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魏 > 第七百四十五章 诸葛

第七百四十五章 诸葛

书名:争魏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9:31

煌武三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杜预率大军从容退走。

司马骏收复许昌之后,不敢追击,只令斥候哨探。

杜预大车小车推着粮食、钱帛返回。

“陛下神威,河东大胜,司马炎大势已去!”周旨兴奋道。

杜预笑道:“那就趁此大胜,拿下南阳!”

诸葛绪、司马亮围攻柳隐多日,却一直拿不下,反而损兵折将,士卒疲敝。

河东大战,天下震动。

晋军士气一落千丈。

杨济在北,柳隐死死抵在宛城之下,李特、田章率一万步骑出武关,加上杜预从西而来,整个南阳都处于秦军的包围之中。

“都督用兵,果然鬼神难测,诸葛绪师老兵疲,士气全无,宛城如何守御?”周旨大笑道。

杜预摇摇头,“用兵之道,如水因地制流,随势而动,譬如许昌,出兵之前,安知颍川士族会如此配合?无非是因势导利而已,如今的宛城也一样,如果陛下不在河东大胜,诸路援军齐至,此城安能拿下?此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周旨如同一个谦虚的弟子,仔细聆听着。

张俨却担忧道:“都督私自将许昌钱帛赏赐将士,只恐……会被说成是收买军心,又擅自放弃许昌重地,难免有人说三道四。”

树大招风,到了杜预如今的地位,很多事不得不谨慎一些。

“公所言甚是。”杜预向张俨拱手。

周旨却笑道:“我大秦岂是洛阳君臣可比?陛下一向豁达。”

“正是因为豁达,所以才需谨慎,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都督当年镇守蜀中,便有风言风语。”张俨低声道。

“此事某自有打算。”杜预挥手,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

想要做事,就要承担责任,难免会被人注视,即便如杜预这般温和的人,也不会缺少暗中忌恨的人。

大军赶到宛城,血腥气扑面而来。

柳隐营垒前,密密麻麻堆了一层的尸体。

不过营中“秦”字大旗依旧高耸着。

“末将幸不辱命!”柳隐的盔甲上全是创口,被血涂成了暗红色。

有别人的,也有他自己的。

营垒中的将士,人人带伤,五千人的守军阵亡千余人,依旧不退,可见柳隐带兵的水平。

也可见此战之艰辛。

天下从来都没有容易的事。

“将军辛苦了!”杜预感慨道。

“此乃末将之本分,何谈辛苦?”柳隐精神矍铄,仿佛没有丝毫疲惫。

“南面之功,首在将军!”杜预扶起柳隐,后者一脸喜色。

随后将许昌的缴获,以皇帝的名义赏赐将士。

营中将士皆山呼万岁。

隔了两日,李特、田章、杨济三将赶来,四五万大军齐聚宛城之下。

“城中守军听着,司马炎已败,大秦百万雄师不日便可横扫中原,尔等不速速归降,更待何时?”

秦军抵近城墙劝降。

以前说这些话大多是吓唬人而已,现在则不然。

天下大势已然明朗,司马家的败局几乎注定了。

而且弘农、上庸、武关在秦军手中,南阳已经被战略半包围。

这么多天,诸葛绪五六倍的兵力拿不下柳隐五千人,城中更是人心浮动。

“既然不降,末将为先锋,攻破此城!”李特主动请战。

他的几个兄弟,李辅、李流、李庠、李骧在军中逐渐崭露头角,骁勇善战。

李特也成为秦军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杨峥将他留在长安,也是为了避免李特升的太快。

毕竟现在的李特还不到三十。

杜预温和道:“杀鸡焉用牛刀?诸葛绪已然破胆,城上守军皆有惧色,此城可不战而降!”

南阳也是大郡,乃光武帝发迹之地,也是当年袁术起家之地。

城内人口众多,能投降自然最好。

周旨道:“只怕诸葛绪不识抬举!”

杜预道:“宛城外无援军,孤城一座,能守几日?吾料诸葛绪乃明事理之人,先令将士伐木打造投石车、云梯等攻城之物!”

“遵令!”诸将拱手。

很快,宛城之外变成一座巨大的工地。

杜预故意惊吓宛城守军,木石堆积如山,附近百姓主动赶来协助,每天都烟尘蔽日,忙碌异常。

越是围而不攻,城内便越是紧张,守军的士气越是低靡。

才两三天的功夫,城内便有守军叛逃。

杜预皆厚待之,既不攻城,也不劝降,故意在城下显眼处好吃好喝的供着。

宛城叛逃之人越来越多。

此前杜预赈济百姓,颇有仁义之名,附近百姓悉来协助。

杜预供以饭食。

宛城中的很多守军就是他们的子弟,一见城下和睦,更无战意。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杜预集合军中精锐,列阵城下,战鼓轰鸣,呐喊如潮。

“杀!杀!杀!”

风云为之变色。

城上守军皆有惧意。

几十辆投石车、云梯缓缓前退,城上终于绷不住了,吱呀吱呀,瓮城的门被打开。

诸葛绪领一众南阳将吏出城,半跪在两军之前,“宛城归降大秦!”

诸葛家在三国遍地开花,但几十年来,已经大不如前,诸葛绪是诸葛家最后能拿出手的人物,他若陨落,诸葛家便彻底没落了。

杜预率众上前,“太守深明大义,使将士百姓免受刀兵之灾,有功于社稷。”

诸葛绪拱手道:“不敢言功,城中有中原将士,思念故土,愿都督赦宥之,亦可宣示大秦之仁义。”

这个要求一点都不过分。

杜预当即应允,还为北还之人备了粮草、驽马、牛车。

总共也才两三千人。

诸葛绪泪流满面,“噗通、噗通”的朝洛阳方向磕了三个响头,拱手道:“非是臣不忠不义,实乃大势使然,臣守城百日,不得已而降。”

曹魏时期便有军法,守城百日援兵不至,将领投降,家族不连坐。

北还之人无不感动,皆称诸葛绪忠义。

留下的人也唏嘘不已。

诸葛绪做法无疑是聪明的,让司马炎抓不到任何把柄。

杜预对其越发刮目相看,以上宾相待。

“士为知己者死,绪得遇明公,实乃大幸,今宛城粮足,明公兵精,正可先取新野,大秦军威赫赫,司马亮泛泛之辈,必望风而逃,然后明公挥军南下,觊望襄阳,可得荆州全境!”诸葛绪积极出谋划策。

杜预仰头大笑,“佑明真乃山东上士也!”

当即点齐兵马,浩浩荡荡南下。

沿途鼓噪声势,又设两路疑兵,烟尘滚滚的截断新野向北、向东的退路。

司马亮果然大惊失色,一见情况不对,当即带着数万大军一矢不发,慌张向许昌撤退。

杜预兵不血刃拿下新野重镇,斩断了襄阳与中原的联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