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魏 > 第五百三十五章 残阳

第五百三十五章 残阳

书名:争魏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9:31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余晖散满蜀中山川、城池、战场……

“家人”二字仿佛唤醒了蜀军士卒。

这残忍杀伐的乱世,还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

长矛扔在地上,刀剑扔在地上,“汉”字旌旗也被扔在血泥之中……

蜀军纷纷退出战场,疲惫的凉军没有追赶。

战场仍有数股小兵力在抵抗,歇斯底里的呼喊着“大汉”!

然而他们的大汉注定在今日灭亡。

姜维与百余亲兵被困在重围之中,跟随他冲锋的骑兵也不知去向。

他抬头望向战场,蜀军阵列已经崩溃了。

到处都是凉军“万岁、万岁”的呼喊。

他眼中的光彩也渐渐澹去,鲜血和夕阳沾满全身。

“陛下有令,诸将士不得抵抗,各归家乡,与父母妻儿团聚!”

喊声依旧在。

姜维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他投降蜀国时,留在天水年迈的母亲来信让他回乡。

当年的他年轻气盛,一心要匡扶大汉,回信拒绝母亲:“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在当年被传为美谈,留下“不在当归”的典故。

而现在到了这个年纪,欲奉养母亲,却早已天人永隔。

没有尽孝,匡扶大汉的伟业也到此为止。

各种情愫如毒蛇一般在心中噬咬,让姜维眼前的一切变得模湖起来。

“大将军!”

亲兵们扶住姜维,将他拉回了现实。

最了解己方破绽的不是敌人,往往是自己人。

从骑兵喊出的口号,姜维就知道是谁在背后主导一切。

放眼蜀国,还有谁能不动声色,养得起这样一支精锐骑兵?

一个宦官当然不可能。

而且也没有必要。

“陛下……”姜维望着远处夕阳中朦胧的成都。

如同一座大山横亘在他面前……

不过一切都不重要了,渐渐的,他心中忽然变得异常平静,“大汉不兴,非战之罪,实乃天命,尔等逃命去吧!”

成都的那位都不想再战了,自己又能如何?

当年武侯都不能成功,自己又能走多远?

“将军!”亲兵下马跪拜。

然后一个个的向凉军投降。

最后仍有二十多名亲卫不离不弃,他们也都双鬓斑白,脸上的皱纹写满了沧桑。

“尔等为何不走?父母妻儿在家中等候。”

“父母有兄弟奉养,儿女皆已长成,能追随大将军,虽死不恨!”老卒们的脸上也跟姜维一样平静。

“虽死不恨、虽死不恨,哈哈,好,我姜维能得你们追随,此生不枉也!”姜维重新握紧长槊,老卒们也握紧环首刀。

两军四面围拢过来。

长枪与刀锋层层叠叠。

“将军本是凉人,与君侯多年相知,不如重归故土!”杜预尽着最后的努力。

姜维笑道:“这天下落入杨兴云手中,总比落入司马氏手中强,能匡扶华夏重振天下的也只能是杨兴云了。”

杜预一喜,以为姜维动心,“既然如此,将军入我凉州,可遂平生之志!”

这是何等令人激动的大业?

一个帝国灭亡,必然有一个帝国兴起。

历史长河大多数是黑暗的,但总有那么一两抹亮色。

如同大汉一般。

姜维仰天长叹:“这么多年,大汉将士随吾北伐,多少英魂葬送异乡?多少忠骨埋于他土?段谷一败,大汉士气尽灭,皆我之罪也,今日又有何颜面苟且偷生?”

这一瞬间,诸葛武侯的音容相貌在脑海中闪过。

杜预还待再劝。

姜维却异常平静道:“大汉崩亡,岂能无忠魂追随之,我姜维最后一腔忠血,当为大汉流尽,宁战而死、不降而生。”

长槊竖起,长刀向前。

“大汉!”姜维怒吼着,第一个向杜预冲来。

“大汉!”身后亲兵也紧紧跟随。

每一步都重若千钧。

就连包围的凉州将士们脸上也升起崇敬之意。

蜀汉虽然灭亡了,但它依旧是这浑浊黑暗乱世中的一抹亮光。

比起司马氏、比起东吴,在精神上有天壤之别。

“尔等不坠大汉之威名!”杜预无比惋惜的挥了挥手。

长枪如墙一般刺出,姜维与二十多名亲兵撞在枪尖上。

殷红的鲜血洒向半空,与夕阳余晖重叠在一起……

甘露五年二月十七,戊寅,春分,蜀汉大将军姜维阵亡……

一声声沉重的钟声从皇城中的承明楼上响起。

厚重、苍凉而雄浑。

钟声直冲云霄,宛如一个王朝在轰然远去。

原本躁动、惊惶、恐惧的成都城,在钟声中忽然安宁下来。

似乎百姓早就在等这一刻的降临。

没有哭喊,没有喧哗,只有静静的等待。

巷陌市井之中,偶尔有人长长松了一口气。

蜀汉立国至今三十九年,血雨腥风,百姓早已不堪重负精疲力尽。

北地王府中,刘谌听到这钟声,失魂落魄的跑入昭烈庙中,跪在昭烈皇帝的神位下,痛哭不已,“大汉亡了,亡了!”

哭到一半,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匆忙回到府中,先斩妻妾,再杀亲子,最后伏剑自尽……

杜预打扫战场,释放所有俘虏,令其归家与家人团聚,连张翼、廖化等蜀国重将也尽皆释放,一时间,蜀军连连称颂恩德。

凉军以汉旗裹姜维等人二十六具尸体,送至成都城下。

蜀主刘禅去国号、帝号、皇袍,披麻衣、捧国玺率将吏出城向杜预投降。

秦朝末代皇帝子婴投降时,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以迎楚军。

刘禅亦是如此,神情异常卑恭。

卑恭中带着愚钝,仿佛迟暮而呆滞的老人。

与杜预相比,他的确是老人。

杜预领着将士受了蜀国君臣的降礼,“若非公深明大义,不知多少将士百姓殁于兵戈之,公于华夏有大功!”

半是奉承,半是真意。

蜀国君臣闻言,脸色和缓了许多。

其后,杜预与谯周、张绍、李密等蜀臣一一行礼,执礼甚恭,没有丝毫骄矜,仿佛一个晚辈在拜见长者。

蜀国君臣心中最后的一丝芥蒂也消失了。

积极配合杜预接管城防、府库、户籍、钱粮。

令狐盛和单固自然而然成了杜预的副手。

刘禅亲自去信永安罗宪、南中霍弋,各安其守,不得妄动,又令剑阁董厥投降凉军。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