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六十九章 李世民的后手

第六十九章 李世民的后手

书名:大唐极品纨绔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7:45

张拯的减肥计划就此搁浅且不说。

时间如流水一般流去,距离中秋节也是越来越近。

对此,张拯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毕竟,该做的准备早已经做完,一切只等最后的结果揭晓。

随着李世民要在中秋于圜丘祭天的圣旨明发天下。

天下哗然的同时,一些人也在心里狐疑。

李世民会就这么轻易的认输,不太可能吧。

虽说祭天未必就是下罪己诏,但是李世民的这个举动,本身就足够耐人寻味。

难道是随着关中的蝗灾蔓延,李世民终于撑不住了。

可惜,任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祭天这么重要的事情。

竟然只是一个纨绔小子撺掇李世民去这么干的。

这不是开玩笑嘛,一个十五岁的小屁孩何德何能让伟大的李二陛下心甘情愿的让出这一步。

但是,不论李世民究竟打的什么主意。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还是开始活动起来。

准备在李二祭天的时候做一下文章,搞一搞事情。

只要李世民敢祭天,他们就有把握让李世民下这道罪己诏。

要知道罪己诏可不只是李世民下一道诏书,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简单,而是代表着君王向上天承认自己执政的失误。

不仅要向昊天上帝与天下百姓请罪。

还有以往所有的执政方针,也得全部作废从头再来。

若非如此,世家大族何必要想方设法的要让李二下这道罪己诏。

哪怕如今已经搭进去了一百多位朝臣,也在所不惜。

请陛下认罪的折子,依旧如雪花一般飞向中枢。

实在是被张拯所献的以工代赈之策,还有那劳什子的限奴令害得已经苦不堪言。

更别说张拯还献上了报纸和活字印刷术这么两个大杀器。

世家大族即将面临没有廉价劳动力可以剥削的窘境且先不提,这下更是连对教育的垄断都即将被打破。

眼看就要从高高在上,如俯视人间的天神一般的地位跌落到凡尘,怎能不让自视甚高的世家大族们愤怒至极。

所以,弹劾李世民要求李二下罪己诏也好,派人刺杀张拯也好,本就是题中应有之意。

只是他们可能还不知道,那些折子全部被房玄龄用来烧成炭,烤烧烤了。

……

在所有人的殷殷期盼下,中秋佳节如约而至。

正午时分,太史令李淳风烧龟甲以噬卜,卦示大吉。

随着礼官三通鼓响,长安城内,飞骑开道,封锁了整条朱雀大街。

长安城正南方的宣德门,已被飞骑将士守得水泄不通。

城外宽阔的官道,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回避的龙牌已至圜丘天坛。

黄沙垫道,清水撒尘。

李世民服大裘而冕,身着弁服。

銮驾自太极宫起驾。随侍的文武百官尽皆着飞禽走兽袍服,头戴大红色幞头。

全都亦步亦趋的跟在李世民的步辇后面。

只是人数比以往李二出行要少了许多。大概一两百人的样子。

张拯自然也在一众文武大臣的队伍当中,他身上还有一个县男的爵位。

县男,从五品爵,在大唐的朝臣中,不算高,也不算低。

但张拯今年只有十五岁,十五岁的年纪,与一群穿红戴紫却风烛残年的朝臣相比,就显得非常显眼了。

特别是大多身值壮年的武将被李二派出去公干还未回京。

而很多年轻血气方刚的朝臣,则因为热血沸腾被李二拿下了大狱。

张拯一下子就成了那只出头的鸟。

只得眼观鼻鼻观天的在心里默念道:“看不见我,看不见我,你们看不见我。”

然后捂住了脸,朝跟在文武朝臣后面的其他国家使节队伍里跑去。

李二要祭天,作为前来长安朝贡的使节,是有资格观礼的。

鞠文泰自然也在其中。

圜丘天坛距离长安只有三十里,听起来很近,实际上也很近。

快马一个来回只需半个时辰,但是那是往常。

今日所有的文武大臣,只能步行。

徒步走三十里,在这样的天气,城外还有铺天盖地的蝗虫。

对于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大臣来说,张拯只想送他们两个字:“呵呵。”

人群当中,有两位老者特别显眼,因为别人都是步行。

但是这两位老人,却有乘坐步辇的殊荣。

就连伴驾在李二身旁的老李纲,八十二岁的高龄,也只能步行。

而那两位老人,不仅可以乘坐步辇。

身旁还有宫女内侍相候,又有宫人奉上寒瓜解暑。

与其说两位老人是去祭天,倒不如说是去郊游踏青。

并且其中一尊步辇,规格隐隐比李世民还高出半截。

仪仗比李二还高,那么这位老人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

他只能大唐帝国的缔造者,大唐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后世尊号高祖的太上皇李渊。

另一尊步辇的规格就要低了许多,但身旁侍候的人比起李渊只多不少。

无他,因为这位老人,真的太老了。

哪怕已经头发花白的太上皇李渊,亦或者须发皆白的老李纲,在这位老人面前,都算得上是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而当张拯发现这位老人出现在皇宫的时候,心里便明白,李世民胜局已定。

也是在看见了这位老人的时候,张拯突然明白了,李世民为什么这么草率的答应他至圜丘祭天。

在心底狂骂李二是个老阴比的同时,张拯也放下了一百个心。

因为这位老人姓颜,名叫颜之推。

乃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复圣颜回的后人。

更重要的是,这位老人已经一百岁了,如今大唐有名有姓的大儒,基本上都是这位老人的学生。

所以,其实李世民真正的后手,是这位老人。

而不是张拯那故弄玄虚的万全之策。

后世的历史记载,颜之推博学多识,一生著述甚丰。

颜之推不仅在«周礼»、«左传»二书上有着极高的造诣。

其所注«颜氏家训»更是开了家训之先河。

除此之外,还注有《文集》三十卷、《承天达性论》、《训俗文字略》一卷、《急就章注》一卷、《笔墨法》一卷、《诫杀训》一卷、《七悟》一卷、《稽圣赋》三卷、《证俗音字》五卷、《还冤志》三卷、《集灵记》二十卷、《颜氏家训》七卷。

可惜,流传下来的仅《颜氏家训》和《还冤志》两书。

《急就章注》《证俗音字》和《集灵记》尚有辑本,其他诸书均已亡佚。

如此之多的精妙古籍失传,如何能不叫人扼腕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