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魏 > 第两百六十七章 部署

第两百六十七章 部署

书名:争魏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9:31

西平大刀阔斧的折腾着。

武威也是暗流汹涌。

胡奋赴任之后,面临比陈泰更严峻的形势。

安定胡氏勐龙过江,武威地头蛇自然不服。

陈泰是颍川士族,与凉州豪强没有本质冲突,而且陈泰的声望摆在那儿,治理并州时,也没有趁机扩张势力。

胡奋就不同了。

安定距离武威迟尺之遥。

大家怎么回事,心知肚明。

武威军屯民屯官府牧场早就被蛀空了,胡奋的四千部曲连吃饭都是问题。

还需要从安定和南安输送粮草。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将军欲持久,则必须变通!”卫瓘低声道。

在未出任凉州司马前,他已经是朝廷的散骑常侍,侍奉在皇帝左右,是即将被重用的信号。

“如何变通?”胡奋这段时日郁闷不已。

来武威的路上就被伏击了六次之多……

这是典型的下马威。

“杨峥分田减赋,吸引雍凉百姓,其志不小,将军受司马公之托付,任重而道远,属下以为,首先当杀一儆百,提振威信。”卫瓘眼中冒着寒光。

“这岂非自绝于天下士族?”出身安定胡氏的胡奋不得不考虑深远影响。

以他性格自然有些难以做出这种事情,所以司马师才会派出卫瓘辅左。

凉州士族,一大半聚集在武威,一小半聚集在敦煌。

汉末以来,影响力深远。

贾、段、张、李、索、廖等等,全都是数一数二的大族。

卫瓘两手一摊,“此为上策,收拾一二大族,取其家奴田产,分赐百姓,收为屯田客,扩充实力,再以凉州刺史召集张掖、酒泉、敦煌之守军,组成联军,以鲜卑、匈奴、羌胡为爪牙,聚十万之众,与邓士载三面夹击,则三年之内,西平必破。”

无论西平怎么折腾,人口、财力、物力都无法跟凉州相提并论。

更何况旁边还有邓艾虎视眈眈。

不过前提是胡奋能整合整个凉州。

“此策太急,愿闻中策。”

司马师的密信是能取则取,不能取则压制西平。

卫瓘沉吟片刻后道:“既然不愿动士族,那就学杨峥,以羌胡起家,收其人口为军奴,然后裹挟匈奴、鲜卑,逼迫各大士家就范。”

“下策。”

“竭泽而渔,增加百姓赋税,收其田地,逼其为屯田客,暗待时机,协助邓使君出兵西平。”

胡奋稍稍思索之后,心中很快就有了决断,上策是万万不敢用的。

天下士族,互相盘根错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得罪他们,即便平定了杨峥,安定胡氏的以后的路也会越来越窄。

别说他不敢这么弄,即便是司马师来了,也不敢这么玩。

下策太过阴狠,凉州官府编户上本来就没多少百姓。

以胡奋的性格也做不出来。

所以只有中策,先对付羌胡。

一句“杨峥以羌胡起家”,击中了胡奋的心弦。

武人都是争强好胜的,既然杨峥能以羌胡而起,他为何不能?

“中策!”

卫瓘轻抚了一下唇上两撇胡须,“取中策,则胜败在五五之间。”

胡奋用力的一挥手,“当然是要战场决胜!”

“杨峥能四五年间崛起于西平,必有过人之处,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以细作绝不能少,属下擅自作主,已经部署。”卫瓘目光转向南面。

南面为群山阻隔。

冷龙岭、乌鞘岭诸峰常年白雪皑皑,积雪所化的河流滋养南北两面的大片土地。

时值七月,祁连山脉南面青翠的麦苗如万顷波涛此起彼伏。

烈日下,奴隶们穿梭期间。

驱虫、锄草、引水灌既,全都依靠人力。

不过杨峥觉得这时代的庄稼,远没有后世的茂盛。

后世庄稼经过选种育苗,各种化肥除草剂,亩产六七百斤以上。

现在能达到三百斤就是上等良田。

西平平均亩产两百多斤。

“今年精耕细作,只可惜雨水不足,不然产量高于去年。”鲁芝身边一个文士道。

“张焕、字明起,武威张氏旁支,现为西平掾吏。”鲁芝介绍道。

掾吏不是实职,算是鲁芝的副手。

张焕拱手道:“拜见主公!”

“先生免礼。”杨峥客客气气道,杜宽的招贤司还是发挥了些作用,最近从凉州而来的士人忽然增多了些。

其中不乏有才学之士,分别调入各司为掾吏,以后根据能力大小提升。

“焕来凉州末学后进,能得主公重用,实乃三生有幸。”张焕一脸感激。

重用就谈不上了,杨峥用人还是比较谨慎的,没有真才实学,想进一步还是很难的。

“西平百废待兴,以后还需多多倚仗先生。”杨峥也虚应了几句。

鲁芝咳嗽一声,张焕识趣的拱手退下。

杜预看了看张焕,又看了看杨峥。

杨峥会意,“诸位先退下。”

从人与亲兵皆退后二十余步,只有鲁芝、杜预、杨峥三人。

“凉州、雍州与西平非比寻常,北来之人,还需多多留意。”杜预随口一提。

鲁芝道:“西平武人众多,正缺文士,不可因猜忌而闭塞门户。”

杜预拱手道:“小子失言,鲁公勿怪。”

鲁芝笑道:“秉公而言,元凯勿怪。”

杨峥道:“鲁公之言有理,但元凯之言亦不为错,小心防备总是对的,我会令孟观细心查证,然后方可大用。”

杨峥也没太当回事。

细作肯定是有的,也不可能避免。

只有不让他们进入关键部门就行。

九野营与宣义司都不是吃白饭的。

离秋收还有一个月。

西平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此。

不过杨峥巡视各大屯田之后,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路难走……

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山路,大坑连着小坑。

这年头官道的作用就相当于后世的高铁。

延伸到哪里,哪里才真正归于杨峥治下。

平垒营这一年半都在修桥,将湟水两岸、黄河两岸连接在一起。

“破羌之战,不是俘虏了邓艾的三千掘子军吗?”杨峥问道。

邓艾种田郎起家,最擅长各种工事和坞堡。

鲁芝颔首道:“是,这些人在金城修建坞堡。”

杨峥道:“我准备效法大秦,在西平修建直道,两位意下如何?”

杜预道:“眼下即将秋收,而且马上要对羌地用兵,似乎不该耗费民力在此?”

鲁芝思索后道:“属下以为可以,秋收之后,奴隶事少,常常聚众闹事,不如取其力修建直道,每日两食,自然应者如云。”

根据后世经验,这么弄也不是不可以,但太慢了。

西平的一切都是在抢时间,抢发展。

细作回报,胡奋与邓艾也是动作频频。

太尉司马孚就任安西将军之后,有监督雍凉诸军事之权,郭淮称病不出,司马孚以关中之力输血邓艾、胡奋。

要人给人,要粮给粮……

前后征调三批屯田客、羌氐部落三万人入南安。

邓艾择其青壮为军,老弱屯田。

吃一堑长一智,邓艾也明显比以前谨慎和低调多了。

但杨峥知道,这种谨慎和低调对自己是致命的。

破羌之战,说实话,在战略上赢的侥幸。

加上邓艾多少有些藐视自己。

现在不一样了。

大家谁也不会轻视谁。

“秋收之后,令各屯田、各城县一起动手,军府统一验收,多劳者赏,不劳者罚。”

西平没有各种苛捐杂税,但兵役和徭役没有免除。

秋收之后不耽误农事,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修路的时间。

有些山路或者不好修的地方,则交由平垒营处理。

官民结合。

“唯!”两人听得出来这是军令,不容辩驳,同时拱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