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魏 > 第六百九十一章 羯胡

第六百九十一章 羯胡

书名:争魏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9:31

近十几万战俘从西域押送至长安。

随行的还有东迁的部族,浩浩荡荡,车马牛羊,一眼望不到尽头。

长安附近百姓悉来观望。

杨峥的威信再次达到一个巅峰。

既然是战俘,又几千里从乌孙和高昌迁徙而来,身子骨不强的,早死在路上。

这么多身强力壮的人,语言又乱七八糟的,直接编入屯田司奴隶,只怕会泥沙俱下。

从他们的凶狠阴鸷的眼神中,杨峥可以看出他们的桀骜和凶恶。

“嚈哒人计三万七千五百余,羯胡计五万四千三百余,鲜卑人七万一千四百余,杂胡两万四千九百余……”庞青拿着小本念着。

“羯胡?”杨峥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

并州也有一些羯胡,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号为羯胡,但数量并不多,跟南匈奴完全没有对比性。

羯胡跟羌胡一样,并非是一个明确的族群,大多是深目高鼻的白种匈奴后裔,组成复杂,混杂皮肤黝黑的天竺人,主要来自康居国。

康居国就是匈奴治下的羌渠。

这时代想弄清一个族群的成份非常困难。

各种混血,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出身。

羯胡是汉人给的称谓。

“这些人被漠西鲜卑奴役,随其征战,夏王破乌孙国,漠西鲜卑进退失据,羯胡最先倒戈,鲜卑各部大人,尽被他们屠灭。”庞青道。

杨峥点点头,目光在羯胡人身上扫视。

一个个表情凶悍眼神凶猛的,身体也颇为强壮,给人的感觉仿佛一群野狼。

的确是从军的好料。

“从战俘中挑选两万人为敢死营,只装备皮甲和环首刀,以后大战,用他们为前军,剩下人全部安排修建新都。”

过惯了刀口舔血的人,再让他们老老实实的种田,他们肯定不愿意。

会成为地方不安定的因素。

与其如此,还不如挑选出来,发挥他们砍人的特长。

东西大战,攻城战会占绝大多数。

这些人正好能人尽其用。

当然,敢死营并不常设,以后会根据他们表现,转为秦军。

杨峥登基之后,长安越发显得拥挤和破落,新都势在必行,今年风调雨顺,百姓都忙着耕种,所以只能用战俘补充。

既可以筑城,又可以约束他们。

“唯!”庞青拱手,便退下去忙碌了。

过不多时,俘虏中传来乱七八糟的吼声。

杨峥以为是当场哗变,中军的刀矛都竖了起来。

但没想到是欢呼声,俘虏们对能继续从军兴奋不已。

一个个昂首挺胸的站出来,任由宣义司的人挑选。

宣义郎们摸摸他们的牙口,再拍拍他们的胸、手臂、大腿……

仿佛是在挑选健壮的牲口。

“这帮杀才还真是不惧死!”刘珩吐了一口唾沫。

“草原之上本来就是如此,能当狼,谁愿意当羊?”这么多年,杨峥算是知道他们的想法。

提着刀总有翻身之日,放下刀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刘珩涎着脸道:“陛下不妨将他们交给属下管教,保准将来杀到司马家的老巢去!”

“你小子长的不美,想的到挺美。”杨峥笑道。

这厮还是有些眼力的,越是凶残的部下就越是附和他胃口。

刘珩哈哈一笑,“臣说错了,将来有大战,臣愿统领他们为前驱。”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杨峥现在身份不同了,不能随便承诺。

“乌孙国的大小昆弥、王子、贵人如何处置?”赵阿七前来问询。

杨毅极有杨峥斩草除根的风范,将乌孙国的王系、贵族一网打尽,押送长安,以便于夏国的建立。

此时乌孙王系,早已不是细君公主的后代,西汉倒下后,国内各种倾轧,都换了不知几茬人。

虽是漠西鲜卑的附庸,但对高昌未尝没有野心。

是他们先来侵犯大秦的,出来混,就要愿赌服输。

“全部送往屯田司为奴隶,自此以后,没有乌孙!”杨峥斩钉截铁道。

乌孙是一块肥肉,北有夷播海,南有七河流域,水草极其丰美,不是杨峥不想吞下,而是国力实在不允许。

秦国就这么些人口,连关中都没填满。

国内尚有很多无人区都没有开发。

河套、河湟、西海、陇南、河南地、南中等等,实在没心思经营那么远的地方。

所以封给杨毅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封了出去,但也绝非完全置之不理。

夏国的丞相、司马、长史等等官员,全都是长安任命。

此外还要设立镇抚司、宣义司、抚慰司等等部门,监管当地,负责汉化当地百姓。

杨毅有最高决策权,但并非拥有所有权力。

夏国世子也需要杨峥拍板才具有合法性。

除了战俘,还有三十多万的牛马羊驼等牲畜,金银财物装了四百多辆大车,西域美女都装了十五辆马车,要长相有长相,要身段有身段,一看就是精心挑选的,杨峥寻思着后宫也可以充实一些。

就算不用,天天看着也赏心悦目。

心中暗思自己这个儿子还是挺有孝心的。

杨毅还上了一封请罪奏表。

当初为了鼓励将士用命,承诺破城之后,可以予取予夺,将士们拿了一半,不然可以更多。

杨峥微微一笑,打仗当然是无所不用其极,将士们背井离乡,鏖战风雪之中,以两万五千的兵力破十万敌众,然后攻城略地,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若非如此激励,他们也不会如此玩命。

即便换了自己上去,也会用这种手段。

杨峥让李密回了一封信,让他安心守卫大秦的新疆土。

杨毅才十九岁,若能经营个二十多年,恐怕西边的几个国家都会尝到大秦的兵锋。

不过正因为他年轻,杨峥要仔细为他挑选一位丞相,

在鲁芝、索靖的建议下,选了才德兼优的寿良。

寿良年轻时便以才干闻名蜀中,操守方正,朴素简约,品性高洁,与李密、陈寿、常忌等人齐名。

并下令跟随杨毅出战的龙骧营、府兵、羌骑,若是愿意留在夏国,勋位一律升一级,家眷也会被送去团聚。

杨峥还在河湟屯田司奴隶中招募士卒,愿意去夏国的一律免去奴隶身份,直接为秦军或者治民,分田分牧场。

诏令下达之后,不仅是奴隶,连当地的羌人都热烈响应,半个月的时间,就组织了一支三万人大军,拖家带口,骑着马,赶着牛车向天山而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