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二百四十七章 陛下不可

第二百四十七章 陛下不可

书名:大唐极品纨绔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7:45

“陛下不可。”

“陛下,三思啊陛下!”一瞬间,连同房玄龄在内的数位大臣出列同时说道。

然而看着咬牙切齿的李世民,全都在心中叹了一口气。刘洎这是自己找死啊,这些事情是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吗。

但是没办法,这些人都是清流言官。必须得救,不救不行。不然往后的史书之上,他们这些位列公卿的大臣都是刽子手。

看着这么多人出来为刘洎求情,其中还有自己的肱骨重臣房玄龄。被怒火冲昏了头脑的李世民瞬间恢复了一丝清明。

但是这几个人,不杀不足以泄愤!是以李世民想都没想便挥手说道:“尔等不必多言,朕已思之再思。”话音一落,门外便冲进来两列手持金瓜的大汉将军。

将刘洎,以及后面出列的四位御史言官摘取官帽,脱去官衣,然后打入了死牢。

房玄龄嘴角一动,在心里叹了口气,最后还是默默退回了文官之列。没办法,今日这几人算是触动了陛下的逆鳞。

连巫蛊之祸都敢说,房玄龄也没办法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救下他们。好在陛下只是将他们打入了死牢,而不是当廷斩杀。

只能待朝会散了之后,再设法营救了。一瞬间,房玄龄只觉得自己这个宰相当得好累啊。

陛下要和世家开战,自己夹在中间两头受气。既要平衡朝堂稳定局势,又要处理那么多繁杂的政务。

再想想李靖,说走就走对于朝堂毫不留念。房玄龄表示:“我也想辞职!”可惜的是,房玄龄不是李靖,李二也不会让房玄龄走。

房玄龄也是劳苦功高,但是更多的是在文治与政务方面。一介文人,还不足以让李世民生出忌惮之心。

再加上自杜如晦去世之后,别看整个大唐人才济济。那都是专业性人才,其实已经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场面。

就比如这群老将军,打仗还行,吵架就只会问候先人人身攻击了。朝堂之上,也只有房玄龄有这个能力能够掌控全局。

在李二与世家的冲突爆发之后,不至于让大唐全盘崩溃。其他人都不行。

长孙无忌性格阴鸷,魏徵刚烈,萧瑀古板,李纲老迈。为右相副手可,为主相则失!

所以李世民是不可能放房玄龄走的。既当爹,又当娘,宰相当到房玄龄这份上,也是没谁了。

完全可以这么说,若是没有房玄龄,贞观之治的荣光至少失色一般。张拯常常戏言说自己是大牲口,其实房玄龄才是真正的大牲口。

房玄龄心里苦啊,但是事情还得做啊,不然大唐怎么办。刘洎和那四位言官被大汉将军压下去之后,朝堂上突然陷入了沉默。

中书侍御史赚足了风头,虽然可能会为此丢掉性命。但是他们在此次事件当中,无疑是光芒万丈的正面角色。

是以几个台院侍御史见气氛突然沉默了下来,并不打算让中书侍御史们专美于前。

一位年轻得有些过分台院侍御史清了清嗓子,正欲接替刘洎的位置继续发表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

却突然感觉后脑勺一痛,转头望去。站在他旁边的魏徵正在将手中的笏板收回袖子之中。

见那年轻的御史转头看向自己。魏徵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目不斜视,淡淡的说道:“放聪明点,这种事情是你能掺和的吗?”这年轻御史摸了摸后脑勺,似乎是突然明白了什么。

然后朝着魏徵隐晦的拱手行了一礼,便退回了队伍中,然后眼观鼻鼻观天的打起瞌睡来。

魏徵见这御史转眼间便打起鼾声,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随后微不可查的点点头。

然后用只有他自己能听得见的声音喃喃了一句:“来家这小子倒是有点意思,可惜比起张家小子似乎还差了一点。”而被魏徵敲了一笏板的年轻御史,姓来名济,今年只有二十一岁。

……大殿内依旧沉默得落针可闻。而见刘洎被李世民打入死牢,一众老将们就像是便秘多时一朝畅通了似的。

表情瞬间丰富起来。李绩也恢复了那幅风轻云淡的样子。只有李世民高高坐在龙椅上俯视着众生。

神色难明,让人猜不透这位陛下的怒火究竟有没有烧完。半晌之后,李世民淡淡的说道:“既然都没事了,那就退朝吧!”说完之后也不管满朝文武是什么反应,自顾自的起身朝龙椅背后的大门回去了后宫。

见陛下走了,房玄龄沉着老脸,对着长孙无忌悄悄说了些什么。随后也转身朝自己的公廨走去。

而朝堂之内的其他人,眼见几位大佬都走了,也瞬间作鸟兽散。与一众老将们云淡风轻的表情不同。

张公瑾下了差之后,脸色虽然也很平静。但是眼神中的杀意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了。

没有人知道张公瑾这份杀意是对着谁去的。一干老将军只听说张公瑾回到家后,便召来了大舅哥元德操饮宴。

但是宴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离场去了皇宫觐见陛下。

所有人都知道,更大的暴风雨还在后面。而今天刘洎在朝会上,只不过是开了个头而已。

……来到洛阳的张拯和李承乾等人。并未进城去一览这座由隋炀帝杨广亲手营建的,号称中原心脏的天下第二大城。

而是将从屈突寿哪里借来的战马,寄放在了洛阳守城将士的营中之后。

便直接来到了位于洛阳南侧的运河大码头。码头上面的热闹繁华,丝毫不输洛阳城内。

虽然是清晨,但是密密麻麻的商贾,还有无数靠着码头搬运货物生存的劳工已经在忙碌不休。

杂乱的呼唤声号子声不绝于耳,装着大宗货物停靠在码头上的商船在运河上来来往往。

片片白帆被朝阳的映照成金色。如一颗颗明珠点缀在大运河这块碧幕上。

当真是一副鳞次栉比千帆竞发的热闹繁荣景象。而码头一侧宽阔的官道上,道路两旁满是售卖各类吃食和小玩意儿的摊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