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147章 送母为质

第147章 送母为质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33:42

黄俨听的抹了把头上的汗,这么冷的天,也不知道怎么冒出来的。

“高阳王真是胆大心细。”

“没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朱高煦说罢,从桌下脚边拎起一个盒子。

“这里有株老山参,冬天可以用来益补气血、调养身体,你母亲体弱多病,可以适当补些,但一定要先问过郎中才行,切不可私自乱补,反而不益。”

黄俨知道朱高煦在收买人心,但还是心中感动无比,颤声道:“多谢高阳王。”

朱高煦伸手拍拍他的手:“帮过本王的人,本王都会永远记在心里。”

黄俨动容的想了想,缓缓道:“奴婢其实有件事想请高阳王帮忙。”

“你说。”朱高煦马上道。

黄俨皱眉道:“前些日子北平城被围,奴婢心里非常慌乱。”

朱高煦不动声色的听着。

黄俨继续道:“奴婢倒不是害怕自己,奴婢不过是个残缺之身,除了母亲和高阳王外,大明上下,恐怕没有人看的起咱。”

“奴婢就是害怕将来北平城破,会连累奴婢的母亲。”

“高阳王。”黄俨说到这里,扑通,突然跪在朱高煦面前。

“奴婢斗胆,想请高阳王想想办法,能不能让奴婢的母亲出城,避避兵祸——奴婢就这么一个亲人,只求她能百年安好,不要死于非命--”

黄俨原来想让朱高煦把他母亲带出去,说是怕在北平城,将来城破被官军所杀。

朱高煦听的不禁动容,意味深长的看了眼黄俨。

黄俨这是送母为质啊。

等于向他表忠心。

朱高煦重重一拍桌子,喜出望外:“黄俨你一片孝心,本王岂能不帮,伱放心,交给本王了。”

往韩王寨送就行。

黄俨大喜。

“不过。”朱高煦语气一转:“以后你们母子想见面,可能很难。”

韩王寨那地方,朱高煦非常看重,不可能让黄俨知道。

“都听高阳王的。”黄俨道:“只要母亲平安即可,奴婢愿与大王和高阳王,死守北平,奉天靖难。”

他一个小小宦官也在叫奉天靖难,听起来有点好笑,但朱高煦知道,这是他表露心迹。

“好。”朱高煦重重的拍拍他肩膀,扶他起来。

又过了一日后,朱高煦上午来到广化寺附近。

朱高煦刚回北平时,为了安置一些跟随的韩王寨民,同时也是为了囤货赚钱,就把广化寺给占了。

当时朱高煦让毛雄给广化寺几个僧人一人发笔钱,然后暗中派跟着他们,目送他们离开北平。

毛雄都想找人在北平城外,把这几个僧人给砍了。

但朱高煦不同意,倒不是他心软,实在没有必要,而且把几个僧人砍了,万一被姚广孝的人发现,反而坏事。

之后韩王寨有两家人住了进来,男的剃了头当僧人,在前院。

女的和家人做打杂,在后院。

朱高煦又以修缮为名,圈了广化寺四周一片,建起围墙,又把附近百丈之内的民房买了几处。

这样一个据点就完成了。

这段时间朱高煦和毛雄又收购了好些房子,且价格都不贵。

因为在靖难之前就有大量的百姓逃离,北平城被围后,物价飞涨,百姓们更加害怕,现在战争一结束,逃离北平的更多。

朱高煦趁机让毛雄收购,除了安置兄弟们和家属,还能囤积货物。

哪怕房子太多,空在那,将来等靖难功成,必然要涨价,顺手可以卖一波圈点钱。

此时他坐着马车,刚到广化寺所在的街上,陪同的是典盛和毛信。

现在正是冬天,两人都戴着斗笠,别人也看不出是谁。

毛信装马夫,典盛则骑着马跟在边上。

马车到了广化寺门前,发现也没啥人,毕竟大冬天的,也没多少来上香的信徒。

此时典盛低头对着马车里道:“街南边那米铺是咱们的。”

“北边那关着门的民宅也是咱们的。”

“米铺前面一百多步,那幢两层楼的,也是咱们的,殿下要尽量高的房子,咱们优先都是买高楼。”

朱高煦听了会,就这广化寺附近,有他六幢不同的民房或商铺。

全都有人驻守,或和普通百姓一样生活,或做店家掌柜卖货。

而且所有人都不知道这街上,还有其他五幢是自己人。

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有朱高煦的佃户进城,有韩王寨的人,也有朱高煦原郡王府仪卫队亲兵家属,还有后来招降来的兵士们。

“不错,典盛,毛信,你们干的不错。”朱高煦夸奖道。

典盛和毛信大喜:“是殿下教的好。”

但朱高煦又道:“不过上次张信和我说过,咱们的兄弟,以前可能没做过店家,掌柜,等各行各业,假扮的还不够真实,还得好好学习。”

“要让他们彻底融入自己的职业,如果是铁匠铺,就得会打铁,如果是鞋铺,就得会做鞋,说话态度,就是个市侩的商人,而不是让人一眼看出不靠谱。”

“这么说吧,有些商铺开在这里,本王可能几年甚至十年都不让他动一下,他们要扎根在此,把自己彻底融入这里的环境,把自己当成这样的人。”

“下官明白了。”典盛听的若有所思,也为殿下的话所震惊,有些商铺开着,可能几年或者十年不动?

“吁”这时马车已经到了广化寺门前。

广化寺做了院子,马车进不去,朱高煦从马车上下来,左右看看,并没有明显的人,然后走了进去。

毛信和典盛在马车里拿了几个包裹一起跟进去。

与此同时,在朱高煦百步之外的地方,也有两男子在街上缓步的走着。

他们距离朱高煦有点远,足足百步以外,勉强看到朱高煦的马车和身影。

但他们主要不是看朱高煦,还是看看有没有人跟踪朱高煦。

看到朱高煦进了广化寺,男子小声道:“好像无人跟踪。”

“那也得小心,我这边,你去另一边看看。”另一个男子道。

两人很快分开,各走一边。

朱高煦进入广化寺后,发现里有少量香客。

这么冷的天出来上香的,一般可能家里有什么事情,老百姓才会来求平安。

广化寺在元朝是很盛行,因为当时供奉了四尊菩萨。

有文殊殿(文殊菩萨)、普贤殿(普贤菩萨)、观音殿、地藏殿(地藏菩萨),元大都时,寺里香火盛行,香客不绝。

后来战火一起,到明军攻北平,元军为守城,拆了广化寺里好多房子,加上百姓和僧人的逃离,等明军进城后,广化寺就衰败了。

朱高煦拿下之前,其文殊和普贤两殿已经破坏不堪,房屋大梁都被用去守城,完全无用。

现在还有观音和地藏殿还保持有七八成的样子。

来上香的百姓,要么是求子,要么是祭拜去世的家人。

毛雄拿下后,重新修缮,把观音和地藏两殿和后面的两殿切割,建了新院墙。

这样所有的香客会被拦在前院,只能看到观音和地藏两殿,也只能在这里上香。

通向后院只有一条走廊,且有重门锁着,非院里的人,无法进入。

此时大概相当于后世上午八点左右,朱高煦进去往左拐,沿着走廊走到底,看到一道重门。

毛信上去敲了几下,里面很快有人问:“是谁?”

“高先生来了。”毛信道。

吱,重门打开,一个僧人合什:“阿弥陀佛,拜见高先生。”

“好,好。”朱高煦比较满意,这家伙很入戏啊,没有叫高阳王。

进去之后,里面别有洞天,原来破败的文殊和普贤都被修缮好了,但大殿里的雕像早不见踪影,朱高煦也没问毛雄怎么处理的,后院还有好几十间屋,囤积着好多盐和糖还和粮。

后世的广化寺,共有三百多间殿宇,这会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也不过一百间不到。

可以说北平里毛雄所有的店铺和仓库中,这边因为位置大,面积多,囤积的最多。

朱高煦进去没多久,就涌出来一队甲兵,是看守这里的卫士,纷纷拜见高阳郡王。

但他们现在没穿甲,只带着兵器,而且全是有家属的,家属也都住在里面,都是韩王寨的人,这批人耐的住寂寞,在山里能住,在这里也没啥问题。

朱高煦示意毛信和典盛把包裹里的东西递给他们,吃的用的都有,还有一些银子和铜钱,诸人纷纷表示感谢。

朱高煦借机参观了四周,并和他们聊了聊,想要看看他们长期呆在这里,有什么心态变化,结果发现这些人很淡定,心态都保持的挺好。

大概聊了有一刻钟左右,朱高煦自己都说的口干舌燥,这些人却是越来越兴奋,好像很喜欢和高阳郡王聊天,更没想到高阳郡王一点架子都没有,和他们聊这么久。

就在这时,外面的典盛小跑进来,低声道:“好像来了,有个小娘。”

“以后再聊哈。”朱高煦哈哈一笑,抱拳而去。

到了前院后,朱高煦果然远远看到有个小娘也戴着斗笠正站在观音殿门外。

小娘四下打量,似乎在寻找什么。

朱高煦一眼就认出是景姝。

“去把她叫来。”朱高煦转身回到内院,正好在观音殿的背后一间小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