一层木板,甚至中间再填个几厘米的锯木屑、发泡材料,哪怕外面降温到零下六、七十度,补热功率都不会有明显增加。

居住、城市、农业都没有问题,工业的废热产出量更不用特意理会。

剩下还有隐患,大气和天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