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九十九章 密奏

第九十九章 密奏

书名:大唐极品纨绔 作者:子率以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7:45

李承乾手上把完的,正是一个常规的十二柱方锁,总共以十二根木方组成。

只需要抽掉其中一根木方,整个锁身就会散开。

而张拯手上这个就要复杂得多,是一个二十四柱方锁。

只要抽错掉一根,其他的木条的顺序就会被打乱,难度要高上许多。

两人手中各拿着一个鲁班锁下了马车,来到中军营帐。

两人的饭食还是由国公府的大厨经手,只是今日的菜量比起往日要少。

张拯一问才知,竟是被常言那厮以试毒的名义拿走了三分之一。

只得苦笑不得的在心里暗骂了一句:“狗奴才”

又吩咐大厨明日里多做一份,这才坐下来,和李承乾一人端着一大海碗面条,开始就着菜狼吞虎咽。

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两人饭量都不小。

再加上今日的菜量比往日少了三分之一,最后竟然吃得连汤都不剩。

光洁的餐盘,看得两位来收拾碗筷国公府大厨老怀大慰。

有一种厨艺得到认可的满足感和骄傲。

酒足饭饱的李承乾和张拯两人,毫无形象的瘫在帐篷里。

用冰镇的葡萄酿漱着口,一动也不想动。

不知不觉,已经离开长安二十多天快一个月了。

便是张拯,这一番长途跋涉下来,也觉得有些疲惫。

踏入晋州,距离大唐的龙兴之地晋阳,也就不远了。

有些事情,差不多也该安排了。

虽然李世民说魏徵和杨寿已经在晋阳准备好了一切。

但张拯才不会那么天真的以为,魏徵和杨寿真的能面面俱到。

张拯起身叫陈瑀进到帐篷里来,当着李承乾的面,为两人演示了一番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

只见张拯取来一根蜡烛,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木板板遮挡在帐篷与蜡烛之间。

帐篷上就形成了蜡烛的倒立实像,看得陈瑀一度怀疑人生。

李承乾也是嘴巴张成了O型,眼睛瞪得像铜铃。

张拯费劲口舌才给两人解释清楚,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孔成像原理。

属于物理范畴,大唐叫格物,不是什么仙术。

早先先秦时期就有一位名叫墨翟的先贤发现了这个原理,并且记录在了«墨经»里。

又带两人实操了一番,两人这才相信,这真的不是什么仙术,而是学问。

张拯无视了两人看向自己的狂热眼神,对着陈瑀说道:“陈将军可知我为什么要叫你进来教你这个学问?”

陈瑀看向张拯狂热的目光稍微收敛,回道:

“少郎君此举何意,末将不知。”

张拯从怀中取出来老爹叫乔安好拿给自己的,上面有一朵梅花图案的那块小木牌。

又从李承乾手里夺过十二柱方锁,连同自己手里的二十四柱方锁一起交给了陈瑀。

对陈瑀说道:“我要陈将军带着这几件物品,先一步赶往晋阳。

然后找一个地方将我今天教你的小孔成像,还有这两个鲁班锁展示出来。

若是有人询问,你便如此……”

张拯的声音突然小了下来,三人在帐篷里开始窃窃私语。

张拯越说,李承乾和陈瑀的眼睛越亮。

待张拯说完,陈瑀面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大声答道:

“少郎君放心,末将定不辱命,一定将这些人揪出来。”

张拯再次嘱托了一句:

“行,去吧,今夜三更,你点齐人马就出发,速度一定要快。”

“是,末将遵命。”

陈瑀带着一脸兴奋的笑容退出了营帐。

李承乾似乎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舔着脸一个劲儿的往张拯这边凑。

“拯哥儿,你也太厉害了,你是怎么发现的,快给我说说,太匪夷所思了……”

张拯嫌弃的一把推开了李承乾凑过来的脸。

心里在祈祷着,希望一切都如自己猜测的那样,不然事情可就难办了。

……

李世民今夜留宿在长孙皇后的坤宁宫。

坤宁宫寝宫内不时传出一阵嘻嘻哈哈的笑闹声。

李世民一只手抱着小女儿金城公主,小小的金城公主宛如一个可爱的粉团子。

这会儿正喝完母乳,嘴里不时吐出一个小泡泡。

李世民难得露出了慈父的一面,抬手为小女儿擦去嘴角流出来的口水和乳液。

不到两岁的小儿子李治,正在李世民翘起的二郎腿上荡着秋千。

坤宁宫内“咯咯咯”的笑声就是不到两岁的李治嘴里发出来的。

长孙皇后坐在明亮的蜡烛前面,正在为小儿子和小女儿缝制着冬衣。

长孙皇后绣完最后一个针脚,将针线和布料收好,放回柜子里。

看着正在陪儿子女儿玩闹的丈夫,脸上露出一抹幸福的微笑。

随即又想起了出门在外的大儿子,心中又不免有些担忧,不由得对着丈夫说道:

“二郎,如今跨入了十月,天气慢慢的开始降温。

承乾这孩子,出去一个多月了,也不往家里寄一封信回来。

不知他现在过得好不好,有没有饿着冷着。

今年还来不来得及赶回家来过元旦。”

李世民将已经睡着的小女儿放回了摇篮里。

然后将小儿子抱回怀中,狠狠的在小儿子肉肉的脸蛋上亲了一口。

听长孙关心起出门在外的大儿子,笑道:“观音婢不必忧心,承乾这孩子做事情极有分寸。

再说了,张拯那皮猴子不还跟着承乾嘛。

有他在,只怕他们俩臭小子的生活过得比咱们还惬意。”

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长孙在担忧着李承乾过得不好。

与此同时,国公府别院内,张拯的母亲元氏,也在向早已回到府中的张公瑾,表达着对小儿子的担忧。

坤宁宫内,大唐的帝与后正在小声的交谈着。

突然间,寝宫外传来一阵轻轻的敲门声:“陛下,老奴王德求见。”

李世民安慰长孙皇后的话音一顿,对着门外说了一句:“进来吧。”

得到李世民的同意后,大太监王德轻轻推开了寝宫的大门,快步来到李世民身前。

然后从怀中掏出一份折子,递给李世民说道:“陛下,常言的密奏。”

李世民将小儿子递给长孙皇后,然后从王德手中接过折子就打开看了起来。

长孙也好奇,常言不是跟着大儿子出去了嘛,然后也抱着小儿子坐到了李世民旁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