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争魏 > 第七百六十四章 钱粮

第七百六十四章 钱粮

书名:争魏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29:31

煌武四年的第一个早朝,自然极尽隆重。

一番歌功颂德,听的耳朵都起了老茧。

杨峥目视鲁芝。

鲁芝会意,朝会这才进入正题,“臣以为不应南北同时交战,当集中力量攻破中原,破中原,则江东必不能长久,眼下江东钟会与陆家争锋,势均力敌,我军不攻东吴,则双方必然内讧,若我军出兵,反而会促成两家联合。”

鲁芝的想法跟张特不谋而合。

“太傅所言甚是。”杨峥点头同意。

钟会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改变天下大势。

在杨峥眼中,吴国就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士族的利益共同体。

就算钟会击败了陆家,短时间内也难以整合江东。

“那么从今日起,定伐晋之策,兵部训练,户部积蓄粮草,工部准备兵器,大秦上下,皆以此为目标。”

是时候准备给司马家最后一击了。

杨峥已经不满足于攻城掠地。

司马家的气运到司马炎这里已经完结了。

以如今的秦晋态势,不可能出现历史上的东西魏。

司马昭输了冯翊之战,司马炎输了河东之战,中原的士气已经被彻底打垮。

即将进入最后的决胜阶段。

占田制的上升势头被遏制,中原遍地流寇,动不动就有人想挖司马家的祖坟……

而均田制才刚刚开始爆发。

百姓人心稳定,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虽然人口不及中原,但决定天下大势的从来不是人口的多少。

鲁芝皱眉道:“此次大战,虽然陛下大胜,然则,数年累积之粮草、钱帛,消耗一空。”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这年头虽然没有大炮,但各种开支也是天文数字。

汉武帝北击匈奴,虽然打赢了,国家也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所以朕才想快些统一天下!”杨峥也有些头疼。

三年丰收才能余出一年的粮食,攒下三年的余粮叫“登”,五谷丰登,需要连续九年丰收,两个“丰登”才算是“泰平”……

所以古代发动一场战争,至少需要百姓丰收三年。

秦国之所以能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是因为畜牧业补充了农耕业。

不然前几年的大旱连着蝗灾、瘟疫,就能让秦国疲软下去。

现在,谁都知道秦国一统天下是大势所趋,但这个大势什么时候到来,则要两说了。

每年的粮食产量就那么多,接近巅峰。

就算现在弄来占城稻等等高产作物,想要推广下去,需要的时间也不短。

杨峥有两个选择,其一,休养五六年,训练士卒,积蓄粮草,然后数十万秦军东出,毕其功于一役。

但如果五六年按兵不动,司马炎这口气就喘上来了。

其二,蚕食之法,一城一地的打,吃完洛阳吃许昌,吃完许昌吃中原,吃完中原吃河北……好处是没拿下一地可以以战养战,但什么时候能灭掉司马炎,则要看仗打的顺不顺了,东西魏就是这种搞法,拉扯了几十年,直到一方精疲力尽。

太慢了!

两种传统方法都太慢了。

整个华夏人口本来就不多,这么打下去,中原的精气也被耗尽了。

李唐为何能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杨峥觉得正是因为快速统一了天下。

先是李渊抓住时机,起兵直扑关中,然后李二快速攻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势力,李孝恭打下巴蜀,李靖快速扫平江南……

唐朝仿佛开了挂一般。

“大秦有今日之势,皆从战场上得来,欲速则不达,若是战场不利,只怕司马家死灰复燃,愿陛下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念。”敢说这话的也就鲁芝了。

说白了,现在缺钱也缺粮食。

“臣建议陛下加征田赋、商税。”卫瓘拱手道。

鲁芝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他没说话,索靖道:“万万不可,百姓手中刚刚有了余粮,归心大秦,若是加征赋税,人心离散,稍遇天灾**,只恐遍地流贼,他日陛下征伐于外,流寇祸乱于内,以大秦之盛,亦疲于应付。”

中原百姓比较顺从,哪怕司马炎把赋税调到官八民二,百姓依旧逆来顺受。

但秦国跟中原不一样。

国内有太多的草原部族。

很多人因为有一碗饭吃,才归顺在大秦的旗帜之下。

如果赋税加高,遇上天灾,就是一场大乱。

历史上司马炎的太康盛世如火如荼,关西连续大旱,关中河西连续爆发大乱,秃发树机能揭竿而起,吊打司马家的一众“名将”。

算算时间,关中连续大旱,似乎就在这几年……

“难道朕要等九年十年?”杨峥有些气馁。

感觉刚刚一腔雄心壮志被迎面泼了一盆冷水……

殿中众人都沉默不语。

国力增长就是如此,一步一个脚印,弄不得虚。

杨峥努力回想后世。

穷国打仗,要么有个好大哥罩着,要么……借钱!

以如今秦国的体量能向谁借钱借粮?

江东?

钟会那厮肯定不可能。

有钱的是西域,但西域没有粮啊……

而且西域这些都精明的狠,秦国一统天下,下一个就会来折腾他们了。

送来一千多美女,不就是要腐化自己的?

其心可诛!

外面肯定借不到钱,那么就只能是国内了!

杨峥心中一动,后世不是可以发型国债吗?

顺着这个思路,向百姓借粮,向商贾借钱,似乎可行。

当然,还有另外的一套搞法,汉武大帝的告缗令,不过这东西副作用太大,跟司马家的占田制一样,也是一剂春药。

透支官府的信用,伤害百姓对大秦的信心。

得不偿失。

大汉没在汉武帝手上玩崩,是因为生了个好儿子。

杨峥可不想把烂摊子扔给下一代,下一代有下一代的使命。

不过这事需要从长计议,在想法没有成熟之前,不宜在朝会上透露出来。

“朕知矣,这两年偃兵息甲,休养生息,一统天下之事,暂且不论。”杨峥不再急躁。

这些事急也没用。

鲁芝松了口气。

卫瓘则若有所思。

索靖拱手道:“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殿中文武齐声道。

接下来就是其他的琐事了。

比如开田、增设牧场、抚恤阵亡和伤残的将士、升赏有功之人等等,其实早就准备好了,只等杨峥盖下印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