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三百四十四章 请我吃饭

第三百四十四章 请我吃饭

书名:大唐极品纨绔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7:45

崔淑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张拯手上抱着的资料全天下都是独一份,张拯不想也不可能扔地上。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崔淑今日如此反常,但是不妨碍张拯请她帮忙。听见张拯的回答,崔淑从张拯手上接过别墅的钥匙,帮他打开了门。

张拯点头表示感谢,径直走了进去。将一堆资料放在客厅的几案上,转头看向门外的崔淑,没有邀请她进来做客的意思。

毕竟这个年代,男女之间还是保持点距离比较好。

“崔先生还有事吗?”张拯看着长得跟妖精似的崔淑朝她问了一句。崔淑很自然的笑了笑,回道:“没有其他事情,想请张院首来寒舍吃顿便饭,不知张院首方不方便?”崔淑说完来意,似乎是觉得自己一个女子邀请一个男子到家中吃饭有些歧义。

再次出言解释道:“小女子能在书院扎下根来,全靠张院首从中斡旋,这几年张院首一直在为文贞公守孝,小女子也一直找不到机会当面表示谢意,现在既然张院首孝期结束,请您吃个便饭表示谢意也是应有之意……”真的只是这样吗?

张拯的心里有些狐疑,他和崔淑平日又没什么往来,而且崔淑能在书院站稳脚跟,主要也是她自己能力出众。

这个理由,多少有些牵强了吧?但看着崔淑脸上充满了真诚,又不免让张拯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多心了。

“崔先生还会做饭?”

“这话说的,若是不会做饭小女子这几年是怎么生活的,书院食堂里的饭菜小女子可吃不惯。”崔淑白了张拯一眼,眉眼之中有万种风情绽开。

张拯颔首回道:“行,今日吗?”崔淑点点头道:“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小女子在寒舍恭迎张院首大驾光临。”

“好,张某一定到。”张拯朝崔淑抱了一拳回道,同事之间,一起吃个饭很合理吧。

应该……崔淑在得到张拯肯定的答案之后,朝着张拯盈盈一礼便转身离去。

张拯关上了别墅的大门,开始整理混成一堆的的纸张资料。将自己三年的心血分类一样一样的拿到书房放好,便顺势在书房坐了下来。

结束了三年的守孝生活,忽然回归正轨,张拯需要好好的思索一下未来的道路该如何规划。

现在李泰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今日飞行试验的成功,必然是会载入史册的,李泰的名声也会被众人争相传颂,连带着书院的五位学子,也会在史书变成正面形象。

在这个大背景之下,李泰在民间的风评也会逐渐扭转过来。而张拯想方设法都要把李泰的名声扭转过来,当然也不是闲的没事干了。

实在是在这个以道德为基准生存法则的世界里,一旦名声坏了,那将来想做很多事情都会寸步难行。

张拯还指望着李泰将自己从后世带过来的学问在大唐发扬光大呢。李泰的身份地位,是最合适传播新式学问的,再加上他本身的聪慧,学什么东西都快,都能做到举一反三。

若是他将来不脑子打铁了去争储,将来他就会是整个大唐最有权势的亲王。

李承乾登基以后,感念他的不争,也必然对他恩宠有加。可以说教会李泰一人,胜过教育普通学子千人。

只是李泰这几年过得太顺利了,漠视人命这一点,让张拯很头疼。皇家的人都是怪物,张拯潜移默化四年都没能改变李泰认为天下百姓都是为皇家服务的这种思想。

李泰的这个思想若是不想办法去改变,以李泰这种性子,张拯丝毫不怀疑当李泰的学问精深到一定的程度,一定会用无辜的人命去试验一些他的所学所想。

而这个,还只是李泰身上的小毛病之一。其他的诸如骄横跋扈,目中无人,挥霍无度等等之类的小毛病更是不胜枚举。

除了李泰的教育问题之外,还有两个大问题也是让张拯有些头大。守孝结束,首当其冲的就是自己婚事的问题。

当初李世民说过让自己守孝结束便和清河成婚。并且在贞观六年就将清河公主府在渭南县城以东三十里的地方建好了。

如果只是成婚,张拯倒是不怎么抵抗的,因为抵抗也没用。让张拯头疼的是,将来要怎么和清河这个才十一岁的小姑娘相处。

十一岁啊,张拯又不是什么恋童癖。张拯还不知道,李世民今天之所以会跑来书院,并且在观礼结束之后就和张公瑾凑到了一块,就是为了谈这个事情。

观礼都是次要的。当然就算知道了张拯也无可奈何,在大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开玩笑的。

“罢了,先回家养到十六岁吧……”婚姻生活幸福不幸福已经张拯的考虑范围了,反正要张拯搬到公主府去住,张拯是决计不肯的。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从孝堂回翠微山的路上,李世民有意无意的朝张拯提起与吐谷浑的战事。

李世民在自己面前抱怨了那么久,总不可能只是单纯的为了抱怨吧。到了李世民这种位置,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做抱怨这种事情。

说得直白一点,李世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必然是有目的。包括前几日去诚毅伯府抽李泰,在张拯看来,都是表演的性质居多。

和自己抱怨了那么久,再加上自己出身的家族,敦煌张氏就在如今的沙洲定西县。

张拯不难猜出,李世民应该是有了让自己随军出征的想法。就是不知道李世民打算让自己跟着谁走了。

在历史上大唐平灭吐谷浑是启用了两支大军的,一支是由迁任左晓卫大将军的原玄甲军大统领段志玄在六月份带走的两万大军。

但是历史上的伏允被段志玄野战击败以后,便向西逃窜,到了九月份又回到伏俟城。

伏允似乎是觉得自己竖壁清野的计策对唐军起了效果,刚回到国都就又开始搞事。

于是李世民在十二月派出了李靖,李靖也很给力,只用了三个月便将吐谷浑奏趴下了,伏允也兵败自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