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魏 > 第七百五十四章 周旋

第七百五十四章 周旋

书名:争魏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9:31

新野。

杜预刚刚收到杨峥的诏令,轻轻念了一声,“必取襄阳!”

“天下之腹心在荆州,荆州之头在襄阳,腹在江陵,足在江夏、武昌,得荆州者得江东!”周旨盯着沙盘道。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襄阳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

秦、晋、吴三国的力量在此交织,错综复杂。

加上晋吴将要联盟的消息传来,为杜预增加了不少难度。

这几天,东吴的哨船已经在汉水上游晃荡。

吴国的野心不言而喻。

于他们而言,襄阳比寿春还要重要。

杜预道:“襄阳已是瓮中之鳖,羊祜乃智谋之士,岂会不知?如今之势,不降大秦,则降东吴!”

周旨一愣,“羊祜会归降大秦?”

杜预笑道:“天下大势皆在我大秦,羊祜在姑臧羁留四年,陛下待之甚厚,你觉得他会降吴还是降我大秦?”

“正是如此,羊祜文武兼资,智略深远,必能看清天下大势!”周旨喜道,不过转眼脸上的笑意就淡了许多,“既然如此,羊祜为何还不降?”

“盛名之下,必为盛名所累!羊祜德行冠绝当世,自然不会行不忠之事,想要说服他归降大秦,恐怕不容易。”

“迂腐!”周旨斥道。

杜预笑了笑,“不过,羊祜虽不会轻易投我,亦不会轻易投吴,所以此战之关键,在我军能否打赢东吴。”

“江东鼠辈何足道哉?若是陆战,属下一万步骑可破其三万。”

杜预正色道:“但若是在汉水呢?周将军不可轻敌。”

陆抗于西陵一战而成名,力压羊祜。名震天下。

张俨道:“我军征战半年,军心疲惫,陆抗养兵数年,兵锋正锐,此战……颇难。”

杜预摇头道:“此战说难亦不难,时势在我,先着急的是羊祜、陆抗、钟会,而不是我们,急则出错,我军可后方制人!”

只要羊祜没投降东吴,对秦军而言都是利好。

三方勉强算是均势,这个时候就要看谁先出错了。

“但陛下似乎有些急迫。”张俨道。

杨峥诏令下的比较坚决,趁风雪而来,对襄阳的极为重视。

杜预道:“陛下远在河东,不知荆州虚实,既然以我为荆豫都督,南面之事当由我而决,陛下雅量高致,诸位大可放心。”

杜预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个稳定的后方,信任的君主,少了一些内部掣肘。

张俨北向拱手:“陛下英明,都督不妨去信一封,探一探羊祜的心意。”

“公所言甚是。”杜预当即采纳。

襄阳。

羊祜正处于焦头烂额之际。

稳定的后方,信任的君主,这些都没有,甚至内部起了一些争执。

司马炎的诏令是让羊祜投陆抗,从而加强东吴实力,引发秦吴大战。

但问题在于,这年头谁都不傻。

羊祜的部下并不想投陆抗,成为臣下之臣。

从任何方面来看,投降秦国都是最优解。

尤其是河东大战之后,秦国一统天下已经成为共识。

现在投了东吴,难道以后再投降一次?

“江东岂有我等容身之地乎?都督能见容于钟会否?他日秦军南下,陆抗、钟会必以我等为马前卒,我等死无葬身之地!”军司马徐胤拱手道。

此言立刻引起一片共鸣。

“西陵之战我等与陆抗仇深似海,岂能说降就降?”

“今日之事,乃皇帝负我,非我等负国家,都督何必再遵守洛阳诏令?”

“住口!”羊祜怒道。

堂中立即安静下来。

不过眼神中多有不忿之色。

司马炎的这份诏令,无疑是将襄阳晋军全都卖了。

这些被抛弃的人,岂能不怒火中烧?

“禀都督,江陵来信!”亲兵捧着一份缣帛进来。

这个时候陆抗来信,心思不言而喻。

羊祜接过,还未展开。

又有亲兵在堂外道:“禀都督,新野来信!”

堂中之人啧啧称奇。

不过这不是最后一封,两封信刚放在案几上,第三份信也来了。

“禀都督,建业来信!”

襄阳奇货可居,正可待价而沽。

如今形势,羊祜投东吴,即便秦军声势滔天,铁蹄也不可能直接踏过汉水,东吴的威胁尽去,即便将来秦军一统中原,想要攻破江东,也要费一番周折。

如果羊祜投秦,那么东吴的水军就没有多少优势。

因为大战会在江汉平原上爆发。

江汉平原正好让秦军铁骑冲锋。

羊祜先看了杜预来信,不动声色,再看陆抗来信,还是一言不发,最后才看建业钟会来信。

众将好奇心大起,“都督,三面如何说的?”

“尔等自己看吧。”羊祜挥了挥手。

众人抢着观看起来。

不过结果让他们有些失望。

三方都没有开出价码,只是嘘寒问暖,一句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

这让众人全都疑惑起来。

“杜预、陆抗、钟会这是何意?”

羊祜并未回答,起身道:“诸位各司其职,不必多问,若有玩忽职守者,暗中投敌者,休怪军法无情。”

羊祜镇守荆襄以来,以德服人,即便抓住敌方士卒,也常常放归。

但这并不意味着羊祜没有威信。

什么时候严厉,什么时候宽松,羊祜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

“唯!”众人拱手。

退下之后,羊祜一人独坐,神情肃穆。

其实杜预说中了羊祜的软肋。

盛名之下,必为盛名所累。

羊祜最在意的就是名声。

在秦国四年,受杨峥厚待,死活不肯投降,最大的原因便是名声。

剩下的一小部分原因,则是对司马家有些许期待。

但很显然,司马炎令他失望了。

在他心中最高明的做法是,引而不发,坐观秦吴大战,拖延一两年,待中原恢复些实力,然后积极备战,坐收渔利,令一上将率重兵出洛阳,配合青徐大军,攻打宛城,与自己南北夹击,收复南阳。

秦吴大战,晋国有很多文章可以作,没必要这么着急的舍弃襄阳。

那是下下之策。

然而河东大战,洛阳君臣的志气已经被打没了。

或者说,他们从来就没有一统天下的志气,从未想过收复故土。

“天下大势,不可挡矣!”羊祜幽幽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